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5392Y -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5392Y
CN201345392Y CNU2008201241310U CN200820124131U CN201345392Y CN 201345392 Y CN201345392 Y CN 201345392Y CN U2008201241310 U CNU2008201241310 U CN U2008201241310U CN 200820124131 U CN200820124131 U CN 200820124131U CN 201345392 Y CN201345392 Y CN 2013453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network system
universal serial
serial bus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41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涛
赵磊
崔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U2008201241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539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53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53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包括:第一串行总线,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第二串行总线,连接电源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控制面板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系统,通过在上位机、电源控制系统和控制面板系统之间设置双层总线,从而组成分布式网络系统,进而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排放废气、制造噪音,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健康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负面影响。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汽车排放控制、能源问题的日益关注,清洁、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热点。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电动汽车更是迫在眉睫。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以电池为全部或部分动力源的汽车。目前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池本身,二是充电方式。电动汽车充电机作为电池充电的必要手段,其性能好坏和工艺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动汽车的推广。
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核心,目前现有的充电控制器,其控制过程大多数是基于模拟信号处理的,且其控制结构都是集中控制结构。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均为主从式传输,其可靠性受地面主站设备及主干电缆影响较大,主节点任务繁忙或出现故障可能引起系统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以解决现有充电机的网络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包括:第一串行总线,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第二串行总线,连接电源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控制面板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串行总线是CAN总线,第二串行总线是RS-485总线。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CAN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RS-485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上位机包括接口卡,用于与第一串行总线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接口卡是USBCAN-I型智能CAN接口卡。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接口芯片,用于与第二串行总线连接;控制面板系统包括第二接口芯片,用于与第二串行总线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和第二接口芯片为MAX485接口芯片。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收发模块,收发模块连接到CAN总线。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远程通信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远程通信部分连接到网络系统中的CAN总线,人机界面部分连接到网络系统中的RS-485总线。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远程通信部分包括SN65HVD230芯片,SN65HVD230芯片的管脚RS通过跳线连接到斜率电阻器的一端,斜率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串行总线和第二串行总线还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电池监控系统。
上述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通过在上位机、电源控制系统和控制面板系统之间设置双层总线,从而组成分布式网络系统,进而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串行总线采用CAN总线的硬件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串行总线采用RS-485总线的硬件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CAN总线通信协议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RS-485总线的通信接收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RS-485总线的通信发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包括:
控制面板系统110、电源控制系统120和上位机系统140以及网络系统150,其中,控制面板系统110、电源控制系统120和上位机系统140均连接到网络系统150。
