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4068Y -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44068Y CN201344068Y CNU200820232017XU CN200820232017U CN201344068Y CN 201344068 Y CN201344068 Y CN 201344068Y CN U200820232017X U CNU200820232017X U CN U200820232017XU CN 200820232017 U CN200820232017 U CN 200820232017U CN 201344068 Y CN201344068 Y CN 20134406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connect
- resistance
- connector assembly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它的工作参数整定电路将最高转速、升速时间、降速时间等参数输入至微控制器,拉杆式司机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经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变换处理后输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输入的控制信号、监测诊断信号等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一方面输出控制信号至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三相绕组,另一方面传送监测诊断数据至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由机械止档被动限速向电子止档主动限速的转换,有效地避免了电机堵转现象,降低了步进电机的故障损坏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工作可靠,通用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维修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调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内燃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按其物理结构划分,通常由司机控制器(以下简称司控器)、调速控制器、步进电机+配速机构等三部分组成。按司控器操作和调速控制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类应用。其中一类就是以主型DF4B/4C/4D型机车(还包括DF型调度机车、工矿机车)为代表的拉杆式司控器操作和调速驱动。其调速控制工作原理如下:
当柴油机调速时,将传统的拉杆式司控器调速拉杆前推为“升速”,后拉为“降速”,松开为“保持”(此时调速拉杆自行恢复至中立位置)。其调速过程为:将调速拉杆持续前推或后拉,调速控制器便输出驱动脉冲,控制执行电机BD步进式旋转,而电机转角(对应进给步数)通过直齿-齿套或其他配速机构PS改变联合调节器中调速弹簧压紧程度,以驱动油门齿条拉杆,从而改变柴油机转速,实现柴油机转速无级、连续调节。该过程可归纳为(以升速为例,降速与之相反):调速杆前推↑→驱动单元输出脉冲Pr↑→步进电机旋转角度ω↑→调速器调速弹簧D↓→柴油机齿条拉杆↑→柴油机转速Nc↑。
由于各环节基本呈一一对应关系,于是对柴油机转速的调节最终可归结为对步进电机进给步数的控制。
然而传统的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已显得原始、落后和陈旧,主要表现在:1)靠机械止档限制最高(1000r/m)/惰转(430r/m)转速,由于频繁工作于两种极限工况,步进电机长期处于堵转状态而极易造成故障损坏;2)采用早期单一功能集成芯片与分离元器件混合电路,对环境影响敏感,工作稳定性差,可靠性低。由此导致整个调速装置故障率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传统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使步进电机易故障损坏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可避免步进电机多故障损坏且高可靠性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微控制器、工作参数整定电路、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器组成;工作参数整定电路将最高转速、升速时间、降速时间整定数据输入至微控制器,拉杆式司机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经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变换处理后输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输入的控制信号、监测诊断信号等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一方面输出控制信号至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三相绕组,另一方面传送监测诊断数据至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直流/直流变换器将机车的110V电源转换成各单元电路的工作电源。
可由故障冗余切换开关切换至冗余备份调速控制器。
