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8088Y -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8088Y
CN201188088Y CNU2007201907825U CN200720190782U CN201188088Y CN 201188088 Y CN201188088 Y CN 201188088Y CN U2007201907825 U CNU2007201907825 U CN U2007201907825U CN 200720190782 U CN200720190782 U CN 200720190782U CN 201188088 Y CN201188088 Y CN 2011880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hip
arm section
gamma
detector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07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继刚
吴志芳
王立强
向新程
刘以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U2007201907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80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80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80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属于核技术应用领域。其特征在于,将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上的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同步滑行;该轨道与地面平行,且沿船只的长度方向延伸;γ射线源的照射野能够覆盖船体宽度方向的横截面,γ射线阵列探测器能够接收到穿过船体的γ射线,探测器前置电路将探测信号输入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船只的辐射透视图像,能够获得良好的穿透效果,做到了经济、实用、灵活等优点,有很好的市场价值,也能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核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船只的γ辐射成像检测技术。它采用γ放射性同位素射线源、阵列探测器等,依托港口通用的“船只吊运装置”,扫描获取船体的辐射透视图像,借以对船只及其所载货物进行检查。
背景技术:
当今不少地区(如中东地区)的近海或河流运输大都由中小型船只完成。对迪拜港的实际调研表明,当地此类船只主要为木质结构,其中小型木船的尺寸约为24m(长)×8m(宽),而中型木船的尺寸约为45m(长)×13m(宽)。有关管理部门指出,目前大量走私及偷运违法物质(如武器、毒品)活动就是依赖这类船只进行的。因此,设法对此类船只进行辐射成像检查,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需求。但迄今还未见到有公司、企业或研究机构能提供满足要求的船只检查设备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γ放射性同位素做射线源,能扫描获取中小型木船的辐射透视图像,从而对其进行在线检测的γ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含有置于屏蔽容器内的γ射线源、γ射线阵列探测器、探测器前置电路及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上的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同步滑行;所述轨道与地面平行,且沿船只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γ射线源的照射野能够覆盖船体宽度方向的横截面,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能够接收到穿过船体的γ射线,所述探测器前置电路将探测信号输入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所述γ射线源是高比活度的60Co或137Cs射线源。所述屏蔽容器设置有前准直器。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高压阵列电离室或闪烁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等于船只需要检测部位的长度。
所述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是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系统;所述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一轨道(05-1)上,能够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该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该竖直臂段安装在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该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当船只未吊离水面时,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水平臂段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当船只吊离水面,开始进行检测时,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水平臂段旋转至与船只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也可以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是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系统;所述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一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一水平臂段可以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可以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沿水平方向旋转。
当船只未吊离水面时,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水平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当船只吊离水面,开始进行检测时,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水平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旋转至与船只长度方向垂直,与所述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二竖直臂段构成“U”形探测器。
