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38353Y -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38353Y CN201238353Y CNU2008201023937U CN200820102393U CN201238353Y CN 201238353 Y CN201238353 Y CN 201238353Y CN U2008201023937 U CNU2008201023937 U CN U2008201023937U CN 200820102393 U CN200820102393 U CN 200820102393U CN 201238353 Y CN201238353 Y CN 20123835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resistance
- circuit
- base stage
- capaci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包括发送电路及接收电路,发送电路首先将标准视频信号,通过一级由三极管组成放大和高频预提升电路输出,然后通过一个三极管,将视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然后在两路信号后面分别加上由三极管组成的射极跟随器驱动电路后,最后通过一对双绞线输出。接收电路通过两个匹配电阻,拾取到负极性视频信号,然后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和高频补偿,再通过一级三极管驱动后送入视频AGC芯片,最后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视频信号的预提升和补偿,实现了双绞线的远距离传输,以及中继,且电路基本采用分立元件,不仅成本低,而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安防领域的传输电路,特别是指一种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双绞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但同时双绞线对信号也存在着较大的高频衰减,所以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要实现远距离传输,必须对高频部分进行预提升和补偿。而双绞线传输不同于同轴电缆传输,需要进行平衡的、差分的方式进行传输,现有的双绞线视频传输通常都用IC(集成电路)来实现,电路复杂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在远距离双绞线上传输的视频信号进行预提升和补偿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包括发送电路以及接收电路,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高频预提升电路、信号转换电路、隔直电容C14、C15、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标准视频信号首先通过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后,进入高频预提升电路输出,然后通过信号转换电路,将视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该两路信号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分别进入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后,最后通过一对双绞线输出,
所述接收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4、C26、高频补偿电路、第三驱动电路,以及视频AGC芯片,所述双绞线上的一对平衡信号连接到匹配电阻R201、R202,接收电路首先通过两个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6,拾取到负极性视频信号,然后通过高频补偿电路进行放大和高频补偿,后依次经隔直电容C24、第三驱动电路驱动后送入视频AGC芯片,最后由视频AGC芯片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
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106、R109以及三极管Q12,所述高频预提升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9连接到电源,三极管Q1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6接信号地,同时,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高频预提升电路包括电阻R102、R103、R104、R105、R107、R108、电容C12、C13,以及三极管Q11,电阻R103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02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108连接在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107、R104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12、C13并联再与电阻R105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107的两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到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10、R111、R113,以及三极管Q13,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14、R115、R117,以及三极管Q14,隔直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3的基极,电阻R113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0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1接信号地;隔直电容C15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4的基极,电阻R117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4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5接信号地,
三极管Q13及Q14的发射极分别经双绞线匹配电阻R112、R116后连接至双绞线。
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203、R204、R205、R206、R212、R213、三极管Q21,以及电容C22、C23,所述隔直电容C21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1的基极,电阻R203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电源之间,电阻R204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205连接在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06、R212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22、C23并联再与电阻R213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206的两端,三极管Q21的集电极通过一隔直电容C24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
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07、R208、R209,以及三极管Q22,隔直电容C2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2的基极,电阻R207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208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09接信号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
所述视频AGC芯片的型号为MAX7452,所述三级管Q22的发射极通过一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的管脚2,视频AGC芯片的管脚6为视频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视频信号的预提升和补偿,实现了双绞线的远距离传输,以及中继,该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基本采用分立元件,不仅成本低,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的发送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的接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的发送电路图。该发送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高频预提升电路10、信号转换电路20、隔直电容C14、C15、第一驱动电路30,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
