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8053Y -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 Google Patents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08053Y CN201308053Y CNU2008201781431U CN200820178143U CN201308053Y CN 201308053 Y CN201308053 Y CN 201308053Y CN U2008201781431 U CNU2008201781431 U CN U2008201781431U CN 200820178143 U CN200820178143 U CN 200820178143U CN 201308053 Y CN201308053 Y CN 20130805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valve
- water
- hand basket
- right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打破了公知缸外过滤器老的传统过滤模式,采用从下向上过滤缸水的新工作原理,通过水泵动力,使缸水和鱼的排泄物直接进入垃圾沉淀室,而绝大部分鱼的排泄物因自重自然沉淀到垃圾沉淀室底部,只有极少鱼的排泄物从下向上过滤滤积在过滤棉内,而过滤棉内极少鱼的排泄物又因其不断被分解、转化和消失,避免了过滤棉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缸水中的有害排泄物经过过滤和过滤棉内硝化细菌的有效降解处理又重新循环到鱼缸中,而沉淀在垃圾沉淀室底部鱼的排泄物通过垃圾排放阀和导向装置实现了:适时彻底排放垃圾和适量换水;不用清洗过滤棉:促使缸内水质稳定,鱼体健康的三重效果。其技术方案为: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循环水开启阀、静音水泵安装在盖底支撑板上,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垃圾沉淀室的侧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尤其是在过滤排放器盖中安装循环水开启阀、防气阻装置或安装组合装水阀、排气阀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水族行业生产、销售的鱼缸外过滤器采用从上向下过滤鱼缸水的工作原理,虽然有一定的过滤效果,但是存在着明显缺陷:1、缸水中鱼的排泄物绝大部分滤积在过滤棉的上层,过滤棉易被堵塞影响出水量,需要经常打开过滤器清洗被鱼排泄物堵塞的过滤棉,费心、费时、费力、浪费水资源;2、过滤层提篮侧面未设置定位、定向凹槽容易装错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尤其是在过滤排放器盖中安装循环水开启阀、防气阻装置或安装组合装水阀、排气阀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公知的过滤器上进行改造,过滤排放器盖和桶采用紫外线不能穿透的材料。在盖底支撑座上分别安装:现有的静音水泵;循环水开启阀、防气阻装置或组合装水阀、排气阀;通过温控装置的控制,达到鱼适宜的饲养温度;通过臭氧紫外线杀菌装置的控制,即可实现杀灭循环缸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采用从下向上过滤缸水的新工作原理,按水流过滤方向在过滤排放器的桶内依次顺序放置过滤层提篮、生化层提篮、陶瓷层提篮、树脂层提篮、活性炭层提篮、网状形提篮盖。在此基础上,采用以下四种技术方案都可实现缸水过滤排放。
技术方案1:图1、图30、图31、图35是本技术方案原理。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3、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安装垃圾排放阀直角座;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0、图31两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通过水泵动力,使缸水和鱼的排泄物直接进入垃圾沉淀室,而绝大部分鱼的排泄物因自重自然沉淀到垃圾沉淀室底部,只有极少鱼的排泄物从下向上过滤滤积在过滤棉内,而过滤棉内极少鱼的排泄物又因其不断被分解、转化和消失,避免了过滤棉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缸水中的有害排泄物经过过滤和过滤棉内硝化细菌的有效降解处理又重新循环到鱼缸中,而沉淀在垃圾沉淀室底部鱼的排泄物通过垃圾排放阀和导向装置实现了:适时彻底排放垃圾和适量换水;不用清洗过滤棉;促使水质稳定,鱼体健康的三重效果。
技术方案2:图2、图32、图33、图34、图35是本技术方案原理。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安装到垃圾沉淀室的一侧;3、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垃圾沉淀室的另一侧;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或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2、图33、图34三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后续原理及达到的效果同技术方案1相同。
技术方案3:图3、图30、图31、图35是本技术方案原理。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3、喇叭状垂直吸污管安装在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喇叭状垂直吸污管通过向上对接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上。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0、图31两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后续原理及达到的效果同技术方案1相同。
技术方案4:图4、图32、图33、图34、图35是本技术方案原理。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安装到垃圾沉淀室一侧;3、喇叭状垂直吸污管安装在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喇叭状垂直吸污管通过向上对接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上。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或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2、图33、图34三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后续原理及达到的效果同技术方案1相同。
图1、图3中进水阀座(1)延伸管在垃圾沉淀室内可对接安装喇叭状垂直吸污管(5);图3、图4中喇叭状垂直吸污管(5)通过向上对接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可采用进水延伸管及座的结构形式对接。
过滤排放器可设置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
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在过滤排放器上安装可以进行角度定位并转动;也可设计为万向进水阀座、万向出水阀座、万向垃圾排放阀座结构实现角度调整和转动。
图1中进水阀座、出水阀座的延伸管,图2中出水阀座的延伸管,图3中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延伸管,图4中出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延伸管分别装入各自盖底支撑座(91)的管座中进行密封对接,也可将密封对接的延伸管下端管口设计为管座,盖底支撑座(91)的管座上端设计为管口,将管口装入管座中进行密封对接;图1至图4的各阀座在过滤排放器盖上分别设计了相对应的各阀座盖孔和螺丝固定孔,当各阀座的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盖底支撑座的管座后,将螺丝拧入螺丝固定孔和盖底支撑座的螺丝孔座内,由于各阀座盖孔的卡位使延伸管及密封圈在管座中无法向上移位,避免了漏、渗水现象发生。
