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5748Y - 直流电位差计 - Google Patents

直流电位差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5748Y
CN201255748Y CNU2008201383171U CN200820138317U CN201255748Y CN 201255748 Y CN201255748 Y CN 201255748Y CN U2008201383171 U CNU2008201383171 U CN U2008201383171U CN 200820138317 U CN200820138317 U CN 200820138317U CN 201255748 Y CN201255748 Y CN 2012557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measuring disk
replacement
brush
sli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83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383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574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57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57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流电压测量的电位差计,它有四只步进盘与一只双滑线盘,五只盘都有电阻值相同测量盘与代换盘组成,工作电流在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分成10∶1的两个支路,每个支路的两个盘并联且电流比是10∶1,除第一步进盘外,其余各盘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之间通过电阻连接或用导线连接,每只步进盘或双滑线盘都没有辅助盘,这就减小了仪器的体积,降低仪器的生产成本,同时五只测量盘间用导线连接,消除了变差与热电势的影响。

Description

直流电位差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直流电压进行测量的仪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05100623569、2005100622373、2005100622585等公开了有五个步进盘或有一个双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它的第二、第三步进盘各有测量盘、代换盘与辅助盘组成,测量盘与代换盘上的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盘每增加一个电阻,代换盘就减小相同电阻,当第二步进盘置第0点时,第二步进盘与第三步进盘并联部分电阻相等,当第三步进盘置不同示值时,电路阻值不变。当第二步进盘不置在“0”时,第三步进盘置不同示值,电路阻值在没有第III”辅助盘时阻值是变化的,第三步进盘每增加一个步进,电路阻值会增加每个步进电阻一半的阻值,为了保持电路总阻不变,在第III”辅助盘每个步进减少同样阻值,当第二步进盘置第0点时阻值最小,这时让第III”辅助盘电阻全部串入电路,使电路阻值不变。由于第一步进盘及双滑线盘均由阻值相同的测量盘及代换盘组成,所以四个盘无论置何示值,电路总阻不变。为此第二步进盘除有测量盘、代换盘外,增加了辅助盘来区别步进盘置第0点及不置第0点两种情况的电路连接,第三步进盘也增加了辅助盘,上面有10只电阻来分别接入或切出若干个电阻使电路总阻不变。第四、第五盘也同理有了辅助盘。
由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步进盘都有辅助盘,增加了开关的层数,从而增大了仪器的体积,也使开关及仪器结构变得复杂,特别是仪器检定过程中如果发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步进盘测量数据超差,要修正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步进盘开关的内层电阻是非常麻烦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在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连接上不通过开关切换,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都取消辅助盘,这能减小仪器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1,对单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是这样采取:
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926Ω调定电阻RN和调节范围在0~2Ω的可调电阻RP3,再到960Ω固定电阻R0,经过0~33Ω的可调电阻RP2及22×30Ω的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从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2,对单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另一种是这样采取:
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926Ω调定电阻RN和调节范围在0~2Ω的可调电阻RP3,再到960Ω固定电阻R0,经过0~33Ω的可调电阻RP2及22×30Ω的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从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3,对有二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是这样采取:
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926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19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经过8488/11Ω电阻R5后与300Ω电阻r1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0.1量程触点,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2层的×0.1量程触点与第I测量盘电刷都与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2430Ω电阻r2—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2层的×0.1量程触点,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2层的×1量程触点,K1-2层的×1量程触点再接在调定电阻RN的高电位端,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与K1-2层的二个常闭触点短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III测量盘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的切换开关K2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4,对有二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另一种是这样采取:
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量程转换开关K1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841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80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779/11Ω电阻R5后与20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与18000Ω电阻r2的一端并联在单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量程触点,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在单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0.1量程触点,量程转换开关K1的常闭触点与841Ω的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5,对有二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一种是这样采取:
