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9708Y -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9708Y
CN201199708Y CNU2008201140108U CN200820114010U CN201199708Y CN 201199708 Y CN201199708 Y CN 201199708Y CN U2008201140108 U CNU2008201140108 U CN U2008201140108U CN 200820114010 U CN200820114010 U CN 200820114010U CN 201199708 Y CN201199708 Y CN 20119970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ouch
slide bar
screen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40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140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970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970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970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包括壳体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上方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可沿滑杆往复滑动的滑动体。滑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槽,所述滑动体滑动设置于槽内,并可以做垂直于触摸屏平面方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推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滑杆可以选用透明材料,且滑杆和滑动体都可以制造的较小,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触摸屏的遮挡不会大于手指按动时对触摸屏的遮挡。而且每次按动都限定为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同时按动面积固定,因而可以避免或减少按动错误,也可以减少触摸屏表面被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特别是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电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了触摸屏技术,触摸屏的使用具备了外观整齐,视觉良好等优点,如图1所示,现有移动电话包括壳体1和触摸屏2,在使用的过程中许多情况下使用者只需要做一些简单动作,如按功能键或输入英文字母。有时则需要一些较复杂的动作,如书写汉字或输入图形等,目前使用者对上述两种情况都是用手或触摸屏笔进行操作。
触摸屏技术是一种将物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人的手指或触摸屏笔按动触摸屏,由于移动电话触摸屏的触摸面积有限,使用手指时受到指头大小、人眼的视觉误差、甚至手指抖动的影响,在按动触摸屏时的位置可能会有误差,从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同时也存在触摸屏表面容易被指纹污染等问题。当使用触摸屏笔时,触摸屏笔的大小受到移动电话体积的约束,触摸屏笔一般过于细小,使用时手感差不方便,另外触摸屏笔与移动电话是分体结构,还会产生丢失的现象。目前针对上述按动时存在的误差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也有一些采取电子物理、软件编程的解决办法,但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在做简单动作时不需用手指或触摸屏笔,但具备手指或触摸屏笔的功能,且按动准确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包括壳体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上方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可沿滑杆往复滑动的滑动体。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贯通槽,所述滑动体滑动设置于槽内。且滑动体可以做垂直于触摸屏平面方向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体由上端帽、下端帽,在上端帽与下端帽之间的连接杆和弹簧组成,所述上、下端帽分别露于滑杆的贯通槽的上下端面外,所述连接杆位于贯通槽内,所述弹簧套于连接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体具有一通孔,所述的滑动体通过通孔套在滑杆上,所述滑动体具有一凸出的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触摸屏的左、右边框或上、下边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左、右沟槽或上、下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左、右沟槽或上、下沟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当设置在边框上面的沟槽不在边框中间时,相当于在边框与触摸屏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触摸屏的左、右边框或上、下边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左、右导杆或上、下导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导套,所述导套套在导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或顶、底端面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侧壁的沟槽或顶、底端面的沟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或顶、底端面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导套,所述导套套在导杆上。
作为优选,当壳体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凸出于触摸屏时,所述顶端面的上边框立面和底端面的下边框立面上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顶端面的上边框立面和底端面的下边框立面上装有导杆,所述滑杆的两端通过导套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导杆上。
作为优选,当壳体的左右侧壁凸出于触摸屏时,所述左侧壁的左边框立面和右侧壁的右边框立面上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壁的左边框立面和右侧壁的右边框立面上装有导杆,所述滑杆的两端通过导套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导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所述滑杆的两端形状与沟槽的形状相对应,防止滑杆的两端从沟槽中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推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
2、本实用新型在触摸屏上设置可沿触摸屏往复滑动的滑杆,滑杆上设置可沿滑杆滑动的滑动体,由于滑杆可以选用透明材料,同时滑杆和滑动体都可以制造的较小,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触摸屏的遮挡不会大于手指按动时对触摸屏的遮挡。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体按动触摸屏时,使每次按动都限定为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且按动面积固定,因而可以避免或减少按动错误,也可以减少触摸屏表面被污染