该控制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独立形成分布式系统结构,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程度较低、界限不清晰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的处理部分是DSP控制板。采用DSP控制板可以满足电源控制系统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较高要求。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远程通信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这可以方便维护人员远程地操作电源控制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面板系统的处理部分是MCU控制板。控制面板系统用于现场控制,其对于信息处理的要求不高,采用MCU控制板成本较低,而且性能满足要求,较适合本实施例。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系统的处理部分是计算机主板。采用通用的计算机主板可以满足上位机系统对于远程通信控制的要求,而且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网络系统包括:第一串行总线,连接上位机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第二串行总线,连接电源控制系统以及控制面板系统。上位机、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系统之间通过双层总线连接,彼此分工明确,构成真正的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串行总线是CAN总线,第二串行总线是RS-485总线。
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主要有RS-232、RS-485或其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频移键控)调制解调传输方式等。RS-485采用平衡驱动及差分接收方式来驱动总线,实现工业网络的物理层连接,具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这种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在仪表仪器、智能传感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但RS-485总线存在自适应能力和自保护能力较弱等缺点。
在现场总线领域,CAN总线以其卓越的性能而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N总线是最早被ISO制定为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相比于RS-485等串行网络系统,CAN总线具有较好的差错控制能力,可靠性高,高速率长距离的传输特性,完善的规范和协议等优点。另外,CAN总线是多主对等系统,传输采用非破坏总线仲裁技术,具有实时性强、通信硬件接口简单、通信介质选择灵活等特点,成为一种最有竞争力的现场总线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楼宇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电池监控系统130,连接网络系统150。通过采用电池监控系统对蓄电池充电过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掌握蓄电池的各项状态信息,在异常状态出现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或断开电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在充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的有效监控。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池监控系统的处理部分是MCU控制板。电池监控系统对于信息处理的要求不高,采用MCU控制板成本较低,而且性能满足要求,较适合本实施例。
可选的,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电池监控系统连接到网络系统中的RS-485总线。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信使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强,简化了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在使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后,电源控制、电池监控、控制面板系统等子系统相互独立,通过通信协议进行各个子系统间的命令和数据交流,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2、使用分布式系统,并使用通信协议进行子系统间的控制,可以经受充电过程中的极大干扰考验。
3、由于使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开放性大大提高。便于系统硬件的扩展和系统功能的增加,同时还提供了外界的调用接口。
4、在采用全过程数字处理后,有助于各种智能算法引入充电机系统,大大提高充电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5、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把充电过程的任务分解成多个进程,每个进程负责管理和实现一项功能,由操作系统统一调度,分配资源,协调各个任务的运行。某一个环节出问题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而且系统中还可以有一个监控进程,将各个进程的运行情况报告给用户。采用多任务运行方式,某个进程出问题不会影响其它进程的运行,并且出问题的进程还可以通过其它进程予以修复,从而在软件的架构和设计上加以了保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结构图,其包括:第一串行总线,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1410以及电源控制系统1420;第二串行总线,连接电源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控制面板系统1440。
上述网络系统使得上位机、电源控制系统、控制面板系统之间通过双层总线连接,彼此分工明确,构成真正的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串行总线是CAN总线,第二串行总线是RS-485总线。
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主要有RS-232、RS-485或其FSK调制解调传输方式等。RS-485采用平衡驱动及差分接收方式来驱动总线,实现工业网络的物理层连接,具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这种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在仪表仪器、智能传感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但RS-485总线存在自适应能力和自保护能力较弱等缺点。
在现场总线领域,CAN总线以其卓越的性能而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N总线是最早被ISO制定为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相比于RS-485等串行网络系统,CAN总线具有较好的差错控制能力,可靠性高,高速率长距离的传输特性,完善的规范和协议等优点。另外,CAN总线是多主对等系统,传输采用非破坏总线仲裁技术,具有实时性强、通信硬件接口简单、通信介质选择灵活等特点,成为一种最有竞争力的现场总线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楼宇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
操作人员既可以通过上位机远程控制电源控制系统,实现充电过程的控制和监测,也可以在充电现场通过下行控制面板系统实地完成充电过程。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CAN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RS-485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该电阻可以匹配CAN总线的电气特性,以增强CAN总线的可靠性;RS-485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该电阻可以匹配RS-485总线的电气特性,以增强RS-485总线的可靠性。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上位机包括接口卡,用于与第一串行总线连接。这可以为上位机提供连接第一串行总线的接口功能。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接口卡是USBCAN-I型智能CAN接口卡,分别与PC机的USB接口以及CAN总线相连接,构成上位机的网络控制结点。USBCAN-1智能CAN接口卡是与USB1.1总线兼容的,集成一路CAN接口的智能型CAN-bus通信接口卡,符合CAN2.0A/B协议,通信波特率在5Kbps到1Mbps之间可任意编程。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远程通信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远程通信部分连接到网络系统中的CAN总线,人机界面部分连接到网络系统中的RS-485总线。