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调定电阻RN,再到可调电阻及固定电阻R0后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2层的常闭触点,K12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926Ω的调定电阻RN1,再经过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与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K1-2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9260Ω的调定电阻RN2,再经过0~20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5,与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常闭触点,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22×30Ω可调电阻RP1与20×310Ω可调电阻RP4的连接点,可调电阻RP1的另一端经过0~33Ω可调电阻RP2、960Ω定值电阻R0与工作电源负极连接,可调电阻RP4的另一端经过23000Ω定值电阻Ra与K1-1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6,对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是这样采取:
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三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K1-3层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926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19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8479/11Ω电阻R5后与3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1量程触点,K1-2层的×1量程触点与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K1-3层的×1量程触点通过2430Ω电阻r2与K1-3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连接后再接在调定电阻RN的高电位端,三刀三掷开关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第I测量盘电刷;30Ω电阻r3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K1-1层的×0.1量程触点,K1-2层的×0.1量程触点通过270Ω电阻r4与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K1-3层的×0.1量程触点与K1-3层的×1量程触点通过240.3Ω电阻r5连接,三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K1-3层的四个常闭触点短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7,对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另一种是这样采取:
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量程转换开关K1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841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80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788/11Ω电阻R5后与2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与18000Ω电阻r3的一端并联在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0量程触点,电阻r3的另一端与1800Ω电阻r2的一端并联在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量程触点,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后,经过1620Ω电阻r4与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0.1量程触点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常闭触点与841Ω的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8,对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一种是这样采取:
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开关K1上的电阻组成的电阻网络到960Ω固定电阻R0,再连接0~35000Ω可调电阻RP1的一端,可调电阻RP1的滑动触点连接0~1400Ω可调电阻RP2的一端,可调电阻RP2的滑动触点连接0~56Ω可调电阻RP3的一端,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与可调电阻RP3、可调电阻RP2、可调电阻RP1的另一端并联在工作电源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在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双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2层的常闭触点,K1-2层的×0.2量程触点与×1量程触点间通过36123Ω调定电阻RN3及0~55Ω可调电阻RP4连接,K1-2层的×1量程触点与×10量程触点间通过8334Ω调定电阻RN2及0~10Ω可调电阻RP5连接,K1-2层的×10量程触点与双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常闭触点间通过926Ω调定电阻RN1及0~2Ω可调电阻RP6连接,K1-1层的常闭触点连接标准电池EN负极,K1-1层的×10量程触点通过960Ω固定电阻R0到工作电源负极,K1-1层的×10量程触点与K1-1层的×1量程触点间通过26000Ω固定电阻Ra连接,K1-1层的×1量程触点与K1-1层的×0.2量程触点间通过116000Ω固定电阻Rb连接,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与K1-2层的常闭触点连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不用辅助盘,这使直流电位差计结构简单,体积缩小,整台仪器外型尺寸减小许多,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仪器用于测量部分的测量盘是用导线连接的,接触电阻及变差不在补偿回路内,影响的只是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总阻,由于总阻阻值很大,所以变差可以忽略,几个μV的热电势影响的是电源电压,因此影响可以忽略,零电势可增大滑线盘与第I测量盘之间引线电阻来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电路。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原理电路。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量程变换电路。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二量程变换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二量程变换电路。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量程变换电路。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三量程变换电路。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三量程变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图1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右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左边流动,1/11右边流动。各个步进盘置其它触点时,每个步进盘里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三步进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0/11mA,第三步进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V′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4、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因此,2.2Ω电阻R4上的电流是1/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11n3+1/11×110+10/11×11n2+1×R1+1×1000n1/11—0.1×(20—n1)×1000/11—0.1×(10
        —n4)×1.1—0.1/11×1.1n4—0.1/11×(10—n5)×1.1(mv)
=n3+110/11+10n2+1×R1+1100n1/11—2000/11—1.1+0.11n4—0.01n4—0.1+0.01n5(mv)
