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3338Y -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3338Y
CN201303338Y CNU2008201186741U CN200820118674U CN201303338Y CN 201303338 Y CN201303338 Y CN 201303338Y CN U2008201186741 U CNU2008201186741 U CN U2008201186741U CN 200820118674 U CN200820118674 U CN 200820118674U CN 201303338 Y CN201303338 Y CN 2013033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mmunication
total servi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86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庾健航
庾健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NG SH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NG SH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NG SH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NG SH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186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33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33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33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由服务器及其内置管理程序组成的总服务平台、一无线通讯基站或网络通讯器组成的混合通讯网络及若干终端,该终端均内置嵌入式程序,其采集图像、音频或文字编码等非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传输至总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算处理后将相关反馈信息再通过该无线通讯基站发回该终端及其他终端,各终端收到信息后自行经运算,并独立完成各自预设程序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网络及嵌入式智能终端,完成实时全面的信息化物业综合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及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混合网络通讯技术,特别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一日千里;而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城市管理行业中,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类型众多的市场上,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应用却相对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业管理的移动办公化、数字信息化等需求。在网络化、智能化、移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现代化、信息化物业管理需要实时、智能、高效识别、便于移动办公,适应不同人群、人氏的差异化服务需求;而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通讯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现代社会新兴科技的发展、规模化应用,此类技术已经在性能、成本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普通消费大众均可分享。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其网络或设备单一,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没有高效实时的功能设计,各设备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或者共享。因此,其普遍存在不能适应移动办公、高效快速、准确判断、集群响应等需要,其系统集成度低;现有的各类手持智能识别终端,其自身的综合功能已经很强大,但却因为缺乏系统设计而不能在物业环境中应用,满足不了物业、房产与城市区域的移动商务、高效、综合服务的需求,也不能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智能管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通过混合网络及综合服务平台,配合各种智能移动终端,构建了房地产、城市区域、住宅小区管理的移动办公、数字信息化、智能识别、无线通讯技术,对房地产、城市区域、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提供实时的互动交流服务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由服务器及其内置管理程序组成的总服务平台、一无线通讯基站或网络通讯器组成的混合通讯网络及若干终端,该终端均内置嵌入式程序,其采集图像、音频或文字编码等非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传输至总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算处理后将相关反馈信息再通过该无线通讯基站发回该终端及其他终端,各终端收到信息后自行经运算,并独立完成各自预设程序操作。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为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包括:智能移动手机、汽车通讯导航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总服务平台与终端之间的网络通讯器,及该网络通讯器连接的终端。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为有线通讯或具备有线通讯功能的设备,包括:家居设备、客户站。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总服务平台与网络通讯器之间,还设有通过局域网连接的工作站,及该网络通讯器通过INTERNET连接的终端: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RFID电子标签,及设置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信号采集设备,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摄像头或麦克风,及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视频语音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无线通讯介质,其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无线通讯链路的无线WIFI、WIMAX、HSDPA、移动GPRS、移动EDGE、CDMA、WCDMA、TD-SCDMA及无线射频之一。
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线通讯介质,其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有线通讯链路的网络线缆或线路之一。
前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一服务器及若干终端,
其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一服务器,编写供服务器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将其安装至服务器内,并设置参数,构成一总服务平台;
B、设置若干终端,编写供所述终端配合使用的嵌入式程序,将其分别安装至各终端内并设置特征信息等参数;