所述的微控制器U1-TN80C196KB的67脚、66脚分别经电容C108、C109接地,U1-TN80C196KB的67脚、66脚间接有晶振XTAL;U1-TN80C196KB的2脚、14脚、36脚、68脚、37脚、62脚接地;接插件CJ11的1脚接反相器U4A-74HC14的1脚,并经电阻R101接U4A的14脚,U4A的14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07接地;接插件CJ11的2脚、3脚、4脚、5脚、14脚分别接反相器U4B-74HC14、U4C-74HC14、U4D-74HC14、U4E-74HC14、U4F-74HC14的3脚、9脚、11脚、13脚、5脚,亦分别经电阻RP302、RP303、RP304、RP305、RP306接U4A-74HC14的7脚,U4A-74HC14的7脚接地;反相器U4A-74HC14、U4B-74HC14、U4C-74HC14、U4D-74HC14、U4E-74HC14、U4F-74HC14的2脚、4脚、8脚、10脚、12脚、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24脚、25脚、26脚、15脚、44脚、42脚;接插件CJ11的6脚经电阻RP307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1的7脚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1的15脚和16脚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121和可调电阻RW3的两固定端,接插件CJ11的16脚接U1-TN80C196KB的12脚,接插件CJ11的8-13脚分别接U5-74HC244的15脚、17脚、6脚、8脚、11脚、13脚;接插件CJ13的1-10脚与接插件CJ31的1-10脚相连,CJ13的1脚亦接U574HC244的4脚,接插件CJ13的2-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18脚、17脚、10脚、8脚、13脚,接插件CJ13的7脚和8脚接电源VCC,接插件CJ13的9脚和10脚接地;接插件CJ12的1-6脚分别接U7-ULN2003A的16脚、15脚、14脚、13脚、12脚、11脚,接插件CJ12的9脚和10脚经电阻R111接U1-TN80C196KB的13脚,接插件CJ12的11脚和12脚接地,亦经电阻RP307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2的15脚和16脚接电源VCC,接插件CJ12的16脚和11脚间并接有电容C101和C102;U7-ULN2003A的8脚接地,U7-ULN2003A的1-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28脚、29脚、34脚、35脚、27脚、39脚,U7-ULN2003A的10脚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Y3和电阻R108接电源VCC,U7-ULN2003A的7脚接与非门U6B-74HC04的4脚;U8-MAX692的1脚和2脚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118接地,U8-MAX692的4脚经电阻R109接电源VCC,亦经电阻R110接地,U8-MAX692的3脚和8脚接地,U8-MAX692的7脚接U6B-74HC04的5脚和6脚,亦接U1-TN80C196KB的16脚,U8-MAX692的6脚接U1-TN80C196KB的40脚,亦经电阻R112接电源VCC;U1-TN80C196KB的12脚和13脚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111和稳压二极管Z1;U1-TN80C196KB的43脚经电阻R102接电源VCC;U1-TN80C196KB的1脚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114接地;U1-TN80C196KB的47脚和61脚分别接U6A-74HC02的2脚和3脚,U6A-74HC02的14脚接地,亦经电容C116接地;U6A-74HC02的1脚接U6D-74HC02的11脚和12脚,U6D-74HC02的13脚接U5-74HC244的1脚和19脚;排阻RP1的1脚接电源VCC,排阻RP1的3脚、2脚、4-9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60脚、59脚、58-53脚,亦分别接U2-74HC373的3脚、4脚、7脚、8脚、13脚、14脚、17脚、18脚,亦分别接U5-74HC244的5脚、3脚、14脚、12脚、9脚、7脚、18脚、16脚;排阻RP2的1脚接电源VCC,排阻RP2的3脚、2脚、4-9脚分别接U5-74HC244的4脚、2脚、13脚、11脚、8脚、6脚、17脚、15脚;U5-74HC244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17接地,U5-74HC244的10脚接地;U1-TN80C196KB的48-52脚分别接U3-EPROM2764的2脚、23脚、21脚、24脚、25脚,U1-TN80C196KB的46脚接U3-EPROM2764的20脚,U1-TN80C196KB的61脚接U3-EPROM2764的22脚,U1-TN80C196KB的53-60脚分别接U9-GAL16V8的12-19脚,U1-TN80C196KB的61脚接U9-GAL16V8的11脚,U1-TN80C196KB的62脚接U2-74HC373的11脚;U9-GAL16V8的1脚接U3EPROM2764的20脚,U9-GAL16V8的2-9脚接U3-EPROM2764的11-19脚,U9-GAL16V8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22接地,U9-GAL16V8的10脚接地;U3-EPROM2764的1脚、28脚、27脚接电源VCC,U3-EPROM2764的1脚经电容C112接地,U3-EPROM2764的14脚接地,U3-EPROM2764的3-10脚分别接U2-74HC373的19脚、16脚、15脚、12脚、9脚、6脚、5脚、2脚,U2-74HC373的1脚和10脚接地,U2-74HC373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15接地。
所述的工作参数整定电路为:可调电阻RW1的两固定端一端接接插件CJ31的6脚,另一端接地,RW1的可调端接接插件CJ31的5脚;可调电阻RW2的两固定端一端接接插件CJ31的6脚,另一端接地,RW1的可调端接接插件CJ31的4脚;可调电阻RW3的两固定端与电容C121并接于接插件CJ11的15脚和16脚间,RW3的可调端接U1的11脚。
所述的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为:司控器控制信号SKOC、SKOD、SKOA、SKOB分别经串联的电阻R254和电容C220、串联的电阻R255和电容C221、串联的电阻R256和电容C222、串联的电阻R257和电容C223接110V电源负极,亦分别经电阻R229、R230、R231、R232接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脚、3脚、5脚、7脚,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经二极管D211、D212、D213、D214接110V电源负极,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6脚、14脚、12脚、10脚接电源VCC,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5脚、13脚、11脚、9脚分别接接插件CJ11的2-5脚和接插件CJ21的2-5脚。
