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3430Y - 合成盆景 - Google Patents

合成盆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3430Y
CN201183430Y CNU2007201464117U CN200720146411U CN201183430Y CN 201183430 Y CN201183430 Y CN 201183430Y CN U2007201464117 U CNU2007201464117 U CN U2007201464117U CN 200720146411 U CN200720146411 U CN 200720146411U CN 201183430 Y CN201183430 Y CN 20118343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stem
scape body
scape
flower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64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464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343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343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343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合成盆景是在园艺领域充分发挥工业技术效用的结果。其主要由植物1、花盆2和距花盆2底面一定距离的景体3组成:景体3上设有容茎口8,容茎口8与景体3的底部穿通,将植物1栽于花盆2的底面与景体3之间,并让植物1的茎干从容茎口8伸出,这样,植物1和景体3就合二为一栽于花盆2中。景体3可根据构图要求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大量复制,而当景体3制作成不同的景物时,合成盆景就可呈现出各种不同造型来。合成盆景能够利用普通植物大批量速成各种不同造型的盆景产品,因此特别适合现代工厂化商品生产。

Description

合成盆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领域观赏植物栽培,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普通植物工厂速成的合成盆景。
背景技术
盆景艺术在我国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在咫尺盆中逼真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神采风姿,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可是,盆景商品化生产却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盆景植物要求高——往往只能应用树干粗而曲折的植株,对于树干细小、过直以及幼龄的普通的植物,无法用其创作出造型优美的盆景来;二是制作时间长——即便是一株上好的盆景植物,也要经过三五年的培养制作才能成功造型。
如今盆景植物日益难求,漫长的创作过程也无法与现代人的快节奏合拍,为此人们发明了附木盆景(又称贴木盆景,见附图1):谋取形状优美的枯死树桩4,并在枯桩4上适当的位置凿若干条凹槽,然后将普通植物1的茎干1′嵌入凹槽中,再把两者一起栽入花盆中2培养成一体。
与传统盆景相比,附木盆景的优点在于利用普通植物也能制作出古木参天的优美造型来。然而附木盆景所用的枯桩同盆景植物一样,资源有限,珍贵难得;另一方面,枯桩4与嵌入其凹槽中的植物茎干1′要想融为一体至少也要经过一两年时间的培养,这也不符合盆景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附木盆景虽然无法展开工厂化商品生产,然而我们参照其制作盆景的方法,应用现代工业造型工艺生产出枯桩的仿真品,再用仿真品代替天然枯桩生产盆景,这样,盆景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却可以前进一大步。——假如还有更好的办法使植物茎干与仿真枯桩快速融合为一体,盆景工厂化生产的一切难题将迎刃而解。
现代社会里,人们离大自然越来越来远,盆景作为一种满足人类亲近大自然的替代品,可以预见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它,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将普通植物工厂化快速合成造型优美的盆景来装点千万家庭是一个极具意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用普通植物工厂速成的合成盆景,不仅取材容易,制作周期短,而且可大批量生产出构想的任意造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合成盆景包括花盆、植物、景体三部分,所述景体上设有容茎口,容茎口与景体的底部穿通,景体的底部安置在花盆中,但与盆底持有一定距离,将植物栽于花盆底面与景体之间,让其茎干沿景体穿通的空间经由容茎口伸出。
所述景体可以是仿树桩、山石等,也可以是各种有关盆景构图的其它艺术造型。当确定了盆景构图后,便可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大批量仿制构想的各种景物:例如利用玻璃钢仿真造型技术;又如利用塑胶粒子或片状金属材料先成型出大致景物轮廓的景体,再在景体上应用水转印技术印刷出逼真的景物细节和颜色等。
景体基部安置于花盆时,既可以将景体基部直接插在花盆里的栽培基质中,依赖于基质的固定作用,使景体不接触盆底而又直立不倒伏,也可以应用连接装置来保证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景体的容茎口与景体的底部穿通,并让景体的底部与花盆底面之间存在距离,其结果是容茎口与景体底部穿通所形成的空间与花盆盆腔空间并集形成的立体空间比其中任一单个空间都大,而“植物栽于花盆底面与景体之间”,也就是栽在此立体空间内。景体与花盆合成的较大的空间使合成盆景在应用植物时对植物的数量、大小、高矮选择性大,容易制作出完美的造型效果——生产中,植物可以是一株,也可以多株合栽,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将植物全部栽在花盆中,而当植物是多株合栽时,也可以将一部分植物栽在花盆中,另一部分栽在景体穿通的空间内。
“植物茎干沿景体穿通的空间经由容茎口伸出”目的在于利用景体掩盖部分植物茎干,并将伸出景体外的非掩盖部分的植物茎干与景体逼真结合,这与附木盆景将植物茎干嵌入枯桩凹槽相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植物茎干未生长也可以与景体结合,生产周期极短。当景体是一整体结构时,容茎口是设计在景体上的景窟(树桩上的枯洞、石窟等),景窟透过景体与景体的底部连通,为了不影响景体造型美观,景窟尽可能做得小一些,但可塞进所述植物包束的根部或树冠并使之通达景体的底部;而为了使通过景窟的植物茎干与所述景体更加逼真融合,景窟边沿设有可嵌入所述植物茎干的凹槽;或者容茎口不是景窟,直接是开设在所述景体底沿上的凹槽。
