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1877Y -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1877Y
CN201221877Y CNU200820074839XU CN200820074839U CN201221877Y CN 201221877 Y CN201221877 Y CN 201221877Y CN U200820074839X U CNU200820074839X U CN U200820074839XU CN 200820074839 U CN200820074839 U CN 200820074839U CN 201221877 Y CN201221877 Y CN 20122187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water
native
native sewage
intermed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748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浩
张燕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IYI AIR-CONDITIONER EQUIPMENT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IYI AIR-CONDITIONER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IYI AIR-CONDITIONER EQUIPMENT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IYI AIR-CONDITIONER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748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187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187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187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其主要包括通过管路彼此相连的两台潜水污水泵、原生污水过滤器、壳管式换热器、多台中介水循环水泵和多台热泵机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是利用两台潜水污水泵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原生污水过滤器中的一个钢板过滤网对原生污水进行过滤,同时对另一个钢板过滤网进行反冲洗,以恢复过滤器的过滤能力,并且保证过滤质量,因此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原生污水过滤器无需动力,所以可以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另外,由于原生污水过滤器是固定设置,因此机加工要求、造价及运行费用较低。

Description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是利用地下热源与流动在该系统中热泵机组内部的热交换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位于建筑物中的室内空间进行制冷、制热或提供生活热水的装置,并且相对于其它的空气调节系统来说具有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及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因而目前这项技术的应用正迅速得到推广。地源主要包括土壤源和水源,其中水源又分为井水、地表水、海水及污水,而污水则又分成中介水和原生污水两种。众所周知,原生污水系城市排放污水,因此其中含有大量的污物,因此在原生污水进入系统中的换热器之前需要将污水中的污物过滤除去,以防对换热器造成堵塞。目前已有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所采用的过滤器均为旋转式,其目的是利用旋转作用来防止污物堵塞住过滤器中的滤网孔眼,因而不仅需要消耗动力,而且机加工要求、造价及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系统的能耗,而且机加工要求、造价及运行费用低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包括通过管路彼此相连的两台潜水污水泵、原生污水过滤器、壳管式换热器、多台中介水循环水泵和多台热泵机组;所述的原生污水过滤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筒状壳体和并排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且由垂直设置的隔板彼此隔离开的两个圆筒状钢板过滤网;其中壳体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通过污水管路与两台置于原生污水中的潜水污水泵及污水排放管道相连的端部接口,而位于每个钢板过滤网外侧的壳体圆周面上则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通过污水管路与壳管式换热器上两个污水口相接的接口;壳管式换热器两端的外部圆周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作为热交换介质的中介水流入及流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中介水管路与多台并联设置的中介水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相连,而中介水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及壳管式换热器上的进水口则分别通过中介水管路与多台热泵机组相接。
所述的位于原生污水过滤器的壳体圆周面上且属于同一组的多个接口位于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所述的两组接口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的连接在潜水污水泵和原生污水过滤器之间的污水管路中安装有一个止回阀。
所述的连接在原生污水过滤器的端部接口上的污水排放管路中安装有一个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是利用两台潜水污水泵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原生污水过滤器中的一个钢板过滤网对原生污水进行过滤,同时对另一个钢板过滤网进行反冲洗,以恢复过滤器的过滤能力,并且保证过滤质量,因此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原生污水过滤器无需动力,所以可以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另外,由于原生污水过滤器是固定设置,因此机加工要求、造价及运行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中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示出的原生污水过滤器纵向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包括通过管路彼此相连的两台潜水污水泵1、原生污水过滤器2、壳管式换热器3、多台中介水循环水泵4和多台热泵机组5;所述的原生污水过滤器2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筒状壳体6和并排安装在壳体6的内部,且由垂直设置的隔板7彼此隔离开的两个圆筒状钢板过滤网8;其中壳体6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通过污水管路10与两台置于原生污水中的潜水污水泵1及污水排放管道11相连的端部接口12,而位于每个钢板过滤网8外侧的壳体6圆周面上则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通过污水管路13与壳管式换热器3上两个污水口14相接的接口15;壳管式换热器3两端的外部圆周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作为热交换介质的中介水流入及流出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其中出水口17通过中介水管路18与多台并联设置的中介水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相连,而中介水循环水泵4的出水口及壳管式换热器3上的进水口16则分别通过中介水管路19,20与多台热泵机组5相接。
所述的位于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壳体6圆周面上且属于同一组的多个接口15位于壳体6的同一横截面上。
所述的两组接口15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的连接在潜水污水泵1和原生污水过滤器2之间的污水管路10中安装有一个止回阀21。
所述的连接在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端部接口12上的污水排放管路11中安装有一个电磁阀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启动一台潜水污水泵1,而将另一台潜水污水泵1关闭,在图中未示出的系统中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与正在运行的潜水污水泵1相连的污水管路10上的止回阀21及关闭相应污水排放管道11上的电磁阀22,同时关闭与停止运行的潜水污水泵1相连的污水管路10上的止回阀21及打开相应污水排放管道11上的电磁阀22,这时,污水将从与正在运行的潜水污水泵1通过污水管路10相连的原生污水过滤器2上的端部接口12进入到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内部,并由位于该端部接口12一侧的钢板过滤网8进行过滤而除去污物,过滤后的污水将由相应侧的多个接口15经与该接口15相连接的污水管路13及相应的污水口14流入壳管式换热器3的内部,并在壳管式换热器3的内部与来自热泵机组5的中介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污水将从壳管式换热器3上另一污水口14流出,并经相应的污水管路13从原生污水过滤器2上另一侧的多个接口15进入到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内部而对该侧的钢板过滤网8进行反冲洗,最后反冲洗污水将通过该侧的端部接口12经与该端部接口12相连的污水排放管道11排至下游污水中。与此同时,在壳管式换热器3的内部与污水进行过热交换的中介水将在中介水循环水泵4的推动下经中介水管路19流入热泵机组5中的蒸发器或冷凝器,使热泵机组向空调系统提供冷量、热量或生活热水。与上述蒸发器或冷凝器进行过热交换的中介水最后经中介水管路20及进水口16而流回到壳管式换热器3中,如此反复进行循环。
当原生污水过滤器2内起过滤作用的一侧污物增加到使该钢板过滤网8两侧的阻力达到设定值时,在图中未示出的系统中压力控制器的作用下,原先运行的潜水污水泵1停止运行,而另一台潜水污水泵1同时启动,然后重复上述运行过程。