进水阀、出水阀、垃圾排放阀的一端管口与其座的密封对接或阀的另一端管口与软管的密封对接,可采用现有的活接头螺套进行密封对接或采用现有的水用快速接头进行密封对接;阀的另一端管口与软管的密封对接也可采用卡扣或可调整的卡扣进行固定对接;也可将阀的一端管口采用活接头螺套进行密封对接,阀的另一端管口采用水用快速接头进行密封对接;活接头螺套内活接头密封对接端的位置设置相咬合的定位凹槽和凸键,通过活接头螺套旋紧使活接头进行密封定位对接,安装后的阀无法转动;水用快速接头密封对接端的位置设置相咬合的定位凹槽和凸键,通过水用快速接头密封定位对接,安装后的阀无法转动;垃圾排放阀选择现有的电磁阀或定时电磁阀或智能电磁阀,也可采用未设置电磁阀的阀。
图5中装水阀(17)工作原理:首先拧开装水阀,然后向过滤排放器内注水,过滤排放器内的空气会因水的挤压挤出过滤器外,装满水后没有气泡出现时拧上装水阀,即可通电启动过滤排放器。
图5中排气阀(16)工作原理:在通过垃圾排放阀进行缸内换水时,因经常忘记关闭出水阀,此情况下当缸水面下降离开缸内充氧嘴口时,会造成空气经充氧嘴、出水阀吸入过滤排放器中并形成气阻,当气阻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影响出水阀正常出水时。可以通过排气阀可排出,免去了拆下出水阀上连接的软管而进行排气阻的麻烦。
图5中排气软管弧形防滑凸缘(15)工作原理:防止安装其上排气软管滑脱,弧形防滑凸缘也可采用弧形凹槽结构。
图5中定位夹板(18)工作原理:当装水阀拧紧后,盖底支撑座上的定位夹板卡住装水阀的开口槽,使装水阀无法转动,排气阀可以任意开、闭;定位夹板也可设置在过滤排放器盖中。
图49中定位滑动板(104)工作原理:拧紧装水阀后,拨动过滤排放器盖上的月牙凹槽使定位滑动板卡住装水阀的开口槽,再将螺丝拧入滑动板底部凹槽固定螺丝孔座内或在滑动板底部凹槽固定螺丝孔座的原位置设计安装有凹槽的定位弹片,当定位滑动板卡住装水阀的开口槽时,定位弹片自行弹起卡住定位滑动板或将滑动板底部凹槽固定螺丝孔座(105)的位置移位到装水阀开口槽处设置有凹槽的定位弹片结构或设置有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或设置螺丝孔座和螺丝结构卡住开口槽,使装水阀无法转动,排气阀任意开、闭;过滤排放器盖或盖底支撑座与装水阀之间设置螺丝孔座和螺丝,卡住装水阀无法转动;定位滑动板也可设置在盖底支撑座上。
图50中“V”形定位夹板(107)工作原理:有弹性的“V”形定位夹板安装在盖底支撑座上“V”形定位夹板凹槽中,当装水阀定位时“V”形定位夹板自行卡住开口槽,使装水阀无法转动,排气阀任意开、闭;“V”形定位夹板也可设置在过滤排放器盖中;“V”形定位夹板也可以设计为“U”形定位夹板。
带转动固定槽、直角固定键组合的装水阀、排气阀与装水阀座的组装:将图51垂直插入到图53中,使转动固定0度槽的位置与直角固定键在0度的位置对齐,再将装水阀顺时针转动90度,使转动固定0度槽插入0°-90°直角固定键90度的位置,即完成锁位组装。
图6中循环水开启阀(22)工作原理:用手掌压循环水开启阀,此时过滤排放器内的空气经防气阻球(24)与防气阻锥形座(25)之间向外排出,当抬起循环水开启阀时循环水开启阀在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回位,此时防气阻球与防气阻锥形座密封闭合,产生真空吸力,使缸水经进水阀自动被吸入过滤排放器内,过滤排放器内的空气会因缸水的挤压从出水阀端排出。当过滤排放器内空气被排尽,即出水阀没有气泡流出时,即可通电启动过滤排放器。
泄水键(23)可以设计多个三角形锥状或设计多个方形锥状。
图6中泄水键(23)工作原理:使静音水泵抽出的水经多个泄水键之间流出;将防气阻球卡位在泄水键与防气阻锥形座之间。
图6中球形防气阻装置工作原理:防气阻球的比重比水的比重略大。在进行缸内换水、缸水面下降离开充氧嘴时,由于防气阻球和防气阻锥形座闭合密封,使空气无法经充氧嘴、出水阀进入过滤排放器内,起到了阻止气阻的目的;防气阻球与防气阻锥形座密封结合处,其防气阻锥形座也可设计为相配套的圆弧形座;现有防气阻球的上下垂直孔球座的上部设计为弧形球座。
带轴的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图54工作原理:带轴的密封活门的比重比水的比重略大。由于密封活门带轴,其定位与密封效果好。密封活门可设计为:圆形锥状、方形锥状、椭圆形锥状、菱形锥状、多角形锥状并与相配套的锥形座进行防气阻密封,在进行缸内换水、缸水面下降离开充氧嘴时,由于带轴的密封活门(112)和密封活门座(113)的密封闭合,使空气无法经充氧嘴、出水阀进入过滤排放器内,起到了阻止气阻的目的;带轴的密封活门的下方斜侧面密封结合处,可设计为相配套的弧形活门、弧形座。
锥形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图55工作原理:锥形密封活门的比重比水的比重略大。由于锥形密封活门下端采用定向、定角度导杆和定向、定角度导杆管套,锥形密封活门经定向、定角度导杆达到上下垂直移动不走偏,角度不位移,密封效果好。锥形密封活门可设计为:圆形锥状、方形锥状、椭圆形锥状、菱形锥状、多角形锥状并与相配套的锥形座进行防气阻密封,在进行缸内换水、缸水面下降离开充氧嘴时,由于锥形密封活门(114)和锥形密封活门座(115)的密封闭合,使空气无法经充氧嘴、出水阀进入过滤排放器内,起到了阻止气阻的目的;锥形密封活门的下方斜侧面密封结合处,可设计为相配套的弧形活门、弧形座。
“T”形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图56工作原理:“T”形密封活门(119)的比重比水的比重略大。由于“T”形密封活门下端采用定向、定角度导杆和定向、定角度导杆管套,使“T”形密封活门经定向、定角度导杆达到上下垂直移动不走偏,角度不位移。“T”形密封活门与“T”形密封活门座(121)进行防气阻密封效果好。“T”形密封活门可以设计为:圆形锥状、方形锥状、椭圆形锥状、菱形锥状、多角形锥状并与相配套的锥形座进行防气阻密封。在进行缸内换水、缸水面下降离开充氧嘴时,由于“T”形密封活门和“T”形密封活门座的密封闭合,使空气无法经充氧嘴、出水阀进入过滤排放器内,起到了阻止气阻的目的;“T”形密封活门与“T”形密封活门座密封结合处,可设计为相配套的弧形活门、弧形座。
当定向、定角度导杆卡环(118)滑脱时,锥形密封活门或“T”形密封活门上方的泄水键可以限位其密封活门上移。
与带轴的密封活门、锥形密封活门、“T”形密封活门连为一体的泄水键可随着活门多种锥状的变形而进行相应变形,并与相配套的座形吻合;密封活门下端连为一体的泄水键,键的槽底是直角键槽底或设计为弧形键槽底,起着导向、稳定作用。
在水质净化室侧面设有多个水质净化观察镜孔(12),镜孔是直孔或喇叭孔形,通过镜孔可以看到过滤后其内部水质净化情况。
提篮盖(13)工作原理:盖住过滤材料。
进水延伸管外孔(27)工作原理:可使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
无孔圆面(28)工作原理:水泵下端管口中心与无孔圆面中心上下同心其垂直距离一厘米左右;因缸内鱼的排泄物经多层过滤后不可能过滤的非常干净,总有很少的微小垃圾沉淀在各层提篮内滤材面上,水泵下端管口因有无孔圆面遮挡水流方向是经转弯后直向上出水,使其遮挡位置下方相对抽力减弱,不易把微小的垃圾抽走,更有利于各层提篮内滤材面上微小垃圾沉淀、分解、转化和消失。
定位板(29):防止各层提篮与盖底支撑座(91)底面之间移位。
定位板(29)上平面也可设置在图47中盖底支撑座(91)底面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盖底支撑座(91)底面与定位板(29)连为一体。
提篮(14)包括:过滤层提篮、生化层提篮、陶瓷层提篮、树脂层提篮、活性炭层提篮。
图9中下凹槽(36)工作原理:在过滤层提篮外底面设置下凹槽(36)与导向板上平面相咬合或导向板上平面设置柔性密封材料并与过滤层提篮外底面相对位置密封,防止鱼的排泄物从过滤层提篮外底面与导向板上平面之间经过,迫使污水按导向板导向方向排出。
图9中下凹槽(36)其槽内侧边沿、导向板上平面侧边分别设置倒角,便于安装时相互咬合顺畅。
提篮定位、定向安装有三种方案选择其一即可:
方案1:图9中过滤层提篮外侧面设置半截定位、定向凹槽(34)与桶(93)内侧面设置的凸键相咬合安装,这样过滤层提篮只能装在此位置,其它层提篮因未设置定位、定向凹槽在此位置无法安装,有利于污水排放。半截定位、定向凹槽(34)其内侧边沿与过滤排放器内的凸键侧边沿分别设置倒角便于安装顺畅。
方案2:图67中过滤层提篮(136)外侧面有四道定位、定向凹槽;生化层提篮(137)外侧面有四道定位、定向凹槽,其中一道是半截定位、定向凹槽;陶瓷层提篮(138)外侧面有三道定位、定向凹槽,其中一道是半截定位、定向凹槽;树脂层提篮(139)外侧面有两道定位、定向凹槽,其中一道是半截定位、定向凹槽;活性炭提篮(140)外侧面有一道半截定位、定向凹槽,也可设置为定位、定向凹槽。以上各层提篮外侧面的定位、定向凹槽分别与桶内侧面设置的凸键相配套咬合,使各层提篮的安装位置不会装错,有利于按提篮次序对缸水过滤。因最上层活性炭提篮的进水延伸管(32)起着定位、定向作用,所以活性炭提篮外侧面也可不设置定位、定向凹槽。
方案3:在垃圾沉淀室的底面,水流床的底面,导向板、水流拦截板的上平面和水流斜坡面上另选择设置提篮定位、定向导杆与过滤层提篮外底面设置的下凹形座相配套咬合或安装提篮时使提篮定位、定向导杆插入过滤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座中,又不影响过滤排放器内的进水量,进行对过滤层提篮的定位、定向安装。
柔性密封材料卡在图9柔性密封带凹槽(33)中和有弹性的密封毛塑边(37),可以同时防止鱼的排泄物未经过过滤从过滤层提篮外侧面与过滤排放器内侧面缝隙之间流出,这样形成了双层密封,也可采用单层密封;图9中各层提篮卡位凸边(35),其外侧边设置倒角,确保各层提篮叠放时定位准确、整齐一致。