景体还可以由至少两部分组合而成,这时容茎口是开设在组合线上的可通过所述植物茎干的孔洞,孔洞通向景体与景体的底部穿通。合成盆景利用组合结构的景体给生产制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景体分开时,无论植物大小、多少都很容易栽入;组合景体时,植物茎干沿着景体穿通的空腔自然被设置在组合线上的容茎口夹持并伸出景体外。为了防止植物茎干生长时撑开景体组合线破坏景体,所述孔洞内设有扣件,植物茎干通过扣件伸出景体外。
植物总是处于不断生长之中,植物生长使茎干表现为长长和增粗,并籍此带来一定大小的作用力,为了防止植物长长和增粗对景体和容茎口造成破坏,可将植物茎干上装有可迫使其与所述景体上的容茎口保持既定位置关系的定型装置。容茎口对于植物茎干的生长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引导茎干顺利通过容茎口向外生长,这时所述景窟、孔洞、凹槽或扣件的内径较所述植物茎干直径大,且接触所述植物茎干的地方光滑,这样就可让植物茎干顺利长长和增粗,并化解其生长带来的作用力,以防破坏景体;二是利用植物机体对一定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激反应,将所述孔洞、凹槽或扣件的内径做得刚好卡住通过的植物茎干,随着植物的生长,茎干被卡住部分被限制生长,而其两端则会长出节瘤,没被卡住的地方仍继续生长,这样只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植物看上去就像真的是从景体表面上长出来的一样,合成效果极好。
在距花盆底面上方一定距离的地方安置一种容茎口与景体底部穿通的景体,植物栽于花盆与景体之间,植物沿景体穿通的空间从容茎口伸出,合成盆景籍此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并方便地栽入各种普通植物,植物栽入后即可被景体容为一体,快速完成景体所要表达的各种造型,从而达到开展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盆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之附木盆景的效果图
图2是合成盆景实施例一的效果图
图3是实施例一应用的植物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合成盆景实施例二的效果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合成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植物应用定型装置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定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合成盆景实施例三的效果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景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合成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的扣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2——4图所示,合成盆景实施例一由植物1、花盆2和景体3组成。植物1为一株普通的幼龄柏树苗;景体3为一工业生产的艺术造型,其容茎口是景体3具有的景窟6,景窟6通向景体3与景体3的底部20穿通;景窟6边沿有凹槽7,植物1的茎干1′嵌入凹槽7中。
植物1与景体3组合时,先将植物1的树冠包束使之缩小,然后将其从景体的底部20沿景体3内穿通的空间向上传送,让它从景窟6伸出,这时植物1的根部1″在景体底部20处,向花盆2和景体底部20内填充栽培基质,将植物1栽在花盆2与景体3之间。
花盆2和景体3之间具有连接装置,其由固定在花盆3中的螺栓5′和固定在景体3上的固定脚5″组成,植物1栽好后,景体3的底部20和花盆2的底面2′之间便存在一定距离,这时就通过螺接螺栓5′和固定脚5″来保证花盆2和景体3之间的位置关系。
最后,根据构图要求调整植物1的茎干1′的位置和方向,将其嵌入凹槽7中。凹槽7的内径做得较小,使之卡住茎干1′,这样当植物1生长时,便会在凹槽7的外面逐渐形成膨大的节瘤,看上去植物1真的就像是从景体3上长出来的一样。
实施例二如5——8图所示,合成盆景实施例二由植物1、花盆2和景体3组成。植物1由三株普通小树苗合栽而成;景体3为一工业仿真的树桩造型的无底壳体,由前半部分3′和后半部分3″两部分组合而成,容茎口是组合线10上开设的通向景体3内腔17的孔洞8;景体3安置在花盆2中的栽培基质15中;植物1栽于花盆2和景体3内腔17所组成的空间内,其茎干从景体3上的孔洞8中伸出。
生产时,先将组成植物1的三株小树用定型装置9绑定,再栽在花盆2中;栽培基质15沿花盆2的盆面向上填至到安排放置景体3的地方以将植物1靠上方的根部培盖,然后将3′和3″组合,将超出盆面的栽培基质15和植物1的一部分茎干用景体内腔17包盖,并使植物1的枝干从景体3的组合线10上设置的孔洞8中伸出,最后将景体3的组件3′和3″联接牢固。
定型装置9由9′和9″两部分组成,包括植物茎干定型套12、植物根部托架13、拉杆14和螺接件16等若干部件。定型套12可以保证生长中的植物1一直维持某种既定的形状;托架13穿过植物1的根部1″后通过拉杆14与定型套12采用螺接件16连接,调节螺接件16使定型套12与根部托架13依照植物1的茎干到根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确定的位置关系,即便植物1长高也不会改变。定型装置9籍此结构的目的在于控制生长中的植物1通过孔洞8的茎干部分始终与孔洞8保持一既定的位置关系,换句话说,植物1的被包盖在景体1的内腔部分茎干只会在景体1的内腔弯曲生长,不会因长高而破坏景体1。
实施例三如9-12图所示,合成盆景实施例三由植物1、花盆2和景体3组成。植物1是两株普通植物;景体3为一山石造型的景体,由左半部分3′和右半部分3″两部分组合而成,组合线上开有孔洞8,孔洞8与景体3的底部20穿通,形成景体内腔17;栽于栽培基质15中的植物1的茎干穿过景体内腔17经由孔洞8中伸出。
容茎口之孔洞8中安装有扣件11,扣件11由左瓦圈11′和右瓦圈11″组合而成,左瓦圈11′安装在被分开的孔洞8的左边8′,右瓦圈11″安装在被分开的孔洞8的右边8″;左瓦圈11′上设有上卡槽19和下卡槽19′,右瓦圈11″上设有上卡销18和下卡销18′;组合景体3的组件3′和3″时,上卡销18自上向下插入上卡槽19中,下卡销18′同时也自上向下插入下卡槽19′,这时扣件11就将植物1的茎干锁合在其合成的管状结构里,同时景体3的左半部分3′和右半部分3″也被连接成一体。
扣件11的内径可以做得较小,使之刚好卡住植物1的茎干;扣件11的内径也可以做得较大,并将内壁处理光滑,使植物1的茎干在生长时可以自由通过其向景体3外伸展。

