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4844Y - 移动种植容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种植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4844Y
CN201204844Y CNU2008201022239U CN200820102223U CN201204844Y CN 201204844 Y CN201204844 Y CN 201204844Y CN U2008201022239 U CNU2008201022239 U CN U2008201022239U CN 200820102223 U CN200820102223 U CN 200820102223U CN 201204844 Y CN201204844 Y CN 2012048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edge
drainag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22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思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022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48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48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48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种植容器,包括容器体及排水阻根盘;该容器体的底部设有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该排水通风槽通向容器体的外部,而该蓄水槽的侧壁偏上开有若干与排水通风槽相通的溢水口;所述排水阻根盘盖设于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上方,其与该蓄水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由于蓄水槽的设置,使水先储存于蓄水槽内,而不是直接排出,只有当蓄水槽内的水到达溢水口时,才由溢水口溢出并被排出,因此该种植容器的底部始终蓄有水份,即便储藏在泥土或培养基质中的水份蒸发,蓄水槽内的水也会向上蒸腾,为植物补充水份,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可达到隔热保温的功效。

Description

移动种植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尤指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部、绿化地块、屋顶种植蔬菜瓜果、运动场地、广场道路、临时摆设等场所的移动种植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绿化的载体通常采用花盆等容器,花盆的底部均设有通孔用以排出多余的水份,而正是这一结构,使花盆在使用时,其底部常有积水及随水一起流出的泥沙直接排到屋面,不但造成污染,对于在建筑物顶部使用时,还容易造成屋顶泄漏和下水管道堵塞。而且,花盆一般不适用于大型绿化场合,因为花盆的独立结构使其存在施工进度慢、不便于产品更新等缺点,若用于地面,例如道路、广场、庭院等场合,则存在劳动量大、灵活性差及绿化景观单调等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本案设计人曾先后设计了两种种植容器,即公告号为CN2618429Y及CN285025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两种专利均公开了一种容器体底部设有通孔的种植容器,且在容器体底部外侧设有与该通孔相通的排水通风槽。这种结构的容器,将渗出的水统一收集排放,因此不会在容器底部形成积水,也不会造成污染,用在屋顶上时,自然不会出现屋顶泄漏的问题。而且这种种植容器,可方便将若干个容器并排组配在一起,相邻两容器的排水通风槽再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个通路,这样即可应用于各种大型绿化的场合。
然而,上述种植容器与普通的花盆一样不具有存水功能,也就是说当给植物浇水后,大部分水很快渗出泥土并从容器底部的通孔排出,而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储藏在泥土中的水份又将很快蒸发,从而使植物得不到充足的水份而干枯,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对于设置于屋顶的种植容器来说,其还兼具隔热保温的功效,而植物水份流失得过快,则还会降低隔热和保温的效果。
此外,上述种植容器虽然可方便组合,但其实际上就是将多个形状一样的容器简单的靠合在一起,由于容器四周侧边沿的存在,使其在组合后,从外部来看,还是各个独立的容器,导致整个绿化地的整体感不强,不能形成成片的绿化效果。
公告号CN2346178Y及CN227717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可以组合的绿化盆,但是其同样存在上述缺点,即组合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各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具有整体感。也就是说,目前用于绿化的容器,基本上都是相同个体的拼接,因此不具有整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存水功能的移动种植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隔热、隔音功能的移动种植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拼接成各种大小的移动种植容器,关键是其组合后可以使绿化地具有成片的整体感。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移动种植容器,它包括容器体及排水阻根盘;该容器体的底部设有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该排水通风槽通向容器体的外部,而该蓄水槽的侧壁偏上开有若干与排水通风槽相通的溢水口;所述排水阻根盘盖设于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上方,其与该蓄水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且并排设置的容器体,各容器体与其它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为矮边沿,而不与任何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为高边沿,且相邻两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相连通。