图10中过滤层提篮内的进水延伸管座(31)外侧面底部与网状小方孔(30)外边沿之间有1.5厘米宽的圆形无孔宽边(38);过滤层提篮其篮内底部四边沿与网状小方孔(30)外边沿之间有1.5厘米宽的无孔宽边(39)。
在过滤层提篮内装入张力小甚至没有张力的过滤棉或生化球或石英砂时,其滤材的侧面分别与过滤层提篮内侧面、过滤层提篮内进水延伸管及座外侧面进行侧面之间面的触合缝隙大,采用图10中圆形无孔宽边(38)和无孔宽边(39)结构。可分别防止鱼的排泄物未经过滤直接垂直从过滤层提篮内侧面与滤材侧面缝隙之间和过滤层提篮内进水延伸管及座外侧面与滤材侧面缝隙之间流出。
在过滤层提篮内装入有张力的过滤棉时,因受过滤棉张力的作用,其滤材的侧面分别与过滤层提篮内侧面、过滤层提篮内进水延伸管及座外侧面进行侧面之间面的全面触合无缝隙,鱼的排泄物只能通过过滤材料进行过滤。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图10中圆形无孔宽边和无孔宽边结构设计为网状小方孔(30)结构。
提篮部分上下移动槽与提篮把部分结构图11的安装和工作原理:将直角挂勾面(44)和倒角弹片(45)装进带有平面倒角(42)、倒角固定键(41)、直角挂勾接触面(40)的提篮上下移动槽中;倒角固定键(41)和倒角弹片(45)因有倒角上下移动时顺畅;直角挂勾面(44)上移与直角挂勾接触面(40)进行面接触以及倒角弹片的弹力支撑使之不易滑脱;提篮上下移动槽的底槽孔采用堵头密封,以防止鱼的排泄物未经过滤从此槽中流出。
提篮部分轴头座槽、提篮把部分转动轴头结构图12工作原理:转动轴头(46)侧面宽度略大于轴头座槽(47)中槽孔,将转动轴头垂直插入轴头座槽中,因轴头座槽有弹性,卡住转动轴头不易拔出;提篮把(43)放平在提篮把平行凸缘(48)上,便于各层提篮叠放;提篮轴头座槽(47)的底槽孔采用堵头密封,防止鱼的排泄物未经过滤从此槽孔中流出。
提篮部分凸轴座孔、提篮把部分倒角凸轴结构图15工作原理:倒角凸轴(49)直径略大于凸轴座孔(50)直径,凸轴座孔有弹性,将倒角凸轴推入凸轴座孔中,使倒角凸轴不易拔出;提篮把(43)放平在提篮把平行凸缘(48)上,便于各层提篮叠放;当有弹性的毛塑边(37)进行单层密封时,倒角凸轴与凸轴座孔采用密封圈垫或密封套进行密封安装,防止鱼的排泄物未经过滤从凸轴座孔流入提篮内。
当进水阀座(1)安装到垃圾沉淀室一侧时,取消过滤排放器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31)、进水延伸管(32)、进水阀座盖(103)的结构;将进水延伸管外孔(27)、各层提蓝进水延伸管及座结构设置为网状小方孔(30)结构。
提篮盖和提篮的安装有六种方案选择其一即可:方案中进水延伸管上端管口侧边沿、进水延伸管座内侧边沿设置倒角安装时顺畅。
方案1:将图7中进水延伸管外孔(27)装入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31)的外侧面,使定位板(29)上端面与盖底支撑座(91)的底面接触,再将图9中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31)中,然后下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上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方案2:将图8中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插入到图47进水延伸管座(31)中,使定位板上端面与盖底支撑座的底面接触,再将图9提篮带有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图8中进水延伸管座(31)中,然后下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上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方案3:提篮进水延伸管上端管口的密封圈(11)采用下凹形密封环套,可将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31)设计为进水延伸管(32)穿过图7中进水延伸管外孔(27),再穿过其下提篮进水延伸管下凹形密封环套的内环套内,使定位板上端面与盖底支撑座的底面接触,然后下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及下凹形密封环套装入上一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方案4:将图8中进水延伸管座(31)设计为凹形进水延伸管座,凹形进水管座下端连接进水延伸管,将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设计为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图8已设置的凹形进水延伸管座中,使定位板上端面与盖底支撑座的底面接触,图8已设置的进水延伸管装入图9中的进水延伸管上另设计的下凹形密封环套的内环套内,下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及下凹形密封环套装入上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方案5:将图8中的进水延伸管及座可以同时设计为对接的进水延伸管座,将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设计为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图8已设置的进水延伸管座的上端管座中,使定位板上端面与盖底支撑座的底面接触,下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图8已设置的进水延伸管座的下端管座中,下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及密封圈装入上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方案6:将图8中的进水延伸管及座同时设计为对接的进水延伸管,其上端管口及下凹形密封环套装入图47中进水延伸管座中,下端管口装入其下提篮的进水延伸管上另设置的下凹形密封环套的内环套内,下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及下凹形密封环套装入上一层提篮的进水延伸管座中,依次组装各层提篮。
提篮盖图7或图8,提篮图9是根据图1的构造进行设计的;图2至图4中的提篮盖、提篮的设计应根据其自身具体构造进行设计。
提篮盖、提篮的形状设计要与过滤排放器的形状设计相配套。
在垃圾沉淀室侧面设有多个垃圾观察镜孔(8),镜孔是直孔或喇叭孔形,通过镜孔可以观察到其内部的垃圾处理情况。
垃圾沉淀室的工作原理:1、在垃圾沉淀室内设置水流斜坡面或圆形水流斜坡面,其水流斜坡面或圆形水流斜坡面整体在垃圾沉淀室底面中垂直抬高一厘米左右,使垃圾沉淀室原底面中的水流床相对深度达到一厘米左右;斜坡面上鱼的排泄物通过自然下滑和水流冲击沉淀到水流床中;2、水流斜坡面或圆形水流斜坡面整体在垃圾沉淀室底面中垂直抬高一厘米左右后,可将水流床底面设计为“U”形结构。
为了使排污顺畅,设计:1、垃圾排放阀及座孔内直径大于或等于进水阀及座孔内直径;2、垃圾沉淀室内的水流床由以前的水平底面改进为进水端的底面位置高,垃圾排放端的底面位置低。
水流拦截板可增加对水流床、水流斜坡面上的水流冲击力。
水流斜坡面分水流直线斜坡面、水流凹线斜坡面、水流凸线斜坡面三种;在垃圾沉淀室内以水流床为界线,两侧的水流斜坡面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
水流斜坡面底端边沿与水流床交汇处形成了斜坡面底边沿线,斜坡面底边沿线在垃圾沉淀室内两侧设置分斜坡面底边沿直线、斜坡面底边沿凹线、斜坡面底边沿凸线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
圆形水流斜坡面分圆形水流直线斜坡面、圆形水流凹线斜坡面、圆形水流凸线斜坡面三种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
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双“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双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水流导向板组成,并统称为水流导向板。
水流导向板、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水流拦截板的侧面分:水流垂直侧面、水流直线斜坡侧面、水流凹线斜坡侧面、水流凸线斜坡侧面,所以在垃圾沉淀室内:每一组合水流导向板的侧面或侧面之间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侧面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水流拦截板的侧面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
