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5736Y - 水壶盖 - Google Patents

水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5736Y
CN201185736Y CNU2007201959660U CN200720195966U CN201185736Y CN 201185736 Y CN201185736 Y CN 201185736Y CN U2007201959660 U CNU2007201959660 U CN U2007201959660U CN 200720195966 U CN200720195966 U CN 200720195966U CN 201185736 Y CN201185736 Y CN 2011857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lid
kettle
land
har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59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UN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UN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UN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UN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959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57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57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57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壶盖,安装在一具有一容置空间的壶座上,并包括:一盖体,以及一可上下轴向移动地组装在该盖体上的阀体。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良在于:该阀体是由上下设置的一软质部与一硬质部共同对接而成,且阀体是可相对该盖体在一封闭位置与一连通位置间移动,以用于控制壶座中的水的流出。借由该阀体顶、底部分别是由软质部与硬质部的结合设计,该硬质部具有极佳的封闭防漏效果,该软质部使阀体易于拉动且具有良好舒适的触感,所以确实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Description

水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体,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壶盖。
背景技术
如图1、2、3所示,为一种已知水壶,并包括: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60的壶座6,以及一水壶盖7。
该水壶盖7包括一可旋离地螺接在该壶座6顶部的盖体71,以及一设置在该盖体71上的阀体72。所述盖体71包括一约呈圆形的盖壁711、一个自该盖壁711中央向上延伸的中空壶嘴712、一个设置于该壶嘴712内周且顶端向上穿出该壶嘴712而底端向下穿出该盖壁711的中心柱713,以及一个连结在该中心柱713底缘并径向扩大的限位壁714。而该阀体72是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该中心柱713与壶嘴712间,该阀体72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供该中心柱713穿伸的流道720的轴部721、一个设置在该轴部721顶缘的径扩部722,以及二个间隔设置在该轴部721底缘的挡部723。
当该阀体72位于一封闭位置时(如图2),该轴部721底缘贴靠该限位壁714而封闭该流道720的底部,使该流道720与该容置空间60不连通,盛装于容置空间60的水就不会经由该流道720而流出,当该阀体72相对于盖体71被向上拉动至一连通位置时(如图3),该等挡部723向上顶抵该盖壁711下表面,且阀体72底缘远离该限位壁714使该流道720与容置空间60互相连通,水就可以经由该流道720流出。
由于该水壶在使用时是借由阀体72上下移动来控制水的流出,因此,当该阀体72位于封闭位置时,必需要与盖体71配合达成紧密封闭的效果,以避免水渗漏出来,而为了兼顾良好的封闭效果与结构强度,以往阀体72都是使用材质较硬的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但是,因为阀体72与壶嘴712间为紧密抵接,加上阀体72材质坚硬所以难以上下拉动,每次使用都必需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带动阀体72于封闭位置与连通位置间转换,此外,由于使用者是直接以嘴吸吮阀体72顶部来喝水,而阀体72材质坚硬且缺乏柔软度将造成使用者有不舒适的感觉,且吸吮时也较为困难,所以上述水壶盖7的设计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兼具防漏性、舒适性与使用方便性的水壶盖。
本实用新型水壶盖,是安装在一具有一容置空间的壶座上,并包括:一盖体,以及一阀体。