所述的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为:接插件CJ12的1-3脚分别接接插件CJ21的17-19脚,接插件CJ21的17-19脚分别接光电耦合器GO01、GO02、GO03的2脚,光电耦合器GO01、GO02、GO03的1脚分别经电阻R201、R202、R203接电源VCC;光电耦合器GO01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4接110V电源负极,GO01的4脚和5脚经稳压管Z21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电阻R245接110V电源负极,GO01的5脚经电阻R207接110V电源正极,GO01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08、R211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08、R214接MOS1的G级,MOS1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49和电容C201;光电耦合器GO02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5接110V电源负极,GO02的5脚接GO03的5脚,GO02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09、R212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09、R215接MOS2的G级,MOS2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50和电容C202;光电耦合器GO03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6接110V电源负极,GO03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10、R213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10、R216接MOS3的G级,MOS3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51和电容C203;MOS1、MOS2、MOS3的D级分别经二极管D201、D202、D203接GO12-A、GO12-B、GO12-C的2脚、4脚、6脚,MOS1、MOS2、MOS3的D级亦分别接继电器JIA、J1B、J1C的触点1、2、3;继电器JIA的公共端7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A,继电器JIB的公共端8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B,继电器JIC的公共端9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C,继电器JIA的公共端7、继电器JIB的公共端8、继电器JIC的公共端9分别经二极管D204、D205、D206接VBD+;接插件CJ11的8-10脚分别接接插件CJ21的8-10脚,接插件CJ21的8-10脚分别接GO12-A、GO12-B、GO12-C的16脚、14脚、12脚,GO12-A、GO12-B、GO12-C的15脚、13脚、11脚接地,GO12-A、GO12-B、GO12-C的1脚、3脚、5脚分别经电阻R233、R235、R237接110V电源正极,GO12-A、GO12-B、GO12-C的1脚、3脚、5脚亦分别经电阻R234、R236、R238接110V电源负极。
所述的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为:接插件CJ31的1脚经按键KEY1接地,CJ31的7脚和10脚间接有电容C16;接插件CJ31的3脚接U15的1脚和2脚,接插件CJ31的2脚分别接U15、U14、U13、U12、U11的8脚,U15、U14、U13、U12、U11的7脚接地,U15、U14、U13、U12、U11的14脚分别经电容C15、C14、C13、C12、C11接地,U15、U14、U13、U12、U11的9脚和14脚接电源VCC;U15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5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4的1脚和2脚接U15的13脚;U14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4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3的1脚和2脚接U14的13脚;U13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3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2的1脚和2脚接U13的13脚;U12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2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1的1脚和2脚接U15的13脚;U11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1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电源VCC经串联的二极管D11、D12、D13、D14接LED5、LED4、LED3、LED2、LED1的1脚和6脚。
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为:110V电源正极和负极分别接CJY的1脚和5脚,CJY的1脚经串联的电键YK、熔断器F2接CJY的3脚,CJY的5脚经电键接CJY的6脚,CJY的3脚经二极管D207接110V电源正极,110V电源正极和负极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212、C214,DC/DC模块的Vin正极经电感L1接110V电源正极,DC/DC模块的Vin正极和负极间并接有电容C213、C215、稳压管YZ1,DC/DC模块的Vo1经电感L2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216接地,电源VCC经电容C217接地,DC/DC模块的GND和COM接地,DC/DC模块的Vo3输出VDD,DC/DC模块的Vo3和COM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219和C218。
