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2452Y -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2452Y
CN201282452Y CNU2008202217319U CN200820221731U CN201282452Y CN 201282452 Y CN201282452 Y CN 201282452Y CN U2008202217319 U CNU2008202217319 U CN U2008202217319U CN 200820221731 U CN200820221731 U CN 200820221731U CN 201282452 Y CN201282452 Y CN 2012824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armuff
radio
frequency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217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志明
左秋印
安强力
蒋斌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enghuo Hong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enghuo Hong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enghuo Hong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enghuo Hong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217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245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24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24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其送话器安装在左耳罩上,受话器设置在左耳罩和右耳罩内,左耳罩外设置有天线、显示屏和按键,左耳罩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送话信号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编解码电路、控制电路和射频收发电路,右耳罩内设置有电池盒。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和头戴式结构,能够解除人的手进行其他工作,且无须进行收发转换,可随时进行插话,中心组网还可进行三方或三方以上人员通话;此外能够随时检测外界的环境噪声,根据环境噪声大小,自动调节送话器的开启门限和送话器增益,具有优良的抗噪声性能。

Description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背景技术
目前150MHz、400MHz、900MHz对讲机都是手持形式,而且是半双工工作方式,他们的缺陷主要是:(1)使用时需要手持进行讲话,不能解除人的手进行其他工作;(2)需要按PTT开关进行收发转换,只能一方讲话对方听,不能随时插话;(3)在高噪声环境使用时会造成环境噪声影响通话质量;(4)该类产品一般都是点对点通信,不能进行无中心组网;(5)该类产品的静噪门限一般都是设定的门限,不能根据环境噪音的大小进行调节;(6)该类产品的送话器增益一般是固定的,不能随着外界噪声的变化进行调节,外界噪声大时会影响通信效果。现有的半双工头戴式通话器虽然能够解除人的手进行其他工作,但不能进行无中心组网,也没有抗噪功能,高噪声环境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和头戴式结构,能够解除人的手进行其他工作,且无须进行收发转换,可随时进行插话,中心组网还可进行三方或三方以上人员通话;此外能够随时检测外界的环境噪声,根据环境噪声大小,自动调节送话器的开启门限和送话器增益,具有优良的抗噪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
1、通信采用时分双工(TDD)的工作方式,其调制方式为GFSK,采用32kbps连续斜率增量调制话音编码(CVSD),研制信道编解码器,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实现无中心组网的组网方式;
2、为了使通话器能在不同噪声环境下正常工作,必须实现送话开启门限自适应,通话器应该能够检测外界的环境噪声,同时根据环境噪声大小,自动调节送话器的开启门限和送话器增益,以保证在低噪声环境下,有较低的开启门限,而在高噪声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开启门限,在通话过程中可根据环境噪声的变化随时跟踪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有效的通信效果;
3、采用二阶压差式送话器,发挥该送话器的近讲效应、指向效应和窄带效应,可有效抑制环境噪声的干扰,提高通信语言的清晰度、可懂度;
4、受话器耳罩采用双腔结构,其隔声量达到25dB以上,可有效的隔离外界环境噪声,使其具有良好的噪声防护性能及话音清晰度和可懂度;
5、采用质量和性能高的材料制造耳垫,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同时提高产品的佩戴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包括头环(1)、左耳罩(2)和右耳罩(3),左耳罩(2)和右耳罩(3)分别连接在头环(1)的两端,送话器(4)安装在左耳罩(2)上,受话器(5)设置在左耳罩(2)和右耳罩(3)内,左耳罩(2)外设置有天线(6)、显示屏(7)和按键(8),左耳罩(2)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送话信号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编解码电路、控制电路和射频收发电路,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送话器(4),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入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受话器(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出端,编解码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入口接按键(8),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出口接显示屏(7),射频收发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口接射频开关,射频开关接天线(6),射频开关的控制口接控制电路,右耳罩(3)内设置有电池盒(9)。