在垃圾沉淀室内水流床中设置水流导向板应该根据进水口大小、水流床的形状、大小、宽窄及导向板的长短、宽窄不同设置:单体水流导向板或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或“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或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或双“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或双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
图28、图29中万向进水管口(65)的安装和工作原理:通过盖底支撑座上进水阀座及延伸管垂直向下对接万向进水管口,使万向进水管口安装在圆形垃圾沉淀室内圆形水流斜坡面上端,靠近垃圾沉淀室内侧位置或通过进水阀座的水平延伸管对接圆形垃圾沉淀室内的万向进水管口,使万向进水管口安装在圆形水流斜坡面上端,1靠近垃圾沉淀室内侧位置。喇叭状直角吸污管的喇叭管口端朝向圆形水流床底面,其垂直距离1厘米左右。万向进水管口在圆形垃圾沉淀室内可以进行任何角度的调整,其管口最佳角度调整是顺着水流旋转方向水平定位;万向进水管口水平位置设计高于或低于垃圾排放水平延伸管位置,使万向进水管口避开垃圾排放水平延伸管遮挡,以增大进水时的旋转冲击力,促使鱼的排泄物沉淀在水流床底部。
图28和图29中喇叭状直角吸污管(4)的原安装位置设计为喇叭状垂直吸污管(5)结构,并通过其上延伸管及座对接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上。此安装除在圆形垃圾沉淀室内安装外,也可在方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垃圾沉淀室内安装。
图28和图29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水平延伸管与喇叭状直角吸污管(4)的对接位置端,可将对接位置端的水平延伸管设计为90度延伸管,其管口朝向垃圾沉淀室底面并与喇叭状垂直吸污管(5)对接。该对接设计分别适用于图1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延伸管,图2的进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延伸管,图4的进水阀座的延伸管的安装。
图29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3)可以与进水阀座安装在同一侧。
圆形水流斜坡面除在圆形垃圾沉淀室内图28、图29安装外,也可在方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垃圾沉淀室内安装。
水流斜坡面、水流拦截板除在方形垃圾沉淀室内图30至图34安装外,也可在圆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垃圾沉淀室内安装。
水流导向板除在方形垃圾沉淀室内图30、图32、图34安装外,也可在圆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垃圾沉淀室内安装。
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除在方形垃圾沉淀室内图31、图33安装外,也可在圆形、椭圆形、菱形、多角形状垃圾沉淀室内安装。
垃圾沉淀室内半圆形筋条支架(58)、水流拦截板(57)、导向板的上平面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其上平面支撑过滤层提篮外底面。
水流导向板的上平面和水流拦截板的上平面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上平面和水流拦截板的上平面与过滤层提篮外底面连为一体,此时各板对应的垃圾沉淀室底面设计为凹槽,使各板的底面与凹槽进行密封对接,其中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水流拦截板的后座垂直触合面与垃圾沉淀室内侧面凹槽进行密封对接,有的水流拦截板后座垂直触合面与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部分侧面连为一体。
水流导向板和水流斜坡面的底面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和水流斜坡面的底面与垃圾沉淀室底面连为一体,其中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水流斜坡面、水流拦截板的后座垂直触合面与垃圾沉淀室内侧面连为一体,图31、图33中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部分侧面与水流斜坡面的部分后座垂直触合面连为一体,有的水流拦截板后座垂直触合面与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部分侧面连为一体,水流拦截板的底面座入水流斜坡面上或直接座入垃圾沉淀室底面。
图46中的喇叭状直角吸污管的下凸形定位键(87),当其键变更为下凹形开口定位槽结构时,与其相咬合的垃圾排放延伸管上的原凹形开口定位槽位置设计为凸形键进行装配或在垃圾排放延伸管上原凹形开口定位槽位置设计为不开口的凹形定位槽,安装时首先将另设置的方形定位活动键装入垃圾排放延伸管上不开口的凹形定位槽中,再将带有吸污管下凹形开口定位槽的管口一端插入垃圾排放延伸管上方形定位活动键中;另一端喇叭状管口朝向垃圾沉淀室底面其垂直距离1厘米左右,使垃圾沉淀室底面鱼的排泄物被及时吸出。
喇叭状直角吸污管的下凸形定位键(87)管口一端可设计为平头键或弧形键结构并套在垃圾排放延伸管相配套的咬合位置上。
喇叭状管口的形状设计要与水流床形状的设计相匹配。
图2、图4中进水阀座(1)的安装也可采用图46的结构形式。
扣板的工作原理:扣板(88)通过其密封圈(11)连接过滤排放器盖(10)与桶(93),起到密封和连接盖和桶的作用。
搬手柄的工作原理:搬手柄(89)外边沿设置弧形下凸边,搬动过滤排放器时防止手滑脱;桶的对称侧面与桶底面直角位置处设置直角方形凹槽面,其凹槽边沿设置弧形下凸边,同样起到搬手柄作用。
图48温控装置工作原理:通过两个防水导热热敏电阻双向控制和温控调节,确保过滤排放器内的水温控制在设定值,使缸内鱼达到适宜的饲养温度。温控装置安装:方案1、电热管(96)和防水导热热敏电阻(98)分别安装在盖底支撑座中,另一个防水导热热敏电阻(99)安装在鱼缸内;方案2、电热管(96)和防水导热热敏电阻(98)分别安装在盖底支撑座中,另一个防水导热热敏电阻(99)安装在垃圾沉淀室内一侧;上述两个方案选择其一即可。
臭氧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利用紫外线产生臭氧,通过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杀灭循环缸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实现消毒。
缸内进水充氧嘴垂直朝下,增大对缸底鱼排泄物的冲击力;图35中定距凸缘(70)与凹凸槽(69)咬合调整,使鱼缸内伸缩式出水管下端管口与缸底调整至0.5-1cm距离,达到了:1、缸内底部鱼的排泄物很容易被抽干净。2、避免小鱼被吸走。
为了增大图38直角螺栓的安装位置空间,本实用新型设计了0°-45°转动凸形方块(74)、0°-45°转动凸形圆块(84)和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解决了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在0°水平位置遮挡同平行直角螺栓安装位置的难题。当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轴向顺时针转动0度到45度时,使直角螺栓安装无遮挡。
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
