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1885Y -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1885Y
CN201311885Y CNU2008202162405U CN200820216240U CN201311885Y CN 201311885 Y CN201311885 Y CN 201311885Y CN U2008202162405 U CNU2008202162405 U CN U2008202162405U CN 200820216240 U CN200820216240 U CN 200820216240U CN 201311885 Y CN201311885 Y CN 2013118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tact
contactor
diode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162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伯言
陈其寿
郭也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2162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18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18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18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上铁芯装在动触点支架上,双向工作线圈套在下铁芯上,恒磁块夹在下铁芯的中间,电气控制器、下铁芯装在接触器底座。优点:结构上,单只(组)线圈套在下铁芯上,实现具有吸合和释放双向作用。不仅仅起控制接触器的分、合作用,还能适应:网络电压瞬时降压25%时,能适应工作;380V电压等级适应工作;实现超低压保护、缓慢降到零时,自动断开;能适应1~3秒的频繁工作条件;提高了功率因数更省电;性能更可靠、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低于原电磁能接触器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机械结构为改进的U型或E型铁芯夹磁式电气部份智能化、多功能的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属于交流接触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200620077974.0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此项技术虽有独特的长处,但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1)单只线圈无法进行双向(合、分)工作,这无论在材料的耗用和加工工时上都不是最佳选择。(2)控制模块由于使用了电子元器件,无法适应交流380V上电压等级上的使用,网络电压降25%时不能工作(国标允许降压15%),开、停时间小于3秒频繁工作时间不能太长,电压缓慢下降(大于10秒)到零时,接触器无法释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简化成一个线圈子,具有吸合和释放双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上铁芯装在动触点支架上,双向工作线圈套在下铁芯上,恒磁块夹在下铁芯的中间,电气控制器、下铁芯装在接触器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上,单只(组)线圈套在下铁芯上,并固定,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恒磁场相同而叠加,大于弹簧反力时,上铁芯带动动触与定触点闭合,转为恒磁保持,接触器工作。当产生的反向磁场与恒磁场叠加,小于弹簧反力时,上下铁芯分离带动动触点与定触点分离,接触器停止工作;控制模块设计了新颖的智能电路,不仅仅起控制接触器的分、合作用,还能适应:网络电压瞬时降压25%时,能适应工作;380上电压等级适应工作;实现超低压保护、缓慢降到零时,自动断开;能适应1~3秒的频繁工作条件;提高了功率因数更省电;性能更可靠、成本也进上步降低(低于原电磁能接触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U型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E型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附图5是电气控制模块的电原理图。
图中的1是上铁芯,2是双向工作线圈,3是下铁芯,4是恒磁块,5是电气控制器,6是动触点支架,7是接触器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2,其结构是上铁芯1装在动触点支架6上。上铁芯1带动动触点与定触点的吸合和分离。双向工作线圈2套在下铁芯3上,控制接触器的吸合和分离,吸合时动、定触点闭合,接触器工作。分离时动、定触点分开,接触器释放停止工作。恒磁块4夹在下铁芯3的中间,保证下铁芯3产生恒磁场。电气控制器5、下铁芯3装在接触器底座7。
对照附图3、4,其结构是E型铁芯,只有一只线圈,工作程序基本与附图1、2相同。
对照附图5,电气控制器5的电路结构是包括防雷击电路A、电压控制电路B、储能电路C、释放与吸合电路D;其中防雷击电路A由压敏电阻RV、电阻R、保险丝RD和发光二极管LED组成;
电压控制电路B包括电容C1、C2、第一全桥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4构成)、电阻R2和继电器J、稳压二极管DZ,其中继电器J串接在第一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继电器J与稳压二极管DZ并联;
储能电路C包括电容C3、C4、C5,电解电容C6、第二全桥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5-D8构成),其中电解电容C6串接在第二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
释放与吸合电路D包括第三全桥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9-D12构成)、继电器J的第二触点J1-3、第一线圈Ca-b、开关K中的第一触点K1-2、二极管D15、和电容C8,电解电容C6、C7、二极管D13、D14、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K1-3、第二线圈Cb-a和继电器J的第一触点J1-2,其中继电器J的第二触点J1-3、第一线圈Ca-b、开关K中的第一触点K1-2串接后并接在第三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K1-3、第二线圈Cb-a和继电器J的第一触点J1-2、电容C6串接;二极管D15和电容C8串接,二极管D15正端与第三全桥整流电路的正端相接,二极管D15正端与第一线圈Ca-b的b端相接,二极管D14正端与电容C7的一端、第二线圈Cb-a的b端相接,二极管D14负端与电解电容C6的负端相接。电解电容C6的正端通过二极管D13与电容C7的另一端、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K1-3相接。