所述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含有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和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一γ射线源和“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一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二γ射线源和“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二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六轨道(05-6)上,能够沿该第六轨道(05-6)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该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第三竖直臂段和第三水平臂段,该第三竖直臂段安装在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该第三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第三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含有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和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一γ射线源和“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一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二γ射线源和“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二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六轨道(05-6)上,能够沿该第六轨道(05-6)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上,能够沿该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第三竖直臂段和第三水平臂段,该第三竖直臂段安装在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上,且该竖直臂段的中部外凸,使第五轨道(05-5)通过,第三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第三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够获得船只的辐射透视图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可获取船只垂直方向透视图像的顶视检测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2顶视检测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3可获取船只侧向透视图像的侧视检测系统正视示意图;
图4“侧视”、“顶视”联合检查系统的“L”形阵列探测器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装置需要依托于港口通用的‘船只吊运装置’。此类装置是一可移动的大型起重框架。该装置用吊索将船只从水面吊起,再借助行驶机构将其移送至某场地进行检修。这是港口地区通用的装备,在市场上有定型产品供应,例如ASCOM公司的LBS产品系列。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含有置于屏蔽容器内的γ射线源、γ射线阵列探测器、探测器前置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及机电系统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船只吊运装置上装上若干轨道,轨道的方向与船只的长度方向一致,轨道平行于地面,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这些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同步滑行。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γ射线源的照射野能够覆盖船只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在同步滑行的过程中,γ射线阵列探测器正好能够接收到穿过船体的γ射线,探测器前置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等都是常规技术,探测器前置电路将探测信号输入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这样在不移动船只的情况下,只需同步滑行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就能够获得船只的透视图像,同时采用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对于这种小型船只,能够获得良好的穿透效果,做到了经济、实用、灵活等优点,有很好的市场价值,也能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实施例,分别提供侧视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和顶视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具体内容:
如图1和图2的顶视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依托安装在港口通用设备“船只吊运装置”上,该‘吊运装置’包括钢架、吊索02-4及行驶机构02-5与02-6等,钢架由横梁02-1、竖梁02-2a,02-2b与02-3a,02-3b等组成,被检船只01由吊索02-4吊离水面。
顶视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的射线源是高比活度γ放射同位素放射源,为钴-60(60Co)或铯-137(137Cs),其活度不超过22TBq(600居里)。该放射源安装在带屏蔽阀的屏蔽容器03内,屏蔽容器具有足够的屏蔽厚度,使得射线源发出的γ射线除经过屏蔽阀出口射出的有用辐射外,其它方向辐射均被屏蔽到安全标准规定的限值以下。屏蔽容器03安装在与地面平行的轨道05-1上,在船只吊运装置的顶部前方安装一根辅助横梁02-1’,轨道05-1固定在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屏蔽容器03可按指令沿轨道05-1匀速移动,“扫描”被检船只01。为减少散射影响,屏蔽容器03也可附带设置射线“前准直器”,它置于屏蔽容器的屏蔽阀后,由两块平行重金属板(铅、铁或其合金)组成,所构成的狭缝将把γ射线准直成具有一定张角的片状束,并对准阵列探测器。
检测系统的探测器子系统04呈“U”形,它与顶部的射线源匹配、对准,所构成的照射野应能包容被检船只需要检查的部位。此“U”形探测器子系统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一根竖直臂段安装在两根与地面平行的轨道05-2与05-3上,轨道05-2与05-3固定于两个竖梁02-2a,02-2b之上,另一根竖直臂段安装在两根与地面平行的轨道05-4与05-5上,轨道05-4与05-5固定于两个竖梁02-3a,02-3b之上。两根水平臂段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两根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一般状态下水平臂段分别处于与轨道平行的位置,即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的位置,不会影响将被检船只吊离水面的各项操作,待船只被吊出水面后,在开始检测行程之前,水平臂段的左、右两段将分别水平旋转90°,达到如图1所示位置,并锁定下来。然后,“U”形探测器子系统将与射线源一起,沿着轨道05-1、05-2、05-3、05-4、05-5同步匀速移动,并始终保持对准片状射线束,从而实现对被检船只的扫描检测。“U”形探测器子系统采用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高压阵列电离室或是闪烁体(碘化铯或钨酸镉闪烁晶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当采用高压阵列电离室时,由于它自身具备准直性(方向性),因而可以不设置“后准直器”。但当采用闪烁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时,由于探测器自身准直性差,往往需要附加“后准直器”(也是由两块重金属板组成,所构成的缝隙宽度应当同探测器像素尺寸相匹配)以减少散射线的不良影响。此时,“U”形探测器04将配以同样呈“U”形,由二块重金属板(铅、铁或它们的合金)组成的“后准直器”。
