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2754Y - 磁性锁扣 - Google Patents
磁性锁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32754Y CN201332754Y CNU2008202139663U CN200820213966U CN201332754Y CN 201332754 Y CN201332754 Y CN 201332754Y CN U2008202139663 U CNU2008202139663 U CN U2008202139663U CN 200820213966 U CN200820213966 U CN 200820213966U CN 201332754 Y CN201332754 Y CN 20133275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hole
- button
- coupler body
- lock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性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该第一锁体包括第一磁体、第一钩体、及扣体,该第一磁体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通孔,该扣体收容在通孔内,该扣体包括一基部、数个从基部一端面向外延伸的弹性臂、及设于弹性臂自由端的扣钩部,该弹性臂与基部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基部上设有穿孔,该第一钩体包括一抵挡部,该第一钩体的抵挡部抵靠在扣体的基部上,第二锁体包括第二磁体与连接在第二磁体上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设有抵扣部,通过将该抵扣部插入扣体的收容空间,以及第一与第二磁体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性相吸且贴合,使得扣体的扣钩部发生弹性变形,且扣钩部与抵扣部相抵扣,借此该第一与第二锁体扣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磁性锁扣。
背景技术
连接装置可用于将两个物体连接或者将一个物体的两端进行连接,其广泛使用于各种产品上,且根据各种不同的产品的不同需要,有各种不同结构或连接方式的连接装置进行搭配使用。例如,连接项链两端的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环与一个活动扣环,通过开启该活动扣环将其与封闭环进行连接,从而可将项链两端连接起来以便于佩戴,且通过开启该活动扣环可将其与封闭环脱离,从而解除项链两端的连接以便于存放。这种连接装置结构比较单一,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且多次使用之后易变形而影响连接性能。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对连接装置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不仅要求可满足一般功能上的需要,而且还要更方便使用、更牢靠、更耐用、及更有趣味性,且可适用更多的人群与不同环境。因此,现有的连接装置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或者提供一些全新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锁扣,其通过采用第一与第二磁体相吸使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进行连接,使用方便,连接更可靠,不易折断且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锁扣,其通过采用将相吸的第一与第二磁体分开即可使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脱离,使用方便,且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性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该第一锁体包括第一磁体、第一钩体、及扣体,该第一磁体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通孔,第一钩体伸入该通孔且与该扣体相连接,扣体收容在通孔内,该扣体包括一基部、数个从基部一端面向外延伸的弹性臂、及设于弹性臂自由端的扣钩部,该弹性臂与基部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该第一钩体与扣体可在第一磁体的通孔内移动,第二锁体包括第二磁体与连接在第二磁体上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设有抵扣部,通过将该抵扣部插入扣体的收容空间,以及第一与第二磁体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极相吸且贴合,使得扣体的扣钩部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整个扣体收容于第一磁体的通孔内,且扣钩部与抵扣部相抵扣,借此,该第一与第二锁体扣合在一起。
该第一钩体包括一抵挡部、一接口部、及一连接在抵挡部与接口部之间的连接部,该抵挡部与连接部一起呈T形,该接口部呈环状,基部上设有穿孔,该第一钩体的抵挡部抵靠在扣体的基部上,该接口部可抵靠在第一磁体的端面上以防止第一钩体从通孔离开。
该第二磁体设有一贯穿其两端面的安装孔,第二钩体还包括对接部及连接在抵扣部与对接部之间的安装部,安装部收容在安装孔内。
第一磁体的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较第二孔部窄,从而形成一阶梯通孔。
该第一钩体的连接部可在第一磁体的第一孔部内滑动,该扣体在自然状态下,其基部与弹性臂收容在第一磁体的第二孔部,扣钩部露出第二孔部,且沿第二孔部的径向,该相对扣钩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孔部的孔径,该扣钩部相对向外倾斜,在该扣体受外力作用时可完整收容于第一磁体的第二孔部内,其弹性臂的扣钩部抵靠在第二孔部的侧壁上。
扣体的弹性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分布设置于基部上,优选均匀分布,且优选为三个。
第二钩体固定连接在第二磁体上,沿安装部的径向上,该抵扣部比安装部宽,该对接部呈环状。
该第一钩体包括一抵挡部、一接口部、及一连接在抵挡部与接口部之间的连接部,扣体的基部呈环状,该抵挡部与扣体的基部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第一磁体相对于扣体的端面与第二磁体相对于抵扣部的端面的磁极分别为S极与N极或N极与S极。
