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0113Y -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90113Y
CN201290113Y CNU2008201229605U CN200820122960U CN201290113Y CN 201290113 Y CN201290113 Y CN 201290113Y CN U2008201229605 U CNU2008201229605 U CN U2008201229605U CN 200820122960 U CN200820122960 U CN 200820122960U CN 201290113 Y CN201290113 Y CN 2012901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port
circuit plate
button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29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辜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SY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SY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SY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SYCO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29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901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901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901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由壳体面板和内部设置组成。壳体前面板上有音量/开关旋钮、话筒接口、光纤接口、数码显示窗口和多种控制按键及相对应的指示灯窗口;壳体后面板上有散热风扇,交流开关、交流插座及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内部装有发射机、接收机、双工器、电源、前面电路板、互控电路板、光交换模块,设置有射频工作部分、显示部分、控制部分、音频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远程互控处理单元、无线遥控处理单元,电路板均设有端口通过信号线连接到壳体后面的输入/输出接口。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与多种设备互联,使用领域广泛、操作简单、有市场前景,很值得推广与应用。

Description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讯用中继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中继台与光纤、中继台与通讯设备、中继台与专业广播设备互联通讯的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背景技术
中继台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增大通讯距离,扩大覆盖范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中继台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现有的中继台,除了实现单信道常规地面通讯之外,还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功分器架设多副天线,实现楼宇、酒店等建筑物地下和地面的通讯覆盖。对于一些特殊的楼宇建筑,其各栋楼之间有独立地下室,进行通讯信号覆盖时,由于电缆走线过长造成信号过度衰减、损失,使得通讯效果差,甚至信号中断无法通讯;或者两栋楼之间预埋的线槽无预留同轴电缆的空间,无法敷设电缆而达不到全区域的信号覆盖,还有山区或沙漠要与城镇之间进行通讯信号联络,原有通讯信号传输通常达不到上百公里,因此通讯互联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中继台与光纤、中继台与通讯设备、中继台与专业广播设备互联通讯的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该中继台由壳体面板和内部模块组成,壳体的前面板上设有音量/开关旋钮、话筒接口、接收指示灯窗口、发射指示灯窗口及光纤接口、监听按键、高/低功率按键、中继/非中继按键、编程收/发机按键、信道下调按键、信道上调按键,还有与各按键相对应的监听指示灯窗口、高/低功率指示灯窗口、中继/非中继指示灯窗口、编程收/发机指示灯窗口、数码显示窗口;壳体的后面板上设有散热风扇、AC交流开关、AC交流插座及接收/天线射频接口、发射射频接口、语音输出卡农接口、语音输入卡农接口、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和ACC辅助接口。
该中继台内部模块的射频工作部分由发射机、接收机和双工器组成。接收机的射频接口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的射频接口相连,发射机的射频接口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的射频接口相连,双工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合成,由双工器的合成射频天线接口连接外置天馈系统(同轴电缆及天线等)。
电源采用开关稳压电源/带浮充开关稳压电源,壳体后面板上设置的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接。
显示部分则是由前面电路板上采用数码显示管透过壳体前面板上的数码显示窗口显示信道号码;监听指示、高/低功率指示、中继/非中继指示、编程收/发机指示、接收指示、发射指示均由前面电路板上的各个发光二极管透过壳体前面板上的指示灯窗口显示。
控制部分是由前面电路板上的端口通过信号线与设在壳体前面板上的监听按键、高/低功率按键、中继/非中继按键、编程收/发机按键、信道下调按键和信道上调按键相连;
音频处理单元是将来自接收机和发射机的音频信号经过音频放大器、音频变压器处理后再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语音输出卡农接口和语音输入卡农接口上;或是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上;或是经过光交换模块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转接线连到壳体前面板上的光纤接口上。
数据处理单元是互控电路板上的芯片把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后,由互控电路板上的DB9端口与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连接,ACC辅助接口则可以连接外部计算机的R232串行口,实现计算机和中继台的数据自由交换。
远程互控处理单元、无线遥控处理单元是由互控电路板上的电路预先处理控制信号和语音信号后,再通过信号线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