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方形角边容器体,其四个边沿中,位于内侧的两边沿为矮边沿,而位于外侧的两边沿为高边沿,且相邻两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相连通。
所述移动种植容器进一步包括若干方形边缘容器体夹设在两角边容器体之间,其位于内侧的三个边沿为矮边沿,而位于外侧的一个边沿为高边沿。
所述移动种植容器再进一步包括若干中部容器体,该中部容器体的四周边沿均为矮边沿。
所述各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为十字形,而所述蓄水槽则设置于十字形排水通风槽的四角。
所述的各容器体底部还设有一保温板。
所述各相邻容器体的两矮边沿上由倒U形连接扣件向下压扣连接,四个相邻的各容器体中间由由一十字形连接扣件向下压扣连接。
所述各容器体的高边沿顶部横向延设板状突沿,该突沿用以卡固一具卡槽的收口件。
所述各容器体排水通风槽的端部设有连接件与相邻排水通风槽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移动种植容器的容器体底部加设了蓄水槽,当有大量水进入种植容器时,大部分水渗出泥土或培养基质,由排水阻根盘上的通孔排出并储存于蓄水槽内,而不是直接排入到排水通风槽内并被排出,只有当该蓄水槽内的水到达其侧壁的溢水口时,才由溢水口溢出而排入到排水通风槽内再被排出,因此该种植容器的底部始终蓄有水份,即便储藏在泥土或培养基质中的水份蒸发,蓄水槽内的水也会向上蒸腾,为植物补充水份,从而可防止植物因水份不足而干枯,进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该蓄水槽内所储藏的水份还可起到隔热及保温的功效,当将所述种植容器设置于屋顶上时,其隔热和保温的效果将更好。当然在容器体下方设置保温板,同样具有保温、隔热及隔音的功效。
另外,所述的种植容器还可由各种容器体拼接而成,而各个容器体仅仅在位于整个种植容器的四周有较高的边沿,其内部的边沿均较低,这样当种植植物后,内部的矮边沿均被泥土或培养基质所覆盖,因此从整体外观来看,根本看不出各个单一的个体,就相当于一个可以任意组合成多种大小不同的完整的种植容器,从而具有很好的整体感,使种植出的绿化地具有成片的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角边容器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2所述四个角边容器体组合成一种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边缘容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容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各容器体排水通风槽之间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7是所述四个角边容器体、四个边缘容器体及一个中部容器体组合成一个种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植容器具有突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收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扣件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述连接扣件扣接于相邻容器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种植容器,其包括容器体1A及排水阻根盘2A。其中:
所述容器体1A的底部设有排水通风槽11A及蓄水槽12A,该排水通风槽11A通向容器体1A的外部,其可为十字形,而该蓄水槽12A则设置于十字形排水通风槽11A的四角,且该蓄水槽12A的侧壁偏上开有若干与排水通风槽11A相通的溢水口111A。
所述排水阻根盘2A盖设于上述容器体1A的排水通风槽11A及蓄水槽12A上方,其与该蓄水槽12A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21A,其外沿延设有延伸部22A与容器体1A侧边的突台19A相嵌合。
此外,所述的容器体1A底部还设有一保温板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保温板9设置于所述容器体1A的底部,再将所述排水阻根盘2A盖设于排水通风槽11A及蓄水器12A的上方。然后即可于排水阻根盘2A上方的容器体11A内放置泥土或培养基质并种植植物。而当为植物浇水后,大部分水将渗出泥土或培养基质,并从排水阻根盘2A上的通孔21A排入到蓄水槽12A内,当该蓄水槽12A内的水到达其侧壁的溢水口111A,即会从该溢水口111A溢出而排入到排水通风槽12A内,并从该排水通风槽12A排出。由于所述蓄水槽12A的设置,使种植容器的底部始终蓄有水份,因此即便储藏在泥土或培养基质中的水份蒸发,蓄水槽12A内的水也会向上蒸腾,为植物补充水份,从而可防止植物因水份不足而干枯,进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此外,该蓄水槽12A内所储藏的水份,及容器体1A下方的保温板9还可起到隔热及保温的功效,当将所述种植容器设置于屋顶上时,其隔热和保温的效果将更好。
再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容器可以组合拼接,相邻的两容器体拼接后,两者的排水通风槽可以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从而形成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风管道网。而为了使组合拼接后的各种植容器在种植植物后,从整体外观来看,就象一个大的种植容器,本实用新型将至少两个独立的容器体并排设置后,令各容器体与其它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设为矮边沿,而不与任何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设为高边沿,且相邻两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再相互连通。