“U”型探测器的左右两个水平臂段可分别与相应的竖直臂段做成一体,在“准备状态”与“检测状态”之间转换时,只有探测器的左、右水平臂段需要旋转90°,而左、右垂直臂段则保持不动。如果做成一体,则在状态转换时,“U”形阵列探测器的左、右两部分都需要整体旋转90°。
如图3所示的侧视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的γ射线源及屏蔽容器03安装在与地面平行的轨道05-1上,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屏蔽容器03可按指令沿轨道05-1匀速移动,“扫描”被检船只01。为减少散射影响,屏蔽容器03也可附带设置射线“前准直器”,它置于屏蔽容器的屏蔽阀后,由两块平行重金属板(铅、铁或其合金)组成,所构成的狭缝将把γ射线准直成具有一定张角的片状束,并对准阵列探测器。
探测器子系统04呈“L”形,它与射线源匹配、对准,所构成的照射野应能包容被检船只需要检查的部位。此“L”形探测器子系统04为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采用高压阵列电离室或是闪烁体(碘化铯或钨酸镉闪烁晶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探测器的竖直臂段安装在两根与地面平行的轨道05-2与05-3上,轨道05-2与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两个竖梁02-3a、02-3b上。探测器的水平臂段一端连接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当检测装置处于准备状态,未进行检测时,探测器的水平臂段处于与轨道05-3平行的位置,及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的位置,不会影响将被检船只吊离水面的各项操作。当船只被吊出水面后,在开始检测行程之前,探测器子系统的水平臂段将水平旋转90°,达到如图3所示位置,并锁定下来。然后,“L”形探测器子系统04将与射线源沿着轨道05-1、05-2及05-3同步匀速移动,并始终保持对准片状射线束,从而实现对被检船只的扫描检测。“L”形探测器也可以将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做成一体,在从准备状态转换为检测状态时,“L”形阵列探测器需要整体旋转90°。
当探测器采用高压阵列电离室时,由于其自身具备准直性(方向性),因而可以不设置“后准直器”,但当采用闪烁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时,由于探测器自身准直性差,往往需要附加“后准直器”(也是由两块重金属板组成,所构成的缝隙宽度应当同探测器像素尺寸相匹配)以减少散射线的不良影响。此时,“L”形探测器0)将匹配有同样呈“L”形的“后准直器”。射线源安装在如图3所示的偏上方位置,从经济和技术角度上考虑更为有利。
上述两种实施例方案,轨道的长度应当大于所要求的船只扫描长度,即需要检测部位的长度。需要时,可以延长超出‘船只吊运装置’钢架的范围。作为常规技术,探测器的前置电路(如放大器、AD变换等)均与探测器紧密相联,共同组成阵列探测器子系统。前置电路的输出信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给设置在船只吊运装置外面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处于专设的测量控制室内)。
由图1~图3可见,在扫描检测过程中,射线源和“L”或“U”形阵列探测器系统04都是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吊索02-4与竖梁02-2a、02-2b与02-3a、02-3b的间隙中移动,不会受到阻碍。在所获得的船只侧视图像上,吊索02-4及其附件的影像可能会造成一些干扰,但由于它们对射线的阻止本领不大(如绳索)或体积小(如吊具),因而不致影响到检测效果。为使扫描检测过程正常进行,射线源的片状射线束必须始终对准阵列探测器,因此,在扫描时二者必须是沿轨道同步移动。但是,鉴于检测装置是装架固定在通用设备‘船只吊运装置’上的,要在射线源与阵列探测器04之间架设刚性连接机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的运动同步性需要靠非接触测控技术(如激光测控等)来实现。而且,为了避免吊索02-4等对激光的阻挡影响,需要采用‘双点测控’等特殊技术。这些技术都属于公知的通用技术,不再给予详细说明。
这两种检测系统(型式)可以分别单独设置与使用,即建成只具备“侧视”或“顶视”一种功能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也可以联合应用,即将两种系统(型式)同时安装在一套‘船只吊运装置’上。后者应用两个射线源及两套阵列探测器系统,能够同时获得被检船只的侧向与垂直方向的透视图像,具有更强大的检查能力。
对于“侧视”、“顶视”联合检查系统,“L”形阵列探测器的竖直臂段与“U”形阵列探测器的一根竖直臂段可共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轨道,如图4所示的05-4,05-5轨道;也可以在船只吊运装置的一侧加装一根轨道,如图4所示的05-7轨道,由于“L”形探测器的竖直臂段较“U”形长一些,因此“L”形探测器竖直臂段应有一部分凸起,以便“U”形探测器的轨道05-5能够通过,二者可共用最下端的一根轨道05-4。在船只吊运装置的竖梁02-2a,02-2b侧,上方加装一根轨道05-6,用于安装“侧视”检测系统的γ射线及屏蔽容器,如图4所示。
采用“侧视与顶视联合检查系统”,两组射线源与探测器子系统能够并行不悖地扫描检测客体船只,同时给出其侧向与垂直方向的透视图像,大大提高了检查违禁物品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对近海或河流货运所使用的中小型船只,如中东地区广泛使用的木船,进行辐射透视检查。它需要于依托港口通用设备‘船只吊运装置’,将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运行轨道等装架固定在该‘吊运装置’的钢铁梁柱之上,待到将船只吊到离开水面一定高度后,再进行扫描检测。
另外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是,在某场地按一定距离与方位分别设置固定不动的射线源装置及阵列探测器装置,二者的间距恰好能使它们处在‘船只吊运装置’吊绳与钢铁梁柱之间的空隙内。这时,让‘船只吊运装置’当作船只的‘拖动系统’,吊着船只准确地、无碰撞地匀速通过由固定好的射线源与探测器等构成固定式检测系统,从而获取其透视图像。当然,由于船只重达百吨以上,吊绳又是柔性约束,难保船只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晃荡,以致出现与射线源装置或探测器系统相撞的严重情况。这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严加防范。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图3描述如下。
本实施例是由射线源装置、阵列探测器子系统、运行轨道及信号采集与处理子系统等组成。