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相对端面上均分别设有N极与S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只需要通过磁力即可实现连接,方便使用,且其扣合牢靠。且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易于拆开,即只需要克服第一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即可实现拆开,且这种拆开方式不损坏第一与第二锁体,有利于耐用性。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沿图1的3-3方向的剖视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锁合状态;
图4为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锁合之前的状态;
图5为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另一实施例;
图6为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体2与第二锁体4。该第一锁体2包括第一磁体22、第一钩体24、及扣体26。该第一磁体22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通孔222,该通孔22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部224与第二孔部226,该第一孔部224较第二孔部226窄,从而形成一阶梯通孔。该第一钩体24包括一抵挡部242、一接口部244、及一连接在抵挡部242与接口部244的连接部246。该抵挡部242与连接部246一起呈T形,该接口部244呈环状。扣体26包括一基部262、数个从基部262一端面向外延伸的弹性臂264、及设于弹性臂264的自由端的扣钩部266,该弹性臂264与基部262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267,该扣钩部266相对向外倾斜。基部262上设有穿孔268。本实用新型扣体的弹性臂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分布设置于基部上,优选均匀分布,且优选为三个。
第一锁体2组装时,先未形成该第一钩体24的接口部244,使该接口部244可穿过扣体26的穿孔268、及第一磁体22的第二孔部226与第一孔部224,然后再形成该环形接口部244。该第一钩体24的抵挡部242抵靠在扣体26的基部262上。该第一钩体24的连接部可在第一磁体22的第一孔部224内滑动。该接口部244可抵靠在第一磁体22的端面上以防止第一钩体24从第一孔部224离开。参阅图4,该扣体26在自然状态下,其基部262与弹性臂264收容在第一磁体2的第二孔部226,扣钩部266露出第二孔部226,且沿第二孔部226的径向,该相对扣钩部22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孔部226的孔径。如图3所示,在该扣体26受外力作用时可完整收容于第一磁体22的第二孔部226内,其弹性臂264的扣钩部266抵靠在第二孔部226的侧壁上。
第二锁体4包括第二磁体42与连接在第二磁体42上的第二钩体44,第二钩体44优选固定连接在第二磁体42上。该第二磁体42设有一贯穿其两端面的安装孔422。第二钩体44设有抵扣部442、对接部444及连接在抵靠部442与对接部444之间的安装部446。沿安装部446的径向上,该抵扣部442比安装部446宽,该对接部444呈环状。第二锁体4在组装时,先未形成第二钩体44的对接部444,使该对接部444穿过第二磁体42的安装孔422,然后形成该环状的对接部444。
作为一种选择性的实施方式,该第二磁体与第二钩体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来制作。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磁体22相对于扣体26的端面与第二磁体42相对于抵扣部442的端面的磁极分别为S极与N极,如果要将第一与第二锁体2、4锁合,将第一锁体2的扣体26与第二锁体4的抵扣部442沿着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使该抵扣部442插入扣体26的收容空间267,然后通过第一与第二磁体22、42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极相吸且贴合,使得扣体26的扣钩部266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整个扣体26收容于第一磁体22的第二孔部内,且扣钩部266与抵扣部442相抵扣,借此,该第一与第二锁体2、4扣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只需要通过磁力即可实现连接,方便使用,且其扣合牢靠。
同理,如果要将第一与第二锁体2、4拆开,将第一磁体22沿第一钩体的连接部朝接口部方向移动,使得扣体露出第一磁体22的第二孔部,从而使扣钩部与抵扣部解除扣合,因而,解除第一与第二锁体2、4的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易于拆开,即只需要克服第一与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力即可实现拆开,且这种拆开方式不损坏第一与第二锁体,有利于耐用性。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42’的相对端面上均分别设有N极与S极,这样,使第一与第二磁体的磁极异极相吸时,可实现第一锁体2’与第二锁体4’的连接,而使第一与第二磁体22’、42’同极相斥时,可实现第一与第二锁体2’、4’的拆开,在操作上,通过转动第一磁体22’,可实现第一与第二磁体22’、42’之间的磁极相同或相异,这种转动操作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操作更为简单。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选择性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体2”的第一钩体24”的抵挡部242”与扣体26”的基部262”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该基部呈环状。