针对上述结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组合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的种植容器可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方形角边容器体1,每个角边容器体1底部设有十字形排水通风槽11,该排水通风槽11的四角位置设置有蓄水槽12,且其端部可设置连接件,用于与相邻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连接以形成连通的排水通风管道网。而所述的角边容器体1的关键结构在于,其四个边沿中,位于内侧的两边沿为矮边沿13,而位于外侧的两边沿为高边沿14,且在矮边沿13处可设有一段由高边沿向矮边沿过渡的倾斜段15。
所述的四个角边容器体1在组合拼接时,如图2A所示,将各角边容器体1的矮边沿13摆向内侧并使其靠拢,将相对的排水通风槽11以所述连接件连接,然后以若干倒U形连接扣件3(如图3所示)向下压扣于相邻两矮边沿13上,从而将两相邻的角边容器体1连接在一起,这样即组合成一个方形的种植容器。而所述的角边容器体1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植容器还可进一步包括四个方形边缘容器体4及一个方形中部容器体5。其中:该边缘容器体4(如图4所示)的大体结构与角边容器体1相同,不赘述,不同的是,其位于内侧的三个边沿为矮边沿43,而位于外侧的一个边沿为高边沿44,且与高边沿44相邻的两个矮边沿43处可设有一段由高边沿向矮边沿过渡的倾斜段45。所述中部容器体5(如图5所示)与其它容器体不同且关键之处在于:其四周边沿均为矮边沿53。此外,各个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端部之间的连接件7可如图6所示,其插入于两相邻的排水通风槽之内,从而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上述各容器体在组合拼接时,将各容器体如图7所示摆放好,然后再以连接扣件3向下压扣于相邻两矮边沿13、43、53上,从而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方形种植容器。
再配合图8所示,所述位于外侧的各容器体,即角边容器体1及边缘容器体4的高边沿14、44顶部可横向延设板状突沿18、48,该突沿18、48用以卡固一具卡槽61的收口件6(如图9所示),该收口件6不但可用以装饰该种植容器,还可起到辅助连接各容器体的目的。此外,该收口件6还可以起到加高种植容器高度的目的,即选择不同的收口件6,就可根据种植植物的不同种类而增加种植容器的高度,而此时,高边沿向矮边沿过渡的倾斜段15、45还可起到对高边沿的加强拉力作用,防止高边沿连同收口件6一起向外翻倒。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增加或减少边缘容器体4或/及中部容器体5的数量,来改变整体种植容器的形状及大小,从而可根据场地的大小任意组合拼装。通过这种结构拼接而成的组合种植容器,由于仅仅在四周有较高的边沿,其内部的边沿均较低,这样当种植植物后,内部的矮边沿均被泥土或培养基质所覆盖,因此从整体外观来看,根本看不出各个单一个体,就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种植容器,从而具有很好的整体感,使种植出的绿化地具有成片的整体效果。
另外,所述的各个容器体在连接时,即使以所述连接扣件3扣压连接,两个容器体之间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缝隙,这样水就容易从该缝隙处渗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取延长连接扣件3的方式,即令一长条状的连接扣件3扣压住两相邻容器体的两相邻矮边沿的整段,如果具有倾斜段,还包括整段的倾斜段。而对于四个相邻的容器体的中间,可采用如图10所示的十字形连接扣件3′,该十字形连接扣件3′的下方设有倒U形槽。使用时,如图11所示,将该十字形连接扣件3′扣压于四个相邻容器体的中间,而将连接扣件3扣压于两相邻容器体的矮边沿或倾斜段,由于矮边沿与倾斜段之间有弯折,因此可用橡胶制成所述的连接扣件3,从而令连接扣件3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可任意弯折。由于所述的连接扣件3或十字形连接扣件3′将各个的容器体边沿扣压住,而将两容器体间的缝隙覆盖,这样水就不会渗透到整个容器的底部,令容器底部更干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更极端的还可仅设置两个方形容器体(不再予图示),两个容器体相邻的一边沿为矮边沿,而外侧的三个边沿则为高边沿。这样两个容器体对合并由连接扣件嵌扣后,即组装成为一个较小的种植容器。
再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容器体的水平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各种几何形状,例如多边形、扇形、半圆形等规则形状,甚至各种不规则形状,此时,只要令位于内侧的边沿为矮边沿,位于外侧的边沿为高边沿,均可达到组合后可成为一完整整体的目的。而各种形状的容器体可以任意组合成各种形状的种植容器,如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菱形、两个半圆形可以拼成一个圆形......从而使种植容器的组合变化多样且丰富多彩。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容器体及排水阻根盘;该容器体的底部设有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该排水通风槽通向容器体的外部,而该蓄水槽的侧壁偏上开有若干与排水通风槽相通的溢水口;所述排水阻根盘盖设于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上方,其与该蓄水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且并排设置的容器体,各容器体与其它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为矮边沿,而不与任何容器体相邻的一侧边沿为高边沿,且相邻两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方形角边容器体,其四个边沿中,位于内侧的两边沿为矮边沿,而位于外侧的两边沿为高边沿,且相邻两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种植容器进一步包括若干方形边缘容器体夹设在两角边容器体之间,其位于内侧的三个边沿为矮边沿,而位于外侧的一个边沿为高边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种植容器再进一步包括若干中部容器体,该中部容器体的四周边沿均为矮边沿。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为十字形,而所述蓄水槽则设置于十字形排水通风槽的四角。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容器体底部还设有一保温板。