标准视频信号首先通过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后,进入高频预提升电路10输出,然后通过信号转换电路20,将视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该两路信号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分别进入第一驱动电路30,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后,最后通过一对双绞线输出。
该发送电路的具体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如下所述。
匹配电阻R101的第一端与隔直电容C11的负极连接,作为视频输入端口,匹配电阻R101的第二端接信号地,隔直电容C11的正极连接到高频预提升电路10。
该高频预提升电路10包括电阻R102、R103、R104、R105、R107、R108、电容C12、C13,以及三极管Q11,电阻R103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02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108连接在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107、R104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12、C13并联再与电阻R105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107的两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到信号转换电路20。
该信号转换电路20包括电阻R106、R109以及三极管Q12,上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到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9连接到电源,三极管Q1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6接信号地,同时,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30,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
该第一驱动电路30,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电路结构完全相同,该第一驱动电路30包括电阻R110、R111、R113,以及三极管Q13,该第二驱动电路40包括电阻R114、R115、R117,以及三极管Q14。隔直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3的基极,电阻R113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0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1接信号地;隔直电容C15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4的基极,电阻R117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4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5接信号地。
三极管Q13及Q14的发射极分别经双绞线匹配电阻R112、R116后连接至双绞线。
标准视频信号通过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后,输入到高频预提升电路10,该高频预提升电路10可以提升视频信号高频部分,调节其中的电阻R105可改变高频提升的增益;然后视频信号输入信号转换电路20,由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输出视频信号,它们的幅度相同,但相位相反;然后这两个视频信号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隔直后就形成了一对平衡信号;最后这对平衡信号分别经过第一驱动电路30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然后由第一驱动电路30中的三极管Q13以及第二驱动电路40中的三极管Q14的发射极输出,分别经双绞线匹配电阻R112、R116后连接至双绞线。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的接收电路图。该接收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4、C26、高频补偿电路50、第三驱动电路60,以及视频AGC芯片70。
该接收电路首先通过两个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6,拾取到负极性视频信号,然后通过高频补偿电路50进行放大和高频补偿,后依次经隔直电容C24、第三驱动电路60驱动后送入视频AGC芯片70,最后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1V-VPP。
该接收电路的具体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如下所述。
双绞线分别连接到匹配电阻R201、R202的第一端,匹配电阻R201、R202的第二端相连,然后通过隔直电容C26连接到信号地,匹配电阻R201的第一端同时经过隔直电容C21连接到高频补偿电路50。
该高频补偿电路50包括电阻R203、R204、R205、R206、R212、R213、三极管Q21,以及电容C22、C23,上述隔直电容C21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1的基极,电阻R203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电源之间,电阻R204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205连接在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06、R212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22、C23并联再与电阻R213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206的两端,三极管Q21的集电极通过一隔直电容C24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60。
该第三驱动电路60包括电阻R207、R208、R209,以及三极管Q22。隔直电容C2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2的基极,电阻R207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208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09接信号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70。
其中该视频AGC芯片70的型号为MAX7452。上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一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70的管脚2,视频AGC芯片70的管脚6为视频输出端口。
双绞线上的一对平衡信号连接到匹配电阻R201、R202的两端,匹配电阻R201、R202另外一端相连并通过隔直电容C26连接到信号地,通过隔直电容C21取出负极性的视频信号后,送入高频补偿电路50,视频信号经其中的三极管Q21倒相放大补偿后,由三极管Q21的集电极输出,后经隔直电容C24,以及第三驱动电路60后输出至视频AGC芯片70的管脚2,然后由该视频AGC芯片70的管脚6输出标准的1V-VPP视频信号。
Claims (7)
1.一种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包括发送电路以及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高频预提升电路、信号转换电路、隔直电容C14、C15、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标准视频信号首先通过匹配电阻R101、隔直电容C11后,进入高频预提升电路输出,然后通过信号转换电路,将视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该两路信号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分别进入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后,最后通过一对双绞线输出;
