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5501Y - 多灯管背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灯管背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5501Y
CN201185501Y CNU2008200012102U CN200820001210U CN201185501Y CN 201185501 Y CN201185501 Y CN 201185501Y CN U2008200012102 U CNU2008200012102 U CN U2008200012102U CN 200820001210 U CN200820001210 U CN 200820001210U CN 201185501 Y CN201185501 Y CN 2011855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fluorescent tube
lighting device
back ligh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12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焱
杨金龙
林朝荣
吴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012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55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55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55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该多灯管背光装置包含一第一灯管、一第二灯管、一控制单元、一谐振单元及一平衡变压器。该控制单元用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谐振单元用以将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该平衡变压器包含一主线圈、一第一次线圈及一第二次线圈。该主线圈用以接收该谐振讯号。该第一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一灯管。该第二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并耦接于该第二灯管。

Description

多灯管背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灯管背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通过数量较少的平衡变压器达到初级串联谐振效果的多灯管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高质量光源。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每一个灯管的电流均能大致维持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具有稳定且均匀的亮度,一种包含有平衡变压器的平衡电路结构被提出。
图1示出了具有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结构的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此电路结构,多灯管背光装置1的交流电源16所产生的一控制讯号(方波),即可通过谐振电路14转换为一谐振讯号(弦波)后,传送至平衡变压器10的主线圈102,再由平衡变压器10的次线圈104将经过变压后的谐振讯号经由连接器18传送至平衡变压器10所对应的灯管12以驱动灯管12。
如图1所示,假设多灯管背光装置1共包含十个灯管12,由于在此电路结构中,一个平衡变压器10仅能耦接一个灯管12,所以多灯管背光装置1总共需要十个平衡变压器10,才能达到初级串联谐振的功效。
然而,在此初级串联谐振电路的结构中,一旦该多灯管背光装置所包含的灯管数变得相当多时,则该多灯管背光装置也同时需要与灯管数目一样多的平衡变压器与其配合,就实际产品的成本及空间上的考虑而言,均相当不利。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是一多灯管背光装置。该多灯管背光装置包含一第一灯管、一第二灯管、一控制单元、一谐振单元及一平衡变压器。
该控制单元用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谐振单元电连接至该控制单元,并用以将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该平衡变压器包含一主线圈、一第一次线圈及一第二次线圈。该主线圈电连接至该谐振单元,并用以接收该谐振讯号。其中该第一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一灯管;该第二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并耦接于该第二灯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可以改善在原本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结构中,一个平衡变压器只能控制一个灯管(一推一)的缺点,通过具有一个平衡变压器同时控制两个灯管(一推二)或四个灯管(一推四)的电路结构的多灯管背光装置,除了可达到原本初级串联谐振的功效外,还能简化该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的结构,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结构的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第一平衡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平衡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2、3:多灯管背光装置    10:平衡变压器
102:主线圈                104:次线圈
12:灯管                   14:谐振电路
16、29、44:交流电源       18、19、43:连接器
20、30:第一灯管           25、45:滤波电容
21、34:第三灯管            22、32:第二灯管
23、36:第四灯管            24、38:控制单元
26、40:谐振单元            27、39:第二平衡变压器
272、390:第二主线圈        274、428、S3:第三次线圈
276、430、S4:第四次线圈    28、42:第一平衡变压器
282、422、P1:第一主线圈    284、424、S1:第一次线圈
286、426、S2:第二次线圈    31:第五灯管
33:第六灯管                35:第七灯管
37:第八灯管                392:第五次线圈
394:第六次线圈             396:第七次线圈
398:第八次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该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多灯管背光装置2包含一第一灯管20、一第二灯管22、一连接器19、一控制单元24、一滤波电容25、一谐振单元26、一第一平衡变压器28及一交流电源29。
接下来,将分别就多灯管背光装置2所包含的各个单元所具有的功能及实际操作情形,进行详细的介绍。
控制单元24电连接交流电源29,并用以利用交流电源29产生一控制讯号。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单元24可包含一全桥式电路或一半桥式电路。
谐振单元26电连接至控制单元24,并用以将控制单元24所产生的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也就是说,通过谐振单元26的转换,可以将原本控制单元24所输入的方波转变成谐振弦波。在实际应用中,谐振单元26可包含一电容及一电感。亦即谐振单元26可为一LC谐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谐振单元26与第一平衡变压器28之间可包含滤波电容25。滤波电容25可对谐振单元26所产生的谐振弦波进行一滤波的程序。