=n3+10n2+100n1+0.1n4+0.01n5+10+1903.2/11—2000/11—1.1—0.1(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内附标准是这样校准的:在“Ux”两端的两个测量端钮按极性接上2V标准电压信号,开关K掷向左边,测量盘示值与标准电压值相同,通过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电阻RP1及RP2,使检流计指零,再将开关K掷向右边,取样用调定电阻RN的阻值是926Ω,串联了0~2Ω可调电阻RP3,调节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再次指零,再将开关K掷向左边,调节可调电阻RP2,使检流计指零,又将开关K掷向右边,调节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指零,当开关K掷向左边及掷向右边不作调节检流计均指零时,说明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就标准化,即调定电阻上的压降与不饱和标准电池EN的电动势已经相等,这时将可调电阻RP3锁定,这台直流电位差计今后就以此为标准。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96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实施例2,在图2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等于2122.1Ω,右边电阻等于21221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在左边流动,1/11在右边流动。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置其它示值时,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电路总阻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11.11Ω电阻R1、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另一路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因此,11.11Ω电阻R1上的电流是10/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四步进盘后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两个支路电阻值都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11mA,第四步进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0.11n5+1/11×110+10/11×11n2+1×R3+1×1000n1/11—0.1×(20—n1)×1000/11—0.1
×(10—n3)×11—0.1/11×11n3—0.1/11×(10—n4)×11(mv)
=0.01n5+10+10n2+2022/11+100n1—2000/11—11+1.1n3—0.1n3—1+0.1n4(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96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内附标准的校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在图3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右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左边流动,1/11右边流动。各个步进盘置其它触点时,每个步进盘里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三步进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0/11mA,第三步进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V′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4、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因此,2.2Ω电阻R4上的电流是1/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在×0.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阻为21212/11Ω,加上8488/11Ω电阻R5,共2700Ω,阻值为300Ω的电阻r1与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电阻加电阻R5并联,使流过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流减小到×1量程时的1/10,则量限降低到×1量程时的1/10,电阻r1与两把电刷并联后使电阻值减小,因此在直流电位差计电路中串入2430Ω电阻r2来保持总电阻不变。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11n3+1/11×110+10/11×11n2+1×R1+1×1000n1/11—0.1×(20—n1)×1000/11—0.1×(10
         —n4)×1.1—0.1/11×1.1n4—0.1/11×(10—n5)×1.1(mv)
=n3+10n2+1100n1/11—2000/11—1.1+0.11n4—0.01n4—0.1+0.01n5+110/11+1×R1(mv)
=n3+10n2+100n1+0.1n4+0.01n5+10+1903.2/11—2000/11—1.1—0.1(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量程时的示值,在×0.1量程时,
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供电,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19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内附标准的校准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在图4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等于2122.1Ω,右边电阻等于21221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在左边流动,1/11在右边流动。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置其它示值时,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电路总阻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21mA,在×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11.11Ω电阻R1、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另一路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因此,11.11Ω电阻R1上的电流是10/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四步进盘后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两个支路电阻值都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11mA,第四步进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在×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阻为21221/11Ω,加上779/11Ω电阻R5,共2000Ω,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电阻加上电阻R5被10倍于自身阻值的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因此流过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电流的10/11,流过电阻r1和电阻r2的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的1/11;在×0.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加上电阻R5、串联电阻r2后,以10倍于电阻r1的阻值与电阻r1并联,使电阻r1上的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的10/11,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电流的1/11,因此测量盘上电流减少到1/10,使量限降低到1/10。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0.11n5+1/11×110+10/11×11n2+1×R3+1×1000n1/11—0.1×(20—n1)×1000/11—0.1
×(10—n3)×11—0.1/11×11n3—0.1/11×(10—n4)×11(mv)
=0.01n5+10+10n2+2022/11+100n1—2000/11—11+1.1n3—0.1n3—1+0.1n4(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量程时的示值,在×0.1量程时,