光交换模块的功能是将模拟I/O端口的模拟信号(包括语音信号和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由光纤转接线连接壳体前面板上的光纤接口,此接口即可连接外部光纤。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电路板上设置了显示部分、控制部分、音频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远程互控处理单元、无线遥控处理单元,使得该中继台具有了丰富的接口,实现了中继台与其它设备互联,中继台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操作更简单。
2、多功能接口中继台的后部ACC辅助接口通过电缆可以连接多种外部设备,实现中继台与外部设备的转发启控及语音传送;
3、多功能接口中继台前面板上的信道下调按键、信道上调按键、监听按键、高/低功率按键、中继/非中继按键、编程收/发机按键的触发可以改变中继台的不同工作状态;
4、数据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外部计算机的R232串行口与中继台的ACC辅助接口直接实施数据自由交换;
5、光交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利用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既损失小又性能可靠。
6、远程互控处理电路里,控制信号通过光耦隔离输出,音频信号经过音频变压器隔离输出。两部中继台的ACC辅助接口用双绞线连接,就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有线互控功能。
7、无线遥控单元是利用来自于接收机的控制信号启动互控电路板上的继电器,从而实现对其它专业设备的运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前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后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面电路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互控电路板、光交换模块示意图。
图中:1——音量/开关旋钮,2——监听按键,3——高/低功率按键,4——中继/非中继按键,5——编程收/发机按键,6——信道下调按键,7——话筒接口,8——光纤接口,9——数码显示窗口,10——信道上调按键,11——编程收/发机指示灯窗口,12——中继/非中继指示灯窗口,13——发射指示灯窗口,14——高/低功率指示灯窗口,15——接收指示灯窗口,16——监听指示灯窗口,17——ACC辅助接口,18——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19——AC交流插座,20——AC交流开关,21——语音输入卡农接口,22——语音输出卡农接口,23——发射射频接口,24——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5——散热风扇,26——数据端口,27——接收机,28——射频接口,29——数据端口,30——发射机,31——射频接口,32——信号端口,33——光纤接口,34——光交换模块,35——互控电路板,36——模拟I/O端口,37——电源,38——双工器,39——射频接口,40——合成射频天线接口,41——射频接口,42——信号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壳体面板上的常规设置,如音量/开关旋钮1、话筒接口7、散热风扇25、AC交流开关20、AC交流插座19的连接关系和使用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显示部分、控制部分的前面电路板工作如下:由插口TP01和插口TP02通过软带分别连接接收机27的数据端口26、发射机30的数据端口29,数据进入芯片IC01,由芯片输出电平控制数码显示管DPY透过壳体前面板上的数码显示窗口9显示信道号码;数据同时进入IC02、IC03、IC04芯片,由芯片输出电平控制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亮/灭,例如监听指示灯MONI LED、高/低功率指示灯H/L LED、中继/非中继指示灯RP LED、编程收/发机指示灯PRO LED、接收指示灯RX LED、发射指示灯TX LED透过壳体前面板上的监听指示灯窗口16、高/低功率指示灯窗口14、中继/非中继指示灯窗口12、编程收/发机指示灯窗口11、接收指示灯窗口15、发射指示灯窗口13显示工作状态。安装在壳体前面板上的点触式按键通过导带连接到前面电路板上的CN01端口,监听按键2、高/低功率按键3、中继/非中继按键4、编程收/发机按键5、信道下调按键6和信道上调按键10如果触发则控制信号会进入芯片IC02、IC03,芯片输出数据信号从TP01端口进入接收机27的数据端口26、从TP02端口进入发射机30的数据端口29,从而实现中继台工作状态的改变。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音频处理、数据处理及控制处理单元的互控电路板35工作如下:由端口CON1连接接收机27的信号端口42,端口CON1的AFOUT音频输出经继电器JR01进入芯片IC01进行滤波与放大,再从端口CON3输出;或者端口CON1的AFOUT音频输出经继电器JR01进入芯片IC01进行滤波与放大,再经过音频变压器T2变为平衡信号+AFOUT、-AFOUT从端口CON5输出;同时第一次放大后的语音信号进入芯片IC01再次放大后可以同其它语音信号,来自于端口CON3的音频MODIN或来自于端口CON5的平衡语音+MOD IN、-MOD IN经音频变压器T1转变后的音频,一同进入芯片IC02混频放大之后进入端口CON2,端口CON2通过信号线连接发射机30的信号端口32,这样各路语音输入与输出有较好的隔离,同时又实现两路语音的同时输入互不干扰。当接收机27的端口CON1的COR载波经继电器JR01连接二极管D02的负极、二极管D04的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02的正极连接端口CON2的PTT,二极管D04的正极连接端口CON3的PTT,当端口CON1的COR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把端口CON2的PTT、端口CON3的PTT电平拉低,由于端口CON2连接发射机30的信号端口32,端口CON3连接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即形成接收机27与发射机30的单向控制转发状态,并同时控制外部设备启动转发。端口CON3的COR连接二极管D03的负极,二极管DO3的正极连接端口CON2的PTT,这样当端口CON3的COR电平变低时,端口CON2的PTT电平也变低,即实现外部设备控制发射机30启动发射状态。当端口CON1的COR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会使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使光耦IC03导通,从而输出平衡的载波控制信号+COR与-COR进入端口CON5。端口CON5的平衡控制信号+PTT与-PTT经光耦IC04变为非平衡信号PTT连接到端口CON2的PTT,这些平衡语音和平衡控制信号从端口CON5通过信号线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再连接双绞线就可以远距离传输信号,实现远程有线控制。同时平衡语音从端口CON5连接壳体后面板上的语音输出卡农接口22和语音输入卡农接口21,再通过音频线就可以连接专业广播设备。信号端口CON2的AFOUT语音输出经芯片IC02放大进入端口CON1的MOD IN,端口CON2的COR载波电平连接二极管D01负极,二极管D01正极连接端口CON1的PTT,当COR电平变低就会使PTT电平变低,这样使接收机27转为发射状态,发射机30可进入接收状态,接收机27与发射机30工作状态的互换实现了反向转发控制状态,这样实现的双向互控使得中继台又增加了一对工作频率。
