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0544Y -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0544Y
CN201340544Y CNU2009200375280U CN200920037528U CN201340544Y CN 201340544 Y CN201340544 Y CN 201340544Y CN U2009200375280 U CNU2009200375280 U CN U2009200375280U CN 200920037528 U CN200920037528 U CN 200920037528U CN 201340544 Y CN201340544 Y CN 2013405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terface
optical fiber
monitoring hos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fib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375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臣明
樊棠怀
徐立中
仲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U2009200375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05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05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05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属于综合自动化测量与控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监控中心设备和N个现场控制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监控主机、打印机、多口光纤收发器和UPS电源,其中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打印机的电源接口、监控主机的电源接口和多口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多口光纤收发器与监控主机电连接,监控主机与打印机电连接;第一现场控制单元与第二现场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现场控制单元至第N现场控制单元分别与多口光纤收发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功能综合、可远方控制管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属于综合自动化测量与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水利行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于地处偏远地区或山区的小型水利枢纽、水电站、水库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水工设施,如,泄洪闸、灌溉引水闸、进水闸、尾水闸等,不仅要求能够在现场实行自动化测量和电气控制,而且要求能够在管理中心(楼)对几公里或者是几十公里以外的水工建筑设施进行远程测量和电气控制。
目前,面向小型水利枢纽、水库、水电站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测量和电气控制设备,不具备低成本的远方控制性能,以及综合性的自动化测量与电气控制性能。
目前,已有的低成本现场设备仅仅能够实现常规的继电器逻辑的手动控制方式,不能够实现可编程自动化测量和电气控制,也不能够通过光纤传输实现远方控制。已具备远方控制和传输性能的设备成本较高,不适合小型水利枢纽、水库、水电站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推广应用。另外,小型水利枢纽、水库、水电站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不高,难以维护和管理较复杂的测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满足现代化的小型水利枢纽、水库、水电站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测量和电气控制需求。
本实用新型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设备和N个现场控制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监控主机、打印机、多口光纤收发器和UPS电源,其中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打印机的电源接口、监控主机的电源接口和多口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多口光纤收发器与监控主机电连接,监控主机与打印机电连接;第一现场控制单元与第二现场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现场控制单元至第N现场控制单元分别与多口光纤收发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现代化的小型水利枢纽、水库、水电站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闸门、荷重、水位、流量、扬压力及电气参数等的综合自动测量和水工设施的电气控制,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功能综合、可远方控制管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控主机应用软件功能模块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电机控制回路电原理图I;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电机控制回路电原理图II;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I;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设备和N个现场控制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监控主机、打印机、多口光纤收发器和UPS电源,其中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打印机的电源接口、监控主机的电源接口和多口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多口光纤收发器与监控主机电连接,监控主机与打印机电连接;第一现场控制单元与第二现场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现场控制单元至第N现场控制单元分别与多口光纤收发器电连接。
现场控制单元的套(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布设,可以是1~16套(个)。每个现场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若干个测量传感器,测量传感器也是根据需要布设,其种类可以允许开关量或模拟量的传感器接入现场控制单元的机柜。现场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闸门、水位、扬压力及电气参数等的自动测量和水工设施的现场电气控制。
