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0941Y -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0941Y
CN201260941Y CNU2008201471825U CN200820147182U CN201260941Y CN 201260941 Y CN201260941 Y CN 201260941Y CN U2008201471825 U CNU2008201471825 U CN U2008201471825U CN 200820147182 U CN200820147182 U CN 200820147182U CN 201260941 Y CN201260941 Y CN 2012609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low
control device
oxygen
volum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471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medical electronics limited company of company of U.S.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D-LINK ELECTRONIC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D-LINK ELECTRONIC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D-LINK ELECTRONIC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471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094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09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09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技术,尤指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包括: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混合气体比例和/或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对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装置;两条以上的气体输入支路,每条所述气体输入支路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用于储存待混气体的气瓶、用于对从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装置、用于在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下对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装置,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均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同时与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中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相连接。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气体混合装置。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气体混合均匀并精密控制气体混合比例。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技术领域
涉及气体混合技术,尤指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背景技术
在焊接、表面处理、医疗设备等等领域,常常需要将不同气体按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再使用,气体混合配比设备也因此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性能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气体混合得均匀与否,二是对气体混合比例能否精确控制,控制精度如何。
目前市场上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虽然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对该设备的性能有更严格要求的用户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例如,在医疗领域,试验室或临床评价机构需要对无创脉膊血氧仪和多参数监护仪的有效性、准确度等进行评价,就需要使用能精确配比出一定含氧比率的均匀的混合气体的设备。上述无创脉膊血氧仪和多参数监护仪均可用于测量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对动脉血氧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这里先对血氧饱和度作一简介: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物氧化过程,而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缩写Hb),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再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中去。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对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一般通过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Arterial blood oxygensaturation)来实现。
传统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是先进行人体采血,再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出血氧分压PO2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且不能进行连续的监测。现在往往采用手指型无创脉膊血氧仪、多参数监护仪等无创的实时的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
显然,有必要对无创型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评价。
为了检验、评价无创脉膊血氧仪和多参数监护仪等无创血氧测量仪器,现有的一种方法是采用血氧模拟仪,该仪器通过模拟输出人体血氧信号,供使用者研究人体血氧曲线的特点。然而此方法的检验精度并不被认可,较可取的是另一种方法,即通过诱导某一受试的正常人至不同的缺氧水平后,抽取动脉血样并马上分析SaO2,进而与无创的脉搏血氧仪或监护仪的SpO2形成比(Pulseoxygen saturation,相当于SaO2,是血氧仪通过无创的血氧探头测量出来的血氧饱和度,而SaO2是通过抽取动脉血样本在血氧仪上分析出来的血氧饱和度)对,计算出ARMS(精度均方根,Accuracy Root Mean Square),以此来定义脉搏血氧仪和监护仪的血氧饱和度测量精度规格。
上述诱导某一受试的正常人至不同的缺氧水平的方法,是让受试者通过呼吸面罩,吸入一定含氧比率的混合气体,通过控制含氧比率,达到控制缺氧水平的目的。当前市场上有为病人提供氧气的氧气流量计,但此设备也仅是增加空气中的氧气比例,并未有精密控制氧气比例的功能。同样,呼吸机也是增加氧气(混合空气和氧气),未有精密控制氧气比例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以使用户能够获得可精确控制比例的混合均匀的混合气体,特别是为检验、评价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的测试试验提供一种能够精密控制氧氮比例并保证氧氮混合均匀的辅助设备。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包括:
