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6478Y -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6478Y
CN201266478Y CNU2008201230424U CN200820123042U CN201266478Y CN 201266478 Y CN201266478 Y CN 201266478Y CN U2008201230424 U CNU2008201230424 U CN U2008201230424U CN 200820123042 U CN200820123042 U CN 200820123042U CN 201266478 Y CN201266478 Y CN 2012664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olin
qin
acoustic
truss
fulc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30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ACROBATIC TROUPE
BEIJING ACROBATICS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ACROBATIC TROUPE
BEIJING ACROBATICS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ACROBATIC TROUPE, BEIJING ACROBATICS SCHOOL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ACROBATIC TROUPE
Priority to CNU2008201230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64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64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64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琴身为二个相互分离的琴筒;上侧设有发音膜,琴筒上方悬有一个固定在琴桶边缘上的支撑梁,其上方设有以点连接的架体结构;包括:由扭矩传音杆、琴码架、上导音支架、下导音支架、支点;上导音支架和下导音支架分别置于扭矩传音杆的上、下二侧左右相反的方向,琴码架置于扭矩传音杆支点相对的方向,琴码架上绷紧有琴弦;在上导音支架设有调整装置;上下两个琴桶设有上传音桁架和下传音桁架;其一端和琴桶边铰接,另一端通过垫片压在绷紧的发音膜的中部;下传音桁架和下导音支架的端头支点相铰接,上传音桁架的中部支点处和上导音支架的端头处的调整装置相铰接。改变了传统的提琴发音原理、既保持原有提琴的音色,又提高了发音效率。

Description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大提琴和贝司的结构,属于一种全新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背景技术
提琴是属于弓弦类的乐器,分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贝司)。四种提琴体形由小到大,声音由高到低,各自对应演奏不同的音域的乐谱。结构基本相同:均由琴头、琴颈、指板、四根弦弓、琴码架和面板、背板、边板、音柱组成的共鸣箱等基本部分组成,它们的发音原理是一样的:演奏时,琴弓与弦弓摩擦的震动能量,通过琴码架和共鸣箱中的音柱传导到面板和背板上发出优美的乐音。
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贝司),是乐队、乐团弦乐中最重要的低音乐器,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严格,对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优质的提琴要用自然存放百年以上特定的木材,所以,制作出一把质量上乘的提琴实在不易,并且价格不霏!另外,由于大提琴的构造原因(大提琴由十五世纪流行于欧洲,名叫“低音维奥尔”的乐器演变而成,现在的结构形状四百年前已经确定),琴码架接触面板的主要发音部位,正处在整个共鸣箱的狭窄区域,这样,便降低了琴弓与弦弓摩擦时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声音的发音效率;还由于琴码架直接压迫在面板上,面板要发出由琴码架传导来的声音,还要承受弦弓张紧时对面板产生的预应压力,这部分压力未必是最佳预应压力,却无法随机调整,这样,又部分地会减弱发音效率。五十年代,我国的杨雨森研制出一种用动物蟒皮膜震动发音的“革胡”。“革胡”也有“大革胡”和“低音大革胡”。它的定弦、音域和演奏方式也对应地同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一致。由于该乐器的发音方式是单膜单波震动,故而,音色与提琴有着一定的差别;又由于琴码架对震动膜面上的预应压力几乎为零,因此,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膜的张紧度也产生变化时,得不到来自于琴码架的张紧调整,从而琴的音色、音质、音量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另外,用蟒皮制作震动膜,在当今也是不提倡的。