监控中心设备包括一台多口光纤收发器、一台监控主机(微型计算机)、一台打印机及一台UPS电源等。监控主机通过多口光纤收发器与下属的各个现场控制单元的单口光纤收发器连接,采用光纤数据传输方式,传输协议是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协议。监控主机通过自己的以太网络接口与上级部门通信。
如图2所示。现场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电机控制回路、PLC电路、文本显示器和光纤收发器,其中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控制回路的电源接口、PLC电路的电源接口、文本显示器的电源接口和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文本显示器与PLC电路电连接,光纤收发器与PLC电路电连接,PLC电路与电机控制回路电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控主机应用软件功能模块方框图。
监控主机应用软件主要由以下软件模块组成:数据库系统模块、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模块、通信服务模块、显示处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等。
数据库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的管理,以及为各处理程序生成维护系统运行所要求的全部数据文件。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的功能能够处理所有的输入、输出,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操作反映及系统事件表安排所有的控制任务,能提供与现场控制单元的所有通信联系。能采集从现场控制单元传来的数据,监视数据通信的差错。接受操作员的命令,并把命令传向现场控制单元。通信服务的功能处理所有的通信接口服务请求,提供在线和离线现场控制单元、监控主机和远程CPU之间的连接,为操作员提供询问系统和指导系统要执行动作的人机对话能力。系统管理的功能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分析系统中所有已知设备的状态,以确定该设备的“冷”、“热”状态。参数设置的功能允许操作员对系统进行参数修改和设置。显示处理的功能能够进行图形和数据显示,记录控制所有的信息送到硬盘上存储,包括系统事件和操作员引起的信息。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电机控制回路电路原理图I。
对照图4,380VAC电源经三相线U10、V10、W10端接入自动空气开关QF11,自动空气开关QF11控制380VAC电源通断。在三相线U10、V10、W10上,其中相线U10、V10间接电压表PV,电压表PV的两个接触点与相线U10、V10之间分别加连保险丝FU1、FU2。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通过热继电器FR1连接电机1M。在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和自动空气开关QF11之间的W11处留一输出端W11。互感器TA与电流表PA对应连接,在互感器TA与电机1M之间的V12、W12之间连接制动器YB。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电机控制回路电原理图II。
对照图5,自动空气开关QF12通过接线点“1”、“3”接通220VAC电源,并导出接线点“2”、“4”。自动空气开关QF12的接线点“2”和“4”分别与电源控制指示灯HL4连接。自动空气开关QF12的接线点“4”分别与热继电器FR接点的“96”接线点、电源监视继电器KA1的停“14”接线点、闸门停止指示灯HL3的“2”接线点、闸门上升指示灯HL1的“2”接线点、闸门下降指示灯HL2的“2”接线点连接。转换开关SA1与闸门停止按钮SB3、升门按钮SB1、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的第二辅助常闭接点、第一辅助继电器SGP11常闭接点、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线包串联连接。
对照图5,转换开关SA1分别与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第一辅助常开接点和第一继电器K1串联连接。转换开关SA1与第二继电器K2串联连接。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的第一辅助常开接点和降门按钮SB2与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第一辅助常闭接点对应连接。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第一辅助常闭接点与第二辅助继电器SGP12常闭接点、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的线包串联连接。
对照图5,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辅助常闭接点“21”、“22”与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的辅助常闭接点“21”、“22”及闸门停止指示灯HL3串联连接。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的辅助常开接点“13”、“14”与闸门上升指示灯HL1串联连接。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的辅助常闭接点“13”、“14”与闸门下降指示灯HL2串联连接。
对照图5,自动空气开关QF13接220VAC电源。QF13的两端分别接三相插座CZ1、加热驱湿器WKQ,以及24伏PLC电源EIP(型号:PS307)。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
对照图6,现场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产品设计,CPU模块采用型号是CPU226(带24输入接口/16输出接口),采用型号是6ES7216-2AD23-OXB8,LCD文本显示器WBS采用型号是TD200,光纤收发器GF1采用型号是GQS100。
对照图6,CPU模块的Port0端口与LCD文本显示器WBS输入端口对应连接,Port1端口与光纤收发器GF1的输入IN端口对应连接。
CPU模块带有24个开关量输入接口和16个开关量输出接口,CPU模块上的开关量输入接口“I1”端口接PLC电源EIP(型号:PS307)的负端,开关量输入接口的“I2”、“I3”~“I9”端口,及“I10”~“I14”端口一一对应连接馈线X2:1~x2:13。X2:1~x2:13可以接收闸门传感器开关量信号的输入。开关量输入口的“I24”~“I26”端口对应连接转换开关SA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I。
对照图7,CPU模块上的开关量输出接口“Q1”、“Q23”端口接PLC电源EIP的负端,“Q2”、“Q24”端口接PLC电源EIP的正端,“Q22”端口接大地。开关量输出接口的“Q3”端口接自动升门继电器K1的线包,“Q4”端口接自动降门继电器K2的线包。开关量输出接口的“Q5”、“Q6”和“Q7”端口分别与故障指示灯HL5、现地手动指示灯HL6、现地自动指示灯HL7及远方自动指示灯HL8对应连接。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单元的PLC电原理图III。