工作时,当线圈2通以正向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与下铁芯3的恒磁场相同而叠加,其合力大于弹簧反力,此时上铁芯1被下铁芯3吸合,带动支架动触点支架6与定触点闭合,吸合后由恒磁场保持吸合状态,接触器处于工作状态,而线圈2通以反向电流时,所产生的电磁场与下铁芯3的恒磁场相反而叠加,其合力小于弹簧反动,此时上铁芯1离开下铁芯3带动动触点支架6与定触点分离,接触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电气控制器5的工作原理,防雷击电路A,当遇到瞬间雷击,压敏电阻RV被击穿,保险丝RD在电源端X1、X2形成回路的大电流情况下熔断,此时电源端X1经压敏电阻RV、电阻R1、发光二极管LED到电源端X2,指示灯亮,此时提示已遭雷击,接触器仍能正常工作。但无二次保护功能,需要检修。
电压控制电路B,通电后继电器J动作,继电器J中的第一触点J1-2动断,第二触点J1-3动合为起动作准备。
储能电路C,电源端X1、X2经电容C3、C4、C5分压后由二极管D5-D8整流给电解电容C6充电,为释放做准备。
释放与吸合电路D,起动时,电源端X1经按扭QA到二极管D9-D12回到电源端X2,其直流部份+E1经继电器J的第二触点J1-3到第一线圈Ca-b、开关K中的第一触点K1-2回到第三全桥整流电路(D9-D12)负极、电流在第一线圈Ca-b中产生的电磁场与下铁芯的恒磁场叠加,使上铁芯克服弹簧反力而吸合,动定触点闭合,开关K中的第一触点K1-2动断转为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K1-3动合,第一线圈Ca-b无电流,恒磁场保持上、下铁芯吸合状态,接触器工作。按停止按钮FA,因失电继电器J中的第二触点J1-3动断转为继电器J第一触点J1-2动合,电解电容(储能)C6的+E2端放电经二极管D13、到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K1-3、第二线圈Cb-a、继电器J的第一触点J1-2回到储能电容C6的负端。线圈内所产生的电磁场与下铁芯的恒磁场相反而其合力小于弹簧的反力,使上、下铁芯分开,动定触点释放,接触器停止工作。二极管D14、D15为续流二极管,电容C7、C8为高压吸收电容。

Claims (2)

1、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上铁芯装在动触点支架上,双向工作线圈套在下铁芯上,恒磁块夹在下铁芯的中间,电气控制器、下铁芯装在接触器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气控制器包括防雷击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储能电路、释放与吸合电路;其中电压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串接在第一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继电器与稳压二极管(DZ)并联;储能电路中的电解电容(C6)串接在第二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释放与吸合电路中的继电器的第二触点、第一线圈、开关(K)中的第一触点串接后并接在第三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间;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第二线圈和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电解电容(C6)串接;二极管(D15)和电容(C8)串接,二极管(D15)正端与第三全桥整流电路的正端相接,二极管(D15)负端与第一线圈中的b端相接,二极管(D14)正端与电容(C7)的一端、第二线圈中的b端相接,二极管(D14)负端与电解电容(C6)的负端相接,电解电容(C6)的正端通过二极管(D13)与电容(C7)的另一端、开关K中的第二触点相接。
CNU2008202162405U 2008-11-20 2008-11-20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18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62405U CN201311885Y (zh) 2008-11-20 2008-11-20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62405U CN201311885Y (zh) 2008-11-20 2008-11-20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1885Y true CN201311885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9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1624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1885Y (zh) 2008-11-20 2008-11-20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188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171A (zh) * 2012-08-14 2012-12-12 刘衍春 节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控制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171A (zh) * 2012-08-14 2012-12-12 刘衍春 节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1610U (zh) 一种面向基站备用电源的控制装置
CN104110800A (zh) 阻性负载的开关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201311885Y (zh) 智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CN202695292U (zh) 模拟控制电路智能无声节电器
CN202084955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
CN102339686A (zh) 一种低耗高效的电磁系统
CN2420773Y (zh) 智能充电器
CN2826672Y (zh) 永磁接触器及其控制装置
CN201285715Y (zh) 脉冲励磁电路
CN202473754U (zh) 无声节能型失电延释器
CN202067728U (zh) 断电吸持型永磁式接触器
CN202110996U (zh) 交流真空接触器专用控制模块
CN102244398A (zh) 一种零损耗的光伏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及实现方法
CN202756734U (zh) 双功率电磁阀
CN208315471U (zh) 双线圈永磁防晃电接触器
CN201063451Y (zh) 一种充电器的控制装置
CN201567142U (zh) 多路输出的起重电磁铁控制设备
CN202523641U (zh) 开关型失电延释器
CN205319094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及其自检装置
CN101393821B (zh) 用于交流接触器的储能式直流吸合与直流保持电路
CN200983337Y (zh) 新型开关
CN2687821Y (zh) 一体化微能耗无噪声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CN202796748U (zh) 节能型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控制电路
CN2544403Y (zh) 低压选相位分合闸真空开关
CN100392786C (zh) 永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