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供电,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80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内附标准的校准同实施例3。
实施例5,在图5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右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左边流动,1/11右边流动。各个步进盘置其它触点时,每个步进盘里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
在×10量程时,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三步进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0/11mA,第三步进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V′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4、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因此,2.2Ω电阻R4上的电流是1/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标准电池EN的电动势在1.0188~1.0196V之间,×10量程时,工作回路总阻约在3800~4510Ω之间,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之间供电,通过校准可调电阻RP3使工作电流等于1.1mA。×1量程时,工作回路总阻约在38000~45100Ω之间,通过校准可调电阻RP5使工作电流等于0.11mA。
×10量程时,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11n3+1/11×110+10/11×11n2+1×R1+1×1000n1/11—0.1×(20—n1)×1000/11—0.1×(10
          —n4)×1.1—0.1/11×1.1n4—0.1/11×(10—n5)×1.1(mv)
=n3+10n2+1100n1/11—2000/11—1.1+0.11n4—0.01n4—0.1+0.01n5+110/11+1×R1(mv)
=n3+10n2+100n1+0.1n4+0.01n5+10+1903.2/11—2000/11—1.1—0.1(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0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
在×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4.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之间供电,在×10量程,取固定电阻R0=96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为0~33Ω。在×1量程,电路中增加23000Ω固定电阻Ra,20×310Ω可调电阻RP4
标准工作电流是这样确定的:在×10量程,把2V标准信号电压按极性与直流电位差计“Ux”两个测量端钮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各盘总示值与标准信号电压值相同,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左边,调节可调电阻RP1及可调电阻RP2,使检流计G指零;再将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右边,调节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G指零,这时把可调电阻RP3锁定;在×1量程,标准信号电压改成200mV,操作同上。
实施例6,在图6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等于2122.1Ω,右边电阻等于21221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在左边流动,1/11在右边流动。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置其它示值时,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电路总阻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在×10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11.11Ω电阻R1、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另一路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因此,11.11Ω电阻R1上的电流是10/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四步进盘后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两个支路电阻值都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11mA,第四步进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在×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是21221/11Ω,加电阻R58479/11Ω,共2700Ω,阻值为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加电阻R5总阻值的1/9的电阻r1与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加电阻R5总阻并联,使流过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流减小到×10量程时的1/10,使量限降低到1/10,电阻r1与两把电刷并联后使电阻值减小,因此直流电位差计电路中串入电阻r2来保持总电阻值不变。在×0.1量程,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加电阻R5总阻串联电阻r4后,以99倍于电阻r3的阻值与电阻r3并联,使流过测量盘电流减少到×10量程的1/100,使量限降低到×10量程的1/100,并联使阻值减少,通过在直流电位差计电路中串联进电阻r5加电阻r2来保持总阻值不变。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0.11n5+1/11×110+10/11×11n2+1×R3+1×1000n1/11—0.1×(20—n1)×1000/11—0.1
×(10—n3)×11—0.1/11×11n3—0.1/11×(10—n4)×11(mv)
=0.01n5+10+10n2+2022/11+100n1—2000/11—11+1.1n3—0.1n3—1+0.1n4(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0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
在×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在×0.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n1+0.1n2+0.01n3+0.001n4+0.0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供电,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19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内附标准的校准同实施例3。检流计采用光电放大式,如AC12型光电放大式检流计。
实施例7,在图7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右边电阻值等于21212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左边流动,1/11右边流动。各个步进盘置其它触点时,每个步进盘里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
