CN201351836Y - 直下式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1836Y
CN201351836Y CNU2009200017488U CN200920001748U CN201351836Y CN 201351836 Y CN201351836 Y CN 201351836Y CN U2009200017488 U CNU2009200017488 U CN U2009200017488U CN 200920001748 U CN200920001748 U CN 200920001748U CN 201351836 Y CN201351836 Y CN 2013518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direct type
type backlight
shadow shiel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17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铭禧
洪明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Victory Investments Ltd
TPV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017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18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18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18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多个灯源、多个导遮光板、一扩散板、一增亮膜、一扩散膜以及多个支撑体。其中,灯源排列于反射板上,每一导遮光板对应于灯源上方,扩散板位于导遮光板的出光面侧,增亮膜位于扩散板的出光面侧,扩散膜位于扩散板与增亮膜之间,支撑体将导遮光板支撑并固定于反射板上。由此,导遮光板可将灯源射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而另一部分光线则经由导遮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使光线自直下式背光模块射出时,其辉度均匀度可达60%~98%。

Description

直下式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提供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即俗称的CRT显示器)已渐渐地被液晶显示器所取代,主要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所释放出的辐射量远远小于CRT显示器,且液晶显示器在这几年的制造成本也显著地降低。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与液晶面板两大部分,而背光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背光源供液晶显示器使用。
时下常见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主要用于较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以不含导光板,且灯源放置于扩散板正下方的结构为其最大特征。灯源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请参阅图1,图1所绘示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1包括有反射板11、多个灯源12、一扩散板14、一扩散膜18以及一增亮膜16。如图1所示,灯源12所射出的部分光线会往上直接进入扩散板14,再经过扩散膜18、增亮膜16后,其光线由直下式背光模块1射出。然而,在本设计的直下式背光模块1中,灯源12距离扩散板14需保持一定间隔,使光线在进入扩散板14前,利用光线传递一较长距离来达到初步扩散的效果,进而提高直下式背光模块1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以免造成直下式背光模块1的光线明暗差异过大。然而,前述灯源12至扩散板14的距离太大,则会造成直下式背光模块1难以薄型化,使液晶显示器(未绘示)无法符合目前轻薄的趋势。因此,如何设计一具有高均匀度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从液晶显示器上不会呈现有明暗差异的区块,且同时满足产业界薄型化的要求,则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使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可提供高均匀度的背光源,而且能满足薄型化的要求。
为达此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多个灯源、多个导遮光板、一扩散板以及多个支撑体。其中,多个灯源排列于反射板上,导遮光板与灯源相对应于且位于灯源的上方,扩散板位于导遮光板的出光面侧,支撑体为透明材质,且将导遮光板支撑并固定于反射板上。导遮光板可将灯源射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而另一部分光线则经由导遮光板的出光面射出,由此使光线自直下式背光模块射出时的辉度均匀度达60%~98%。
如上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支撑体为长板状或柱状体。
如上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导遮光板的入光面包括有微结构、导遮光板为半反射半透明的材质所构成,或者在所述导遮光板的入光面贴有一半反射半透明的半透膜。
如上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灯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包括有多个LED灯的LED灯条。
如上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增亮膜以及一扩散膜,所述增亮膜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出光面侧,扩散膜设置于扩散板与增亮膜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光线的反射量,使直下式背光模块不需以较长的光线传递距离来达到初步扩散的效果,便可维持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于60%~98%,故本设计可缩短灯源至扩散板的距离,进而达到直下式背光模块薄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直下式背光模块;11-反射板;12-灯源;14-扩散板;16-增亮膜;18-扩散膜;2、2’-直下式背光模块;21-反射板;22-灯源;23、23’-导遮光板;23A、23A’-出光面;23B、23B’-入光面;24-扩散板;24A-出光面;25-支撑体;26-增亮膜;27’-半透膜;27B’-入光面;28-扩散膜;3-直下式背光模块;31-反射板;32-灯源;33-导遮光板;34-扩散板;35-支撑体;36-增亮膜;38-扩散膜;4-直下式背光模块;41-反射板;42-灯源;421-LED灯;43-导遮光板;43B-入光面;44-扩散板;45-支撑体;46-增亮膜;48-扩散膜;L1、L2、L3、L4、L5、L6、L7-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2包括有一反射板21、多个灯源22、多个导遮光板23、多个支撑体25、一扩散板24、一扩散膜28以及一增亮膜26。其中,反射板21置于直下式背光模块2的最下方,可将灯源22所射出的光线反射,使其再进入扩散板24,用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灯源22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且多个灯源22彼此平行且间隔地排列于反射板21上。导遮光板23为一位于灯源22上方的长板形结构物,导遮光板23的上面为出光面23A,下面为入光面23B,入光面23B上包括有微结构,可使灯源22射出的部分光线经由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射出,而另一部分光线则被导遮光板23反射。支撑体25为透明材质的结构物,位于导遮光板23左右两侧下方,用以将导遮光板23支撑并固定于反射板21上。扩散板24位于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侧,扩散板24的功能在于扩散灯源22所射出的光线,使其在液晶显示器(未绘示)上不会产生明暗差异的区块。增亮膜26位于扩散板24的出光面24A侧,增亮膜26利用光线折射原理来修正光线的指向性,用以提高直下式背光模块2的辉度。为了使直下式背光模块2的出光更为均匀,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在扩散板24与增亮膜26之间进一步地设置一扩散膜28,使直下式背光模块2的辉度均匀度更加提升。