所述送话器(4)为二阶压差气导动圈送话器,通过金属软管安装在左耳罩(2)上。
所述左耳罩(2)和右耳罩(3)均由耳罩壳体、吸声材料及耳垫构成,耳罩壳体采用双腔结构,吸声材料位于耳罩壳体内,耳垫固定在耳罩壳体与人耳部紧密吻合的一侧。
所述编解码电路是一个集成了编码/解码功能,同时带有滤波和放大功能的电路,控制电路为低功耗16位微处理器芯片,射频电路为ISM频段的单片UHF无线收发芯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和头戴式结构,能够解除人的手进行其他工作,且无须进行收发转换,可随时进行插话,中心组网还可进行三方或三方以上人员通话。
2、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时检测外界的环境噪声,根据环境噪声大小,自动调节送话器的开启门限和送话器增益,且送话器采用二阶压差式送话器,具有优良的抗噪声性能,提高了通信语言的清晰度、可懂度。
3、本实用新型受话器耳罩采用双腔结构,且耳罩内装有吸声材料,耳罩外与人耳部紧密吻合的一侧固定有耳垫,隔声密封良好同时佩戴舒适,其隔声量达到25dB以上,可有效的隔离外界环境噪声,具有良好的噪声防护性能及话音清晰度和可懂度。
4、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抗震救灾、油田、矿山、机场、建筑工地、野外勘探和舰船等高噪声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话信号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及编解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射频收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4、5、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包括头环(1)、左耳罩(2)和右耳罩(3),左耳罩(2)和右耳罩(3)分别连接在头环(1)的两端,送话器(4)安装在左耳罩(2)上,受话器(5)设置在左耳罩(2)和右耳罩(3)内。左耳罩(2)外设置有天线(6)、显示屏(7)和按键(8),左耳罩(2)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送话信号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编解码电路、控制电路和射频收发电路,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送话器(4),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入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受话器(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出端,编解码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入口接按键(8),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出口接显示屏(7),射频收发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口接射频开关,射频开关接天线(6),射频开关的控制口接控制电路,右耳罩(3)内设置有电池盒(9)。
送话器(4)为二阶压差气导动圈送话器,通过金属软管结构安装在左耳罩(2)上,它是一种无源抗噪声送话器,其频率响应特性良好、非线性失真小。左耳罩(2)和右耳罩(3)均由耳罩壳体、吸声材料及耳垫构成;耳罩壳体采用双腔结构,吸声材料位于耳罩壳体内,能对穿透耳罩的噪声进一步衰减消声;耳垫固定在耳罩壳体与人耳部紧密吻合的一侧,隔声密封良好同时佩戴舒适。
编解码电路是一个集成了编码/解码功能,同时带有滤波和放大功能的电路,主芯片为IN2 CMX649E3。编码器的作用是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CVSD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CPU中进行调制。其编码方式采用32kbps连续斜率增量调制话音编码(CVSD)方式。解码器作用反之。控制电路采用低功耗16位微处理器芯片IN1 MSP430F149IPM,所有控制功能由CPU完成,微处理器是整个产品的核心,它为射频电路提供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控制信号,实现按键操作和显示控制,完成噪声信号的检测和声音开启门限设置的运算和控制等功能。射频电路采用一个专为ISM频段设计的单片UHF无线收发芯片IN5 ADF7020。它采用优化的GFSK调制解调技术,可在155.6kHz的有效带宽下传输最高78.8kbps的数据,最大发射功率为10dBm。送话信号放大电路对送话器送来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由于噪声自动检测和自动门限调节功能的需要,该放大电路的增益随环境噪声大小变化而变化,其增益由控制电路来控制。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将还原后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以推动受话器发出声音。为了消除电磁干扰,提高输出效率,该功率放大器没有采用一般的单端输出电路,而是采用了双端平衡输出。
使用方法:
a.电池的安装:将两节5号电池装入电池盒中,并旋紧电池盒盖。
b.送话静噪门的自动调节:打开电源开关,LED显示屏闪烁,此时通话器开始检测环境噪声,并自动调节送话器的静噪门限,调节完毕后LED停止闪烁。此过程结束后方可进行正常通话。在通话过程中,当环境噪声发生变化而导致通话间断时,可关闭电源,按照以上过程重新开启电源一次。
c.初始参数设置:待到LED熄灭后,可通过“MENU键/▲键/
Figure Y200820221731D00071
键”进行参数设置。按下MENU键进行信道设置,信道的调整范围为000~063,只有在同一信道才能进行无线通话。因此在使用时需将每部通话器置于同一信道。连续按MENU键通过▲键/
Figure Y200820221731D00072
键进行音量设置。
d.信道、音量设置完成后,即可用通话器进行通话。为确保通话器的可靠性和抗噪效果,讲话时将送话器尽量靠近嘴边。在进行多人语音通话时,只允许两方同时讲话,第三方须等其中一方停止讲话后方能插入讲话。