第一平衡变压器28包含一第一主线圈282、一第一次线圈284及一第二次线圈286。第一主线圈282电连接至谐振单元26,并用以接收该谐振讯号。第一次线圈284对应于第一主线圈282并耦接至第一灯管20。第二次线圈286对应于第一主线圈282并耦接于第二灯管22。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次线圈284及第二次线圈286分别通过连接器19连接至第一灯管20及第二灯管22。
由于在多灯管背光装置2中,第一平衡变压器28对应于第一灯管20及第二灯管22,因此,第一平衡变压器28是“一推二”的平衡变压器。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第一平衡变压器28的基本构造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位于中央的P1代表第一主线圈282,位于两侧的S1及S2则分别代表第一次线圈284及第二次线圈286。
当谐振单元26将控制单元24所产生的该控制讯号转换为该谐振讯号后,第一平衡变压器28的第一主线圈282即会自谐振单元26接收该谐振讯号。
接着,由于第一平衡变压器28总共包含了对应于第一主线圈282的第一次线圈284及第二次线圈286,故通过第一平衡变压器28,可以将自谐振单元26所接收的该谐振讯号转换成对应于第一次线圈284的一第一变压谐振讯号以及对应于第二次线圈286的一第二变压谐振讯号。其中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与该第二变压谐振讯号仍分别为一弦波。
之后,第一次线圈284即可将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一灯管20。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可用以驱动第一灯管20。第二次线圈286可以将该第二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二灯管22,并可用以驱动第二灯管22。
此外,多灯管背光装置2可进一步包含更多个平衡电压器以及分别对应于所述平衡电压器的多个灯管。如图2所示,多灯管背光装置2还包含了一第三灯管21、一第四灯管23及一第二平衡变压器27。
第二平衡变压器27包含一第二主线圈272、一第三次线圈274及一第四次线圈276。其中第三次线圈274及第四次线圈276均对应于第二主线圈272。
为了达到平衡变压器初级串联谐振的功效,因此,多灯管背光装置2所包含的各平衡变压器的主线圈均会被串联。如图2所示,第一主线圈282与第二主线圈272串联,而第三次线圈274耦接至第三灯管21,第四次线圈276则耦接至第四灯管23。此外,图2也同时显示另外两个平衡变压器及其相对应的灯管,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也为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该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多灯管背光装置3包含一第一灯管30、一第二灯管32、一第三灯管34、一第四灯管36、一连接器43、一控制单元38、一滤波电容45、一谐振单元40、一第一平衡变压器42及一交流电源44。
接下来,将分别就多灯管背光装置3所包含的各个单元所具有的功能及实际操作情形,进行详细的介绍。
控制单元38电连接交流电源44,并用以利用交流电源44产生一控制讯号。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单元38可包含一全桥式电路或一半桥式电路。
谐振单元40电连接至控制单元38,并用以将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也就是说,原本控制单元38所输入的一方波可通过谐振单元40转换成一谐振弦波。实际上,谐振单元26可为一LC谐振电路,亦即包含一电容及一电感。在实际应用中,谐振单元40与第一平衡变压器42之间可包含滤波电容45。滤波电容45可对谐振单元40所产生的谐振弦波进行一滤波的程序。
如图3所示,第一平衡变压器42包含一第一主线圈422、一第一次线圈424、一第二次线圈426、一第三次线圈428及一第四次线圈430。第一主线圈422电连接至谐振单元40,并用以接收谐振单元40所产生的该谐振讯号。
其中第一次线圈424对应于第一主线圈422并耦接至第一灯管30;第二次线圈426对应于第一主线圈422并耦接于第二灯管32;第三次线圈428对应于第一主线圈422并耦接于第三灯管34;第四次线圈430对应于第一主线圈422并耦接于第四灯管36。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次线圈424、第二次线圈426、第三次线圈428及第四次线圈430分别通过连接器43连接至第一灯管30、第二灯管32、第三灯管34及第四灯管36。
由于在多灯管背光装置3中,第一平衡变压器42同时对应于第一灯管30、第二灯管32、第三灯管34及第四灯管36等四个灯管,故可得知:第一平衡变压器42是“一推四”的平衡变压器。
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平衡变压器42的基本构造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位于中央的P1代表第一主线圈422,位于两侧的S1、S2、S3及S4则分别代表第一次线圈424、第二次线圈426、第三次线圈428及第四次线圈430。
当谐振单元40将控制单元38所产生的该控制讯号转换为该谐振讯号后,第一平衡变压器42的第一主线圈422即会自谐振单元40接收该谐振讯号。
第一平衡变压器42的次级总共包含了第一次线圈424、第二次线圈426、第三次线圈428及第四次线圈430等四个次线圈。因此,通过第一平衡变压器42,可以将该谐振讯号转换成对应于第一次线圈424的一第一变压谐振讯号、对应于第二次线圈426的一第二变压谐振讯号、对应于第三次线圈428的一第三变压谐振讯号及对应于第四次线圈430的一第四变压谐振讯号。其中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该第二变压谐振讯号、该第三变压谐振讯号及该第四变压谐振讯号仍分别为一弦波。
之后,第一次线圈424即可将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一灯管30。该第一变压谐振讯号可用以驱动第一灯管30。第二次线圈426可以将该第二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二灯管32。该第二变压谐振讯号则可用以驱动第二灯管32。第三次线圈428即可将该第三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三灯管34。该第三变压谐振讯号可用以驱动第三灯管34。第四次线圈430可以将该第四变压谐振讯号传送至第四灯管36。该第四变压谐振讯号则可用以驱动第四灯管36。
此外,如图3所示,多灯管背光装置3也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五灯管31、一第六灯管33、一第七灯管35、一第八灯管37及一第二平衡变压器39。其中第二平衡变压器39包含了一第二主线圈390、一第五次线圈392、一第六次线圈394、一第七次线圈396及一第八次线圈398。
为了达到平衡变压器初级串联谐振的功效,因此,多灯管背光装置3所包含的各平衡变压器的主线圈均会被串联。如图3所示,第一主线圈422与第二主线圈390串联。此外,第五次线圈392耦接至第五灯管31,第六次线圈394耦接至第六灯管33,第七次线圈396耦接至第七灯管35,第八次线圈398耦接至第八灯管37。
此外,图3也同时显示多灯管背光装置2所包含的另外两个平衡变压器及其相对应的灯管,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可以改善在原本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结构中,一个平衡变压器只能控制一个灯管(一推一)的缺点,通过具有一个平衡变压器同时控制两个灯管(一推二)或四个灯管(一推四)的电路结构的多灯管背光装置,除了可达到原本初级串联谐振的功效外,还能简化该初级串联谐振平衡电路的结构,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披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4)