在×10量程时,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21mA,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三步进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0/11mA,第三步进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V′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4、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从第IV′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V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因此,2.2Ω电阻R4上的电流是1/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在×10量程,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阻为21212/11Ω,加上788/11Ω电阻R5,共2000Ω,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电阻加电阻R5被10倍于自身阻值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串联后并联,因此流过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电流的10/11,流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的电流为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的1/11;在×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的电阻加电阻R5串联电阻r3后10倍于互相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相并联,使流过测量盘电流减少到×10量程的1/10;在×0.1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电阻加电阻R5串联电阻r2与电阻r3后与电阻r1并联,串联后的电阻是电阻r1的109倍,因此流过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是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的1/110,该电流是×10量程时的电流的1/100。在×0.1量程,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电阻加电阻R5串联电阻r2与电阻r3后与电阻r1并联,并联后减小的电阻通过串联2430Ω电阻r4来保持电路阻值不变。
×10量程时,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11n3+1/11×110+10/11×11n2+1×R1+1×1000n1/11—0.1×(20—n1)×1000/11—0.1×(10
—n4)×1.1—0.1/11×1.1n4—0.1/11×(10—n5)×1.1(mv)
=n3+10n2+1100n1/11—2000/11—1.1+0.11n4—0.01n4—0.1+0.01n5+110/11+1×R1(mv)
=n3+10n2+100n1+0.1n4+0.01n5+10+1903.2/11—2000/11—1.1—0.1(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0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
在×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在×0.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n1+0.1n2+0.01n3+0.001n4+0.0001n5(mv)
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压为1.5V,由于干电池每节稳定电动势在1.4V~1.65V之间,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供电,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取固定电阻R0=800Ω,可调电阻RP1=22×30Ω,可调电阻RP2调节范围在0~33Ω之间。
内附标准的校准同实施例3。检流计采用光电放大式,如AC12型光电放大式检流计。
实施例8,在图8中,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都置“0”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阻等于2122.1Ω,右边电阻等于21221Ω,因此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总电流的10/11在左边流动,1/11在右边流动。当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置其它示值时,测量盘增加的电阻等于代换盘减少的电阻,所以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无论置何示值,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右边电阻值不变,电路总阻不变。
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工作电流为1.1mA,在×10量程时,第一步进盘两把电刷间左边电流1mA,右边电流0.1mA,左边电流流到与第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代换盘电刷、电阻11.11Ω电阻R1、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另一路经过双滑线盘后到与第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111.1Ω,因此,11.11Ω电阻R1上的电流是10/11mA,双滑线盘上的电流是1/11mA。
右边电流流到与第III′代换盘电刷接触的触点后也分成电流相等的两个支路,一路经过第III′代换盘电刷、电阻22Ω电阻R2、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这一路阻值是22Ω,另一路经过第四步进盘后到与第III测量盘电刷接触的触点,两个支路电阻值都是220Ω,因此,22Ω电阻R2上的电流是1/11mA,第四步进盘上的电流是0.1/11mA。
工作电源用1号电池的电动势在1.4V以下时,电流不够稳定,新电池的电动势达1.65V,采用三组干电池串联供电,为实现电源电压在4.2V~4.95V均能把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流调整到标准状态,×10量程时,串入960Ω固定电阻R0,调节可调电阻RP2、可调电阻RP3使工作回路总阻工作回路总阻约在3800~4500Ω之间,标准电池EN的电动势在1.0188~1.0196V之间,通过926Ω调定电阻RN1,校准0~2Ω可调电阻RP6使工作电流等于1.1mA;×1量程时,又串入26000Ω固定电阻Ra,调节可调电阻RP1、可调电阻RP2、可调电阻RP3使工作回路总阻可在38000~45000Ω之间,通过8334Ω调定电阻RN2,校准可调电阻RP5使工作电流等于0.11mA,×0.2量程时,再串入116000Ω固定电阻Rb,调节可调电阻RP1、调节可调电阻RP2、可调电阻RP3使工作回路总阻在380000~450000Ω之间,通过40700Ω调定电阻RN3,校准可调电阻RP4使工作电流等于0.022mA。
当工作电流标准化后,第I测量盘掷n1,第II测量盘掷n2,第III测量盘掷n3,第IV测量盘掷n4,双滑线盘掷n5(n为某大格示值),开关K2掷向左边,这时位于测量的两个端钮间电压为:
UX=1/11×0.11n5+1/11×110+10/11×11n2+1×R3+1×1000n1/11—0.1×(20—n1)×1000/11—0.1
×(10—n3)×11—0.1/11×11n3—0.1/11×(10—n4)×11(mv)
=0.01n5+10+10n2+2022/11+100n1—2000/11—11+1.1n3—0.1n3—1+0.1n4(mv)
=100n1+10n2+n3+0.1n4+0.01n5(mv)
以上是×10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
在×1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10n1+n2+0.1n3+0.01n4+0.001n5(mv)
在×0.2量程时,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的示值表达为2n1+0.2n2+0.02n3+0.002n4+0.0002n5(mv)
标准工作电流是这样确定的:把2V标准信号电压按极性与直流电位差计“Ux”两个测量端钮连接,直流电位差计量程开关K1置“×10”量程,各盘总示值与标准信号电压值相同,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左边,可调电阻RP1置“0”,调节可调电阻RP2及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G指零;再将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右边,调节可调电阻RP6,使检流计G指零,这时把可调电阻RP6锁定;又把量程开关K1置“×1”量程,把200mV标准信号电压按极性与直流电位差计“Ux”两个测量端钮连接,各盘总示值与标准信号电压值相同,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左边,调节可调电阻RP1、可调电阻RP2及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G指零;再将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右边,调节可调电阻RP5,使检流计G指零,这时把可调电阻RP5锁定;再把量程开关K1置“×0.2”量程,把40mV标准信号电压按极性与直流电位差计“Ux”两个测量端钮连接,各盘总示值与标准信号电压值相同,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左边,调节可调电阻RP1、可调电阻RP2及可调电阻RP3,使检流计G指零;再将双刀双掷开关K2掷向右边,调节可调电阻RP4,使检流计G指零,这时把可调电阻RP4锁定;直流电位差计今后使用时依此为标准。
检流计采用光电放大式,如AC12型光电放大式检流计。

Claims (8)

