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2544Y - 移动复用地线 - Google Patents
移动复用地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22544Y CN201222544Y CNU2008200641388U CN200820064138U CN201222544Y CN 201222544 Y CN201222544 Y CN 201222544Y CN U2008200641388 U CNU2008200641388 U CN U2008200641388U CN 200820064138 U CN200820064138 U CN 200820064138U CN 201222544 Y CN201222544 Y CN 20122254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th
- ground network
- lead
- ground
- earth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复用地线,包含有接地极、导线夹和接地导线,其接地极是由锥体和管材相连接而构成;而接地导线是一根在其上开有16-21处等距的裸露部位,用于夹接接地极。另外该移动复用地线还配有专门用来收、放接地导线的导线架和安装、拆卸接地极的接地极安装器。该移动复用地线可随意移动、能多次重复使用,并且它拆装简便,携带方便,尤其是它的接地电阻在相同造价下比其它地线的接地电阻小得多,性价比非常高。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电器设备野外安全防护的接地装置。该地线不仅可以随意移动,而且还可重复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地线建设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深埋单桩接地体;其二是多桩接地网。深埋单桩接地体是在地面挖深井,将单块铜极板或单根角钢深埋数十米或上百米,并添加降阻剂和置换材料来改良土壤的电阻率,最后用导线将铜极板或角钢桩跟使用设备连接起来构成地线。而多桩接地网是选用垂直接地、水平接地或复合接地(垂直接地加水平接地)的方式,先在地面开沟或挖坑埋设下多根扁钢或打下多根角钢,之后用扁铁与其焊成一体形成接地网,再添加降阻剂和置换材料进行回填。最后用导线将接地网跟使用设备连接起来构成地线。以上这些地线的施工成本高、难度大,需要的材料多,一旦遇到石头和地下障碍物时对地线施工影响极大,很难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值。尤其是无论那种方法施工安装的地线都只能在原地施工和原地使用,根本无法将地线移动和更换位置后再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满足在野外不固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能保护军用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可以经常移动和反复再使用,且安装和拆除都十分方便的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移动复用地线包含有接地极、导线夹和接地导线。其中所述接地极是由锥体和管材连接而成,同时在管材壁上开有出线孔和配有压线螺钉,其接地极总长不超过220mm,直径不超过8mm;所述的接地导线是一根多股软铜线,并在该根多股软铜线上每隔1m-3m等距地剥去绝缘层,设置16-21处用来与导线夹相连接的等距裸露部位;另外该移动复用地线还专门配有收、放接地导线的导线架和安装、拆卸接地极的接地极安装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架是由两端开有凹槽的线架体与线架摇柄构成,其中线架体围绕线架摇柄上的固定轴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地极安装器是由接地极套筒和手柄相固定连接而成,其中在接地极套筒前端的壁身上开有呈“L”形的固定槽,用于接地极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地导线在使用时应根据野外的地形地貌及使用环境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形成接地网,其中能将接地导线布成闭合的环形接地网、闭合的矩形接地网、非闭合的直线形接地网、非闭合的呈“h”形接地网和非闭合的呈放射形接地网中的任意一个接地网,或其中任意两个或任意两个以上的接地网并联后形成的接地网,并且所有这些不同的接地网都应从各自的接地网中部引出连接设备的导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地线不仅能随意移动,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且该地线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十分方便,同阻值地线造价低,现场安装、拆卸、移动施工都十分简便。同时它的接地电阻在相同造价下比其它地线的接地电阻小得多,性价比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导线架的结构图。
图3是接地极的结构图。
图4是接地极安装器的结构图。
图5是接地极与接地极安装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接地导线的环形接地网布线示意图。
图7是接地导线的矩形接地网布线示意图。
图8是接地导线的直线形接地网布线示意图。
图9是接地导线的“h”形接地网布线示意图。
图10是接地导线的放射形接地网布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该移动复用地线主要是由接地极1、导线夹2和接地导线3构成。其中接地极1是由锥体1-1和管材1-2相固定连接布成。并且在该管材1-2的管壁上开有出线孔1-3,还配有压线螺钉1-4,整个接地极1的总长为200mm,直径为8mm。而所述的接地导线3是选用一根40米长的多股软铜线,还必须在该多股软铜线上每隔1米剥去绝缘层设置20处等距的裸露部位。每个裸露部位是用来让导线夹2来夹接,使接地导线3与每个接地极1连接起来。为了实现快速地布放和缠绕接地导线,还专门配置了由两端开有凹槽的线架体4-1与线架摇柄4-2构成导线架4,其线架体4-1是可围绕线架摇柄4-2上的固定轴自由转动。为了方便对接地极1进行安装和拆卸,还专门配有接地极安装器5。该接地极安装器5是由接地极套筒5-1和手柄5-2相固定连接而成,并在接地极套筒5-1前端的壁身上开有呈“L”形的固定槽。而接地导线3的布线形式是需根据野外的地形地貌及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施工构成不同形式的接地网。一般可将接地导线布线成闭合的环形接地网、闭合的矩形接地网、非闭合的直线形接地网、非闭合的呈“h”形接地网和非闭合的呈放射形接地网。其根据具体情况可选这五种接地网中的任意一种构成单网使用,或者选这五种接地网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并联后构成多网使用。不管是采用单网或多网,都应从各自接地网的中部引出连接设备的导线。