Claims (5)

1、一种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包括通过管路彼此相连的两台潜水污水泵(1)、原生污水过滤器(2)、壳管式换热器(3)、多台中介水循环水泵(4)和多台热泵机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生污水过滤器(2)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筒状壳体(6)和并排安装在壳体(6)的内部,且由垂直设置的隔板(7)彼此隔离开的两个圆筒状钢板过滤网(8);其中壳体(6)的两端中心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通过污水管路(10)与两台置于原生污水中的潜水污水泵(1)及污水排放管道(11)相连的端部接口(12),而位于每个钢板过滤网(8)外侧的壳体(6)圆周面上则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通过污水管路(13)与壳管式换热器(3)上两个污水口(14)相接的接口(15);壳管式换热器(3)两端的外部圆周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作为热交换介质的中介水流入及流出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其中出水口(17)通过中介水管路(18)与多台并联设置的中介水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相连,而中介水循环水泵(4)的出水口及壳管式换热器(3)上的进水口(16)则分别通过中介水管路(19,20)与多台热泵机组(5)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壳体(6)圆周面上且属于同一组的多个接口(15)位于壳体(6)的同一横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接口(15)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在潜水污水泵(1)和原生污水过滤器(2)之间的污水管路(10)中安装有一个止回阀(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在原生污水过滤器(2)的端部接口(12)上的污水排放管路(11)中安装有一个电磁阀(22)。
CNU200820074839XU 2008-05-23 2008-05-23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187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4839XU CN201221877Y (zh) 2008-05-23 2008-05-23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4839XU CN201221877Y (zh) 2008-05-23 2008-05-23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1877Y true CN201221877Y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7483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1877Y (zh) 2008-05-23 2008-05-23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1877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265A (zh) * 2009-11-05 2011-05-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
CN103028287A (zh) * 2013-01-03 2013-04-10 青岛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转筒式防堵装置
EP2612078B1 (en) * 2010-09-01 2018-04-11 Thermowatt Energetikai És Építöipari Kft.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recovering heat from wastewaters
CN108479147A (zh) * 2018-03-01 2018-09-04 同济大学 基于压差检测的交互清洗海水过滤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265A (zh) * 2009-11-05 2011-05-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
CN102052265B (zh) * 2009-11-05 2015-05-0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
EP2612078B1 (en) * 2010-09-01 2018-04-11 Thermowatt Energetikai És Építöipari Kft.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recovering heat from wastewaters
CN103028287A (zh) * 2013-01-03 2013-04-10 青岛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转筒式防堵装置
CN108479147A (zh) * 2018-03-01 2018-09-04 同济大学 基于压差检测的交互清洗海水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5500Y (zh) 生活浊水余热回收热泵热水器
CN100582605C (zh)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CN103615839B (zh) 在线自清洗强化换热的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4574237U (zh) 一种澡堂废水再利用的系统
CN101598507B (zh) 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
CN201221877Y (zh) 原生污水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CN202885650U (zh)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胶球清洗系统
CN201246968Y (zh) 一种环保高效节能净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3629837B (zh) 一种可在线清洗与自动除污的高效污水换热系统
CN204574617U (zh) 一种带自清洗系统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204574236U (zh) 一种带自清洗系统的二次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101067539A (zh) 污水及地表水热泵明渠式换热槽换热方法及其装置
CN104406331A (zh) 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直接换热系统
CN100562696C (zh) 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管壳式换热器
CN103629973B (zh) 在线自清洗强化换热的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6803552U (zh) 一种气水联合双向冲洗除垢余热回收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4329409U (zh) 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直接换热系统
CN204574619U (zh) 一种带辅助加热设备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100585299C (zh) 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管壳式污水源热泵机组
CN2890777Y (zh) 带有过滤装置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1803526U (zh) 一种中水源热泵
CN206817820U (zh) 一种双级直热型污水源热泵机组
CN204757770U (zh) 污水板式换热器
CN205825497U (zh) 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4665664U (zh) 一种淋浴与浴池共用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5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