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2182Y - 放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放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2182Y
CN201252182Y CNU2008201333045U CN200820133304U CN201252182Y CN 201252182 Y CN201252182 Y CN 201252182Y CN U2008201333045 U CNU2008201333045 U CN U2008201333045U CN 200820133304 U CN200820133304 U CN 200820133304U CN 201252182 Y CN201252182 Y CN 2012521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ramework
displacement structur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33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嘉旻
詹天敏
丰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1333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21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21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21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置结构,适于将一电子卡组装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一容置槽。放置结构包括一底座、一框架以及至少一导电端子。底座移动地配置在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框架枢设在底座上,电子卡插设于框架中。导电端子配设于框架,以与插设于框架中的电子卡电性连接。当底座自一第一位置朝向容置槽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框架适于自一第三位置朝向底座旋转至一第四位置,当底座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框架适于自第四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

Description

放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放置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底座以及适于相对于底座旋转的框架的放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越来越多计算机产品及其计算机外设设备也随之成长,例如移动电话、数字式相机和笔记本计算机等设备,无庸置疑地,对现今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由于数字化科技的来临,以往大尺寸规格的磁盘片,由于磁化的影响,其磁盘容量常常不敷使用,而渐渐受到淘汰,而取而代之的是容量更大、体积更小的小型储存媒体,其中以闪存技术所研发的存储卡最为普遍,兼具有携带方便以及存取便利的优点。
以小型储存媒体的市场而言,各家厂商所制造生产的存储卡规格均有所不同,最为普遍的存储卡例如Compact Flash Card(简称CF卡)、SmartMedia Card(简称SM卡)、MultiMedia Card、Memory Stick以及SD Memory Card等存储卡。
图1是传统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放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电子装置100具有一容置槽110,其内具有可卡扣电子卡的结构(未绘示),藉此可将电子卡300插设于容置槽110内,以与电子装置100电性连接。然而此种插设电子卡300的方式却因无保护装置而使得电子卡300容易受外物的影响而脱落。再者,当未使用电子卡300时,容置槽110容易因灰尘或外物侵入而残留污垢。另外,通常电子装置100于容置槽110的入口处并未标示电子卡300的插设方向,因此很容易让使用者对于电子卡300的插设方向产生混淆,而增添操作时的不方便。
因此就有另一种改善结构的出现,图2是传统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放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与上述不同的是,此电子装置100a增加了一保护盖120,其一端连接于电子装置100a,而其另一端可卡扣于电子装置100a,藉以作为未使用电子卡300时容置槽110的保护之用。但是保护盖120通常以橡胶材质制作而成,在经由保护盖120不断地与电子装置100a之间卡扣与开启的动作之下,保护盖120容易因磨损或弹性疲乏而失去效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置结构,其底座能在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移动,当底座从容置槽中移出时,框架适于从底座中旋转出来,让使用者能方便地从框架中取出装设于其中的电子卡。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放置结构,适于将一电子卡组装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具有一容置槽。放置结构包括一底座、一框架以及至少一导电端子。底座移动地配置在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框架枢设在底座上,电子卡插设于框架中。导电端子配设于框架,以与插设于框架中的电子卡电性连接。当底座自一第一位置朝向容置槽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框架适于自一第三位置朝向底座旋转至一第四位置,当底座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框架适于自第四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包括一轨道以及一导电线材。轨道配置在容置槽内,底座沿着轨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导电线材配设于容置槽内,导电线材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且导电线材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具有一凹槽,当该框架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框架实质上被容置于该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包括一弹性结构,配置在底座的凹槽中,当底座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框架自第三位置旋转至第四位置,并压缩弹性结构,当底座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弹性结构的回复力驱使框架自第四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具有一插槽,导电端子配设于插槽的一顶面,电子卡插设于插槽,并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还具有一凸柱,而电子装置还具有一凹孔,当底座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凸柱嵌入于凹孔,使底座维持于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具有一止挡部。当底座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凸柱与止挡部干涉,使底座维持于第一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卡为存储卡或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计算机或移动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结构,适于将一电子卡组装于一电子装置,