所述接收电路包括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4、C26、高频补偿电路、第三驱动电路,以及视频AGC芯片,所述双绞线上的一对平衡信号连接到匹配电阻R201、R202,接收电路首先通过两个匹配电阻R201、R202,隔直电容C21、C26,拾取到负极性视频信号,然后通过高频补偿电路进行放大和高频补偿,后依次经隔直电容C24、第三驱动电路驱动后送入视频AGC芯片,最后由视频AGC芯片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106、R109以及三极管Q12,所述高频预提升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9连接到电源,三极管Q1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6接信号地,同时,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经过隔直电容C14、C15后,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预提升电路包括电阻R102、R103、R104、R105、R107、R108、电容C12、C13,以及三极管Q11,电阻R103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02连接在三极管Q11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108连接在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107、R104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12、C13并联再与电阻R105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107的两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到信号转换电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10、R111、R113,以及三极管Q13,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14、R115、R117,以及三极管Q14,隔直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3的基极,电阻R113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0接在三极管Q13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1接信号地;隔直电容C15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14的基极,电阻R117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114接在三极管Q14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1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5接信号地;
三极管Q13及Q14的发射极分别经双绞线匹配电阻R112、R116后连接至双绞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203、R204、R205、R206、R212、R213、三极管Q21,以及电容C22、C23,所述隔直电容C21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1的基极,电阻R203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电源之间,电阻R204连接在三极管Q21的基极以及信号地之间,电阻R205连接在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以及电源之间,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依次经过电阻R206、R212连接到信号地,电容C22、C23并联再与电阻R213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206的两端,三极管Q21的集电极通过一隔直电容C24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07、R208、R209,以及三极管Q22,隔直电容C24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Q22的基极,电阻R207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电源之间,电阻R208接在三极管Q22的基极及信号地之间,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09接信号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AGC芯片的型号为MAX7452,所述三级管Q22的发射极通过一电容C25连接到视频AGC芯片的管脚2,视频AGC芯片的管脚6为视频输出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23937U CN201238353Y (zh) | 2008-05-22 | 2008-05-22 |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23937U CN201238353Y (zh) | 2008-05-22 | 2008-05-22 |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38353Y true CN201238353Y (zh) | 2009-05-13 |
Family
ID=4065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0239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38353Y (zh) | 2008-05-22 | 2008-05-22 |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38353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7297A (zh) * | 2010-11-11 | 2011-02-16 | 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所 | 自适应视频双绞线发送器 |
-
2008
- 2008-05-22 CN CNU2008201023937U patent/CN20123835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7297A (zh) * | 2010-11-11 | 2011-02-16 | 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所 | 自适应视频双绞线发送器 |
CN101977297B (zh) * | 2010-11-11 | 2012-09-19 | 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所 | 自适应视频双绞线发送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38353Y (zh) | 双绞线视频传输收发电路 | |
CN102299684B (zh) | 信号变频传输器 | |
CN202818499U (zh) | Sdi信号调理器 | |
CN101141551B (zh) | 数字双向机顶盒 | |
CN201766660U (zh) | 新型双绞线传输系统 | |
CN102118609B (zh) | 一种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 |
CN106817557A (zh) | 一种车载光端机的使用方法 | |
CN201928297U (zh) | 三频段信号混合/分离器和三频段信号双向放大器 | |
CN204291208U (zh) | 一种cat5 hdmi 4k数字传输器 | |
CN202334780U (zh) | 一种双向无线高清收发系统 | |
CN201663671U (zh) | 基于降噪抑制共模干扰平衡的煤矿远距离本安对讲系统 | |
CN104023194A (zh) | 一种入墙式hdmi单网线延长器 | |
CN201174413Y (zh) | 天线共用器 | |
CN203632789U (zh) | 一种网络会议终端 | |
CN203180829U (zh) | 光端机发射机的光信号前置反馈型双级放大器 | |
CN2687997Y (zh) | 视频通用平衡传输转换器 | |
CN203632788U (zh) | 一种音频信号抗电磁干扰的网络会议终端 | |
CN107071304A (zh) | 一种使用超5类网线实现vga信号和多路传输和分配装置及方法 | |
CN112672117A (zh) | 小型化双路3g-sdi视频信号光端机 | |
CN202818512U (zh) | Hd-sdi数字视频光端机 | |
CN202334533U (zh) | 基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视频光接收机 | |
CN118474278A (zh) | 一种输出幅值可调的sdi视频中继系统 | |
CN103368554A (zh) |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 | |
CN201917037U (zh) | 空调器室外机控制板与驱动板通讯电路 | |
CN201869298U (zh) | 液晶电视数字音频功放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