C、设置至少一无线或有线通讯介质,其使所述服务器总服务平台与各终端之间随时可建立无线通讯链路;
D、所述任一终端与总服务平台建立通讯通路,并将其特征信息等数据发给该总服务平台,该平台接收并经运算、处理后,将反馈信息发回给该终端;
E、总服务平台根据预先设置,与其他相关的终端建立通讯通路,并将相应信息转发;
F、终端接收到总服务平台发回的数据后,运行其内置的嵌入式程序进行运算处理,并按照该程序的设定自行确定是否保持通讯连接,并完成文字处理、语音通讯、视频显示、图像身份识别、非图像身份识别。
所述的无线通讯介质,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无线通讯链路的无线WIFI、WIMAX、HSDPA、移动GPRS、移动EDGE、CDMA、WCDMA、TD-SCDMA及无线射频之一;所述的有线通讯介质,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有线通讯链路的网络线缆或线路之一。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1:设置至少一无线通讯基站或网络通讯器,其使所述总服务平台与各终端之间随时可通过其建立通讯链路。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2:在所述网络通讯器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工作站,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网络通讯器及各终端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1:设置若干RFID电子标签,并将身份识别码等特征信息写入其中;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3: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信号采集设备,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2:在特定区域内设置若干摄像头或麦克风;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4:在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视频语音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3:设置若干家居设备或客户站;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5:在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网络通讯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综上所述,其由服务器及其内置管理程序组成的总服务平台、无线通讯基站或网络通讯器组成的混合通讯网络及若干终端,该终端均内置嵌入式程序,其采集图像、音频或文字编码等非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传输至总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算处理后将相关反馈信息再通过该无线通讯基站发回该终端及其他终端,各终端收到信息后自行经运算,并独立完成各自预设程序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由于它采用了各种支持移动信息化的设备:windows mobile系统或uclinux系统的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服务器、无线通信基站、RFID电子标签、摄像头、网络通讯器、工作站、汽车设备、家居设备、无线通讯技术等,构建了无线、有线混合通讯网络,采用了无线通讯技术、音视频通讯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技术,可广泛适用于房地产、住宅小区、城市区域物业管理,水、电、交通管理等领域,通过程序设计与相关硬件物理、通讯连接,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智能移动电话、汽车设备的嵌入式程序对文字、语音、图像数据采集、交换、处理运算,可实现有线、无线自动无缝链接的可移动式智能身份识别、物业管理、无线视频监控、语音通讯、一卡通功能,提高了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移动商务、数字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水准,有效保障城市区域、住宅小区、房地产的安全与环境稳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总服务平台集中管理和控制,再辅以视频语音服务平台、摄像头、麦克风、工作站、网络通讯器、无线通讯基站、采集设备、RFID电子标签、客户站、家居设备、智能移动电话、汽车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系统程序、无线通讯介质等设备,其共同组成一个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系统,能提高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服务档次、管理水平的移动办公、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5中无线通信基站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及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包括至少一由服务器及其内置管理程序组成的总服务平台、一无线通讯基站及网络通讯器组成的混合通讯网络及若干终端,该终端均内置嵌入式程序,其采集图像、音频或文字编码等非图像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传输至总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算处理后将相关反馈信息再通过该无线通讯基站发回该终端及其他终端,各终端收到信息后自行经运算,并独立完成各自预设程序操作。
所述的终端为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包括:智能移动手机、汽车通讯导航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等。
所述的无线通讯介质,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无线通讯链路的无线WIFI、WIMAX、HSDPA、移动GPRS、移动EDGE、CDMA、WCDMA、TD-SCDMA及无线射频之一;所述的有线通讯介质,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有线通讯链路的网络线缆或线路之一。
前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组建方法,其包括一服务器及若干终端,具体步骤如下:
A、设置一服务器,编写供服务器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将其安装至服务器内,并设置参数,构成一总服务平台;
B、设置若干终端,编写供所述终端配合使用的嵌入式程序,将其分别安装至各终端内并设置特征信息等参数;
C、设置一无线或有线通讯介质,其使所述服务器总服务平台与各终端之间随时可建立无线通讯链路;设置一无线通讯基站及网络通讯器,其使所述总服务平台与各终端之间随时可通过其建立通讯链路。
D、所述任一终端与总服务平台建立通讯通路,并将其特征信息等数据发给该总服务平台,该平台接收并经运算、处理后,将反馈信息发回给该终端;
E、总服务平台根据预先设置,与其他相关的终端建立通讯通路,并将相应信息转发;
F、终端接收到总服务平台发回的数据后,运行其内置的嵌入式程序进行运算处理,并按照该程序的设定自行确定是否保持通讯连接,并完成文字处理、语音通讯、视频显示、图像身份识别、非图像身份识别。