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滑杆和滑动体定位在触摸屏表面的任意位置并进行按动,不用时,可以将滑杆连同滑动体移动到移动电话的某个侧端面上,因而不会影响使用者观看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的另外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向剖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向剖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滑杆推到壳体顶端面且与顶端面表面平行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位于壳体顶端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带有导杆和导套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A-A向剖图。
标记说明
1-壳体      2-触摸屏    3-左边框     4-右边框
5-左沟槽    6-右沟槽    7-顶端面     8-底端面
9-上沟槽    10-下沟槽   11-挡板      12-滑杆
13-通孔      14-前端       15-滑动体        16-凸起
17-上端帽    18-下端帽     19-弹簧          20-沟槽
21-左侧壁    22-右侧壁     23-上边框        24-下边框
25-左边框立面      26-右边框立面        27-上边框立面
28-下边框立面      29-豁口              30-贯通槽
31-左导杆          32-右导杆            33-左导套
34-右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包括壳体1和触摸屏2,所述触摸屏2的上方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杆12,所述滑杆12上设有可沿滑杆12往复滑动的滑动体15。所述触摸屏的左边框3和右边框4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左沟槽5和右沟槽6,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滑动置于所述左沟槽5和右沟槽6内;所述的左沟槽5和右沟槽6的两端都分别开通至所述壳体1的顶端面7和底端面8上,即从移动电话的顶端面7或底端面8两个方向正视时,可以看到底端面8和顶端面7上由左右沟槽形成的豁口29。同时为了防止沟槽内滑杆12的两端从沟槽的豁口29内滑脱出,所述豁口29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1(图中未画出),所述挡板11将豁口29的下部分挡住。
所述左、右沟槽5、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上窄下宽型,所述滑杆12两端的形状与左、右沟槽5、6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当具有同样横截面形状滑杆12的两端设置于沟槽内时,滑杆12的两端只能沿沟槽作前后滑动,而不能从沟槽内垂直向上脱出沟槽。
本实施例中,当不设置沟槽时,在所述触摸屏的左边框3和右边框4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能起到沟槽同样作用的相互平行的左、右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边框上。所述滑杆12的两端设置导套,所述导套是一个具有通孔的柱体,所述导套通过通孔套在导杆上,并可沿导杆滑动。
所述滑杆1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贯通槽30,所述滑动体15滑动设置于槽30内,且所述滑动体15的上下表面凸出于槽30的上下表面,滑动体15可以在槽30内沿滑杆12左右滑动,并可以做垂直于触摸屏平面方向的运动。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摸屏的上边框23与下边框24上分别开有上沟槽9和下沟槽10,所述上沟槽9和下沟槽10的左右分别开通至壳体1的左右侧面并形成豁口29,所述豁口29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将豁口29的下部分挡住,如图4中所示。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上、下沟槽内。本实施例除了沟槽的设置位置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中,当不设置沟槽时,所述触摸屏的左边框23和右边框24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左、右导杆。所述滑杆12的两端通过导套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导杆上。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的顶端面7和底端面8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沟槽20,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位于顶、底端面的沟槽20内。
如图6、图7所示所示,所述壳体1的左侧壁21和右侧壁22的外侧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沟槽20,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侧壁的沟槽20内,这时滑杆12的两端需要向内再弯曲一个角度才能在沟槽20内滑动。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本实施例只是沟槽20在移动电话中的设置位置不同,但这几种结构都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即用滑动体15代替手或触摸屏笔进行按动触摸屏的功能。只是结构上的一种形式变换。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所述壳体1的顶端面7和底端面8凸出于触摸屏2,所述顶端面7的上边框立面27和底端面8的下边框立面28上均开有沟槽20,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20内,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使用者横向观看触摸屏2,即触摸屏2较长的方向与使用者的两眼连线平行,所述的左右边框应低于顶端面7和底端面8。
如图9所示,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壁凸出于触摸屏2,所述左侧壁21的左边框立面25和右侧壁22的右边框立面26上开有沟槽20,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20内,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滑杆12的两端不需弯曲直接滑动设置于沟槽20内,而所述前后边框应低于所述左侧壁21与右侧壁22。
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不设置沟槽时,所述顶端面7的上边框立面27和底端面8的下边框立面28,或所述左侧壁21的左边框立面25和右侧壁22的右边框立面26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左、右导杆31、32。所述滑杆12的两端通过左、右导套33、34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导杆上,所述滑杆12的两端沿导杆滑动。
如图10所示,为图9的A-A向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滑动体15由上端帽17、下端帽18和连接在上端帽17与下端帽18之间的连接杆(图中未示出)和弹簧19组成,所述上端帽17和下端帽18的宽度均大于槽30的宽度,因此上、下端帽分别露于滑杆12上的槽30的上下端面外,所述连接杆位于槽30内。弹簧19套于连接杆上,这种结构令滑动体15沿滑杆12滑动时,也可以在垂直于触摸屏平面方向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运动范围,且不会垂直向上脱离滑杆12,也不会由于自重在没有外力按动的情况下自动向下触动触摸屏2。同时使用者在按动上端帽17时会有弹力的手感。为了保护触摸屏2的表面不被磨损,所述下端帽18的下表面可设置一层较柔软的物质。所述上端帽17可以设计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状,便于按动,同时也可以在上端帽17上设置指示按动位置的标志。