本实用新型可依据实际产品选用材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磁性锁扣对于视力不良者、手指功能不良者均可方便使用,且不需要用眼睛看也可以进行连接或拆开,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该第一锁体包括第一磁体、第一钩体、及扣体,该第一磁体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通孔,第一钩体伸入该通孔且与该扣体相连接,扣体收容在通孔内,该扣体包括一基部、数个从基部一端面向外延伸的弹性臂、及设于弹性臂自由端的扣钩部,该弹性臂与基部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该第一钩体与扣体可在第一磁体的通孔内移动,第二锁体包括第二磁体与连接在第二磁体上的第二钩体,第二钩体设有抵扣部,通过将该抵扣部插入扣体的收容空间,以及第一与第二磁体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极相吸且贴合,使得扣体的扣钩部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整个扣体收容于第一磁体的通孔内,且扣钩部与抵扣部相抵扣,借此,该第一与第二锁体扣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钩体包括一抵挡部、一接口部、及一连接在抵挡部与接口部之间的连接部,该抵挡部与连接部一起呈T形,该接口部呈环状,扣体的基部上设有穿孔,该第一钩体的抵挡部抵靠在扣体的基部上,该接口部可抵靠在第一磁体的端面上以防止第一钩体从通孔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体设有一贯穿其两端面的安装孔,第二钩体还包括对接部及连接在抵扣部与对接部之间的安装部,安装部收容在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的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较第二孔部窄,从而形成一阶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钩体的连接部可在第一磁体的第一孔部内滑动,该扣体在自然状态下,其基部与弹性臂收容在第一磁体的第二孔部,扣钩部露出第二孔部,且沿第二孔部的径向,该相对扣钩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孔部的孔径,该扣钩部相对向外倾斜,在该扣体受外力作用时可完整收容于第一磁体的第二孔部内,其弹性臂的扣钩部抵靠在第二孔部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扣体的弹性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均匀分布设置于基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二钩体固定连接在第二磁体上,沿安装部的径向上,该抵扣部比安装部宽,该对接部呈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钩体包括一抵挡部、一接口部、及一连接在抵挡部与接口部之间的连接部,扣体的基部呈环状,该抵挡部与扣体的基部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相对于扣体的端面与第二磁体相对于抵扣部的端面的磁极分别为S极与N极或N极与S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相对端面上均分别设有N极与S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39663U CN201332754Y (zh) | 2008-11-28 | 2008-11-28 | 磁性锁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39663U CN201332754Y (zh) | 2008-11-28 | 2008-11-28 | 磁性锁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32754Y true CN201332754Y (zh) | 2009-10-28 |
Family
ID=4128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21396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32754Y (zh) | 2008-11-28 | 2008-11-28 | 磁性锁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32754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60325A1 (zh) * | 2008-11-28 | 2010-06-03 | Wang Kueisheng | 磁性锁扣 |
-
2008
- 2008-11-28 CN CNU2008202139663U patent/CN20133275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60325A1 (zh) * | 2008-11-28 | 2010-06-03 | Wang Kueisheng | 磁性锁扣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16810B (zh) | 磁性锁扣 | |
CN104421253B (zh) | 磁性锁扣 | |
US8434201B2 (en) | Magnetic fastener | |
US8752252B2 (en) | Magnetic jewelry clasp | |
US8770986B2 (en) | Devices, kits, and methods for supplementing retaining forces on matable devices such as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JPS58105524A (ja) | 係合具 | |
US10064441B1 (en) | Locking button system | |
CN201332754Y (zh) | 磁性锁扣 | |
CN203563785U (zh) | 装饰链 | |
CN201436889U (zh) | 磁性锁扣 | |
CN218040930U (zh) | 电子设备支架和电子设备保护壳 | |
CN206878812U (zh) | 移动终端指环扣 | |
CN102671394B (zh) | 吊勾积木组 | |
CN205563660U (zh) | 一种u盘手环 | |
CN204742876U (zh) | 磁性锁扣 | |
CN215990911U (zh) | 一种磁吸式手机保护壳 | |
KR101048183B1 (ko) | 걸이형 체결구 | |
CN201174828Y (zh) | 饰品结构 | |
CN211019177U (zh) | 一种耳机盒 | |
CN204722431U (zh) | 具有收纳可抽换或固定感应卡的装置 | |
CN202721323U (zh) |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 |
JP3246250U (ja) | 多用途データケーブル | |
CN214014223U (zh) | 一种便于取手机卡的磁吸式安装结构 | |
CN209898455U (zh) | 可配戴带及可配戴电子设备 | |
CN208002243U (zh) | 按压式钥匙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