Claims (4)

1、一种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包括头环(1)、左耳罩(2)和右耳罩(3),左耳罩(2)和右耳罩(3)分别连接在头环(1)的两端,送话器(4)安装在左耳罩(2)上,受话器(5)设置在左耳罩(2)和右耳罩(3)内,其特征是:左耳罩(2)外设置有天线(6)、显示屏(7)和按键(8),左耳罩(2)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送话信号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编解码电路、控制电路和射频收发电路,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送话器(4),送话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入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受话器(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编解码电路的输出端,编解码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入口接按键(8),控制电路的数据输出口接显示屏(7),射频收发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口接射频开关,射频开关接天线(6),射频开关的控制口接控制电路,右耳罩(3)内设置有电池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其特征是:所述送话器(4)为二阶压差气导动圈送话器,通过金属软管安装在左耳罩(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其特征是:所述左耳罩(2)和右耳罩(3)均由耳罩壳体、吸声材料及耳垫构成,耳罩壳体采用双腔结构,吸声材料位于耳罩壳体内,耳垫固定在耳罩壳体与人耳部紧密吻合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其特征是:所述编解码电路是一个集成了编码/解码功能,同时带有滤波和放大功能的电路,控制电路为低功耗16位微处理器芯片,射频电路为ISM频段的单片UHF无线收发芯片。
CNU2008202217319U 2008-09-19 2008-09-19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24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217319U CN201282452Y (zh) 2008-09-19 2008-09-19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217319U CN201282452Y (zh) 2008-09-19 2008-09-19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2452Y true CN201282452Y (zh) 2009-07-29

Family

ID=4092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2173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2452Y (zh) 2008-09-19 2008-09-19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245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348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恩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无线扩音系统
CN109245792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噪功效的头戴式对讲机
CN111934703A (zh) * 2020-06-24 2020-11-13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控制方法和头戴式无线通话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348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恩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无线扩音系统
CN109245792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噪功效的头戴式对讲机
CN109245792B (zh) * 2018-09-21 2024-02-27 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噪功效的头戴式对讲机
CN111934703A (zh) * 2020-06-24 2020-11-13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控制方法和头戴式无线通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1165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889458U (zh) 一种根据环境噪声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手机
WO2004064443A3 (en) Two-way vo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external acoustic noise reduction
CN100508031C (zh) 一种在scdma手机中识别并消除远端语音产生的回声的方法
CN101449320A (zh) 借助非呼叫状态中的移动通信设备来减小噪声
CN107733452A (zh) 一种双频dmr手持对讲机
CN201282452Y (zh) 头戴式全双工无中心组网无线通话器
CN2922294Y (zh) 双工对讲机
CN104363551B (zh) 防毒面具无线通话器
CN106303761A (zh) 一种窗口对讲系统及对讲方法
CN203387501U (zh) 防爆型头戴式无线通话器
CN201438738U (zh) 有源消噪系统
CN201919140U (zh) 蓝牙耳机
CN101360155A (zh) 有源消噪控制系统
CN201252537Y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移动终端
CN102045467B (zh) 消除环境噪音的音频信号发声系统
CN109089184A (zh) 一种头戴式拾音降噪通讯耳机
CN106790830A (zh) 一种能远距离接收语音信号的手机
CN201444653U (zh) 可抑制回音的音频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02135320U (zh) 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移动终端
CN204157054U (zh) 防毒面具无线通话器
CN203387505U (zh) 防爆型便携式双工无线通话器
CN216122844U (zh) 一种机内外通话耳机
TW201707429A (zh) 結合智慧型手機成為無線電對講機之裝置
CN203661142U (zh) 免持式防噪对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