所述的故障冗余切换为:继电器J和二极管D208并接于外部控制信号GZJ和110V电源负极之间,继电器受控后J1A、J1B、J1C的公共点7、8、9分别与触点4、5、6相连,触点4、5、6分别接另一部冗余备份调速控制器对应输出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由机械止档被动限速向电子止档主动限速的转换,有效地避免了电机堵转现象,降低了步进电机的故障损坏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工作可靠,通用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维修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的第一部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的第二部分。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的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简称SCU),由微控制器(简称MPU)、工作参数整定电路、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冗余备份设计,在调速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可方便切换至冗余备份的调速控制器。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MPU采用MCS-196系列单片微控制器,可将现场检测信号、装置内部状态、故障诊断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计算处理,一方面输出控制信号至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三相绕组,另一方面以人机对话方式传送监测诊断数据至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参数整定电路为模拟输入,可将最高转速(最大进给步数)、升速时间、降速时间(RW1、RW2、RW3)整定数据输入至微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将现场拉杆式司机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经滤波、整形、幅值变换处理后,作为标准接口信号输入至微控制器。
直流/直流变换器将机车的110V电源经电气隔离、变换处理转换成各单元电路的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过程如下:
上电过程:SCU通电后首先进入系统自诊断,包括对MPU自身、各接口电路、功率器件、继电器等初始状态及司控器调速杆初始位置(应在0位)。若自检正常则进入初始化工作;若异常或故障,LED故障代码显示,SCU处于等待处理状态,不再执行任何操作指令。
调速过程。SCU实时检测来自拉杆式司控器(简称SKQ)的调速指令,该指令由2个触点T1/T2编码而成,“00”=升速,“01”=不执行,“10”=保持,“11”=降速,即T1/T2编码状态随调速拉杆位置而改变,经滤波、隔离、整形、幅值变换等电路处理后送至MPU。当MPU检测到有调速指令(00或11)时,按升/降速控制规则并根据升/降速率(RW2/Rw3)和最大步数(RW1,对应最高转速)整定环节,经MPU对电机进给步数或转角增量式累加,再综合比较、判别,依照步进电机单-双六拍通电制式(步距角1.5°),经变换处理由其I/0接口依次输出A、B、C三相驱动电平,再经光电隔离、VMOS功率电路等最终驱动步进电机按指定的速率、方向和角度(进给步数)旋转,从而实现对柴油机转速无级、连续调节控制。
要解决步进电机在机械调速器上、下机械止档处频繁长期堵转易损坏问题,就是要在柴油机达到转速上/下限时停止电机运转,关键在于实现进给步数或转角位置判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步进电机进给步数加/减计数实现其转角位置记忆功能。由于电机进给步数Scur(或转角θr)与柴油机转速Nr在特定范围内(通常为430~1000r/m)基本呈一一对应关系,即惰转转速(调速杆0/1位)对应于Scur=0,最高转速对应于Scur=Smax(最大步数),于是对柴油机惰转/额定转速的限制可归结为对步进电机进给步数的判别控制。其控制过程是,由MPU根据调速指令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升速)/反转(降速),同时对进给步数进行加/减计数,其计数范围是0~Smax,对应于转速430~1000r/m,并将当前计数值Scur与设定值Smax(升速过程)或0值(降速过程)实时地比较判别,当Scur≥Smax或Scur≤0时,MPU停止发送进给脉冲,使步进电机停止运行并保持转角位置不变,从而实现了对转角位置的记忆、判别和控制,做到了由机械止档被动限速向电子止档主动限速的转换,有效地避免了电机堵转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调速器调速弹簧特性的分散性所致,每台柴油机额定转速(1000r/m)对应的最大进给步数Smax并不一致,而且用户对升/降速速率要求也略有差别,故在首次配机调试时应对RW1~RW3进行参数整定。
Claims (9)
1、一种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微控制器、工作参数整定电路、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器组成;工作参数整定电路将最高转速、升速时间、降速时间整定数据输入至微控制器,拉杆式司机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经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变换处理后输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输入的控制信号、监测诊断信号等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一方面输出控制信号至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三相绕组,另一方面传送监测诊断数据至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直流/直流变换器将机车的110V电源转换成各单元电路的工作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可由故障冗余切换开关切换至冗余备份调速