因此,开发出一种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改变传统的提琴发音原理、既可以保持原有提琴的音色,又提高发音效率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是乐器制作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全新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以改变目前传统提琴结构所存在的制作材料要求苛刻、制作工艺要求高的问题,以达到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产生近似提琴的特殊音色,并且一定程度的提高发音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琴结构使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包括:琴头、琴身、琴码架、琴弦、指板等部分组成;所述的琴身为二个相互分离的琴筒组成;琴桶的上侧均有绷紧的发音膜,二个琴筒的上方悬有一个固定支撑梁,固定支撑梁固定在琴桶的边缘上,在固定支撑梁的上方设有与其至少二个点以上连接的杠杆功能的架体结构。
所述的架体结构是由扭矩传音杆、琴码架、上导音支架、下导音支架、支点等部分组成:上导音支架和下导音支架分别置于扭矩传音杆的上、下二侧左右相反的方向,琴码架置于扭矩传音杆支点相对的方向,琴码架上绷紧有四根琴弦。
前述的上导音支架的端头上设有一个调整螺栓。
上、下两个琴桶上部分别设有上传音桁架和下传音桁架,传音桁架的一端和琴桶边铰接,另一端通过垫片分别压在绷紧的发音膜的中心部位;下传音桁架的中部支点处和下导音支架的端头支点相铰接,上传音桁架的中部支点处和上导音支架的端头处的调整螺栓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改变了传统提琴的发音原理,发音部分采用上下两个发音膜结构体分别发出音频相反的声音。从而用膜皮振动的方式同样也得到了类似提琴的特殊音色。并且更加丰满。
由于上述结构突破了现有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的模式,为一种全新的发音结构,对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的工艺有了明显的简化,所以使制作提琴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对于提琴类乐器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琴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琴结构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琴结构的连接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9为琴头,6为弦弓,60为琴架,3为固定架,53为拉线板,1为上琴筒,10为上琴筒1的发音膜,2为下琴筒,20为下琴筒2的发音膜,5为琴码架,22和12分别为大小琴筒边的固定支点,25和15为琴筒的垫片,19为下导音支架,17为上导音支架,13为下传音桁架,16为上传音桁架;8为支点,18为调整装置,31为提琴琴脚,28为琴筒背部的固定连接架,主要是将上下琴筒进行固定连接。
4为扭矩传音杆,在本实施例中,扭矩传音杆的外径为弧形,该传音滚杆与固定架3的连接为悬空式点连接,通过数个连接点8与固定架3进行连接,连接点8与扭矩传音杆4和固定架3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焊接,或采用机械式连接等多种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琴码架5的底部为弧形,其弧形与其抵顶的传音滚杆4外径的弧形一致,因此琴码可以随着弦弓的拉动,在扭矩传音杆4上进行如图4中箭头所示的绕轴旋转运动,将弦弓的力通过传音架分配给导音支架。
琴码5的顶部设有穿过弦弓6的弦槽54。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的演奏方式、音域和定弦外,在外形上尽可能保持着传统大提琴的形体的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发音部分采用上下两个发音膜结构体分别发出音频相反的声音。从而得到了更加丰满的、类似大提琴或低音大提琴(贝司)的音色。
上导音支架17和下导音支架19分别置于扭矩传音杆4的上、下二侧左右相反的方向,琴码架5置于扭矩传音杆支点相对的方向,琴码架5上绷紧有四根琴弦6。
前述的上导音支架的端头上设有一个调整螺栓18。
上、下两个琴桶1、2上部分别设有上传音桁架16和下传音桁架13,传音桁架的一端和琴桶边铰接,另一端通过垫片15、25分别压在绷紧的发音膜10、20的中心部位;下传音桁架13的中部支点处和下导音支架19的端头支点相铰接,上传音桁架16的中部支点处和上导音支架17的端头处的调整螺栓18相铰接。
演奏时琴弓和琴弦摩擦产生的水平音频震动能量,通过琴码架5、扭矩传导杆4和上导音支架17、下导音支架19、支点8组成的杠杆功能的架体结构,在上导音支架17和下导音支架19的端点上各产生相反正负关系的、和水平成90度夹角的音频震动能量,这两个相反频率震动能量再分别通过上传音桁架16和下传音桁架13,将能量分别传导到上发音膜10和下发音膜20的发音膜中央,这样便从上下两个发音膜体结构中发出完全相反的正负振荡波的声音。从而得到了更加丰满的、类似大提琴或低音大提琴(贝司)的音色。
发音膜10、20上不承受琴弦6、琴码架5上的预应压力,以便提高发音效率。
琴弦6张紧时对琴码架5压力,由琴码架5、扭矩传导杆4下的三个支点8,将其传到支撑梁3上,支撑梁3固定在发音膜结构体边缘的硬质桶壁上,所以发音膜上不承受这一压力。
发音膜上的必要预应压力可以随机调整,从而获得最佳预应压力,以便提高发音效率和调整音色。