端口CON3的PTT、COR、MON IN、AF OUT、GND可连接光交换模块34,此模块采用现成产品,光交换模块34的模拟I/O端口36是模拟信号(包括语音信号和控制信号),模块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纤接口33输出,再通过光纤转接线连到壳体前面板上的光纤接口8上,光纤接口8即可连接外部光纤。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信号互联及传输。端口CON1的RP中继状态是由壳体前面板上的中继/非中继按键4决定,由RP输出的电压控制JR01继电器打开和闭合,从而导致语音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接通与断开,继而控制了单向转发工作状态的接通与断开。端口CON1的DC输出13.8V电压,连接端口CON2的IGN,这样当接收机27开机,端口CON1的DC输出电压进入端口CON2的IGN点火开关,发射机30因此开机进入工作状态。DB9是互控电路板的R232数据串行接口,数据经过芯片IC05、IC06、IC07和光耦IC08的处理经JR02继电器控制进入端口CON4,端口CON4连接发射机30的信号端口32及接收机27的信号端口42,端口CON2的编程控制PR输出电平控制继电器JR02,继电器JR02的闸刀倒向一侧时,数据信号则连通到接收机27上,当继电器JR02的闸刀倒向另一侧时,数据信号则连通到发射机30上。计算机使用专用软件可以对多功能接口中继台进行内部编程,以及调整发射、接收各项指标,不必再用外置的编程器进行编程和调试。
如图3所示:接收机27的射频接口28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38的射频接口39相连;发射机30的射频接口31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38的射频接口41相连,双工器38对两路射频信号进行合成,由双工器38的合成射频天线接口40通过转接电缆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4上,壳体后面板上的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4连接同轴电缆及天线可以把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同时也可接收射频信号。电源37采用的是现有的开关稳压电源或带浮充开关稳压电源,壳体后面板上的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18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此接口连接外部的供电设备如直流电源、蓄电池,就可实现外部设备给中继台供电,并且此接口具有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功能。
如果摘除双工器38,将发射机30的射频接口31连到壳体后面板上的发射射频接口23上,将接收机27的射频接口28连到壳体后面板上的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4上。这样,就可利用双天线进行接收和发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领域广泛、操作简单、有市场前景,很值得推广与应用。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接口中继台,由壳体面板和内部设置组成,壳体的前面板上设有音量/开关旋钮(1)、话筒接口(7)、接收指示灯窗口(15)、发射指示灯窗口(13)及控制按键和与其相对应的指示灯窗口,壳体的后面板上设有散热风扇(25)、AC交流开关(20)、AC交流插座(19)及输入/输出接口,其内部设置包括:发射机(30)、接收机(27)和双工器(38)、电源(37)、前面电路板、互控电路板(35)、光交换模块(34),其特征在于:
壳体前面板上设有光纤接口(8),控制按键由监听按键(2)、高/低功率按键(3)、中继/非中继按键(4)、编程收/发机按键(5)、信道下调按键(6)和信道上调按键(10)组成,还有与各按键相对应的监听指示灯窗口(16)、高/低功率指示灯窗口(14)、中继/非中继指示灯窗口(12)、编程收/发机指示灯窗口(11)、数码显示窗口(9);
壳体后面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由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4)、发射射频接口(23)、语音输出卡农接口(22)、语音输入卡农接口(21)、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18)和ACC辅助接口(17)组成;
接收机(27)的射频接口(28)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38)的射频接口(39)相连,发射机(30)的射频接口(31)通过同轴电缆与双工器(38)的射频接口(41)相连,双工器(38)的射频接口(39)和射频接口(41)之间设置有合成射频天线接口(40),当接收机(27)的射频接口(28)直接与接收/天线射频接口(24)相连时,发射机(30)的射频接口(31)与发射射频接口(23)相连;
电源(37)采用的是现有的开关稳压电源或带浮充开关稳压电源,壳体后面板上的直流/浮充电源航空插口(18)通过电源线与电源(37)相连;
前面电路板包括显示部分和控制部分,显示部分在前面电路板上设有与壳体前面板上窗口位置相对应的元件如:接收指示灯(RX LED)、发射指示灯(TX LED)、监听指示灯(MONI LED)、高/低功率指示灯(H/L LED)、中继/非中继指示灯(RP LED)、编程收/发机指示灯(PRO LED)、数码显示管(DPY);控制部分由前面电路板上端口(CON1)通过信号线与设在壳体前面板上的监听按键(2)、高/低功率按键(3)、中继/非中继按键(4)、编程收/发机按键(5)、信道下调按键(6)和信道上调按键(10)相连;前面电路板插口(TP02)通过软带与发射机(30)的数据端口(29)连接,前面电路板插口(TP01)通过软带与接收机(27)的数据端口(26)连接;
互控电路板(35)包括音频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远程互控处理单元、无线遥控处理单元;音频处理单元在互控电路板(35)上设有音频放大器(IC01)与(IC02)、二/四线音频转换装置,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5)连接壳体后面板上的语音输出卡农接口(22)和语音输入卡农接口(21),或者连接到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3)连接光交换模块(34)的模拟I/O端口(36);
数据处理单元在互控电路板(35)上设有芯片(IC05)、(IC06)、(IC07)和光耦(IC08);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4)与接收机(27)的信号端口(42)和发射机(30)的信号端口(32)连接,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DB9)与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连接;