下面的表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CAN通信标识符格式。ISO/OSI模型将各种协议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CAN协议也是建立在国际标准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基础上的,不过,考虑到作为工业控制底层网络,其信息传输量较少,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此,CAN的模型结构只取了OSI底层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顶层的应用层。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一般都固化在专用的CAN总线接F1芯片和微处理器中,CAN总线系统的研发者主要进行应用层的开发工作。应用层协议的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标识符(ID)与数据域(Data)两个部分。
为了让系统更加灵活和有利于节点的进一步扩展,系统选择扩展帧格式。数据域由8个字节组成,将其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两个字节,分别用于上位机向电源控制系统发送下行数据以及电源控制系统向上位机发送的上行数据。
表1
  28-26   25-24   24   23-16   15-8   7-0
  P(优先级)   R(保留位)   DP(页码)   PF(帧类型)   PS(目的地址)   SA(源地址)
从0到7,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共8个优先级 取0   可为0或1(现为0,当PS使用充电机地址超过255时可为1用于扩展充电机地址)   使用0-239表帧类型,共可表240种帧类型(240-255时PS为组扩展,暂用0-239) 上行时该字节为监控计算机地址,下行时为充电机地址   上行时该字节为充电机地址;下行时为PC地址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选用USBCAN-I型智能CAN接口卡作为上位机通信适配器,上位机在VisualC++6.0环境下,通过调用API函数实现系统参数(如波特率、报文标识与屏蔽位等)设置、充电参数设定、数据发送和接收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状态查询等功能。CAN通信过程采用定时循环机制,查询接收下位机上发的数据帧;而对于数据帧的下发,亦采用定时循环机制发送。
与其他网络不同,在CAN总线的通信协议中,没有节点地址的概念,也没有任何与节点地址相关的信息存在,它支持的是基于报文的工作方式。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29位(标准帧为11位,扩展帧为29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串行总线采用CAN总线的硬件结构图。CAN控制器的输出引脚TX接到SN65HVD230芯片的数据输入端D,可将此CAN节点发送的数据传送到CAN网络中;而CAN控制器的接收引脚RX与SN65HVD230的数据输出端R相连,用于接收数据。SN65HVD230芯片的管脚RS通过跳线连接到阻值为10K欧姆的斜率电阻器R3的一端,斜率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使其工作在斜率模式下。该收发装置具有差分收发能力,最高速率可达1Mb/s。CAN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R1和电阻R2,该电阻可以匹配CAN总线的电气特性,以增强CAN总线的可靠性。
上位机和电源控制系统之间采用CAN总线进行通信,满足了通信实时性较高的要求,提高了通信的差错控制能力和可靠性。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第一串行总线和第二串行总线还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电池监控系统。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接口芯片,用于与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可以提供电源控制系统与RS-485总线的通信接口;控制面板系统包括第二接口芯片,用于与第二串行总线连接,可以提供控制面板系统与RS-485总线的通信接口。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接口芯片为MAX485接口芯片。MAX485芯片采用平衡收发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通信距离可达到几十米到上千米。
可选的,在上述的网络系统中,电源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是TMS320F2812芯片,实现PWM调节、数据采集和检测,提供与远程上位机以及控制面板系统的通信接口各项功能,一方面能按控制面板系统或上位机发送的充电控制命令实现充电机的开启和关闭,另一方面可以响应上位机的数据请求,将充电过程中的状态量上传给上位机;TMS320F2812的eCAN模块集成了CAN控制器,提供了完整的CAN协议,仅需外置收发模块,收发模块选用SN65HVD230芯片,SN65HVD230芯片的管脚RS通过跳线连接到斜率电阻器的一端,斜率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使其工作在斜率模式下。该收发装置具有差分收发能力,最高速率可达1Mb/s。
TMS320F2812带有的可编程SCI模块,它具有两个I/O引脚SCIRXD(串行数据接收端)和SCITXD(串行数据发送端),具有一个发送器SCITXBUF及其主寄存器TXSHF,存放由CPU载入的待发送的数据,并每次一位地将数据移位至SCITXD引脚,具有一个接收器SCIRXBUF及其主寄存器RXSHF,每次一位地将SCIRXD引脚数据移入,载入SCIRXBUF和SCIRXEMU,由CPU读取。
下面的表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RS-485通信字节包格式。
  开始字节   地址字节   命令字节   数据   检验字节   结束字节
一个字节    一个字节    一个字节    三个字节  一个字节    一个字节
在实施例中,电源控制系统TMS320F2812的SCI模块采用的是空闲线多处理器模式,关闭极性选择功能。它的帧格式为:一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控制面板系统核心芯片AT89S8253以DSP已定的模式为基准,串行接口采用工作方式1:8位UART,波特率可变。在方式1状态下,串行口为8位异步通信接口。一帧信息为10位: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低位在先)和一位停止位(1)。这样的选择实现了通信的帧格式的统一。另外电源控制系统与控制面板系统通过RS-485总线,以数据包的形式由唯一的地址标识。
优选地,控制面板系统的控制芯片为AT89S8253单片机或AT89C51单片机。AT89S8253单片机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管脚兼容,它可以通过引脚RXD(串行数据接收端)和引脚TXD(串行数据发送端)进行串行通信,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它们占用同一地址99H,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数据。AT89S8253单片机或AT89C51单片机可以完成键盘、液晶显示功能,用于在现场通过第二串行总线对电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串行总线采用RS-485总线的硬件结构图。TMS320F2812芯片通过MAX485与RS-485总线相连,AT89C51单片机通过MAX485与RS-485总线相连。RS-485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R4和电阻R5,该电阻可以匹配CAN总线的电气特性,以增强RS-485通信的可靠性。