方案1:如图36、图37、图38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装入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上,盖定位圆形凸缘安装到座定位圆形凹槽内,开口槽与“T”形槽对齐,然后再将直角螺栓中直角螺杆弯头朝下,经开口槽水平推入“T”型槽中,使螺帽转动定位凸缘装入0°-90°转动凹槽0°的位置,当螺帽转动定位凸缘从0°转到90°位置时,螺帽上所设置的螺帽转动定位孔也随着对准0°-90°转动凹槽0°的位置,此时将自攻螺丝拧入螺帽转动定位孔内并延伸到0°-90°转动凹槽0°位置的底部,使螺帽实现了在0°和90°两个角度的锁位,防止了螺帽在安装后的角度移位,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2:如图38、图40、图41所示,将0°-45°转动凸形圆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后续安装按方案1的安装进行,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3:如图42、图4 3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与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对齐,将自攻螺丝对准自攻螺丝孔拧入自攻螺丝凹槽孔座内,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4:如图44、图45所示,将0°-45°转动凸形圆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与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对齐,将自攻螺丝对准自攻螺丝孔拧入自攻螺丝凹槽孔座内,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5:如图37、图57、图58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装入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上,盖定位圆形凸缘安装到座定位圆形凹槽内,开口槽与“T”形槽对齐,然后将“T”形螺杆装入“T”形槽中,使“T”形螺杆放在开口销螺帽凹座中间位置,再拧上螺帽,使螺帽上开口销凹槽与“T”形螺杆上开口销孔对齐,插入开口销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5安装同样适用方案2带0°-45°转动凸形圆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的设计安装。
方案6:如图59、图60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然后拧紧紧固螺套,再将自攻螺丝拧入紧固螺套定位座孔(127)内,卡住紧固螺套开口槽(128)即完成总体安装。
图60中紧固螺套定位座孔(127)的位置可设计安装有凹槽的定位弹片结构,当拧紧紧固螺套时定位弹片自行弹起卡住紧固螺套上的开口槽,使紧固螺套无法转动;紧固螺套定位座孔(127)的位置也可设置为带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或图5中定位夹板(18)结构或图49中定位滑动板(104)结构或图50中“V”形定位夹板(107)结构;也可以在紧固螺套与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之间设置螺丝孔座和螺丝,对紧固螺套进行锁位。
方案6安装同样适用方案4带0°-45°转动凸形圆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的设计安装。
方案7:如图37、图38、图61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中,后续安装将平分切割成两半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分两次按照方案1的安装组装在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上,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7安装同样适用方案2的设计安装。
方案8:如图37、图58、图62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中,后续安装将平分切割成两半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分两次按照方案5的安装组装在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2)上,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8安装同样适用方案2的设计安装。
方案9:如图43、图63所示,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然后将被平分切割成两半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分两次用自攻螺丝对准自攻螺丝孔拧入自攻螺丝凹槽孔座内,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9安装同样适用方案4的设计安装。
方案10:如图64、图65所示,将被平分切割成上下半圆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的上盖中“T”形滑动板推入“T”形槽内最上端,使上盖带定位圆形凸缘的“U”形弹块(133)被推到超过上座定位圆形凹槽(77)的高度,再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然后再把下盖中“T”形滑动板推入“T”形槽中,再使上下盖的定位圆形凸缘分别推入各自的座定位圆形凹槽中,盖平面滑动键及键槽(134)进行盖平面对位,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10中图65的安装同样适用方案2的设计安装。
方案11:如图64、图66所示,将被平分切割成上下半圆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的上盖中“T”形滑动板推入“T”形槽内最上端,使上盖带定位圆形凸缘的“U”形弹块(133)被推到超过上座定位圆形凹槽(77)的高度,再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然后再把下盖中“T”形滑动板推入“T”形槽中,再使上下盖的定位圆形凸缘分别推入各自的座定位圆形凹槽(77)中。盖连接座(131)自行对齐,盖平面滑动键及键槽(134)进行盖平面对位,然后在盖连接座上拧入自攻螺丝或螺栓或卡扣或设计为凹凸键咬合锁位,即完成总体安装。
方案11中图66的安装同样适用方案2的设计安装。
图65、图66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的上盖上部边沿或下盖下部边沿处可分别设置有凹槽的弹片结构或有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进行对盖的锁位;也可在上下盖边沿处设置开口槽,在开口槽位置设置有凹槽的弹片结构或有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或螺丝孔座和螺丝结构或图5中定位夹板(18)结构或图49中定位滑动板(104)结构或图50中“V”形定位夹板(107)结构,对盖进行锁位。
带定位圆形凸缘的“U”形弹块(133)或设计带定位圆形凸缘的“V”形弹块结构或在其定位圆形凸缘边沿周围设计有弹性的波纹状结构,同样可避免与座定位圆形凹槽(77)锁位前的硬摩擦。
“U”形弹块(133)内的定位圆形凸缘或有弹性的波纹状内的定位圆形凸缘设计为可调整的定位圆形凸缘,以调整定位圆形凸缘与座定位圆形凹槽的咬合弹力大小。
方案12:分别将0°-45°转动凸形方块(74)设置为0°凸形方块,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延伸管上设置螺丝扣,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设置为0°凹槽及凹形管座,然后将0°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及延伸管装入0°凹槽及凹形管座内,在垃圾沉淀室内用双螺母密封拧紧延伸管上的螺丝扣,即完成总体安装。
在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侧面与0°凹槽及凹形管座中的凹形管座侧面增设0°螺丝孔座和螺丝,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固定在0°水平位置,此时可取消0°凸形方块结构;也可以不设置0°螺丝孔座和螺丝结构,用万能胶对垃圾排放阀直角座与0°凹槽及凹形管座进行0°水平位置密封固定。
方案12同样适用方案4的设计安装。
盖定位圆形凸缘和座定位圆形凹槽咬合的位置也可设置有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或螺丝孔座和螺丝结构进行对盖的锁位。
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中可分别将方案1、方案3、方案5、方案7、方案8、方案9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3)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进行0°连为一体,该设置可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密封安装固定在0°即水平位置。此时取消0°-45°转动凸形方块结构,将0°-45°设置为0°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结构。