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混合气体比例和/或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或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装置;两条以上的气体输入支路,每条所述气体输入支路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用于储存待混气体的气瓶、用于对从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装置、用于在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下对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装置;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同时与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中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相连接,并用于将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中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进行混合。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所述气体混合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气体混合腔形状为凸脊状的凸脊气体混合器;或,气体混合腔形状为螺旋状的螺旋气体混合器。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气体输入支路数目相等的流量显示装置,所述流量显示装置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实际流量;用于对气体流量进行设置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各所述流量显示装置与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流量。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各所述气瓶储存的待混气体为纯净的单一气体。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显示从各所述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的气压计;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入支路开闭的旋钮开关,所述旋钮开关置于所述气压计之后;用于显示受所述旋转开关控制后的气体流量的流量显示表,所述流量显示表置于所述旋钮开关之后;用于排出过量气体的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置于所述流量显示表之后。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
气体混合腔形状为凸脊状的凸脊气体混合器;或,气体混合腔形状为螺旋状的螺旋气体混合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配比方法,包括:
调节各气体气压;根据用户设置的混合气体比例和/或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对各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将经过流量控制的各气体导入气体混合装置进行混合。
上述的气体混合配比方法,所述根据用户设置的混合气体比例和/或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对各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包括:
确定混合气体总流量,并匹配出其含氧比率与所述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型;根据用户设置的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利用所述对应关系模型自动计算对应的氧气比率;根据计算出的所述氧气比率和所述混合气体总流量,确定氧气和氮气各自的流量并对各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
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控制器的精确控制,气体在经气体混合器混合之后,可以保证输出具有精确可控的混合气体比例的、均匀的混合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保证了混合气体中各气体比例的准确与稳定,二是保证了气体混合均匀,三是可以使受试者达到某一稳定的缺氧水平,从而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外观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背面功能接口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显而易见地,上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两条气体输入支路即第一气体输入支路和第二气体输入支路,以及一个气体混合装置40、一个智能控制装置30。气瓶211、气压调节装置212、流量控制装置213依次相连构成第一气体输入支路,气瓶221、气压调节装置222、流量控制装置223依次相连构成第二气体输入支路,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均管道连接于气体混合装置40,同时,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均电连接于智能控制装置30。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待混气体(各待混气体可为任何气体,优选纯净的单一气体比如纯氧、纯氮)从气瓶211与气瓶221输出后,经气压调节装置212与气压调节装置222调节气压,然后由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对其进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过程中,智能控制装置30会经由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采样、提取出所需的信息比如实时流量值,以控制各气体的流量的稳定及各气体流量之间比例的稳定,这里,用户可以在智能控制装置30上设置各气体流量或各气体流量比例,智能控制装置30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智能流量控制。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是对第一实施例的细化,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在流量控制装置213、流量控制装置223与气体混合器40之间增加了管道连接件101,在气体混合器40之后增加了气体输出装置50。气压计4、旋钮开关6、流量显示表5、泄压阀7的组合(可根据需要增减元件或适当调整连接顺序)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压调节装置212,气压计10、旋钮开关12、流量显示表11、泄压阀13的组合(可根据需要增减元件或适当调整连接顺序)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压调节装置222,凸脊气体混合器102、螺旋气体混合器103的组合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混合装置40,流量控制装置213、流量控制装置223通过管道连接件101与凸脊气体混合器102连接,螺旋气体混合器103后接气体输出装置50,智能控制装置由控制器16、流量显示装置302、流量显示装置303组成。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待混气体(各待混气体可为任何气体,优选纯净的单一气体比如纯氧、纯氮)从气瓶211与气瓶221输出后,气压计4与气压计10显示气瓶211与气瓶221输出的气体气压,旋钮开关6与旋钮开关12可进一步控制气体气压,流量显示表5与流量显示表11将经过控制的气体流量进行直观显示,以使用户可根据需要,调整旋钮开关开闭度,从而调整气体流量,为了避免流量过大对设备造成影响甚至损坏,流量指的是气体流出的速度,它的单位是升/分钟,流量显示表在这里只作为调节输出的参考值。在流量显示表5与流量显示表11后分别加装泄压阀7和泄压阀13,待混气体流经泄压阀7和泄压阀13后,由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对其进行流量控制,同时,流量显示装置302与流量显示装置303显示实时的各待混气体流量,用户可以直观监视气体的流量,并通过控制器16进行实时调控。待混气体经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控制后,然后再流入管道连接件101,随即进入凸脊气体混合器102和螺旋气体混合器103进行混合,最后通过气体输出装置50将气体输出。优选的,气体输出装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混合后的气体进行一些处理,比如干燥化、湿化、杀菌等等。