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器U1-TN80C196KB的67脚、66脚分别经电容C108、C109接地,U1-TN80C196KB的67脚、66脚间接有晶振XTAL;U1-TN80C196KB的2脚、14脚、36脚、68脚、37脚、62脚接地;接插件CJ11的1脚接反相器U4A-74HC14的1脚,并经电阻R101接U4A的14脚,U4A的14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07接地;接插件CJ11的2脚、3脚、4脚、5脚、14脚分别接反相器U4B-74HC14、U4C-74HC14、U4D-74HC14、U4E-74HC14、U4F-74HC14的3脚、9脚、11脚、13脚、5脚,亦分别经电阻RP302、RP303、RP304、RP305、RP306接U4A-74HC14的7脚,U4A-74HC14的7脚接地;反相器U4A-74HC14、U4B-74HC14、U4C-74HC14、U4D-74HC14、U4E-74HC14、U4F-74HC14的2脚、4脚、8脚、10脚、12脚、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24脚、25脚、26脚、15脚、44脚、42脚;接插件CJ11的6脚经电阻RP307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1的7脚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1的15脚和16脚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121和可调电阻RW3的两固定端,接插件CJ11的16脚接U1-TN80C196KB的12脚,接插件CJ11的8-13脚分别接U5-74HC244的15脚、17脚、6脚、8脚、11脚、13脚;接插件CJ13的1-10脚与接插件CJ31的1-10脚相连,CJ13的1脚亦接U574HC244的4脚,接插件CJ13的2-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18脚、17脚、10脚、8脚、13脚,接插件CJ13的7脚和8脚接电源VCC,接插件CJ13的9脚和10脚接地;接插件CJ12的1-6脚分别接U7-ULN2003A的16脚、15脚、14脚、13脚、12脚、11脚,接插件CJ12的9脚和10脚经电阻R111接U1-TN80C196KB的13脚,接插件CJ12的11脚和12脚接地,亦经电阻RP307接U1-TN80C196KB的9脚,接插件CJ12的15脚和16脚接电源VCC,接插件CJ12的16脚和11脚间并接有电容C101和C102;U7-ULN2003A的8脚接地,U7-ULN2003A的1-6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28脚、29脚、34脚、35脚、27脚、39脚,U7-ULN2003A的10脚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Y3和电阻R108接电源VCC,U7-ULN2003A的7脚接与非门U6B-74HC04的4脚;U8-MAX692的1脚和2脚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118接地,U8-MAX692的4脚经电阻R109接电源VCC,亦经电阻R110接地,U8-MAX692的3脚和8脚接地,U8-MAX692的7脚接U6B-74HC04的5脚和6脚,亦接U1-TN80C196KB的16脚,U8-MAX692的6脚接U1-TN80C196KB的40脚,亦经电阻R112接电源VCC;U1-TN80C196KB的12脚和13脚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111和稳压二极管Z1;U1-TN80C196KB的43脚经电阻R102接电源VCC;U1-TN80C196KB的1脚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114接地;U1-TN80C196KB的47脚和61脚分别接U6A-74HC02的2脚和3脚,U6A-74HC02的14脚接地,亦经电容C116接地;U6A-74HC02的1脚接U6D-74HC02的11脚和12脚,U6D-74HC02的13脚接U5-74HC244的1脚和19脚;排阻RP1的1脚接电源VCC,排阻RP1的3脚、2脚、4-9脚分别接U1-TN80C196KB的60脚、59脚、58-53脚,亦分别接U2-74HC373的3脚、4脚、7脚、8脚、13脚、14脚、17脚、18脚,亦分别接U5-74HC244的5脚、3脚、14脚、12脚、9脚、7脚、18脚、16脚;排阻RP2的1脚接电源VCC,排阻RP2的3脚、2脚、4-9脚分别接U5-74HC244的4脚、2脚、13脚、11脚、8脚、6脚、17脚、15脚;U5-74HC244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17接地,U5-74HC244的10脚接地;U1-TN80C196KB的48-52脚分别接U3-EPROM2764的2脚、23脚、21脚、24脚、25脚,U1-TN80C196KB的46脚接U3-EPROM2764的20脚,U1-TN80C196KB的61脚接U3-EPROM2764的22脚,U1-TN80C196KB的53-60脚分别接U9-GALl6V8的12-19脚,U1-TN80C196KB的61脚接U9-GALl6V8的11脚,U1-TN80C196KB的62脚接U2-74HC373的11脚;U9-GALl6V8的1脚接U3EPROM2764的20脚,U9-GALl6V8的2-9脚接U3-EPROM2764的11-19脚,U9-GALl6V8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22接地,U9-GALl6V8的10脚接地;U3-EPROM2764的1脚、28脚、27脚接电源VCC,U3-EPROM2764的1脚经电容C112接地,U3-EPROM2764的14脚接地,U3-EPROM2764的3-10脚分别接U2-74HC373的19脚、16脚、15脚、12脚、9脚、6脚、5脚、2脚,U2-74HC373的1脚和10脚接地,U2-74HC373的20脚接电源VCC,并经电容C115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参数整定电路为:可调电阻RW1的两固定端一端接接插件CJ31的6脚,另一端接地,RW1的可调端接接插件CJ31的5脚;可调电阻RW2的两固定端一端接接插件CJ31的6脚,另一端接地,RW1的可调端接接插件CJ31的4脚;可调电阻RW3的两固定端与电容C121并接于接插件CJ11的15脚和16脚间,RW3的可调端接U1的11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信号隔离