如图2所示,光线自灯源22射出后,一部分光线L1往下射出,碰触到反射板21的后而往上反射,穿越过透明的支撑体25后再射入扩散板24。另外,灯源22所射出的另一部分光线L2会往上前进,自导遮光板23的入光面23B射入,此时,因为导遮光板23的入光面23B上包括有微结构,故光线L2会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光线L3经由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射出,第二部分光线L4会被导遮光板23所反射。在此,因为导遮光板23上的微结构会增加光线的反射量,使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上出光的辉度降低,两相邻导遮光板23间的亮度提高,进而达到光线初步扩散的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2不需要像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1一样,以较长的光线传递距离来达到初步扩散的效果,便可使直下式背光模块2维持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于60%~98%,故可缩短灯源22至扩散板24的距离,进而使直下式背光模块2达到薄型化的目的。辉度均匀度是指直下式背光模块2上最暗点的辉度与最亮点的辉度的比值百分比。一般而言,较佳的辉度均匀度为80%~98%。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如图3所示,请同时参阅图2,灯源22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彼此平行且间隔地排列于反射板21上。在导遮光板23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置一透明长板状的支撑体25,用以支撑并固定导遮光板23。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3包括有一反射板31、多个灯源32、多个导遮光板33、多个支撑体35、一扩散板34、一扩散膜38以及一增亮膜36。如图4所示,请同时参阅图3,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3的反射板31、灯源32、导遮光板33、扩散板34、扩散膜38以及增亮膜36的结构和功能均与图3的反射板21、灯源22、导遮光板23、扩散板24、扩散膜28以及增亮膜26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图式与图3的差异在于导遮光板33下方设置有多个呈柱状的支撑体35,用以支撑并固定导遮光板33。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图,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4包括有一反射板41、多个灯源42、多个导遮光板43、多个支撑体45、一扩散板44、一扩散膜48以及一增亮膜46。如图5所示,请同时参阅图3,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4的反射板41、导遮光板43、支撑体45、扩散板44、扩散膜48以及增亮膜46的结构和功能均与图3的反射板21、导遮光板23、支撑体25、扩散板24、扩散膜28以及增亮膜26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图式与图3的差异在于所使用的灯源42为LED灯条,且灯源42上包括有多个LED灯421,灯源42平行且间隔地排列于反射板41上,且LED灯421均朝导遮光板43的入光面43B照射。
如上开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无论以何种灯源作为背光源,或以何种方式固定导遮光板,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均是通过导遮光板的入光面上的微结构,来增加光线的反射量,使导遮光板的出光面上出光的辉度降低,两相邻导遮光板间的亮度提高,进而达到光线初步扩散的效果。所以直下式背光模块不需以较长的光线传递距离来达到初步扩散的效果,便可维持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于60%~98%,故这种设计可缩短灯源至扩散板的距离,进而达到直下式背光模块薄型化的目的。然而,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将所述导遮光板设计成半反射半透明的材质,此半反射半透明的材质可让部分光线穿透,同时让其他部分的光线反射,来达到与上述的微结构相同的效果。
或者,在导遮光板下方贴一半反射半透明的半透膜,用以达到使光线初步扩散的效果。请参阅图6,图6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示意图,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2’包括有一反射板21、多个灯源22、多个导遮光板23’、多个半透膜27’、多个支撑体25、一扩散板24、一扩散膜28以及一增亮膜26。于图6中,与图2相同的元件在此以相同的标号显示,并不再赘述。在所述导遮光板23’的入光面23B’贴有一半反射半透明的半透膜27’,当灯源22所射出的光线L5往上前进,自半透膜27’的入光面27B’射入时,因为半透膜27’为半反射半透明的材质,故光线L5会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光线L6会依序穿透过半透膜27’及导遮光板23’,然后由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射出,第二部分光线L7会被半透膜27’所反射。在此,因为所述半透膜27’的使用,会增加光线的反射量,使导遮光板23’的出光面23A’上出光的辉度降低,两相邻导遮光板23’间的亮度提高,进而提高射入扩散板24的光线的辉度均匀度,所以直下式背光模块2’不需以较长的光线传递距离来达到初步扩散的效果,便可维持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于60%~98%,故这种设计可使直下式背光模块2’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因为加装一具有微结构的导遮光板或半反射半透明的半透膜,或者导遮光板本身具有半反射半透明的材质,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维持出光的辉度均匀度,且缩短灯源至扩散板的距离,来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当光线自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射出时,其辉度均匀度达60%~98%,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射板;
多个灯源,所述多个灯源排列于所述反射板上;
多个导遮光板,所述导遮光板与所述灯源相对应且位于所述灯源的上方,所述导遮光板将所述灯源射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而另一部分光线则经由所述导遮光板的出光面射出;
一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导遮光板的出光面侧;以及
