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0664Y -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0664Y
CN201260664Y CNU2008201225820U CN200820122582U CN201260664Y CN 201260664 Y CN201260664 Y CN 201260664Y CN U2008201225820 U CNU2008201225820 U CN U2008201225820U CN 200820122582 U CN200820122582 U CN 200820122582U CN 201260664 Y CN201260664 Y CN 20126066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central
type wireless
wireless mul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25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英
史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B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B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B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B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25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066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066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066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包括便携式监护终端、无线收发单元、两个以上的基站、中央基站和中央监控单元,其中,携式监护终端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无线收发单元将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其附近的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接力,将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中央基站,并通过中央基站内设置的中央监控单元进行数据处理。本实用新型采用蜂窝基站接力的方式,使传输的有效面积大大增加,可以覆盖医院的各个病区,并且由于加大通讯距离依靠基站接力,不依靠加大功率,所以每个监测单元的无线收发单元可以设计为超低功耗。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特许频率,非常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监测参数的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传输两种。对于无线传输通常采用点对点直接传输,即监测设备将采集参数后,直接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传输给中央监控单元,这种微功率无线传输距离很短。对于无线传输方式,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传输信号有足够大的强度,以确保信号噪声比。因此,其传输的距离越远,无线发射装置所需要的功率越大。但对于医院,为了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信号波的功率有严格的规定,功率加大后需要申请特定的频率,从而非常不利于医疗监测参数的无线传输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不仅低功耗,而且传输距离可以任意扩展,以及无需申请频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包括便携式监护终端、无线收发单元、两个以上的基站、中央基站和中央监控单元,其中,携式监护终端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无线收发单元将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其附近的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接力,将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中央基站,并通过中央基站内设置的中央监控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进一步,所述携式监护终端包括用于对心电(ECG)、脉搏(Pulse)进行实时监测的心电模块,用于对无创血压(NIBP)、有创血压(IBP)进行实时监测的血压模块,用于对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实时监测的血氧模块,用于对二氧化碳(CO2)进行实时监控的二氧化碳模块,用于对温度(Temperature)进行实时监测温度模块。
进一步,所述无线收发单元包括:第一RF收发机和第一收发控制器,所述第一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
进一步,所述中央基站包括:第二RF收发机和第二收发控制器,所述第二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
进一步,在所述无线收发单元和监测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码/解码器,该第二编码/解码器以4位数据码、3位监督码和1位无效码顺序编码,编码生成的数据流由下至上存入所述第二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冲区,该缓冲区的长度为数据编码后的数量;然后按照交织的方式将所述数据码和监督码发送,即: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并从高位向低位的方式一位一位地经过所述第二RF收发机以射频方式发出,每一层的数据流发送一位后即向高位挪一位,低位以无效码补充。
进一步,在所述中央监控单元和中央基站之间设置有第一编码/解码器,所述发送的数据流从左至右存入所述第一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存区,然后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通过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依次读出。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进一步,所述控制与分析模块为设置有处理软件的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基站与基站之间及基站与中央基站之间通过有线或无限方式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蜂窝基站接力的方式,使传输的有效面积大大增加,可以覆盖医院的各个病区,并且由于加大通讯距离依靠基站接力,不依靠加大功率,所以每个监测单元的无线收发单元可以设计为超低功耗采用2节五号电池,可连续工作6天以上。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特许频率,非常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便携式监护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实施例1数据流在缓冲区内的存储方式。
图4为最底层字节的高位准备发送的状态。
图5为最底层字节的高位发送完毕,低位以无效位补充,且倒数第二层字节的高位准备发送的状态。
图6为倒数第二层字节高位发送完毕,低位以无效为补充,且倒数第三层字节的高位准备发送的状态。
图7为最上面一层字节最后一位准备发送的状态。
图8为实施例2基站与基站之间及基站与中央基站之间采用有线方式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便携式监护终端1、无线收发单元3、若干各基站41、42、43、44......4n、中央基站5、第一编码/解码器6、第二编码/解码器2和中央监控单元7,中央基站5与各基站之间均为无线方式相连接;其中,无线收发单元3包括:第一RF收发机和第一收发控制器,第一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无线中心站包括:第二RF收发机和第二收发控制器,第二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
如图2所示,便携式监护终端1包括心电模块12、血氧模块13、无创血压模块16、二氧化碳模块14和温度模块15,用于对心电(ECG)、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温度(Temperature)、二氧化碳(CO2)、有创血压(IBP)和脉搏(Pulse)进行实时监测,经过一控制分析处理模块11后,传送给第二编码/解码器2;如图3所示,第二编码/解码器2以4位数据码、3位监督码和1位无效码顺序编码生成数据流,编码生成的数据流由下至上存入第二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冲区,每一层的数据流为一个字节,该缓冲区的长度为数据编码后的数量;然后按照交织的方式将数据码和监督码发送,即: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并从高位向低位的方式一位一位地经过第二RF收发机以射频方式发出,每一层的数据流发送一位后即向高位挪一位,低位以无效码补充,如图4至7所示。通过该无线收发单元3传输给与无线收发单元3距离最近的一个基站4n,其中,控制与分析模块11为设置有处理软件的单片机;
基站41、42......4n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接力,将监测数据传输到距离中央基站5最近的一个基站41,接力的条件主要是根据基站所发出的信号强度,并总是采用信号强度最大的小区通讯,如图1中信号较弱的基站43、44就不参与数据接力,最后通过基站41将监测数据传输给中央基站5;
中央基站5将接收的监测数据传输给第一编码/解码器6,接收的数据流从左至右存入第一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存区,然后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通过第一编码/解码器6依次读出。
中央监控单元7为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用于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中央监控单元7开机后,首先对中央基站5等相关电路初始化,然后立即搜寻等待注册的便携式监护终端1,对已验证的便携式监护终端1分配注册码,存储并发送广播信道号、通讯信道号、小区信号强度、通讯小区号码、下次通讯的时间等信息,并按此信息按照通讯协议开始通讯。其中通讯小区号码随小区信号强度变化而变化,总是用信号强度最大的小区通讯。
其中通讯协议分三层:第一层为小区管理控制协议,第二层为小区内部管理协议,第三层为分机与小区的通讯与数据协议,协议内规定了广播信道、通讯信道、信号强度、小区号码、下次通讯的时间、数据格式、机型、机号、机器状态及测量数据等等。
便携式监护终端1开机后,首先对无线收发单元3及各监测模块等相关电路初始化,然后立即等待注册,注册成功后,将中央监控单元7发来的指令与信息存储,并开始按照指令与协议工作,便携式监护终端1本身的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小区号码、机型、机号、机器状态等随时发给中央监控单元7。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注册,说明中央监控单元7未开或网络有问题,为节约电量,便携式监护终端1即进入间歇等待注册状态,轮番进入休眠与等待注册。
便携式监护终端1进入工作后,其控制与分析模块11按照各监测参数测量协议发出测量指令,收集数据后进行分析运算包括滤波、数值计算及压缩后,开始数据编码、数据交织,准备好的数据放入待发队列,等待发送指令。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基站与基站之间及基站与中央基站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这样实施例的简易实施方式,适用于范围较小的地方使用。其余方式同实施例1。