1,一种直流电位差计,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926Ω调定电阻RN和调节范围在0~2Ω的可调电阻RP3,再到960Ω固定电阻R0,经过0~33Ω的可调电阻RP2及22×30Ω的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从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2,一种直流电位差计,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926Ω调定电阻RN和调节范围在0~2Ω的可调电阻RP3,再到960Ω固定电阻R0,经过0~33Ω的可调电阻RP2及22×30Ω的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从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3,一种有两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926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19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经过8488/11Ω电阻R5后与300Ω电阻r1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0.1量程触点,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2层的×0.1量程触点与第I测量盘电刷都与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2430Ω电阻r2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2层的×0.1量程触点,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2层的×1量程触点,K1-2层的×1量程触点再接在调定电阻RN的高电位端,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与K1-2层的二个常闭触点短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III测量盘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的切换开关K2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4,一种有两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量程转换开关K1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841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80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779/11Ω电阻R5后与20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与18000Ω电阻r2的一端并联在单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量程触点,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在单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0.1量程触点,量程转换开关K1的常闭触点与841Ω的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5,一种有两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电流从直流电位差计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网络到调定电阻RN,再到可调电阻及固定电阻R0后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从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间接有检流计G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再到标准电池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2层的常闭触点,K12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926Ω的调定电阻RN1,再经过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与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K12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9260Ω的调定电阻RN2,再经过0~20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R5,与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标准电池EN负极连接双刀双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常闭触点,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22×30Ω可调电阻RP1与20×310Ω可调电阻RP1的连接点,可调电阻RP1的另一端经过0~33Ω可调电阻RP2、960Ω定值电阻R0与工作电源负极连接,可调电阻RP4的另一端经过23000Ω定值电阻Ra与K1-1层的×1量程触点连接;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6,一种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三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K1-3层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926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19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的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R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8479/11Ω电阻R5后与3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1量程触点,K1-2层的×1量程触点与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K1-3层的×1量程触点通过2430Ω电阻r2与K1-3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连接后再接在调定电阻RN的高电位端,三刀三掷开关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第I测量盘电刷;30Ω电阻r3连接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K1-1层的×0.1量程触点,K1-2层的×0.1量程触点通过270Ω电阻r4与K1-1层的×10量程触点连接,K1-3层的×0.1量程触点与K1-3层的×1量程触点通过240.3Ω电阻r5连接,三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K1-2层、K1-3层的四个常闭触点短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7,一种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电阻及量程转换开关K1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841Ω的调定电阻RN及0~2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3,再经过800Ω固定电阻R0、0~33Ω可调电阻RP2及22×3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PP3的滑动触点回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用于连接测量端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四个测量盘、一个测量盘滑线的电阻网络后,再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到负极端钮组成直流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4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第II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1903.2/11Ω电阻R1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3189/11Ω电阻R3后与第IV′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第IV测量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通过788/11Ω电阻R5后与200Ω电阻r1的一端并联在直流电位差计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与18000Ω电阻r3的一端并联在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0量程触点,电阻r3的另一端与1800Ω电阻r2的一端并联在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1量程触点,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后,经过1620Ω电阻r4与单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0.1量程触点连接,量程转换开关K1的常闭触点与841Ω的调定电阻RN高电位端连接;连接被测量的“UX”两个端钮,正极端钮连接第III测量盘第10点,负极端钮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