远程互控处理单元在互控电路板(35)上设有音频放大器(IC01)与(IC02)、二/四线音频转换装置,隔离变换控制信号的光耦(IC03)与(IC04);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5)连接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
无线遥控处理单元在互控电路板(35)上设有继电器(JR01);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5)连接壳体后面板上的ACC辅助接口(17);
光交换模块(34)的模拟I/O端口(36)与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3)相连,光交换模块(34)的光纤接口(33)与壳体前面板上的光纤接口(8)相连;
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1)通过信号线与接收机(27)的信号端口(42)相连,互控电路板(35)的端口(CON2)通过信号线与发射机(30)的信号端口(3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接口中继台,其特征在于:ACC辅助接口(17)可以连接计算机的R232串行口,也可以连接双绞线,还可以与其它外部设备互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接口中继台,其特征在于:语音输入卡农接口(21)、语音输出卡农接口(22)可以与专业广播设备通过音频信号线连接。
CNU2008201229605U 2008-10-10 2008-10-10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01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9605U CN201290113Y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9605U CN201290113Y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90113Y true CN201290113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8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296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0113Y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9011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774A (zh) * 2013-08-30 2013-12-11 泉州宝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中继器
CN104507008A (zh) * 2014-12-26 2015-04-08 广东佳禾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切换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12928A (zh) * 2019-05-21 2019-09-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低电磁干扰的零中频体制发射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774A (zh) * 2013-08-30 2013-12-11 泉州宝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中继器
CN103441774B (zh) * 2013-08-30 2015-06-17 泉州宝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中继器
CN104507008A (zh) * 2014-12-26 2015-04-08 广东佳禾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切换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7008B (zh) * 2014-12-26 2018-10-12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切换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12928A (zh) * 2019-05-21 2019-09-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低电磁干扰的零中频体制发射机
CN110212928B (zh) * 2019-05-21 2021-07-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低电磁干扰的零中频体制发射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7492U (zh) 集控式家居照明控制系统
CN108512556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1094032A (zh) 无线信号覆盖系统
CN101854389A (zh) 煤矿多业务无线通信系统
CN110072243A (zh) 一种增强5g移动宽带覆盖场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77027A (zh) 一种有源天线及校准有源天线的方法
CN101902318B (zh) 混合WiFi、3G信号的双向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CN105516839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技术的无线话筒
CN202364383U (zh) 利用catv同轴电缆实现无线信号入楼或入户的深度覆盖系统
CN110798843A (zh) 一种5g信号射频分布系统
CN201290113Y (zh) 多功能接口中继台
CN102231885A (zh) 一种多功能微功率室内分布系统
CN102263595A (zh) 多网融合光纤接入系统
CN210351149U (zh) 一种具有中继功能的对讲机
CN103078654B (zh) 无线信号收发天线系统、耦合放大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CN210641086U (zh) 一种5g信号射频分布系统
CN201243284Y (zh) 便携式卫星通信装置
CN200990601Y (zh) 移动通信多系统干线放大通讯装置
CN210629479U (zh) 便携式多模安保通讯系统
CN201113984Y (zh) 短波收信光纤传输系统
CN101388721A (zh) 在td-scdma网络中实现室内覆盖的系统及方法
US10194332B2 (en) LE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signal amplifying system
CN207677729U (zh) 一种中继电台
US20070142023A1 (en) Telephone having power frequency carrier
CN203014823U (zh) 双频智能光射频一体化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