多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透明材质,所述支撑体将所述导遮光板支撑并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长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多个柱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遮光板的入光面包括有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遮光板的入光面贴有一半反射半透明的半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包括有多个LED灯的LED灯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增亮膜,所述增亮膜位于所述扩散板的出光面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板与增亮膜之间设置一扩散膜。
CNU2009200017488U 2009-01-24 2009-01-24 直下式背光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18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17488U CN201351836Y (zh) 2009-01-24 2009-01-24 直下式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17488U CN201351836Y (zh) 2009-01-24 2009-01-24 直下式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1836Y true CN201351836Y (zh) 2009-11-25

Family

ID=4137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174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1836Y (zh) 2009-01-24 2009-01-24 直下式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1836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2335A (zh) * 2010-11-11 2011-05-18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87687A (zh) * 2011-07-20 2011-12-21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led激发光源背光装置
CN103712155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灯罩、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994354A (zh) * 2014-05-29 2014-08-20 杨传银 一种防眩目且光利用效率高的led灯
CN107561775A (zh) * 2017-08-23 2018-01-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8591894A (zh) * 2018-06-11 2018-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灯头及灯具
CN110441957A (zh) * 2019-06-10 2019-11-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2335A (zh) * 2010-11-11 2011-05-18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87687A (zh) * 2011-07-20 2011-12-21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led激发光源背光装置
CN103712155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灯罩、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5096363A1 (zh) * 2013-12-24 2015-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灯罩、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994354A (zh) * 2014-05-29 2014-08-20 杨传银 一种防眩目且光利用效率高的led灯
CN107561775A (zh) * 2017-08-23 2018-01-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7561775B (zh) * 2017-08-23 2020-04-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8591894A (zh) * 2018-06-11 2018-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灯头及灯具
CN108591894B (zh) * 2018-06-11 2024-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灯头及灯具
CN110441957A (zh) * 2019-06-10 2019-11-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1836Y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01510027B (zh) 液晶显示器设备
CN10212839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52969U (zh) 一种下扩散片及其侧光源led背光模块
CN103091899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274865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18984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59490A (zh)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2813043U (zh) 一种led背光源
CN201716944U (zh) Led显示装置及电视机
CN102878525B (zh)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29393B (zh) 一种光照组件
CN201348177Y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02661574B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05374938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N109358451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1803318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2675079U (zh) 侧向光源的背光模块
CN102865511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3464076U (zh) 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1060349Y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02049255U (zh) 导光板结构及其侧光式背光模块
TWM368093U (en) Sidelight type backlight module
CN197137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819250Y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