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中可分别将方案2、方案4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3)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进行0°连为一体,该设置可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密封安装固定在0°即水平位置。此时取消0°-45°转动凸形圆块(84)结构,将0°-45°设置为0°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结构。
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6中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侧面与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的凹形管座侧面之间设置0°螺丝孔座和螺丝,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密封安装固定在0° 即水平位置,此方案分别适用方案4、图2和图4进水阀座的设计安装,此时取消0°-45°转动凸形方块(74)结构,将0°-45°设置为0°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结构。
将0°-45°转动凸形方块(74)和0°-45°转动凸形圆块(84)分别设计为0°凸形方块或0°凸形圆块,将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设计为0°凹槽及凹形管座,两设计的各自装配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的密封安装固定在0°即水平位置;本设计适用于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1至方案11。
图37中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可设计在相对应位置图36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中。
图41中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可设计在相对应位置图40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中,此时的0°-45°转动凸形圆块(84)设计在其相对应的另一侧。
图43中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可设计在相对应位置图42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中。
图45中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可设计在相对应位置图44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中,此时的0°-45°转动凸形圆块(84)设计在其相对应的另一侧。
图41和图64中的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可分别设置在图65和图66即被平分切割成上下半圆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相对应的位置上。
在图36中0°-90°转动凹槽(73)底部90°向0°方向预留螺帽转动定位凸缘(81)直径宽的距离处设置有凹槽的弹性圆形定位凸缘(132),当螺帽转动定位凸缘转到90°时,有凹槽的弹性圆形定位凸缘(132)卡住螺帽转动定位凸缘进行90°锁位。
将图38中螺帽转动定位孔(82)原位置位移到螺帽中不与图36中0°-90°转动凹槽(73)安装后相重合的位置,定位孔座另设计在图36中0°-90°转动凹槽(73)外并与螺帽转动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当直角螺栓锁位后,螺帽转动定位孔和定位孔座也随着自行对位,再用自攻螺丝拧入螺帽转动定位孔和定位孔座中进行锁位。也可将定位孔座设计为有凹槽的弹性凸块结构实现锁位。
图65、图66中盖平面滑动键及键槽(134)进行盖平面对位的设计同样适用图61至图63被平分切割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1);图65中盖开启方形凹槽(135)和图66中月牙凹槽(106)的设计可交换设置,同样适用图61至图63被平分切割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图66中盖连接座(131)也可设计在图61、图62、图63和图65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进行双重锁位。
图1中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图2中出水阀座,图3中进水阀座、出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图4中出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在盖底支撑座(91)的管座上与过滤排放器盖的设计安装也可以按照以上“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进行安装。
图1、图28和图29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图2进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图4的进水阀座在垃圾沉淀室的安装也可以按照图1的进水阀座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中与过滤排放器盖的结构进行安装。
图1、图28和图29的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延伸管上的喇叭状直角吸污管,图2进水阀座、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延伸管上的喇叭状直角吸污管,图4的进水阀座延伸管上的喇叭状直角吸污管的喇叭管口设置为朝上的喇叭管口,并在其原来垂直安装位置对应的垃圾沉淀室外底面处开孔,使朝上的喇叭管口与垃圾沉淀室外底面开孔处连为一体,另一端管口通过延伸管对接安装相应的阀座;阀座的安装可以按照以上“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实施方案”或按照图1的进水阀座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中与过滤排放器盖的结构进行安装。
喇叭状吸污管口内或管口外设置滤网装置。
温控开关(95)、灯开关(101)也可设置在盖底支撑座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破了公知缸外过滤器老的传统过滤模式,采用从下向上过滤缸水的新工作原理,通过水泵动力,使缸内水和鱼的排泄物直接进入垃圾沉淀室,而绝大部分鱼的排泄物因自重自然沉淀到垃圾沉淀室底部,只有极少鱼的排泄物从下向上过滤滤积在过滤棉内,而过滤棉内极少鱼的排泄物又因其不断被分解、转化和消失,避免了过滤棉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缸水中的有害排泄物经过过滤和过滤棉内硝化细菌的有效降解处理又重新循环到鱼缸中,而沉淀在垃圾沉淀室底部鱼的排泄物通过垃圾排放阀和导向装置实现了:适时彻底排放垃圾和适量换水;不用清洗过滤棉;促使缸内水质稳定、鱼体健康的三重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中虚线箭头方向指示为水流过滤方向,实线箭头方向指示为水流垃圾排放方向。
图1至图4是过滤排放器水流过滤、垃圾排放原理侧视图;
图5:组合的装水阀和排气阀、定位夹板侧剖图;
图6:循环水开启阀和球形防气阻装置的侧视图;
图7:提篮盖方案1结构俯视图;
图8:提篮盖方案2结构侧剖图;
图9:过滤层提篮方案1侧剖图;
图10:过滤层提篮方案1俯视图;
图11:提篮部分上下移动槽与提篮把部分结构安装侧剖图;
图12、图13:提篮部分轴头座槽与提篮把部分转动轴头结构安装侧剖图;
图14、图15:提篮部分凸轴座孔与提篮把部分倒角凸轴结构安装侧剖图;
图16:单体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17: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18:“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19: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20:双“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21:双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俯视图;