1.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灯管;
一第二灯管;
一控制单元,用以产生一控制讯号;
一谐振单元,电连接至该控制单元,用以将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以及
一第一平衡变压器,包含:
一第一主线圈,电连接至该谐振单元,用以接收该谐振讯号;
一第一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一灯管;以及
一第二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于该第二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控制单元包含一全桥式电路或一半桥式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谐振单元包含一电容及一电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控制讯号为一方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谐振讯号为一弦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
一交流电源,电连接至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利用该交流电源产生该控制讯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一第二平衡变压器、一第三灯管及一第四灯管,该第二平衡变压器包括一第三次线圈、一第四次线圈及一第二主线圈,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二主线圈串联,该第三次线圈耦接至该第三灯管,该第四次线圈耦接至该第四灯管。
8.一种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灯管;
一第二灯管;
一第三灯管;
一第四灯管;
一控制单元,用以产生一控制讯号;
一谐振单元,电连接至该控制单元,用以将该控制讯号转换为一谐振讯号;以及
一第一平衡变压器,包含:
一第一主线圈,电连接至该谐振单元,用以接收该谐振讯号;
一第一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一灯管;
一第二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二灯管;
一第三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三灯管;以及
一第四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并耦接至该第四灯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控制单元包含一全桥式电路或一半桥式电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谐振单元包含一电容及一电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控制讯号为一方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该谐振讯号为一弦波。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
一交流电源,电连接至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利用该交流电源产生该控制讯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灯管背光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一第二平衡变压器、一第五灯管、一第六灯管、一第七灯管及一第八灯管,该第二平衡变压器包括一第五次线圈、一第六次线圈、一第七次线圈、一第八次线圈及一第二主线圈,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二主线圈串联,该第五次线圈耦接至该第五灯管,该第六次线圈耦接至该第六灯管,该第七次线圈耦接至该第七灯管,该第八次线圈耦接至该第八灯管。
CNU2008200012102U 2008-01-09 2008-01-09 多灯管背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55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12102U CN201185501Y (zh) 2008-01-09 2008-01-09 多灯管背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12102U CN201185501Y (zh) 2008-01-09 2008-01-09 多灯管背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5501Y true CN201185501Y (zh) 2009-01-21

Family

ID=4027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121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5501Y (zh) 2008-01-09 2008-01-09 多灯管背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550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1136B (zh) 多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平衡供电电路
CN100452940C (zh) 具有耦合的磁元件的多灯液晶显示后光驱动器
CN1774154B (zh) 灯管驱动方法及电路及其使用的基本电路区块
GB2535932A (en) Flyback boosted circuit, LED backlight drive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1185501Y (zh) 多灯管背光装置
CN101583228A (zh) 灯管控制系统
CN101872674A (zh) 均流变压器及其适用的供电电路
CN101031176B (zh) 光源驱动装置
CN101231907A (zh) 多灯管驱动装置及其变压器
CN201369870Y (zh) 多灯管驱动电路
CN201352878Y (zh) 多灯管驱动系统
CN201256475Y (zh) 多灯管驱动电路
CN201197215Y (zh) 电流平衡装置及多灯管背光模块
CN202145377U (zh) 一种压电变压器驱动电路
CN201174809Y (zh) 多灯管驱动电路
CN101174383B (zh) 一种显示装置控制电路
JP3146871U (ja) マルチランプ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01152484Y (zh) 多灯型背光装置
CN201491349U (zh) 灯管驱动系统
CN1971363A (zh) 背光组件、换流器及其直流电压产生方法
CN101578005B (zh) 灯驱动电路
CN201117418Y (zh) 一种换流器一推三变压器
TWI419611B (zh) 液晶顯示器之背光模組
CN201163571Y (zh) 平衡变压器以及背光装置
CN202058429U (zh) 电能分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