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33922Y - 一种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33922Y
CN201233922Y CNU2008200466393U CN200820046639U CN201233922Y CN 201233922 Y CN201233922 Y CN 201233922Y CN U2008200466393 U CNU2008200466393 U CN U2008200466393U CN 200820046639 U CN200820046639 U CN 200820046639U CN 201233922 Y CN201233922 Y CN 20123392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ies
contact
joint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66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466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3392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3392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3392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长度近似于常见的圆柱型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的长度与厚度,宽度近似于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并排的宽度;触点的布局与使用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部——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负两个电路触点的布局相对应,其中正极触点圆柱型电池的正极触点设计——在大圆柱体上还有短小的圆柱体向外伸出,负极电路触点参照圆柱型电池的负极触点设计——比正极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触点。该电池是既能在手机上使用,又能在使用1号、2号、3号、5号、7号等圆柱型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的方形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以及电池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池大都采用锂离子技术,而锂电池通常有500次左右的充电寿命,可是手机在通话时对电池电流的要求很高,大部分手机电池在充电200多次时,其电能就不能满足手机的使用需要,因而被提前丢弃,但是这种退休的手机电池对于使用五号电池的电器来说,仍然是十分难得的高档的充电电池而且还可以继续使用手机充电器;可惜的是众多的手机电池当中,在形状大小、电压高低、电路触点的布局上都没有一款能够符合五号电池电器的电池仓的使用需要,因而无法在五号电池电器上使用,造成在手机、数码相机等高档电器上退休的电能性能仍然很高又无须另买充电器的锂电池被过早地废弃,既浪费资源也无利于环保。为减少和避免这种提前废弃的浪费,所以很有必要研制一种多用型手机电池,让现今社会日淘汰量巨大的、涉嫌过早废弃的手机电池变成不用买充电器也不用花钱的充电电池,避免有用资源极大地浪费,造福全人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手机电池应用领域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设计方法,使手机电池既能在原来的手机上使用,又能在现有的使用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等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所述“现有的”表示专利申请时存在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长度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的长度,宽度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并排的宽度,厚度是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的厚度;电路触点的布局与使用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部——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负两个电路触点的布局相对应,其中正极电路触点必须参照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正极触点设计——在大圆柱体上还有一个短小的圆柱体向外伸出,负极电路触点必须参照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负极触点设计——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触点。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手机电池应用领域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在手机上使用,又能在现有的使用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等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方形电池,让现今社会日淘汰量巨大的、涉嫌过早废弃的手机电池变成不用买充电器也不用花钱的充电电池,避免了有用资源极大地浪费,造福全人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的结构简图(这里以一种既能手机上使用,又能在两节五号电池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的方形电池为例)
如图所示:图中1表示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2表示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3表示能伸缩的正极触点、4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5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6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7表示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8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9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10表示串联两节五号电池的金属构件。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形式:
如图所示:图中1表示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2表示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3表示能伸缩的正极触点、4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5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6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7表示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8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9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10表示串联两节五号电池的金属构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提供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的长度是近似于一节五号电池的长度约为49毫米,宽度近似于两节五号电池的宽度约为28毫米,厚度近似于一节五号电池的厚度约为14毫米以下;能伸缩的正极触点3对应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8而设;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7对应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9而设;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4、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5、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6不同类型的手机可采取不同的设立。现有的大都采用比较方正的方形电池,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装入手机电池仓时,能伸缩的正极触点3会自然地向内收缩到与电池的边线平衡和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7一样,不会阻碍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在方形的手机电池仓容身;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4、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5、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6能够紧密地对接手机电池仓内的正极触点、检测触点和负极触点,直接进行供电工作。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在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2内使用时,能伸缩的正极触点3向外伸出能够紧密地对接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2内稍微向内凹陷的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8;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9大都采用弹簧结构,能够向外伸出可以紧密地对接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7;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的正负极两个电路触点与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2内的正负极两个触点紧密对接后,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1就能在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的电池仓2内对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的电器直接进行供电工作。由于在本次操作中没有两节(块)电池需要串联,所以串联两节五号电池的金属构件10在本次操作中无须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手机电池应用领域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在手机上使用,又能在现有的使用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等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的方形电池,让现今社会日淘汰量巨大的、涉嫌过早废弃的手机电池变成不用买充电器也不用花钱的充电电池,避免了有用资源极大地浪费,造福全人类!

Claims (1)

1、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长度与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的一节的长度相同,宽度与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并排的宽度相同,厚度是小于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的一节的厚度;电路触点的布局与使用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部——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正负两个电路触点的布局相对应,其中正极电路触点与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正极触点设计相同——在大圆柱体上还有一个短小的圆柱体向外伸出,负极电路触点与现有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的其中一款电池负极触点设计相同——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触点。
CNU2008200466393U 2008-04-21 2008-04-21 一种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3392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66393U CN201233922Y (zh) 2008-04-21 2008-04-21 一种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66393U CN201233922Y (zh) 2008-04-21 2008-04-21 一种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33922Y true CN201233922Y (zh) 2009-05-06

Family

ID=4062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66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33922Y (zh) 2008-04-21 2008-04-21 一种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3392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9115A (zh) 混合超级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方法
CN103427112A (zh) 可控电场效应充放电钠离子电池及其快速充电放电的方法
CN103247823A (zh)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2918042U (zh) 一种串放并充移动电源
CN201233922Y (zh) 一种电池
CN101494298A (zh) 一种电池
US9502707B2 (en) Three terminal battery
CN201616479U (zh) 多极耳锂离子电池
CN20537659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结构
CN101271963A (zh) 一种电池
CN204029948U (zh) 一种电磁感应自充电电池
CN202503064U (zh) 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02261826U (zh) 具有多面充电功能的无线定位终端
CN202424268U (zh) 一种6串充电电池组均衡电路
CN205982573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化成用探针床
CN204315643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池包
CN203086218U (zh) 可不断电换电池的手机
CN206775566U (zh) 一种独立充电式双电池手机
CN220543976U (zh) 一种组合电池装配用定位架
CN203859189U (zh) 高容量电池
CN204349538U (zh) 一种插件式模块化移动电源
CN102263296A (zh) 一种高能量蓄电池
CN201417960Y (zh) 笔记本电脑便携电源
CN207542326U (zh) 一种标称电压为4.5v的aa电池
CN206758586U (zh) 一种新型高性能铅酸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