射线源采用高比活度的钴-60(60Co)探伤源,活度为11TBq(300居里)。射线源的屏蔽容器(带屏蔽阀)主要由钨制成,而所附带的前准直器则由两块平行钢板组成。屏蔽容器带驱动机构,能够按指令沿轨道(05-1)匀速移动。
阵列探测器04子系统由截面直径30mm的圆柱形高压电离室组合而成,它对钴-60(60Co)γ射线探测效率不小于40%,而工作电压不高于1000V。由多个圆柱型电离室及其配套前置电路按向心方式(均指向射线源)分别排列组合成“L”形探测器系统的竖直臂段与水平臂段。“L”形探测器系统卡装在上下轨道05-2及05-3之上,并可按指令沿此二轨道匀速运动。由于电离室自身具有良好的准直性(方向性),不再设置后准直器。
为保证扫描检测过程中,射线源与阵列探测器始终保持同步移动,采用激光测控仪表,并通过调控使二者的前后位置差距不超过3mm。为了避免吊绳挡光而使同步测控仪表失灵,可同时采用两套激光测控仪表,即使有一路激光被挡掉,仍能依靠另一路激光而继续保证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置于设在‘船只吊运装置’钢铁梁架外面的测控室内,有专人操作、管理。它与探测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均为无线方式。

Claims (18)

1、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含有置于屏蔽容器内的γ射线源、γ射线阵列探测器、探测器前置电路及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γ射线源和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上的轨道上,能够沿轨道同步滑行;所述轨道与地面平行,且沿船只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γ射线源的照射野能够覆盖船体宽度方向的横截面,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能够接收到穿过船体的γ射线,所述探测器前置电路将探测信号输入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γ射线源是高比活度的60Co或137Cs射线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设置有前准直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高压阵列电离室或闪烁体-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等于船只需要检测部位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是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系统;所述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一轨道(05-1)上,能够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该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该竖直臂段安装在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该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船只未吊离水面时,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水平臂段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当船只吊离水面,开始进行检测时,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水平臂段旋转至与船只长度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竖直臂段和水平臂段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是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系统;所述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γ射线阵列探测器是“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一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是一体的,并可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一水平臂段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沿水平方向旋转。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是分体的,该水平臂段可沿水平方向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船只未吊离水面时,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水平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与船只长度方向平行,当船只吊离水面,开始进行检测时,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一水平臂段和第二水平臂段旋转至与船只长度方向垂直,与所述第一竖直臂段和第二竖直臂段构成“U”形探测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和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一γ射线源和“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一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二γ射线源和“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二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六轨道(05-6)上,能够沿该第六轨道(05-6)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该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第三竖直臂段和第三水平臂段,该第三竖直臂段安装在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该第三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第三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和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侧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一γ射线源和“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一γ射线源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第一轨道(05-1)上,能沿该第一轨道(05-1)滑行,该第一轨道(05-1)固定在船只吊运装置顶部的横梁(02-1)和辅助横梁(02-1’)上;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的底部,含有两根竖直臂段和两根水平臂段,其中第一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上,能够沿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滑