处理电路为:司控器控制信号SK0C、SK0D、SK0A、SK0B分别经串联的电阻R254和电容C220、串联的电阻R255和电容C221、串联的电阻R256和电容C222、串联的电阻R257和电容C223接110V电源负极,亦分别经电阻R229、R230、R231、R232接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脚、3脚、5脚、7脚,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经二极管D211、D212、D213、D214接110V电源负极,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6脚、14脚、12脚、10脚接电源VCC,光电耦合器GO11-A、GO11-B、GO11-C、GO11-D的15脚、13脚、11脚、9脚分别接接插件CJ11的2-5脚和接插件CJ21的2-5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处理功率驱动电路为:接插件CJ12的1-3脚分别接接插件CJ21的17-19脚,接插件CJ21的17-19脚分别接光电耦合器GO01、GO02、GO03的2脚,光电耦合器GO01、GO02、GO03的1脚分别经电阻R201、R202、R203接电源VCC;光电耦合器GO01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4接110V电源负极,GO01的4脚和5脚经稳压管Z21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电阻R245接110V电源负极,GO01的5脚经电阻R207接110V电源正极,GO01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08、R211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08、R214接MOS1的G级,MOS1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49和电容C201;光电耦合器GO02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5接110V电源负极,GO02的5脚接GO03的5脚,GO02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09、R212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09、R215接MOS2的G级,MOS2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50和电容C202;光电耦合器GO03的内部三极管基级经串联的电阻R206接110V电源负极,GO03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10、R213接110V电源负极,亦经串联的电阻R210、R216接MOS3的G级,MOS3的D级和S级间接有串联的电阻R251和电容C203;MOS1、MOS2、MOS3的D级分别经二极管D201、D202、D203接GO12-A、GO12-B、GO12-C的2脚、4脚、6脚,MOS1、MOS2、MOS3的D级亦分别接继电器JIA、J1B、J1C的触点1、2、3;继电器JIA的公共端7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A,继电器JIB的公共端8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B,继电器JIC的公共端9接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BDC,继电器JIA的公共端7、继电器JIB的公共端8、继电器JIC的公共端9分别经二极管D204、D205、D206接VBD+;接插件CJ11的8-10脚分别接接插件CJ21的8-10脚,接插件CJ21的8-10脚分别接GO12-A、GO12-B、GO12-C的16脚、14脚、12脚,GO12-A、GO12-B、GO12-C的15脚、13脚、11脚接地,GO12-A、GO12-B、GO12-C的1脚、3脚、5脚分别经电阻R233、R235、R237接110V电源正极,GO12-A、GO12-B、GO12-C的1脚、3脚、5脚亦分别经电阻R234、R236、R238接110V电源负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诊断数字显示单元为:接插件CJ31的1脚经按键KEY1接地,CJ31的7脚和10脚间接有电容C16;接插件CJ31的3脚接U15的1脚和2脚,接插件CJ31的2脚分别接U15、U14、U13、U12、U11的8脚,U15、U14、U13、U12、U11的7脚接地,U15、U14、U13、U12、U11的14脚分别经电容C15、C14、C13、C12、C11接地,U15、U14、U13、U12、U11的9脚和14脚接电源VCC;U15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5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4的1脚和2脚接U15的13脚;U14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4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3的1脚和2脚接U14的13脚;U13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3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2的1脚和2脚接U13的13脚;U12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2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U11的1脚和2脚接U15的13脚;U11的3-6脚、10-13脚分别接LED1的10脚、9脚、8脚、5脚、4脚、2脚、3脚、7脚;电源VCC经串联的二极管D11、D12、D13、D14接LED5、LED4、LED3、LED2、LED1的1脚和6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为:110V电源正极和负极分别接CJY的1脚和5脚,CJY的1脚经串联的电键YK、熔断器F2接CJY的3脚,CJY的5脚经电键接CJY的6脚,CJY的3脚经二极管D207接110V电源正极,110V电源正极和负极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212、C214,DC/DC模块的Vin正极经电感L1接110V电源正极,DC/DC模块的Vin正极和负极间并接有电容C213、C215、稳压管YZ1,DC/DC模块的Vo1经电感L2接电源VCC,亦经电容C216接地,电源VCC经电容C217接地,DC/DC模块的GND和COM接地,DC/DC模块的Vo3输出VDD,DC/DC模块的Vo3和COM间接有并联的电容C219和C218。