图22:水流直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3:水流凹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4:水流凸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5:圆形水流直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6:圆形水流凹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7:圆形水流凸线斜坡面侧剖图;
图28:圆形垃圾沉淀室内设置圆形水流直线斜坡面的俯视图;
图29:进水阀座安装在圆形垃圾沉淀室一侧其室内设置圆形水流直线斜坡面的俯视图;
图30:方形垃圾沉淀室靶面位置扇状垃圾排放原理俯视图;
图31:方形垃圾沉淀室靶面位置蛇状弧形垃圾排放原理俯视图;
图32:进水阀座安装在方形垃圾沉淀室一侧扇状垃圾排放原理俯视图;
图33:进水阀座安装在方形垃圾沉淀室一侧蛇状弧形垃圾排放原理俯视图;
图34:进水阀座安装在方形垃圾沉淀室一侧平行排列垃圾排放原理俯视图;
图35:鱼缸内伸缩式出水管侧剖图;
图36、图37: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1正视图;
图38:直角螺栓正视图;
图39:直角螺栓侧视图;
图40、图41: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2正视图;
图42、图43: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3正视图;
图44、图45: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4正视图;
图46: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及盖安装部分侧剖图;
图47:过滤排放器部分结构侧剖图;
图48:温控装置原理图;
图49:组合的装水阀和排气阀、定位滑动板俯视图;
图50:组合的装水阀和排气阀、“V”形定位夹板侧剖图;
图51:带转动固定0度槽组合的装水阀和排气阀侧剖图;
图52:带转动固定90度槽组合的装水阀和排气阀侧剖图;
图53:带直角固定键的装水阀座侧剖图;
图54:带轴的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侧视图;
图55:锥形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侧视图;
图56:“T”形密封活门防气阻装置侧视图;
图57: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5正视图;
图58:“T”形螺栓侧剖图;
图59:部分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6侧剖图;
图60:部分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6正视图;
图61: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7正视图;
图62: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8正视图;
图63: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9正视图;
图64、图65: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10正视图;
图66:垃圾排放装置总体安装方案11正视图;
图67:各层提篮安装方案2侧视图。
图中:1.进水阀座;2.出水阀座;3.垃圾排放阀直角座;4.喇叭状直角吸污管;5.喇叭状垂直吸污管;6.水流直线斜坡面;7.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8.垃圾观察镜孔;9.垃圾沉淀室;10.过滤排放器盖;11.密封圈;12.水质净化观察镜孔;13.提篮盖;14.提篮;15.排气软管弧形防滑凸缘;16.排气阀;17.装水阀;18.定位夹板;19.弹簧;20、夹板凹槽;21、排气球头;22、循环水开启阀;23、泄水键;24、防气阻球;25、防气阻锥形座;26、静音水泵(M);27、进水延伸管外孔;28、无孔圆面;29、定位板;30、网状小方孔;31、进水延伸管座;32、进水延伸管;33、柔性密封带凹槽;34、半截定位、定向凹槽;35、各层提篮卡位凸边;36、下凹槽;37、密封毛塑边;38、圆形无孔宽边;39、无孔宽边;40、直角挂钩接触面;41、倒角固定键;42、平面倒角;43、提篮把;44、直角挂钩面;45、倒角弹片;46、转动轴头;47、轴头座槽;48、提篮把平行凸缘;49、倒角凸轴;50、凸轴座孔;51、单体水流导向板;52、“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53、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54、双“八”字形排列水流导向板;55、双扇形排列水流导向板;56、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57、水流拦截板;58、半圆形筋条支架;59、水流床;60、水流凹线斜坡面;61、水流凸线斜坡面;62、圆形水流直线斜坡面;63、圆形水流凹线斜坡面;64、圆形水流凸线斜坡面;65、万向进水管口;66、靶面位置;67、伸缩节;68、泄水圆孔;69、凹凸槽;70、定距凸缘;71、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72、垃圾排放阀凹形底座;73、0°-90°转动凹槽;74、0°-45°转动凸形方块;75、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6、盖定位圆形凸缘;77、座定位圆形凹槽;78、开口槽;79、“T”形槽;80、螺帽凹槽;81、螺帽转动定位凸缘;82、螺帽转动定位孔;83、直角螺杆;84、0°-45°转动凸形圆块;85、自攻螺丝孔;86、自攻螺丝凹槽孔座;87、下凸形定位键;88、扣板;89、搬手柄;90、装水阀座;91、盖底支撑座;92、静音水泵座;93、桶;94、缓冲座垫;95、温控开关;96、电热管;97、连接电热管金属外壳的地线;98和99是防水导热热敏电阻;100、可调式温控显示器;101、灯开关;102、防水臭氧紫外线灯;103、进水阀座盖;104、定位滑动板;105、滑动板底部凹槽固定螺丝孔座;106、月牙凹槽;107、“V”形定位夹板;108、转动固定0度槽的位置;109、转动固定90度槽的位置;110、0°-90°直角固定键;111、轴;112、带轴的密封活门;113、密封活门座;114、锥形密封活门;115、锥形密封活门座;116、定向、定角度导杆;117、定向、定角度导杆管套;118、定向、定角度导杆卡环;119、“T”形密封活门;120、“T”形密封活门密封圈;121、“T”形密封活门座;122、开口销螺帽凹座;123、“T”形螺杆;124、“T”形螺杆上开口销孔;125、螺帽上开口销凹槽;126、紧固螺套;127、紧固螺套定位座孔;128、紧固螺套开口槽;129、平分切割线;130、“T”形滑动板;131、盖连接座;132、有凹槽的弹性圆形定位凸缘;133、带定位圆形凸缘的“U”形弹块;134、盖平面滑动键及键槽;135、盖开启方形凹槽;136、过滤层提篮;137、生化层提篮;138、陶瓷层提篮;139、树脂层提篮;140、活性炭层提篮;141、定位、定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公知水族行业生产的鱼缸外过滤器上进行改造,在图47中过滤排放器盖上安装温控开关(95)控制盖底支撑座上安装的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电源线通过温控开关控制与静音水泵端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并联;在过滤排放器盖上安装灯开关(101)控制盖底支撑座上安装的防水臭氧紫外线灯(102),防水臭氧紫外线灯电源线通过灯开关控制与静音水泵端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并联。
本实用新型与鱼缸连接方法和公知的鱼缸外过滤器相同。
实施例1:图1、图30、图31、图35是本技术方案: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3、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安装垃圾排放阀直角座;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0、图31两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