控制面板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之间的采用RS-485进行通信,使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强,简化了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综合考虑CAN和RS-485两种总线结构各自的优、缺点,将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交由CAN网络系统完成,对于一些信息量传送相对比较少的任务采用RS-485通信模式,两者形成双层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充分发挥了CAN通信的实时性高、容错能力强,RS-485网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双重优点。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CAN通信流程图。电源控制系统CAN通信包括初始化和数据接收以及数据发送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702,电源控制系统CAN数据接收环节包括接收上位机经由CAN-bus发送的数据;
步骤S1704,对接收标准位进行判断,当接收标志位为1时进入步骤S1706,当接收标志位为0时,进入步骤S1718;
步骤S1706,读取接收邮箱的数据区;
步骤S1708,获取充电基准电流、基准电压、阈值电压以及开关机指令等;
步骤S1710,对开机标志位进行判断,当开机标志位为1时,进入步骤S1712,当开机标志位为0,时进入步骤S1718;
步骤S1712,充电标志置1;
步骤S1714,对发送邮箱数据场更新后进入步骤S1716发送数据;
步骤S1718,充电标志位置0。
通过上述步骤,电源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可以与上位机进行灵活、可靠的通信。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CAN总线通信协议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模块的CAN发送都采用查询方式来控制,接收采用中断方式来控制,这里把CAN中断优先级设为高优先级。发送时,CPU检查状态寄存器中“发送缓冲器状态”标志(TBS),若发送缓冲器处于“释放”状态第五章CAN总线设计则CPU将发送的信息传送到的发送缓冲器,然后将命令寄存器里的“发送请求”标志(TR)置位,启动发送,发送期间,TBS处于“锁定”状态,此时CPU不能访问发送缓冲器;发送成功结束时,TBS处于“释放”状态,这时CPU就可以访问发送缓冲器,进行下一次发送操作。
接收时,当已接收一条信息,并且这条信息已通过验收滤波器且已放在接收FIFO中,那么会产生一个接收中断,CPU立刻起作用,将接收到的信息存到信息暂存器,然后对命令寄存器的“释放接收缓冲器”标志(RR)置位,这样一次中断接收就算完成。
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监控系统在安全方面主要侧重于对电池的保护,以及防止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泄漏,其所具备的功能有:过电压和过电流控制、过放电控制、防止温度过高、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关闭电池。这些功能可以与电气控制、热管理系统相结合来完成。安全管理系统最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电池各项状态信息,在异常状态出现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或断开电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RS-485总线通信接收流程图。TMS320F2812串行通信软件可采用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发送数据可以采用查询方式,而接收数据如图5所示,采用中断方式。考虑到电源控制系统接收控制面板系统发出的充电动作命令的随机性,电源控制系统平时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只有在充电过程中(满足充电标志位为1),才在主循环中定时发送数据到控制面板系统。该接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902,以中断方式接收数据;
步骤S1904,等待SCIRXD接收端是否准备好接受数据,当判断值为1,进入步骤S1906;
步骤S1906,从SCIRXBUF读取数据;
步骤S1908,读取数据;
步骤S1910,判断步骤S1908是否读取完毕,当判断值为1,则进入步骤S1912,否则返回步骤S1908;
步骤S1910,恢复现场;
步骤S1912,开中断;
步骤S1914,接收数据过程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RS-485可以完成有效的数据接收数据通信。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RS-485总线通信发送流程图,在数据包的缓冲区中存入充电侧参数,然后按数据包的格式发送即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02,以查询方式进入数据发送;
步骤S2004,等待SCITX是否准备好发送数据,当判断值为1时,进入步骤S2006;
步骤S2006,判断发送标志位是否为1,当标志位为1时,进入步骤S2008,否则返回步骤S2004;
步骤S2008,对数据进行发送;
步骤S2010,判断步骤S2008是否发送完数据,如果值为1进入步骤S2012,否则返回步骤S2008;
步骤S2012,发送过程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RS-485可以完成有效的数据发送数据通信。
控制面板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使用不同的开发环境,但它们处理RS-485的流程是类似的。控制面板系统只有在检测到键盘命令,并判断出是开、关机指令时才发送数据,控制面板系统平时处于接收状态。控制面板系统接收数据也采用中断方式来完成。
RS-485总线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星型或环形网络,在构建网络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双绞线连接电缆,在进行网络布局时尽量减少分支,并且节点距离总线的距离应该尽量短,这样可以最大减少反射信号对总线的干扰;
2、应注意总线阻抗特性的连续性,总线采用不同线径、节点距离总线太远或多个信号节点连在一起容易导致总线阻抗的不连续;
3、在进行通讯调试时在最远的节点匹配120欧姆电阻,这样可以减少节点对总线的干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兼备了CAN通信和RS-485通信两者的优点,组成真正的分布式网络系统,使得充电操作能够灵活、可靠地进行。
2、在使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后,电源控制、电池监控、显示等子系统相互独立,通过通信协议进行各个子系统间的命令和数据交流,构成多主结构,满足监控分站之间相互通信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3、使用分布式系统,并使用通信协议进行子系统间的控制,可以经受充电过程中的较大干扰考验。
4、由于使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开放性大大提高。便于系统硬件的扩展和系统功能的增加,同时还提供了外界的调用接口。克服了现有系统的通信协议均自我定义、互不兼容,从而造成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接入,无法共享传输通道等问题。