实施例2:参见图2及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总服务平台与网络通讯器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的工作站,及该网络通讯器通过INTERNET连接的终端: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该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组建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2:在所述网络通讯器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工作站,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网络通讯器及各终端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实施例3:参见图3及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还包括RFID电子标签,及设置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信号采集设备,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前述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组建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或2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1:设置若干RFID电子标签,并将身份识别码等特征信息写入其中;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3: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信号采集设备,该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实施例4:参见图4及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或2或3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还包括若干摄像头或麦克风,及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视频语音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前述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组建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或2或3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2:在特定区域内设置若干摄像头或麦克风;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C4:在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视频语音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实施例5:参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或2或3或4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还设置一网络通讯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因此,其包括总服务平台、视频语音服务平台、摄像头、麦克风、工作站、网络通讯器、无线通讯基站、采集设备、RFID电子标签、客户站、家居设备、智能移动电话、汽车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系统程序、无线通讯介质等设备组成。
前述移动物业管理系统的组建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或2或3或4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步骤B3:设置若干家居设备或客户站;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与总服务平台之间设置一网络通讯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家居设备或客户站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通过上述架构的组成,即形成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的移动办公、数字信息化、智能识别的无线通讯互动服务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服务水平、档次、信息化企业标准。
具体的,综合起来说,RFID电子标签是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客户的身份识别与基本资料的存储介质,即是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客户身份的主要标识,只有通过对客户进行标识才能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信息管理服务。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自行提供基于RFID电子标签用户服务卡,该卡装有RFID标签及个人用户资料,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行业技术标准的唯一性序列号,因此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功能。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设备发射电磁波使RFID电子标签器件工作,通过程序程序控制使采集设备向RFID电子标签采集数据信息再加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输到智能移动手机、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上,或通过有线方式传输到家居设备或住户工作站,通过程序处理,让住户或物业管理人员实时掌据来访人员身份(如图2);RFID电子标签还能作为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一卡通使用,作为消费、识别、电子钱包支付的介质标识。
智能移动手机、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汽车设备通过嵌入式程序程序设计,住户或物业管理人员操作嵌入式程序,通过嵌入式程序处理运算把相关服务需求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输到总服务平台,实现向物业管理中心的服务提交并记录,总服务平台通过程序自动处理或人工手动处理,将服务的记录、进度或信息反馈内容再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返回给住户的智能移动手机、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汽车设备上,给予住户直观的反馈。智能移动手机、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所提交的数据包括文字、图像、语音或符号,通过与视频语音服务平台的物理通讯,实现端到端的实时音视频通讯服务平台。
智能移动手机、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汽车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与总服务平台的物理连接,通过嵌入式程序程序设计,经网络通讯器与家居设备或客户站的通讯及程序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向家居设备或客户站发送特殊指令或专业设计指令,实现家居设备、客户站的操作管理功能,总服务平台是系统处理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等功能,通过程序设计,实现系统整体硬件的操控及程序系统功能,实现其双向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处理功能。
RFID电子标签通过采集设备读取唯一的序列号及物理存储数据,经总服务平台的程序处理,将处理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智能移动电话或手持设备及掌上电脑PDA,实现车辆进出管理和身份识别功能;智能移动电话、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及嵌入式程序程序设计将信息数据传输到总服务平台,经过总服务平台的程序处理将处理结果反馈到智能移动电话、手持设备、掌上电脑PDA上,为住户、租户提供服务的交互平台,总服务平台通过程序处理,将相关的通知、公告等信息经有线或无线方式发送到家居设备或住户的客户站电脑及汽车设备、智能移动电话上,形成一个集中式的服务平台。
智能移动电话、手持设备、汽车设备、掌上电脑PDA通过嵌入式程序程序设计,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与视频语音服务平台的交互通讯,组成一个音视频服务平台系统,此平台系统实现野外的交流互动服务提供基础。