实施例2:图2、图32、图33、图34、图35是本技术方案: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安装到垃圾沉淀室的一侧;3、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垃圾沉淀室的另一侧;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或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2、图33、图34三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
实施例3:图3、图30、图31、图35是本技术方案: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3、喇叭状垂直吸污管安装在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喇叭状垂直吸污管通过向上对接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上。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0、图31两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
实施例4:图4、图32、图33、图34、图35是本技术方案:1、将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2、将进水阀座安装到垃圾沉淀室一侧;3、喇叭状垂直吸污管安装在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喇叭状垂直吸污管通过向上对接使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安装在盖底支撑座的管座上。4、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或平行排列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图32、图33、图34三种设计选择其一即可。
Claims (6)
1、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进水阀座(1)、出水阀座(2)、循环水开启阀(22)、静音水泵(26)安装在盖底支撑板上;静音水泵的上方是球形防气阻装置;垃圾排放阀直角座(3)安装在垃圾沉淀室的侧面;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过滤层提篮安装在导向板的上平面上;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是平分切割成上下半圆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出水阀座的延伸管缩短到水泵下端管口;将进水阀座的延伸管插入到垃圾沉淀室的靶面位置;垃圾沉淀室另一侧安装垃圾排放阀直角座;垃圾沉淀室底面内与扇形水流导向板或蛇状弧形水流导向板的底面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过滤层提篮外侧面设置半截定位、定向凹槽(34)与桶(93)内侧面设置的凸键相咬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在垃圾沉淀室的底面,水流床的底面,导向板、水流拦截板的上平面和水流斜坡面上另选择设置提篮定位、定向导杆与过滤层提篮外底面设置的下凹形座相配套咬合或安装提篮时使提篮定位、定向导杆插入过滤层提篮进水延伸管座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防气阻球的比重比水的比重略大,防气阻球(24)安装在防气阻锥形座(2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外过滤排放器,其特征是:被平分切割成上下半圆垃圾排放阀直角座盖的上盖中“T”形滑动板(130)装在“T”形槽内最上端,上盖带定位圆形凸缘的“U”形弹块(133)被推到超过上座定位圆形凹槽(77)的高度,再将0°-45°转动凸形方块和垃圾排放阀直角座装入0°-45°转动凹槽及凹形管座(75)中,然后再把下盖中“T”形滑动板推入“T”形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81431U CN201308053Y (zh) | 2008-11-21 | 2008-11-21 |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81431U CN201308053Y (zh) | 2008-11-21 | 2008-11-21 |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08053Y true CN201308053Y (zh) | 2009-09-16 |
Family
ID=4110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7814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8053Y (zh) | 2008-11-21 | 2008-11-21 |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08053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695A (zh) * | 2017-03-16 | 2017-07-25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
CN112005951A (zh) * | 2020-08-13 | 2020-12-01 | 按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 |
-
2008
- 2008-11-21 CN CNU2008201781431U patent/CN20130805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695A (zh) * | 2017-03-16 | 2017-07-25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
CN112005951A (zh) * | 2020-08-13 | 2020-12-01 | 按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11927U (zh) | 一种防堵滴灌带 | |
CN103392661A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08633820A (zh) | 一种曝气及投食一体的鱼塘养殖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0987322Y (zh) | 工厂化养鱼池排污系统装置 | |
CN201308053Y (zh) | 鱼缸外过滤排放器 | |
CN204317286U (zh) | 一种海参养殖池 | |
CN105145461B (zh) | 一种适应于稚贝培育的升降流养殖设施 | |
CN201674883U (zh) | 自动清除和排放鱼缸垃圾的过滤器 | |
CN206629789U (zh) | 一种带吸污装置的养殖池 | |
CN102939930B (zh) | 可调式三通道圆形循环水养殖池 | |
CN108566913A (zh) |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正方形养殖槽系统 | |
CN107114301A (zh) | 水污分离装置和水污分离过滤装置 | |
CN106386644A (zh) | 用于水产养殖的输氧装置 | |
CN104170564B (zh) | 气吹供种的盘吸式小颗粒排种器 | |
CN110419476A (zh) |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养殖盒 | |
CN206101336U (zh) |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系统 | |
CN206213020U (zh) | 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215935564U (zh) | 一种前置水质防控预处理的水肥一体化装置 | |
CN113526787A (zh) | 污水生态净化槽 | |
CN104351097A (zh) | 一种新型流水式贝类苗种繁育系统 | |
CN109024853A (zh) |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9180565U (zh) | 一种保持鲁棒性的过水器 | |
CN207531689U (zh) | 水母养殖箱及其水母养殖系统 | |
CN208956744U (zh) | 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 | |
CN206971361U (zh) | 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