上导音支架17的音频振动能量通过调整螺丝18传导到上传音桁架16上,两各发音膜10、20上必要的预应压力由上导音支架17上的调整螺丝18获得。由于琴码架5、扭矩传导杆4、上导音支架17和下导音支架19是一体结构,在支点8和琴码架5的作用下,当调整螺丝18调整长度时,通过上传音桁架16给发音膜结构体20施加压力,在支点8另一端的下导音支架19也同时通过下传音桁架13给发音膜结构体10施加同样的压力,这样,通过调整一个调整螺丝18,便获得了上、下两个发音膜上的预应压力的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大提琴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例如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贝司或其它类似形式的乐器,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包括:琴头、琴身、琴码架、琴弦、指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琴身为二个相互分离的上下琴筒(1)(2)组成;琴桶的上侧设有绷紧的发音膜,二个琴筒的上方悬有一个固定支撑梁(3),固定支撑梁(3)固定在琴桶(1)(2)的边缘上,在固定支撑梁(3)的上方设有与其至少二个点(8)以上连接的架体结构;
该架体结构包括:由扭矩传音杆(4)、琴码架(5)、上导音支架(17)、下导音支架(19)、支点(8);上导音支架(17)和下导音支架(19)分别置于扭矩传音杆(4)的上、下二侧左右相反的方向,琴码架置(5)于扭矩传音杆(4)支点(8)相对的方向,琴码架(5)上绷紧有琴弦(6);
所述的上导音支架(17)的端头设有至少一个调整装置(18);
所述的上下两个琴桶(1)(2)上部分别设有上传音桁架(16)和下传音桁架(13);
所述的传音桁架(13)(16)的一端和琴桶(1)(2)边铰接,另一端通过垫片(15)(25)压在绷紧的发音膜(10)(20)的中部;
所述的下传音桁架(13)的中部支点处和下导音支架(19)的端头支点相铰接,上传音桁架(16)的中部支点处和上导音支架(17)的端头处的调整装置(18)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18)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码架(5)的上部设有数个支撑弦弓的弦槽(54),其下部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为与其相抵顶接触的扭矩传音滚杆(4)的弧形相对应。
CNU2008201230424U 2008-10-17 2008-10-17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64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30424U CN201266478Y (zh) 2008-10-17 2008-10-17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30424U CN201266478Y (zh) 2008-10-17 2008-10-17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6478Y true CN201266478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304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6478Y (zh) 2008-10-17 2008-10-17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647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420B (zh) * 2008-10-17 2010-12-22 北京市杂技学校 双膜双音频提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420B (zh) * 2008-10-17 2010-12-22 北京市杂技学校 双膜双音频提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6478Y (zh) 双膜双音频提琴结构
CN101369420B (zh) 双膜双音频提琴
CN2836158Y (zh) 声音放大共鸣装置
CN203503285U (zh) 一种设置双峰琴码和横梁式高低弦面调控指板的三根弦二胡
CN212516511U (zh) 单排弦颤音箜篌
WO2017165569A1 (en)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vibrating rear diaphragm
CN201163520Y (zh) 一种板膜共振革胡
CN2922029Y (zh) 新型二胡
CN101364404A (zh) 键盘弦乐
CN201716975U (zh) 可调式扬琴止音器
CN2441207Y (zh) 便携式古筝
CN204288779U (zh) 易于揉弦、美化音色的高胡
CN201266485Y (zh) 一种框架式电子古筝
CN100538818C (zh) 集高、中、低音音色于一体的四根弦全胡
CN201749658U (zh) 双音域多音色胡琴
CN220543577U (zh) 牵拉转接装置、弦乐器演奏系统及吉他
CN201576437U (zh) 易于揉弦的板胡
CN2812203Y (zh) 一种多琴筒胡琴
CN101042855B (zh) 太极琴的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
CN201812479U (zh) 一种易于揉弦、美化音色的中音中胡
CN202003666U (zh) 一种手动的调音装置
CN202512866U (zh) 一种加键拓宽音域的f调洞箫
US3511125A (en) Musical instrument soundboard system
CN201307403Y (zh) 可旋转式调音表背带
CN212484917U (zh) 一种吉他用圆弧形变调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