Claims (9)

1、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便携式监护终端、无线收发单元、两个以上的基站、中央基站和中央监控单元,其中,携式监护终端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无线收发单元将检测的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其附近的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接力,将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到中央基站,并通过中央基站内设置的中央监控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式监护终端包括用于对心电(ECG)、脉搏(Pulse)进行实时监测的心电模块,用于对无创血压(NIBP)、有创血压(IBP)进行实时监测的血压模块,用于对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实时监测的血氧模块,用于对二氧化碳(CO2)进行实时监控的二氧化碳模块,用于对温度(Temperature)进行实时监测温度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单元包括:第一RF收发机和第一收发控制器,所述第一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基站包括:第二RF收发机和第二收发控制器,所述第二收发控制器设置有矩形缓冲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收发单元和监测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码/解码器,该第二编码/解码器以4位数据码、3位监督码和1位无效码顺序编码,编码生成的数据流由下至上存入所述第二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冲区,该缓冲区的长度为数据编码后的数量;然后按照交织的方式将所述数据码和监督码发送,即: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并从高位向低位的方式一位一位地经过所述第二RF收发机以射频方式发出,每一层的数据流发送一位后即向高位挪一位,低位以无效码补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监控单元和中央基站之间设置有第一编码/解码器,所述发送的数据流从左至右存入所述第一收发控制器的矩形缓存区,然后将存入缓冲区内的数据流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通过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依次读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式监护终端中设置的控制与分析模块为设置有处理软件的单片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基站之间及基站与中央基站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
CNU2008201225820U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066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5820U CN201260664Y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5820U CN201260664Y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0664Y true CN201260664Y (zh) 2009-06-24

Family

ID=4080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258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0664Y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066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2814A (zh) * 2010-02-02 2010-06-30 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追踪定位监控系统
CN102423257A (zh) * 2011-08-25 2012-04-25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健身测评系统
CN109730639A (zh) * 2019-01-07 2019-05-10 重庆允升科技有限公司 患者移动环境下生命体征监控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2814A (zh) * 2010-02-02 2010-06-30 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追踪定位监控系统
CN102423257A (zh) * 2011-08-25 2012-04-25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健身测评系统
CN109730639A (zh) * 2019-01-07 2019-05-10 重庆允升科技有限公司 患者移动环境下生命体征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1124C (zh) 一种面向体域医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方法
CN103191006A (zh) 一种室内无线全方位定位导盲系统
CN102133090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健康检测监护系统
CN201260664Y (zh)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201005693Y (zh) 无线心电采集及gps定位装置
CN106452478A (zh) 一种用于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的LoRa无线射频通信装置
CN105920714A (zh) 一种智能制氧机医疗平台
CN202051693U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健康检测监护系统
CN202568244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管理系统
CN206790713U (zh) 施工现场人员定位装置
CN203433519U (zh) 一种超低功耗实时精确定位装置
CN10389282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
CN1885989A (zh) 一种蜂窝式无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203369896U (zh) 基于Zigbee的人体生命特征参数监测系统
CN105956385A (zh) 基于Android平台的多参数健康检测管理系统
CN206077364U (zh) 一种基于多卡机制的北斗数据发送装置
CN109938712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人体血压状态监测方法
CN202636910U (zh) 远程健康监测系统
CN205215203U (zh) 一种运用于医疗监护的便捷式无线医疗检测系统
CN202665523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心电图仪
CN203609413U (zh) 一种无线血压计
CN203861681U (zh) 输注泵监测系统
Fengqin et al. Zigbee technology fo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remote medical monitoring system
CN202568221U (zh) Gprs远程医疗智能终端
CN202600713U (zh) Gprs远程医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