结合图3至图6,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外观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中,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的背面功能接口示意图,所述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即图3中的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
上述第三实施例是对第二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第三实施例可直接应用于医疗领域,比如,作为一个辅助设备起到精密控制氧氮比例并保证氧氮混合均匀的作用,以用于辅助检验、评价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的测试试验。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在第一气体输入支路和第二气体输入支路均设有湿化瓶,以使测试试验时,受试者能更舒适地呼吸氧气。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还将流量控制装置213、流量控制装置223、流量显示装置302、流量显示装置303、管道连接件101、凸脊气体混合器102、螺旋气体混合器103集成在氧气/氮气混合控制器15中,其中,流量控制装置213与流量控制装置223采用现有市场上可见的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流量显示装置302与流量显示装置303采用现有市场上可见的气体质量流量显示/积算仪,管道连接件101采用三通。自带有氧气瓶开关3的医用级氧气瓶1相当于气瓶211,自带有氮气瓶开关9的医用级氮气瓶2相当于气瓶221,集水杯17、硅胶气囊18、细菌过滤器19、呼气阀20、呼吸管路固定支架21、一次性细菌过滤器22、呼吸面罩23的组合(可根据需要增减元件或适当调整连接顺序)相当于气体输出装置50。优选的,氧气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311对氧气流量设置有一上限,以避免人吸入过高浓度的氧气引起中毒等不良后果。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器16采用的是可方便携带的个人计算机,用户可以在上面设置想要的氧氮比例值或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氧饱和度或静脉血氧饱和度,计算机会根据用户的设置自动控制各气体流量,以达到用户的需要。另外,气体流量积算仪是对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输出端输出的流量进行测量,并通过这个反馈来纠正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输出的流量的。需要说明的是,气体质量流量显示/积算仪本身也具有控制和显示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将其用通信电缆与个人计算机连接后,个人计算机也具有这些功能,当然,个人计算机多了智能控制的功能。
参见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凸脊气体混合器102和螺旋气体混合器103,优选的,在凸脊气体混合器102前面设一个管道连接件1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三通),集成在该气体混合装置中。管道连接件101、凸脊气体混合器102、螺旋气体混合器103之间采用TPU管连接。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元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元器件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的实施例的使用方法。这里仅以该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即从“为检验、评价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的测试试验提供一种能够精密控制氧氮比例的辅助设备”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在试验前,先测量受试者的肺活量、呼吸次数,进而计算出氮气氧气总流量=肺活量×呼吸次数;
在试验前,任取三个SaO2值,这里我们取三个分别介于90%至100%之间、80%至90%之间、70%至80%之间的SaO2值,然后用无创脉搏血氧仪测量此三个值对应的氧气和氮气流量,进而匹配出最佳的线性控制模型,此线性控制模型有对应的SaO2值对应的O2流量和N2流量,因此,只需要提供SaO2值,即可马上得到对应的O2流量和N2流量,以实现智能控制。
因为每个受试者都有其个体的差异,有时我们输入期望的SaO2与实际动脉血的SaO2有所差异,此时可以通过操作界面,微调氮气的流量,使得到的SaO2值与期望值更接近。
为了得到更佳的数据,此软件可以储存某次试验的实际值SaO2与实际的O2所需的的流量和N2所需的流量的对应关系,并作为一项特定的线性控制模型,如果下次试验时,遇到同样的受试者,可以调出此线性控制模型来实现智能控制的目的。
实验开始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参照图2将各器件组立成型;
2、打开混合控制器和计算机预热15分钟;
3、调整流量控制器,使之处于“关闭状态”;
4、打开氧气瓶的旋转开关,确认氧气输入支路上的气压计4显示值大于2000kpa,其中,要保证气压大于一定值是因为若气压太小,可能会导致在期望达到低血氧饱和度时,由于氧气气压不足,无法输出足够的流量;
5、打开氮气瓶的旋转开关,确认氮气输入支路上的气压计10显示值大于5000kpa,其中,要保证气压大于一定值是因为若气压太小,可能会导致在期望达到高血氧饱和度时,由于氮气气压不足,无法输出足够的流量;
6、在计算机上输入受试者肺活量,确定氮气流量初始值,并选定线性控制模型;
7、在计算机上输入期望达到的SaO2值;计算机将请求确认氧气和氮气流量值;
8、点击确认,氧气和氮气流量控制器收到指令后,马上输出对应的氧气和氮气流量;
9、将呼吸面罩放在受试者口鼻处,并用松紧带固定好面罩,确保空气不会从面罩周围进入口腔和鼻腔。并确保松紧带没有过紧使受试者不舒适。
10、三分钟后,控制用脉搏血氧仪将显示出稳定的SpO2值,此时可以抽取受试者的动脉血样,并送到相关分析仪器上分析出SaO2值。
11、如果脉搏血氧仪上显示的SpO2值或相关分析仪器分析出的SaO2值与在计算机输入的SaO2期望值偏差超过±2%,则认为所设定的氮气过高或过低,或者线性控制模型不合适,应根据相关分析仪器的SaO2值重新选择线性控制模型,或对氮气流量进行微调。
12、如果气瓶输出的气压过大,而智能控制装置输出的流量小,泄压阀将会泄压,泄出较大的流量时,将会发出鸣叫,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想要消除鸣叫声,应调整湿化瓶前面的旋转开关,使流量显示表指示的流量,与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输出的值相近。
优选的,上述步骤7至8中,用户也可以直接输入氮/氧比例,进行控制。
优选的,上述气体混合配比方法中,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期望达到的SpO2值,进行控制。
优选的,上述气体混合配比方法中,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期望达到的血氧饱和度值,进行控制。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户可以精确控制氧/氮混合比例,从而为检验、评价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的测试试验提供一种能够精密控制氧氮比例的辅助设备和方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权利范围,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的混合气体比例和/或血氧饱和度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或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气体流量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装置;
两条以上的气体输入支路,每条所述气体输入支路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用于储存待混气体的气瓶、用于对从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装置、用于在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下对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装置;