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故障冗余切换为:继电器J和二极管D208并接于外部控制信号GZJ和110V电源负极之间,继电器受控后J1A、J1B、J1C的公共点7、8、9分别与触点4、5、6相连,触点4、5、6分别接另一部冗余备份调速控制器对应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32017XU CN201344068Y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32017XU CN201344068Y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44068Y true CN201344068Y (zh) | 2009-11-11 |
Family
ID=412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23201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4068Y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44068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5082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电子装置用电源插件 |
CN102182577A (zh) * | 2011-01-30 | 2011-09-14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
CN110344950A (zh) * | 2019-07-17 | 2019-10-18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用柴油机启停机及调速控制装置和方法 |
CN115075957A (zh) * | 2022-05-23 | 2022-09-20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柴油机调速系统在线监测装置 |
-
2008
- 2008-12-25 CN CNU200820232017XU patent/CN20134406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5082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电子装置用电源插件 |
CN102182577A (zh) * | 2011-01-30 | 2011-09-14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
CN110344950A (zh) * | 2019-07-17 | 2019-10-18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用柴油机启停机及调速控制装置和方法 |
CN115075957A (zh) * | 2022-05-23 | 2022-09-20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柴油机调速系统在线监测装置 |
CN115075957B (zh) * | 2022-05-23 | 2024-01-12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柴油机调速系统在线监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44068Y (zh) | 机车柴油机拉杆式操作调速控制器 | |
CN101572522A (zh) | 一种傻瓜式自学习的电机软性起停控制装置 | |
CN204694824U (zh) | 变频电机智能测试装置 | |
CN1570440A (zh) | 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 | |
CN201096016Y (zh) | 发动机监控仪 | |
CN209854821U (zh) | 一种挖掘机电气控制系统 | |
CN102354954B (zh) | 马达保护监控系统 | |
CN113431687B (zh) | 一种数字调速器的新型拓扑结构 | |
CN202004474U (zh) | 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 | |
CN104571250B (zh) | 一种并联式大功率开关电源 | |
CN101783640A (zh) | 一种电机转速闭环控制方法 | |
CN203038038U (zh) |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 | |
CN206419197U (zh) | 一种汽轮机直流油泵控制装置 | |
CN201963411U (zh) | 独立式电子节气门自控装置 | |
CN212391737U (zh) | 一种齿轮设备润滑油流量控制系统 | |
CN209638495U (zh) | 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 | |
CN208996715U (zh) | 一种石油钻机交流变频直驱电机专用控制系统 | |
CN201741000U (zh) | 注水井智能监控装置 | |
CN204423220U (zh) | 一种并联式大功率开关电源 | |
CN114137857A (zh) | 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及物联网固态继电器 | |
CN216526857U (zh) | 适用于水电阻负载系统的测量控制装置 | |
CN222337484U (zh) |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控制器 | |
CN117307163B (zh) | 一种电驱版链臂锯电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2931908A (zh) | 变频调速器用正交脉冲捕获电路 | |
CN114280996A (zh) | 一种双控多档位球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