且其中插设电子卡的框架可相对于底座旋转。再者,当底座自电子装置移出后,通过框架自底座中旋出,让使用者能方便地从框架中取出电子卡。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一种电子装置的放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传统另一种电子装置的放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放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放置结构的底座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放置结构的底座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放置结构沿着I-I剖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放置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放置结构200适于将一电子卡300组装于一电子装置400,此电子装置400具有一容置槽410。放置结构200包括一底座210、一框架220以及至少一导电端子230。底座210移动地配置在电子装置400的容置槽410中。框架220枢设在底座210上,电子卡300插设于框架220中。导电端子230配设于框架220,以与插设于框架220中的电子卡300电性连接。图4是图3的放置结构的底座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3的放置结构的底座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当底座210自一第一位置A朝向容置槽410移动至一第二位置B时,框架220适于自一第三位置C朝向底座210旋转至一第四位置D。反之,当底座210自第二位置B移动至第一位置A时,框架220适于自第四位置D旋转至第三位置C。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为适用于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的存储卡,例如SmartMedia Card、Memory Stick或SD Memory Card等,亦或是适用于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放置结构200与容置槽410的搭配,使电子卡300能先插设在框架220之后,再随着底座210移入容置槽410。此举改善了传统技术中未具有放置结构200的电子装置(如同图1与图2所绘示的100与100a),容易因电子卡300插设方向混淆而让使用者产生误插的动作。再者,通过放置结构200能使安装于电子装置400的电子卡300多了一层的保护,除了避免异物或灰尘侵入容置槽410外,还能避免传统技术中,仅具有保护盖120的电子装置100a(绘示如图2),因为保护盖120长时间与电子装置100a卡扣或开启后,因结构磨损无法再卡扣于电子装置100a上。
另外,也由于电子装置400具有放置结构200,所以也避免了未具有放置结构200的电子装置100(绘示如图1),因容置槽110内卡扣电子卡300的结构因磨损而使得电子卡300容易从容置槽110脱落。因此,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结构200具有较佳的实用性与耐用性。
图6是图3的放置结构沿着I-I剖面的剖面图。请参考图6,电子装置400包括一轨道420以及一导电线材430。轨道420配置在容置槽410内,藉此使底座210可沿着轨道420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导电线材430配设于容置槽410内,导电线材43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230,且导电线材43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40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材430例如为一导电排线,藉此使底座220于移入或移出容置槽410时,电子卡300仍能与电子装置400电性连接。
请再参考图3,底座210具有一凹槽212,而框架220则枢设于凹槽212中,藉以使框架220能相对于凹槽212旋转。当框架位于第四位置D时,框架220会被旋入底座210,此时,框架220实质上被容纳于凹槽212中。换句话说,由于框架220可被容置于底座210的凹槽212内,使得底座210移入电子装置400的容置槽410时,框架220正好通过底座210的凹槽212以作为电子卡300的容纳空间。
另外,底座210包括一弹性结构214,配置在底座210的凹槽212中。当底座210从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B时,框架220会自第三位置C旋转至第四位置D,并压缩弹性结构214。当底座210自第二位置B移动至第一位置A时,弹性结构214的回复力会驱使框架220自第四位置D旋转至第三位置C。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214为一弹片,而在另一实施例(未绘示)中,弹性结构214可为一扭力弹簧,其一端连接于底座210,而其另一端连接于框架220,同样能使框架220旋入或旋出底座210。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此弹性结构214的外型结构。
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20具有一插槽222,导电端子230配设于插槽222的一顶面222a,当电子卡300插设于插槽222中时,电子卡300会与导电端子230电性连接。再者,底座210还具有一凸柱216,而电子装置400还具有一凹孔440,位于容置槽410内。当底座210移动至第二位置B时,凸柱216会嵌入于凹孔440,使底座210定位且维持于第二位置B。另外,电子装置400还具有一止挡部450,位于容置槽410但远离上述凹孔440。当底座210移动至第一位置A时,凸柱216会与止挡部450干涉,而使底座210维持于第一位置A,藉此使底座210不致从电子装置400的容置槽410中脱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20的插槽222外型可依据电子卡300的外型加以设计,用以适合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卡的规格,也让使用者能明确了解电子卡300的插设方向,以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结构,通过在容置槽中移动的底座以及适于相对底座旋转的框架,使得此放置结构能保护插设其中的电子卡,避免电子卡因外露于电子装置而易遭受外物的影响而自电子装置脱落。再者,当未使用电子卡时,亦有放置结构的保护,以避免容置槽遭到外物或灰尘的侵入而损坏。
另外,框架具有相符于电子卡外型的插槽,让使用者能更明确的了解电子卡的插设方向,且当底座自容置槽内移出后,框架可通过弹性结构相对于底座旋出,以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自插槽中将电子卡取出。因此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结构具有较佳的实用性及方便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9)