5、布线的接线图与电路原理图非常接近,可以将生产安装、检测维修等工作化繁为简,大大降低生产维修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串行总线,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的上位机系统以及电源控制系统;
第二串行总线,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控制面板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行总线是CAN总线,所述第二串行总线是RS-485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所述RS-485总线的两端分别并联2个阻值为120欧姆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接口卡,用于与所述第一串行总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卡是USBCAN-I型智能CAN接口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接口芯片,用于与所述第二串行总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系统包括第二接口芯片,用于与所述第二串行总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口芯片为MAX485接口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远程通信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所述远程通信部分连接到所述网络系统中的CAN总线,所述人机界面部分连接到所述网络系统中的RS-485总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通信部分包括SN65HVD230芯片,所述SN65HVD230芯片的管脚RS通过跳线连接到斜率电阻器的一端,所述斜率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行总线和所述第二串行总线还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电池监控系统。
CNU2008201241310U 2008-11-25 2008-11-25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539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1310U CN201345392Y (zh) 2008-11-25 2008-11-25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1310U CN201345392Y (zh) 2008-11-25 2008-11-25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5392Y true CN201345392Y (zh) 2009-11-11

Family

ID=4127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413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5392Y (zh) 2008-11-25 2008-11-25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539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894A (zh) * 2012-02-27 2014-10-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设备
CN107221993A (zh) * 2017-07-27 2017-09-29 许文远 一种充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894A (zh) * 2012-02-27 2014-10-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设备
CN104125894B (zh) * 2012-02-27 2016-12-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设备
US9694701B2 (en) 2012-02-27 2017-07-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harging apparatus
CN107221993A (zh) * 2017-07-27 2017-09-29 许文远 一种充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4146Y (zh)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CN201571081U (zh) Can总线与串口总线协议转换器
CN1022075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计量系统及计量方法
CN102426724A (zh) 一体化充值采集终端
CN107832247A (zh) 自适应通讯的数据集中器
CN102752299A (zh) 电动汽车充电站免调试复合式通讯装置及方法
CN102387524B (zh) Wlan室内分布监控系统
CN102739290A (zh) 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入的互动终端
CN201721468U (zh) 一种轨道机车智能控制系统
CN101931434A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数据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
CN201345392Y (zh)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网络系统
CN203275994U (zh) 基于电力载波和zigbee网络技术的节能控制系统
CN102137310A (zh) 分布式实时控制的楼宇对讲系统
CN207968522U (zh) 一种实现多主通信方式的rs485总线驱动电路
CN202057688U (zh) 一种电动车直流电表
CN104201781A (zh)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电力小无线专网系统
CN103685262A (zh) 异构网络通信适配器
CN205921709U (zh) 一种税控加油机中控交换机检测装置
CN201345391Y (zh)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控制面板系统
CN201976131U (zh) 多接口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集中器
CN203217563U (zh) 高隔离性能的can总线控制收发系统
Terreros-Barreto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Wir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202331173U (zh) 工业控制器及工业网络控制系统
CN109802877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系统设计
CN203101975U (zh) 基于web和wsn的站房环境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CHINA ELECTRIC POWER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30603

Owner name: STATE ELECTRIC NET CRO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6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O: 100031 DONGCHE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3

Address after: 100031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No. 86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