为了解决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办公的移动便捷性、服务档次、服务水平与高效率服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方案不仅能低成本的实现对客户的身份智能识别,以及为客户提供互动的室内外及野外服务,还能实时的提供建立在无线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上的有机系统化智能设备解决方案。
其步骤也可以归纳为:
A、编写管理程序并设置参数;
B、输入资料: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手工或自动输入数据。
C、网络传输:输入的资料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移动GPRS或TD-SCDMA或无线WIFI网络与有线网络通讯传输到总服务平台。
D、总服务平台处理:总服务平台接收数据,通过程序设计对数据的处理、运算,把相关结果数据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移动GPRS或TD-SCDMA或无线WIFI与有线网络传输到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
E、功能处理: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接收总服务平台返回的数据,通过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嵌入式程序设计处理运算,实现文字处理、语音通讯、无线视频显示、图像身份识别、非图像身份识别功能。
所述的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通过内置的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处理,把结果图像数据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到总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器的专用程序设计,实现图像身份识别、无线视频显示功能。
总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程序设计处理、运算,将结果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上。
用户手持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接收总服务平台返回的图像数据,通过个人眼观识别或专用程序识别、判断来访人员身份,手动输入个人反馈信息或专用程序处理结果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总服务平台处理。
总服务平台将用户反馈信息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到物业管理人员手持的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上,物业管理人员根据反馈信息对来访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图像数据的来源还可以通过外置摄像头采集,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到总服务平台。
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的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文字、语音、图像数据,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到总服务平台。
用户或物业管理人员手上的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设备、汽车设备输入的文字、语音数据作为用户要求提供的服务的必需数据。
非图像身份识别数据包括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标识作为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通过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的数据采集,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有线网络传输到总服务平台。
视频语音服务平台通过外置摄像头及麦克风的视频语音采集,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传输到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或汽车设备上,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实现实时视频、语音通讯功能,作为住户的服务需求通讯与物业管理的服务提供实时性功能。
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汽车设备的通讯连接,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实现图像身份识别与交互的通讯管理功能。
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与家居设备的通讯连接,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实现图像身份识别、家居设备控制、管理、操作等功能。
RFID电子标签作为数据的存储介质,通过采集设备采集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序列号或RFID特殊的存储数据,通过总服务平台的专用程序处理,通过网络通讯器或无线通讯基站经无线通讯介质传输到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上,通过嵌入式程序设计,实现身份识别或作为汽车的进出管理功能及电子钱包支付功能。
智能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DA、手持式设备、汽车设备通过嵌入式专用程序程序设计,具备无线通讯介质的自动切换通讯、网络检测功能。
RFID电子标签作为身份识别的介质,可以通过外置的卡片、标签或任何可随意改变形状的构造物,亦可通过内置于汽车或手机的标签;RFID电子标签适用了城市区域、房地产、住宅小区的一卡通使用,作为消费、电子钱包支付或身份识别的介质。
智能移动电话、汽车设备、网络通讯器、工作站、总服务平台构成区域外的野外互动通讯平台,通过移动GPRS、移动EDGE、CDMA、WCDMA、TD-SCDMA组成。
总服务平台、无线通讯基站、汽车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组成区域内的区内无线互动通讯平台,通过无线WIFI、WIMAX作为通讯介质组成。
RFID电子标签、采集设备、网络通讯器、家居设备、客户站、视频语音服务平台、摄像头、麦克风构成区域内的区内有线互动通讯服务平台,其中视频语音服务平台还可以与前述的野外互动通讯平台及区内无线通讯平台相互通讯与服务。
所述汽车设备由外置的嵌入式手持便携设备或内置的嵌入式设备或车载电脑组成。
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程序,由嵌入式程序与计算机程序两部分组成,其程序功能包含如下:
i.租售收费管理:子系统包括了水、电、气方面及治安、卫生、物业管理等费用收费功能,其中还包括房产租赁的合同管理、调租、退租管理功能等。
ii.工程设备管理:子系统包括了工程设备的基本信息库记录及设备台账,设备维修从申请到派工、维修、验收等实现过程化管理,自动提示到期需保养的设备,设备详细情况的跟踪、反馈、报告等功能,子系统还包括水、电、气工程设备方面的巡检、报告等功能。
iii.消防巡检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保安人员档案管理、保安人员定岗、轮班或换班管理、安防巡逻检查记录、治安情况记录以及来人来访、物品出入管理、消防设备巡检、记录、线上提交、报告等功能。
iv.公共设备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城市区域、住宅小区范围内的公共设备管理,如公共坐椅、运动器材等,公共设备的巡检、损毁程度、保修反馈等管理功能。
v.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包括了户主、房产、租户的基本资料,户主、房产、租户信息分类管理,可根据房号、电话、车牌号对应关系统管理,具备个性化需求服务等功能。