该盖体包括一个盖壁、一个受该盖壁环绕且上下端穿出该盖壁的中心柱,以及一个连结在该中心柱底缘且径向扩大的限位壁。该阀体是可上下轴向移动地组装在该盖体上,并包括一个位于上方的软质部,以及一个结合在该软质部下方的硬质部,该软质部与该硬质部结合后,该阀体包括一个环绕设置在该中心柱周围的轴部,以及一由该轴部界定出并供中心柱伸入的流道,该流道具有一个位于下方的进水口。该阀体是可相对该盖体在一封闭位置与一连通位置间移动,当该阀体位于封闭位置时,该硬质部底端与该限位壁紧抵以封闭该进水口,使该流道与容置空间互不连通,当该阀体位于该连通位置时,该硬质部底端远离该限位壁,使该流道与容置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阀体顶、底部分别是由软质部与硬质部的结合设计,该硬质部具有极佳的封闭防漏效果,该软质部使阀体易于拉动且具有良好舒适的触感,所以确实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已知水壶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已知水壶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水壶的一阀体位于一封闭位置;
图3是一类似图2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阀体位于一连通位置;
图4是一局部的立体分解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水壶盖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壶座的组装关系;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与该壶座的分解剖视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与该壶座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水壶盖的一阀体位于一封闭位置;
图7是一类似图6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阀体位于一连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4、5、6,本实用新型水壶盖2的较佳实施例是属于一水壶的一部分构件,所述水壶还包括一壶座3,由于该壶座3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所以图中只示出该壶座3的部分结构,该壶座3具有一底壁(图未示),以及一自该底壁向上延伸的壶壁31,该壶壁31与该底壁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30,而该水壶盖2包括一可拆离地螺锁在该壶壁31顶缘的盖体4,以及一个可上下轴向移动地组装在该盖体4上的阀体5。
所述盖体4包括一个约呈圆形的盖壁41、一个自该盖壁41周缘向下延伸而与该壶壁31结合的周壁42、一个自该盖壁41中央向上延伸的中空壶嘴43、一个间隔设置在该壶嘴43中央的中心柱44、一个一体连结在该中心柱44底缘且径向扩大的水平限位壁45,以及二个自该限位壁45向上延伸连接该盖壁41底缘的连杆46。
该阀体5包括一个位于上方的中空软质部51,以及一个结合在该软质部51下方且材质相对较硬的中空硬质部52,所述软质部51与硬质部52都是由热可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简称TPE)材料制成,但是依据材料的选用与制程温度等条件,使该软质部51与硬质部52的软硬程度不相同。
所述软质部51包括一个位于顶缘且径向扩大以供上下拉动的阀口段511,以及一个自该阀口段511向下延伸的第一轴段512,该第一轴段512的底部内周面呈阶梯状,并具有一第一径扩结合区513,以及一个设在第一径扩结合区513下方的第一径缩结合区514。该硬质部52的顶缘是套接在该软质部51内周面,并包括一个第二轴段521,以及二个自该第二轴段521底部径向突出的挡段522,所述第二轴段521包括一个位于上方而与第一径扩结合区513紧密结合的第二径扩结合区523,以及一个位于下方而与第一径缩结合区514紧密结合的第二径缩结合区524。
该软质部51与该硬质部52对接结合后,该阀体5是包括一个由该等第一、二轴段512、521共同构成的轴部53、一由该轴部53界定出并供中心柱44伸入的流道54,以及数个上下间隔并自该轴部53表面环绕突出而紧密抵接该壶嘴43的突环55。所述轴部53是环绕设置在该中心柱44与壶嘴43间,且其外周面是借由突环55来紧密贴合该壶嘴43,其内周面与中心柱44间存有间隙。该流道54具有一个位于下方的进水口541,以及一个位于上方的出水口542,该等突环55的其中一个是位于硬质部52上,其它突环55是设置于该软质部51上,借由突环55的设计可以加强阀体5与壶嘴43间的紧密抵接效果。
参阅图5、6、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该阀体5是可相对该盖体4在一封闭位置(图6)与一连通位置(图7)间转换,平常携带水壶或将水壶收藏于背包时,该阀体5是位于封闭位置,其硬质部52大部分的体积是位于盖壁41下方,且硬质部52底端与该限位壁45紧抵以封闭该进水口541,使该流道54与该容置空间30互不连通,而软质部51的阀口段511内侧是紧抵该中心柱44顶缘,且出水口542受该中心柱44封闭住,所以容置空间30中的水不会向外界流出,借此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使用者要喝水时,拉动该阀口段511使阀体5相对该盖体4向上移动至图7所示的连通位置,该阀体5的挡段522会抵在该盖壁41下表面,避免阀体5被向上过度拉动而导致轴部53脱离该盖体4,且轴部53底缘向上远离该限位壁45,而阀体5的阀口段511向上远离该中心柱44顶端,此时阀体5的进水口541、出水口542不再受到遮挡,该流道54与该容置空间30连通,所以容置空间30的水会经由进水口541再由出水口542流出而可供饮用。
借由该软质部51与硬质部52的设计,让阀体5位于该封闭位置时,该硬质部52可以与限位壁45、壶嘴43紧密抵接,而当拉动该阀体5时,主要是克服软质部51与壶嘴43间的摩擦力,由于软质部51的柔软富弹性的设计,加上阀口段511的径扩结构让使用者易于施力上下拉动、使用方便,并且在吸吮该阀口段511来喝水时,会感受到柔软的触感,使用舒适性较佳。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借由该阀体5顶、底部分别是由软质部51与硬质部52的结合设计,该硬质部52具有极佳的封闭防漏效果,该软质部51使阀体5易于拉动且具有良好舒适的触感,所以确实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7)