该复用地线在安装时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地形地貌最好选择靠近水源或潮湿的绿地作为接地导线的布线地址;(2)打开地线工具箱,取出导线架,先将接地导线按矩形网或直线网排列放线,并水平放置于地上;(3)按接地导线的裸露部位,用接地极安装器将接地极垂直于地面插入地下;(4)将每个接地极的导线夹夹住接地导线上相对应的裸露部位;(5)从接地导线网的中部引出导线与用电设备相连接。(6)如接地电阻要求较高,可将以同样方法安装的接地导线网按网间距大于5米距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地导线网并联后,再用引出导线与用电设备相连接。
该复用地线在拆卸时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接地极安装器的槽孔对准接地极上的固定螺钉后,将接地极套住并旋转安装器手柄,就能把接地极拔出来;(2)用导线架将接地导线缠绕在导线架上;(3)将接地极与导线架按指定位置装入地线工具箱内。
Claims (5)
1.一种移动复用地线包含有接地极(1)、导线夹(2)和接地导线(3),其特征是接地极(1)是由锥体(1-1)和管材(1-2)连接而成,同时在管材壁上开有出线孔(1-3)和配有压线螺钉(1-4),其接地极总长不超过220mm,直径不超过8mm,所述的接地导线(3)是一根多股软铜线,并在该根多股软铜线上每隔1m-3m等距地剥去绝缘层,设置有16-21处用来与导线夹(2)相连接的等距裸露部位,另外该移动复用地线还专门配有收、放接地导线(3)的导线架(4)和安装、拆卸接地极(1)的接地极安装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复用地线,其特征是导线架(4)由两端开有凹槽的线架体(4-1)和线架摇柄(4-2)构成,其中线架体(4-1)可围绕线架摇柄(4-2)上的固定轴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复用地线,其特征是接地极安装器(5)由接地极套筒(5-1)和手柄(5-2)相固定连接而成,其中在接地极套筒(5-1)前端的壁身上开有呈“L”形的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复用地线,其特征是接地导线(3)是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形成接地网,能将接地导线(3)布成闭合的环形接地网、闭合的矩形接地网、非闭合的直形接地网、非闭合的呈“h”形接地网和非闭合的呈放射形接地网中的任意一个接地网,或其中任意两个或任意两个以上的接地网并联后形成的接地网,并且所有这些不同的接地网都应从各自的接地网中部引出连接设备的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复用地线,其特征是接地导线(3)是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形成接地网,能将接地导线(3)布成闭合的环形接地网、闭合的矩形接地网、非闭合的直线形接地网、非闭合的呈“h”形接地网和非闭合的呈放射形接地网中的任意一个接地网,或其中任意两个或任意两个以上的接地网并联后形成的接地网,并且所有这些不同的接地网都应从各自的接地网中部引出连接设备的导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641388U CN201222544Y (zh) | 2008-07-07 | 2008-07-07 | 移动复用地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641388U CN201222544Y (zh) | 2008-07-07 | 2008-07-07 | 移动复用地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22544Y true CN201222544Y (zh) | 2009-04-15 |
Family
ID=4057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641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2544Y (zh) | 2008-07-07 | 2008-07-07 | 移动复用地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22544Y (zh) |
-
2008
- 2008-07-07 CN CNU2008200641388U patent/CN20122254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30682U (zh) | 一种新型带避雷针天线塔 | |
CN103219597B (zh) | 接地线装置 | |
CN201865398U (zh) | 高压电线杆固定装置 | |
CN205070298U (zh) | 线路应急抢修支撑装置 | |
CN101304125B (zh) | 移动复用地线 | |
CN207748631U (zh) | 一种电工放线车 | |
CN201222544Y (zh) | 移动复用地线 | |
CN202930571U (zh) | 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 | |
CN205442567U (zh) | 钢管杆作业平台 | |
CN203367894U (zh) | 电线穿线装置 | |
CN103887715B (zh) | 一种用于便携式飞机库系统的整体防雷方法 | |
CN206259506U (zh) |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的塔基范围内垂直接地装置 | |
CN202797930U (zh) | 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 | |
CN207092663U (zh) | 智慧通信塔 | |
KR101352128B1 (ko) | 파형관 풀림 장치 | |
CN202064679U (zh) | 高压电线杆稳定装置 | |
CN211829231U (zh) | 一种用于接地装置的接地搭接帽 | |
CN204243640U (zh) | 一种带电作业手动棘轮式绕线器 | |
CN203014330U (zh) | 电缆穿管加装可调节式防护罩 | |
CN209313343U (zh) | 一种施工建筑用电缆支架 | |
CN207504333U (zh) | 一种线缆分层固定装置 | |
CN106193754A (zh) | 一种直线杆增高杆 | |
CN207009687U (zh) | 环保型离子接地装置 | |
CN206220627U (zh) | 电线杆 | |
CN201699151U (zh) | 城区用电力单杆点式接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