Claims (9)

1、一种合成盆景,包括植物、花盆和安置于花盆中的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上设有容茎口,所述容茎口与所述景体的底部穿通,所述景体的底部与所述花盆底面存在一定距离;将所述植物栽于所述花盆底面与所述景体之间,让其茎干沿所述景体穿通的空间经由所述容茎口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为一整体结构,所述容茎口是设计在所述景体上的可穿过所述植物包束的根部或树冠的景窟;或者是开设在所述景体底沿上的可嵌入所述植物茎干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至少由两部分组合而成,所述容茎口是开设在组合线上的可通过所述植物茎干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与所述花盆之间具有可保证两者位置关系的连接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茎干上装有可迫使其与所述容茎口保持既定位置关系的定型装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上的景窟边沿设有至少一个可嵌入所述植物茎干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体组合线上的孔洞内设有可防止所述植物茎干撑开所述组合线的扣件。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6、或7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窟、孔洞、凹槽或扣件的内径较所述植物茎干直径大,且所述景窟、孔洞、凹槽或扣件接触所述植物茎干的地方光滑。
9、如权利要求2、或3、或6、或7所述合成盆景,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凹槽或扣件内径的大小刚好卡住所述植物茎干。
CNU2007201464117U 2007-04-08 2007-04-08 合成盆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43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64117U CN201183430Y (zh) 2007-04-08 2007-04-08 合成盆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64117U CN201183430Y (zh) 2007-04-08 2007-04-08 合成盆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3430Y true CN201183430Y (zh) 2009-01-21

Family

ID=4027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64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430Y (zh) 2007-04-08 2007-04-08 合成盆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343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368A (zh) * 2014-09-09 2016-04-27 刘江丽 植物盆景制作之借物绑缚式造型
CN109769617A (zh) * 2019-03-04 2019-05-21 李文辉 一种盆景根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368A (zh) * 2014-09-09 2016-04-27 刘江丽 植物盆景制作之借物绑缚式造型
CN109769617A (zh) * 2019-03-04 2019-05-21 李文辉 一种盆景根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560B (zh) 树苗移栽钵景观造型培育方法
CN1986248B (zh) 草书盆景模具造型法
CN102150524A (zh) 生命文字图形塑造
CN100518493C (zh) 一种仿古树快速成型法
CN102067787A (zh) 一种定向培养各种形态灵芝盆景的模具及方法
CN109769617A (zh) 一种盆景根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CN201183430Y (zh) 合成盆景
CN1799322B (zh) 一种对植物本体实现特殊造型的培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0464628C (zh) 现代盆景
KR20110002592U (ko) 이끼 인형 화분
CN103621282A (zh) 一种小型盆景的制作方法
CN1647726A (zh) 一种家具椅子的制作方法
CN103229661A (zh) 一种“低干双枝法”盆景培育新方法
CN105875204A (zh) 一种基于单体小树靠接速成大树的栽培方法
CN201869636U (zh) 一种盆景
CN108967106B (zh) 一种榆树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41949B (zh) 一种树状迎春的栽培方法
CN104584902A (zh) 一种植物造字形培育方法
CN201188782Y (zh) 植物根系生长定型模具
CN206078286U (zh) 一种藤蔓类植物字母形支架
CN105028096B (zh) 一种紫薇艺术字造型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05123312B (zh) 一种以枳壳为砧木的观赏果树盆栽根艺定型处理方法
CN102792837A (zh) 桂花树的连体多蔸培育方法
CN1319362A (zh) 复合景观树
CN2657953Y (zh) 复合造型植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