1.一种水壶盖,安装在一个具有一个容置空间的壶座上,并包括:一个盖体,以及一个可上下轴向移动地组装在该盖体上的阀体,该盖体包括一个盖壁、一个受该盖壁环绕且上下端穿出该盖壁的中心柱,以及一个连结在该中心柱底缘且径向扩大的限位壁,其特征在于:
该阀体包括一个位于上方的软质部,以及一个结合在该软质部下方的硬质部,该软质部与该硬质部结合后,该阀体包括一个环绕设置在该中心柱周围的轴部,以及一个由该轴部界定出并供中心柱伸入的流道,该流道具有一个位于下方的进水口,所述阀体是可相对该盖体在一个封闭位置与一个连通位置间移动,当该阀体位于封闭位置时,该硬质部底端与该限位壁紧抵以封闭该进水口,使该流道与容置空间互不连通,当该阀体位于该连通位置时,该硬质部底端远离该限位壁,使该流道与容置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该软质部包括一个上下延伸的第一轴段,该硬质部包括一个与该第一轴段套接并与该第一轴段共同形成前述轴部的第二轴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段具有一个第一径扩结合区,以及一个连接该第一径扩结合区的第一径缩结合区,该第二轴段具有一个与第一径扩结合区对应而紧密结合的第二径扩结合区,以及一个与第一径缩结合区对应而紧密结合的第二径缩结合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一个自该盖壁向上延伸并间隔围绕该中心柱且与该阀体紧密抵接的壶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还包括数个上下间隔并自该轴部表面环绕突出而紧密抵接该壶嘴的突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该软质部包括一个位于该第一轴段顶缘且径向扩大的阀口段。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壶盖,其特征在于:该硬质部包括一个突出设置在该第二轴段底部以限制阀体的向上移动行程的挡段。
CNU2007201959660U 2007-11-13 2007-11-13 水壶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57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9660U CN201185736Y (zh) 2007-11-13 2007-11-13 水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9660U CN201185736Y (zh) 2007-11-13 2007-11-13 水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5736Y true CN201185736Y (zh) 2009-01-28

Family

ID=4030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596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5736Y (zh) 2007-11-13 2007-11-13 水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5736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8270B1 (en) 2018-05-31 2019-07-23 Camelbak Products, Llc Closure assemblies and drink containers including the same
USD864658S1 (en) 2018-05-31 2019-10-29 Camelbak Products, Llc Beverage container closure
US10532862B2 (en) 2018-06-19 2020-01-14 Camelbak Products, Llc Closure assemblies with distinct dispensing modes and drink containers including the same
USD881639S1 (en) 2018-06-19 2020-04-21 Camelbak Products, Llc Beverage container closur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8270B1 (en) 2018-05-31 2019-07-23 Camelbak Products, Llc Closure assemblies and drink containers including the same
USD864658S1 (en) 2018-05-31 2019-10-29 Camelbak Products, Llc Beverage container closure
USD876895S1 (en) 2018-05-31 2020-03-03 Camelbak Products, Llc Beverage container
US10532862B2 (en) 2018-06-19 2020-01-14 Camelbak Products, Llc Closure assemblies with distinct dispensing modes and drink containers including the same
USD881639S1 (en) 2018-06-19 2020-04-21 Camelbak Products, Llc Beverage container clos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5736Y (zh) 水壶盖
CN101357354B (zh) 兼具龙头功能的花洒结构
CA2782835A1 (en) Reusable beverage container with flexible spout
CN108495580A (zh) 无饮嘴饮用杯
CN201248644Y (zh) 一种新型免钻淋浴系统
WO2009154446A1 (en) Squeeze bottle comprisng a flexible inner container
CN104783614B (zh) 一种智能翻盖密封式水杯
CN201287087Y (zh) 兼具龙头功能的花洒结构
CN204995114U (zh) 旋转饮水机构以及水杯
CN206631794U (zh) 一种即关即停花洒
CN205667497U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205457775U (zh) 石磨式出液自流装置
CN204813114U (zh)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CN206518420U (zh) 可拆卸杯盖
CN210748567U (zh) 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水杯
CN205894192U (zh) 下水器及具有该下水器的面盆
CN201055086Y (zh) 一种便携式饮水袋
CN217065984U (zh) 一种翻片吸嘴两用盖子
CN204872031U (zh) 一种瓶盖结构
CN217390398U (zh) 一种带重力开关的茶杯
CN221083371U (zh) 一种具有双饮口的水壶
KR100993071B1 (ko) 토출구 분리형 음료용기뚜껑
CN217338141U (zh) 一种直饮嘴集成外嵌隐形吸嘴的杯盖
CN201299373Y (zh) 一种单手操作的按键杯
CN107701759A (zh) 一种拨键式调温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