8、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相邻容器体的两矮边沿上由倒U形连接扣件向下压扣连接,四个相邻的各容器体中间由由一十字形连接扣件向下压扣连接。
9、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容器体的高边沿顶部横向延设板状突沿,该突沿用以卡固一具卡槽的收口件。
10、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移动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容器体排水通风槽的端部设有连接件与相邻排水通风槽连接。
CNU2008201022239U 2008-05-04 2008-05-04 移动种植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48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22239U CN201204844Y (zh) 2008-05-04 2008-05-04 移动种植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22239U CN201204844Y (zh) 2008-05-04 2008-05-04 移动种植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4844Y true CN201204844Y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222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4844Y (zh) 2008-05-04 2008-05-04 移动种植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484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602A (zh) * 2013-10-30 2014-02-05 湖州艺萌城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农业种植箱
CN10409479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南通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绿化花盆
CN112449931A (zh) * 2020-10-22 2021-03-09 无锡飞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绿化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479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南通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绿化花盆
CN103548602A (zh) * 2013-10-30 2014-02-05 湖州艺萌城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农业种植箱
CN112449931A (zh) * 2020-10-22 2021-03-09 无锡飞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绿化系统
CN112449931B (zh) * 2020-10-22 2021-07-27 成都中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绿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0940B (zh) 移动种植容器
CN103501590B (zh) 植物灌溉系统以及方法
CN202603298U (zh) 育苗罩
CN201204844Y (zh) 移动种植容器
CN101889524B (zh) 组合式移动种植器
CN2850252Y (zh) 一种组合式种植容器
CN105856713A (zh) 一种植物幕墙及利用该幕墙进行垂直绿化的方法
CN107637321A (zh) 一种绿化装置
CN203814272U (zh) 一种绿化种植板及含有该绿化种植板的种植系统
CN202014493U (zh) 生态移动容器
CN201067013Y (zh) 组合式多功能盆栽盆具
CN203057941U (zh) 水肥自控盆景养护盆
CN205389672U (zh) 一种植物幕墙
CN205143011U (zh) 带有灌水和排水装置的满覆土屋面种植装置
CN205143010U (zh) 轻型满覆土屋面种植装置
CN105052596B (zh) 一种阳台模块化多层立体种植系统
CN201188786Y (zh) 有蓄水装置的种植盆
CN201718252U (zh) 移动种植器
CN20876851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
CN203575204U (zh) 一种立体绿化模块
CN202635278U (zh) 一种漂盘蔬菜盆景栽培装置
CN202738525U (zh) 防涝保湿花盆
CN207194140U (zh) 一种便于在阳台种植蔬菜或花卉的楼房
CN201797791U (zh) 节水保湿展根种植盆
CN2692985Y (zh) 改进的花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anghai Zhongh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Ke Sizhe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1000007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bile planting contain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1052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