行,所述第二轨道(05-2)和第三轨道(05-3)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两根竖梁(02-2a,02-2b)上,第一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臂段,该第一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一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U”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第二竖直臂段安装在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上,能够沿所述第四和第五轨道滑行,所述第四轨道(05-4)和第五轨道(05-5)固定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另两根竖梁(02-3a,02-3b)上,第二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臂段,该第二水平臂段的另一端悬置,该第二水平臂段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能够获得船只顶视透视图像的检测子系统含有第二γ射线源和“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所述第二γ射线源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一侧的第六轨道(05-6)上,能够沿该第六轨道(05-6)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安装在位于船只吊运装置另一侧的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上,能够沿该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滑行;所述“L”形γ射线阵列探测器含有第三竖直臂段和第三水平臂段,该第三竖直臂段安装在第四轨道(05-4)和第七轨道(05-7)上,且该竖直臂段的中部外凸,使第五轨道(05-5)通过,第三水平臂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臂段,另一端悬置,所述第三水平臂段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CNU2007201907825U 2007-12-14 2007-12-14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880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07825U CN201188088Y (zh) 2007-12-14 2007-12-14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07825U CN201188088Y (zh) 2007-12-14 2007-12-14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8088Y true CN201188088Y (zh) 2009-01-28

Family

ID=4031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078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88088Y (zh) 2007-12-14 2007-12-14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808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082B (zh) * 2007-12-14 2011-08-17 清华大学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N105784737A (zh) * 2016-03-29 2016-07-20 清华大学 集装箱ct检查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082B (zh) * 2007-12-14 2011-08-17 清华大学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N105784737A (zh) * 2016-03-29 2016-07-20 清华大学 集装箱ct检查系统
CN105784737B (zh) * 2016-03-29 2021-06-22 清华大学 集装箱ct检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75C (zh) 跨式检查系统
CN100362595C (zh) 辐射扫描系统以及用于检查物体所容纳的物品的方法
CN105301669B (zh) 安检设备和射线探测方法
US4599740A (en)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system
US7082186B2 (en) Container inspection system using cobalt-60 γ-ray source and cesium iodide or cadmium tungstate array detector
CN1798970B (zh) 车辆安装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RU238695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досмотра грузов
CN101470084B (zh) 一种双视角扫描装置的臂架结构
US20060018428A1 (en) Double-radiant-source framework for container detecting system
CN102834738A (zh) 货物和车辆检查系统
EP0986745A4 (en) SINGLE-PHOTO-NUTRONOUS DETECTOR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CN101183082B (zh)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N101349657A (zh) 轿车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N201188088Y (zh) 船只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CN103064127A (zh) 一种dr+ls+cbs复合型x射线通道式安检机
JP2009109499A (ja) 検査システム、検査方法、ct装置及び検出装置
Shedlock et al. X‐RAY BACKSCATTER IMAGING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CN205861580U (zh) 射线检查系统
CN102768372B (zh) 一种用于行人及物品的微剂量x射线快速检查系统
CN205374342U (zh) 安检设备
IL270523B2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n-invasively examining a vessel
US20110255663A1 (en) Robotic Sensor
CN106053499A (zh) 射线检查系统和射线检查方法
CN202758082U (zh) 一种用于行人及物品的微剂量x射线快速检查系统
WO20142004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radioactive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