8,一种有三个量程的直流电位差计,从4.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四个步进盘与一个双滑线盘上的电阻、量程转换开关K1上的电阻组成的电阻网络到960Ω固定电阻R0,再连接0~35000Ω可调电阻RP1的一端,可调电阻RP1的滑动触点连接0~1400Ω可调电阻RP2的一端,可调电阻RP2的滑动触点连接0~56Ω可调电阻RP3的一端,可调电阻RP3的滑动触点与可调电阻PP3、可调电阻RP2、可调电阻RP1的另一端并联在工作电源负极,组成直流电位差计工作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由各有20×1000/11Ω的第I测量盘与第I′代换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测量盘与第II′代换盘组成,在第二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11.11Ω电阻R1连接,第三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II测量盘与第III′代换盘组成,在第三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22Ω电阻R2连接,第四步进盘由各有10×11Ω的第IV测量盘与第IV′代换盘组成,在第四步进盘上测量盘的电刷与代换盘的电刷经过导线连接,第五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电阻阻值范围都是0~1.1Ω,即始端为0Ω,末端为1.1Ω,其中一根为第V测量盘滑线,另一根为第V′代换盘滑线,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0.1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的刻度盘“10”示值,也就是第V′代换盘滑线及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片;第I′代换盘第20点连接第II′代换盘第10点,第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V′代换盘滑线第10点,第V测量盘滑线第0点连接第II测量盘第10点,第II测量盘第0点经过一只2022/11Ω电阻R3后与第I测量盘第0点连接,第I′代换盘第0点经过一只212001/11Ω电阻P4后与第III′代换盘第0点连接,第III′代换盘第10点连接第IV′代换盘第0点,第IV测量盘第10点连接第III测量盘第0点,第III测量盘第10点与第I测量盘第20点连接;第I′代换盘电刷连接在直流电位差计工作电源正极,第I测量盘电刷连接双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2层的常闭触点,K1-2层的×0.2量程触点与×1量程触点间通过36123Ω调定电阻PN3及0~55Ω可调电阻PP4连接,K1-2层的×1量程触点与×10量程触点间通过8334Ω调定电阻RN2及0~10Ω可调电阻RP5连接,K1-2层的×10量程触点与双刀三掷量程转换开关K1的K1-1层的常闭触点间通过926Ω调定电阻RN1及0~2Ω可调电阻PP6连接,K1-1层的常闭触点连接标准电池EN负极,K1-1层的×10量程触点通过960Ω固定电阻R0到工作电源负极,K1-1层的×10量程触点与K1-1层的×1量程触点间通过26000Ω固定电阻Ra连接,K1-1层的×1量程触点与K1-1层的×0.2量程触点间通过116000Ω固定电阻Rb连接,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2与K1-2层的常闭触点连接,直流电位差计用于测量的“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第V测量盘滑线第10点连接,负极端钮通过检流计切换开关K2与第IV测量盘第0点连接。
CNU2008201383171U 2008-09-16 2008-09-16 直流电位差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5574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83171U CN201255748Y (zh) 2008-09-16 2008-09-16 直流电位差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83171U CN201255748Y (zh) 2008-09-16 2008-09-16 直流电位差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5748Y true CN201255748Y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831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55748Y (zh) 2008-09-16 2008-09-16 直流电位差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574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35B (zh) * 2008-10-22 2011-03-16 骆洪亮 直流电位差计
CN106353555A (zh) * 2016-08-17 2017-01-25 杭州戎密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六个步进盘的电位差计
CN106405190A (zh) * 2016-08-17 2017-02-15 杭州戎密科技有限公司 有六个步进盘的电位差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35B (zh) * 2008-10-22 2011-03-16 骆洪亮 直流电位差计
CN106353555A (zh) * 2016-08-17 2017-01-25 杭州戎密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六个步进盘的电位差计
CN106405190A (zh) * 2016-08-17 2017-02-15 杭州戎密科技有限公司 有六个步进盘的电位差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3235A (zh) 直流电位差计
CN201255748Y (zh) 直流电位差计
CN101359002B (zh) 采用滑线盘的电位差计
CN1818676B (zh) 有五位读数单量程电位差计
CN201247275Y (zh) 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201247274Y (zh) 采用滑线盘的电位差计
CN101354410B (zh) 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201269899Y (zh) 电位差计
CN101393236A (zh) 电位差计
CN101813721B (zh) 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85B (zh) 直流电位差计
CN1793965A (zh) 有五位读数采用分流支路的三量程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90B (zh) 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89B (zh) 一种有两个量程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01813722B (zh) 三量程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88B (zh) 一种单量程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87B (zh) 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01788586B (zh) 一种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991379B (zh) 有四个测量盘采用分流支路的四量程电位差计
CN101788591B (zh) 有三个量程采用滑线盘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00386632C (zh) 有五位读数采用滑线盘的三量程直流电位差计
CN100367037C (zh) 有四个测量盘采用分流支路三量程转换的直流电位差计
CN100375901C (zh) 有五位读数采用分流支路的三量程直流电位差计
CN1808139A (zh) 有四个测量盘采用分流支路的三量程直流电位差计
CN100394193C (zh) 有四个测量盘采用换位支路二量程变换的电位差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