vi.视频语音通讯管理:子系统包括了区域内的互动音视频点到点通讯,利用智能移动手机、掌上电脑PDA实时监控汽车、家居环境、区域环境监控及音视频通讯功能,家居、汽车、移动设备、手机室内外、野外互动交流平台构成新一代的高科技智能系统。
vii.移动商务管理:子系统包括了日常行政办公管理、ISO文档管理、工作计划、工资管理、会议管理、计划生育、通告、私人信息、生日提醒、邮件传递等功能。
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及相同或相似系统,而得到的其他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由服务器及其内置管理程序组成的总服务平台、一无线通讯基站或网络通讯器组成的混合通讯网络及若干终端,该终端均内置嵌入式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为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包括:智能移动手机、汽车通讯导航设备、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PD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总服务平台与终端之间的网络通讯器,及该网络通讯器连接的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为有线通讯或具备有线通讯功能的设备,包括:家居设备、客户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总服务平台与网络通讯器之间,还设有通过局域网连接的工作站,及该网络通讯器通过INTERNET连接的终端:移动式通讯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RFID电子标签,及设置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信号采集设备,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摄像头或麦克风,及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与总服务平台之间的一视频语音服务器,所述总服务平台经过其与所述摄像头或麦克风之间随时可建立通讯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无线通讯介质,其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无线通讯链路的无线WIFI、WIMAX、HSDPA、移动GPRS、移动EDGE、CDMA、WCDMA、TD-SCDMA及无线射频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线通讯介质,其是用来建立和保持有线通讯链路的网络线缆或线路之一。
CNU2008201186741U 2008-06-02 2008-06-02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33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86741U CN201303338Y (zh) 2008-06-02 2008-06-02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86741U CN201303338Y (zh) 2008-06-02 2008-06-02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3338Y true CN201303338Y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8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867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3338Y (zh) 2008-06-02 2008-06-02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333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4336A (zh) * 2016-03-15 2016-08-10 杭州睿兴栋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物业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6205046A (zh) * 2016-09-14 2016-12-07 深圳市慧友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小区人员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4336A (zh) * 2016-03-15 2016-08-10 杭州睿兴栋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物业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6205046A (zh) * 2016-09-14 2016-12-07 深圳市慧友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小区人员管理系统
CN106205046B (zh) * 2016-09-14 2019-11-19 深圳市慧友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小区人员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2274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5507984U (zh) 流通式移动电源自动柜员机
CN100498869C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
CN107682412A (zh) 一种智慧洗车系统及智慧洗车方法
CN202548899U (zh) 移动一卡通平台
CN102158556A (zh) 一种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物业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3793857A (zh) 一种与智能手机结合的电力现场作业系统
CN110188900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手持便携信息管控系统
CN108196494B (zh) 一种建筑管控平台
CN109102426A (zh) 一种智慧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2059470U (zh) 手持式身份证核验移动通信终端
CN101441709A (zh) 多频段rfid智能读写器及控制方法
CN106779339A (zh) 一种智能快递方法及系统
CN112613628A (zh) 基于物联网的会议室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4504416A (zh) 住宅小区信息发布物联网终端
CN206563980U (zh) 智慧楼宇综合管理平台
CN201303338Y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物业管理系统
CN114358991A (zh) 一种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
CN202111868U (zh) 监狱专用智能手持pda
CN112364735A (zh) 一种人员工种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779100A (zh) 一种电梯维保手持终端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36572A (zh) 电力设备智能化管控平台
CN201477627U (zh) 一种改进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
CN203193902U (zh) 基于微博技术的景区旅游服务系统
CN201903916U (zh) 室内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Chaoxi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tent rights granted to utility models and formalities for regist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