对照图8,开关量输入扩展模块采用型号是6ES7 221-1BH22-OXB8,开关量输入扩展模块的“I1”和“I7”端口接PLC电源EIP的负端,“I14”端口接大地。开关量输入扩展模块的“I2”端口接热继电器FR的接点对应连接,开关量输入扩展模块的“I3”端口与电源监视继电器KA1的接点对应连接,“I4”端口与闸门上升交流接触器KM11、“I5”端口与闸门下降交流接触器KM12一一对应连接。“I8”、“I9”、“I10”和“I11”端口分别与闸门停止按钮SB1、升门按钮SB3、降门按钮SB2和复位按钮SB4一一对应连接。
对照图8,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型号是6ES7231-OHC22-OXB8,模拟量输入模块的“I16”端口接24伏PLC电源EIP((型号:PS307)的正端,24伏PLC电源负端接“I17”端口,“I17”端口与也“I18”端口连接,并接大地。闸门荷重传感器信号输入(1)分别接入模拟量输入模块的“I4”、“I5”“I6”端口。闸门荷重传感器信号输入(2)分别接入模拟量输入模块的“I7”、“I8”“I9”端口。模拟量输入模块的“I10”、“I11”“I12”端口分别接水位传感器信号输入。
对照图8,电流耦合集成电路IC1(型号是:TC1241L)的“5”管脚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电流耦合集成电路IC1的“2”管脚,另外一端接“7”管脚,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模拟量输入模块的“I2”,另外一端接电流耦合集成电路IC1的“3”管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电流耦合集成电路IC1的“7”管脚,另外一端接接24伏PLC电源EIP的正端。扬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入连接电流耦合集成电路IC1的“6”和“2”管脚,另外一端接地。

Claims (2)

1.一种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设备和N个现场控制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监控主机、打印机、多口光纤收发器和UPS电源,其中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打印机的电源接口、监控主机的电源接口和多口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多口光纤收发器与监控主机电连接,监控主机与打印机电连接;第一现场控制单元与第二现场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现场控制单元至第N现场控制单元分别与多口光纤收发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电机控制回路、PLC电路、文本显示器和光纤收发器,其中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控制回路的电源接口、PLC电路的电源接口、文本显示器的电源接口和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连接,文本显示器与PLC电路电连接,光纤收发器与PLC电路电连接,PLC电路与电机控制回路电连接。
CNU2009200375280U 2009-02-10 2009-02-10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05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375280U CN201340544Y (zh) 2009-02-10 2009-02-10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375280U CN201340544Y (zh) 2009-02-10 2009-02-10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0544Y true CN201340544Y (zh) 2009-11-04

Family

ID=4123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3752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0544Y (zh) 2009-02-10 2009-02-10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054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265B (zh) 能量接口系统
EP1339153B1 (de) Einrichtung zum Anschluss eines Gebäudes oder dgl. an ein elektrisches Niederspannungsnetz
CN104239059B (zh) 基于全模型的智能配用电统一信息支撑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03203277B (zh) 基于智慧云计算平台的球磨机群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092169B (zh) 数字营区设备管控装置
CN101488023B (zh) 工业控制网络型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及控制方法
CN104242472B (zh) 一种铁路车站低压变配电智能监控系统
CN107290955A (zh) 一种具有物联网通讯功能的多路温控箱
CN103117597A (zh) 风力发电箱式变压器智能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52152A (zh) 智能供配电装置
CN103455678B (zh) 基于标准化虚端子的二次虚回路图表协同设计方法
CN103323686A (zh) 一种智能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仪
CN102591263B (zh) 一种应用于dcs系统的i/o智能单元
CN202275317U (zh) 基于3g和风光互补供电技术的远程监控维护的系统
CN108964259A (zh) 一种电网智能控制系统
CN105137954A (zh) 一种变电站温湿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CN201340544Y (zh) 带光纤传输功能的可编程测控网设备
EP2506393A2 (de) Einrichtung zum Anschluss eines Gebäudes oder DGL. an ein elektrisches Niederspannungsnetz
CN104155932A (zh)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监控系统、能耗管理方法、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设备
CN202034825U (zh) 中压开关智能综合装置
CN204408009U (zh) 变电站用交流电源监控装置
CN107164593A (zh) 一种基于plc的网络化电炉熔化管理系统
CN103886689A (zh) 控制装置
CN203965921U (zh)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监控系统
CN204290503U (zh) 一体化智能交流电源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2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