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同时与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中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相连接,并用于将各所述气体输入支路中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进行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
气体混合腔形状为凸脊状的凸脊气体混合器;
或,气体混合腔形状为螺旋状的螺旋气体混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与所述气体输入支路数目相等的流量显示装置,所述流量显示装置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实际流量;
用于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各所述流量显示装置与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输出的气体的流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流量显示装置为气体质量流量显示/积算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瓶储存的待混气体为纯净的单一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
用于显示从各所述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的气压计;
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输入支路开闭的旋钮开关,所述旋钮开关置于所述气压计之后;
用于显示受所述旋转开关控制后的气体流量的流量显示表,所述流量显示表置于所述旋钮开关之后;
用于排出过量气体的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置于所述流量显示表之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8、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
气体混合腔形状为凸脊状的凸脊气体混合器;
或,气体混合腔形状为螺旋状的螺旋气体混合器。
CNU2008201471825U 2008-09-02 2008-09-02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094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1825U CN201260941Y (zh) 2008-09-02 2008-09-02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1825U CN201260941Y (zh) 2008-09-02 2008-09-02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0941Y true CN201260941Y (zh) 2009-06-24

Family

ID=4080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4718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0941Y (zh) 2008-09-02 2008-09-02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094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5235A (zh) * 2013-08-09 2013-11-27 兰州大学 多模控温式血氧分压动力学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5235A (zh) * 2013-08-09 2013-11-27 兰州大学 多模控温式血氧分压动力学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9605A (zh)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和方法
CA2309044C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ulmonary blood flow by pulmonary exchange of oxygen and an inert gas with the blood
AU774661B2 (en) Automatic lung parameter estimator
CN104665835A (zh) 一种人体能量代谢检测装置及方法
KR20140104406A (ko) 호기-말 가스 모니터링 장치
WO1993025142A2 (en) In vivo measurement of end-tidal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and filters therefor
CN105052784B (zh) 一种海洋生物代谢生理测定系统及方法
CA2460201A1 (en) Non-invasi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vascular occlusions
CN104407026A (zh) 一口气多参数呼气一氧化氮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0389198A (zh) 基于人机交互模块的呼出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5157269U (zh) 潮气末气体取样装置
CN104713989B (zh) 一种基于混合室技术的气体代谢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500482B (zh) 用于分析肺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4088A (zh) 能量消耗的估算
CN201260941Y (zh) 一种气体混合配比设备
CN116392691A (zh) 用于无创呼吸设备的混氧控制方法及混氧控制设备
CN105496412B (zh) 一种呼气炎症监护方法和装置
CN208860570U (zh) 一种导管气流阻力测试装置
CN101158676B (zh) 一种评价血液及其代用品携氧、释氧功能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320823A (zh) 一种滴定式伺服吸氧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2942101U (zh) 一种可用于低灌注和低血氧测量的脉搏血氧仪
RU5184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заболеваний человека по выдыхаемому воздуху
CN210301004U (zh) 一种对于化学刺激的呼吸中枢驱动反应性的测定装置
CN103083741B (zh) 气血交换血氧饱和度监测装置
CN115886784A (zh) 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MEIDILIAN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MED-LIN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Office of wave wave mouth community Dalang South Road West Ying Tyrone building A Industrial Zone (A zone 1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The medical electronics limited company of company of U.S. of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51805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Longhua Dalang Street Hua Fu Road, Industrial Park Secon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d-Link Electronics Tech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