1.一种放置结构,适于将一电子卡组装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容置槽,其特征在于,该放置结构包括:
一底座,移动地配置在该电子装置的该容置槽中;
一框架,枢设在该底座上,该电子卡插设于该框架中;以及
至少一导电端子,配设于该框架,以与插设于该框架中的该电子卡电性连接,
其中当该底座自一第一位置朝向该容置槽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框架适于自一第三位置朝向该底座旋转至一第四位置,当该底座自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框架适于自该第四位置旋转至该第三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轨道,配置在该容置槽内,该底座沿着该轨道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一导电线材,配设于该容置槽内,该导电线材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导电端子,且该导电线材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凹槽,当该框架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框架实质上被容置于该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弹性结构,配置在该凹槽中,当该底座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框架自该第三位置旋转至该第四位置,并压缩该弹性结构,当该底座自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弹性结构的回复力驱使该框架自该第四位置旋转至该第三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一插槽,该导电端子配设于该插槽的一顶面,该电子卡插设于该插槽,并与该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还具有一凸柱,而该电子装置还具有一凹孔,当该底座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凸柱嵌入于该凹孔,使该底座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具有一止挡部,当该底座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凸柱与该止挡部干涉,使该底座维持于该第一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为存储卡或用户身份识别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计算机或移动通讯装置。
CNU2008201333045U 2008-09-01 2008-09-01 放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1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33045U CN201252182Y (zh) 2008-09-01 2008-09-01 放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33045U CN201252182Y (zh) 2008-09-01 2008-09-01 放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2182Y true CN201252182Y (zh) 2009-06-03

Family

ID=4074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33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182Y (zh) 2008-09-01 2008-09-01 放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218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5670A (zh) * 2011-10-28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5670A (zh) * 2011-10-28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50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ivotal cover
US7762827B2 (en) Card assembly with a hinged cover including a torsion spring
US8337222B2 (en)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349639B1 (ko) 일체형 감지스위치를 갖는 메모리카드 및 sim카드장착소켓
US8730680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609098B2 (en) Button-type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20079197A1 (en) Card-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card-reading device to access memory card
US7666017B2 (en) SIM card securing device
US9213492B2 (en) SD memory card
US20110319132A1 (en) Mobile phone having detachable smart card module
CN1882228A (zh) 可于开启盖体时一并弹出卡片的电子装置
CN201252182Y (zh) 放置结构
CN108615996B (zh) 一种插头、接口设备及其识别方法
US81648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ed expansion card bay
US201500296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956576A (zh) 移动通信终端存储装置
US20150180147A1 (en) Combo connector for micro sd and micro usb/ssic thin cards
CN101847813B (zh) 连接器插座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112634Y (zh) 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改良
CN215870135U (zh) 一种Micro SD卡的转接装置
US7679932B2 (en) Housing mechanism with shiel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996769A (zh) 芯片卡固持结构
CN219013751U (zh) 翻盖结构、外壳及相机
CN102467463A (zh) 具有写保护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118846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