如图11所示,所述的滑动体15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所述滑动体15具有一通孔13,所述的滑动体15通过通孔13套在滑杆12上,所述滑动体15具有一凸出的前端14,凸出的前端14作为按动点,使用者向下按动时会使滑杆12围绕自身的轴心产生扭矩变形,同样能达到有弹力的手感,与图10中的结构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下面结合图12和图13对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没有按动滑动体15时,所述滑动体15的下端面与触摸屏2的上表面保持适当的距离,滑杆12可以沿沟槽5,6上下滑动,因此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到触摸屏2的任何位置,所述滑动体15可以沿滑杆12上的槽30往复滑动,因此滑动体15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到触摸屏表面的任何位置,当需要按动触摸屏的某一处时,先推动滑杆12上下运动,使滑杆12到达按动处的上下坐标线,再推动滑动体15运动,直至滑动体15到达与按动处的左右坐标线,两坐标线交叉后向下按动滑动体15,滑动体15下部的下端帽18便可按动触摸屏2上的菜单,达到操作触摸屏2的目的。当不使用或不需要滑动体15按动触摸屏时,如果滑杆12还位于触摸屏2的上表面上,可能会影响使用者观看触摸屏2,这时可以将滑杆12沿沟槽推到移动电话壳体的顶端面7上,如图12所示,图13所示为滑杆12与顶端面7表面平行时的位置关系图。同样当沟槽设置在如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的位置时,所述的滑杆12也可以推到壳体1的底端面8、左侧壁21的侧面或右侧壁22的侧面上,所述滑杆12受左沟槽5和右沟槽6的的引导会作一个翻转动作,整个滑杆12停留在移动电话顶端面7上,从而不影响使用者观看触摸屏2。

Claims (10)

1.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包括壳体和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上方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可沿滑杆往复滑动的滑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贯通槽,所述滑动体滑动设置于贯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由上端帽、下端帽,连接在上端帽与下端帽之间的连接杆和弹簧组成,所述上、下端帽分别露于滑杆的贯通槽的上下端面外,所述连接杆位于贯通槽内,所述弹簧套于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具有一通孔,所述的滑动体通过通孔套在滑杆上,所述滑动体具有一凸出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左、右边框或上、下边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左、右沟槽或上、下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左、右沟槽或上、下沟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或顶、底端面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侧壁的沟槽或顶、底端面的沟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凸出于触摸屏,所述顶端面的上边框立面和底端面的下边框立面上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凸出于触摸屏,所述左侧壁的左边框立面和右侧壁的右边框立面上开有沟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对称滑动设置于沟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所述滑杆的两端形状与沟槽的形状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左、右边框上或上、下边框上或左、右侧壁上或顶、底端面上或顶端面的上边框立面、底端面的下边框立面上或左侧壁的左边框立面、右侧壁的右边框立面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杆,所述滑杆的两端设置导套,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套对称滑动设置在导杆上。
CNU2008201140108U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970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40108U CN201199708Y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40108U CN201199708Y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9708Y true CN201199708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5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40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9708Y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970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0220A (zh) * 2012-12-18 2013-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手机保护套
CN103294315A (zh) * 2013-05-24 2013-09-11 谈骏川 电容式触摸板参数调节装置
WO2017147881A1 (zh) * 2016-03-03 2017-09-08 邱琦 转动式数字终端夹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0220A (zh) * 2012-12-18 2013-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手机保护套
CN103040220B (zh) * 2012-12-18 2015-05-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手机保护套
CN103294315A (zh) * 2013-05-24 2013-09-11 谈骏川 电容式触摸板参数调节装置
CN103294315B (zh) * 2013-05-24 2016-01-13 谈骏川 电容式触摸板参数调节装置
WO2017147881A1 (zh) * 2016-03-03 2017-09-08 邱琦 转动式数字终端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5137U (zh) 按键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CN201199708Y (zh) 一种带触摸屏的移动电话
CN103367006A (zh) 薄型按键结构及薄型键盘
CN201450523U (zh) 一种改进操作方式的手机
CN202189322U (zh) 倍数按键
CN206976217U (zh) 可插拨键盘的结构
CN201319221Y (zh) 一种电子阅读器
US8791927B2 (en) Stylus having magnifying lens
KR102478891B1 (ko) 엄지로 조작하는 광마우스를 구비한 컴퓨터 키보드
CN201749806U (zh) 笔记本电脑数字键键盘膜
CN102915084A (zh) 一种便于握持的平板电脑
CN203734706U (zh) 便于快速实现办公的手机
CN2935718Y (zh) 手持信息终端设备
CN209526036U (zh) 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
CN201435756Y (zh) 平面滑动式按键手机
CN209357654U (zh) 按键改进型键盘结构
CN201726448U (zh) 手机键盘及方向键区位于该手机屏幕区纵向上方的手机
CN203054741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
CN201332406Y (zh) 按键上置的直板式手机
CN218601744U (zh) 一种可延展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CN209843050U (zh) 一种基于六维遥操的手持示教器
CN214380975U (zh) 一种按键防误触的老人手机
CN202068462U (zh) 一种具有展开式健盘且可竖立的手机
CN214376328U (zh) 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平板电报外接设备
KR20130142828A (ko) 스타일러스 펜 기능을 갖는 필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