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0892Y -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0892Y
CN201170892Y CNU2008200061043U CN200820006104U CN201170892Y CN 201170892 Y CN201170892 Y CN 201170892Y CN U2008200061043 U CNU2008200061043 U CN U2008200061043U CN 200820006104 U CN200820006104 U CN 200820006104U CN 201170892 Y CN201170892 Y CN 2011708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battery
cell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61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08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08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包括:一电子装置主体,一外接电源输入模组,一内部电池,一外部电池模组,与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借由上述的元件所组成的可携式电脑双电池供电装置,具有下列的优先顺序,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则用以自动切换该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池的充电顺序。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地切换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电池与外部电池的供电及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可携带式电子设备中,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PDA、膝上型电脑或可携带式电脑等,上述等设备均会发生电力供应无法持久性或会产生电力不足等断电现象,假若无法及时发现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可能会造成资料性遗失或设备无法正常运作及损坏等。
故,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进行电力供应方式为,一则可外接一电源端子以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或供电插头等装置,另一方式为在上述可携式电子设备本体中,可再进一步设置一内部电池,当发生电力不足或充电讯号则可进行替换动作。
由于上述电子设备中,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PDA、膝上型电脑或可携带式电脑等,CPU(中央处理运算单元)已达到双核心、四核心等,使得资料处理运算速度达到最颠峰状态,再加上可能使用无线通讯传输功能,更使得上述等电子设备的电力消耗更加倍增,若以增加内建电池部份,则会使电子设备体积无法微小化或重量增加,使得无法增加操作的简便性与可携式性,因此,携带式电子装置的电力维持长久性已成此相关技术的重要课题。
按,目前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例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公告第501326“电器设有借主机电源供电的设备用电池座”,揭示是以一种电器设有借主机电源供电的备用电池座以提供备用充电电池以增进方便性节省成本,另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是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244640“多功能随身充电器”,其是包括一设有电池容量槽的基座,此基座上设有复数个输入及电源转接线插孔,另有一充放电电路设于基座内,并有上述的电池容置槽及输入、电源转接线插孔形成电性连接,该多功能随身充电器能利用充电电池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效果。
而另一现有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495063“具有光电池的备载电池电力控制装置”,其是包括两个部份,一为外部电源充电电路,用以对备载电池进行充电,并且当备载电池充电至一定程度时,停止外部电源继续对备载电池充电,另一则为光电池充电电路,其耦接于备载电池,此光电池充电电路有一光电池,可以在备载电池耗损至一既定电力后,对备载电池进行补充电的动作,借以维持其电力状态。
再另一现有美国发明专利US6160378“Battery charger withdetachable mechanical adapters and fold-out connectors”,其主要为一可拆式电池充电器,能作单一各充电器或双充电器使用,是利用一可拆式充电座再以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可供应笔记型电脑备用电池的供电或者连接笔记型电脑主体提供电力供给。
再另一现有美国发明专利US5867007“Selection circuit for dualbatteries in a battery 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其是一双电池切换选择电路供电装置,此电路是一开关选择控制器进行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切换动作,当使用的电池电力不足时即可进行切换,可使笔记型电脑电池寿命延长且使用时间增加。
而上述陈述的前案专利中,其技术大多以外接电池充电座或以切换电路的为专利申请目的,并无法解决其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微小化、电池切换电路的断电风险及电力持久性的探讨。
有鉴于上述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的缺憾,实用新型人乃思及,应针对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做更深入设计,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是利用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是以电路连接于该内部电池、外部电池模组及该稳压电路之间,借以自动地切换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内部电池与该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时,则该充供电选择开关则用以切换该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池的充电顺序,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结构装置达到最佳持久的电池电量及自动地进行切换充供电顺序避免断电风险的功效。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利用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以电路连接于内部电池、外部电池模组及稳压电路之间,借以自动地切换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内部电池与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避免当进行切换动作时产生断电的状态,造成资料遗失或无法修复的影响,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以电路连接于该内部电池、外部电池模组之间,当连接外部电源装置进行充电动作时,可先针对内部电池先进行充电,当内部电池充饱时,再进行切换外部电池进行充电,并可节省外部电池需再另接一电池插座的进行充电的动作且可达到充电多个电池的使用,并且延长使用电池寿命及使用时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用以无时序延迟的类比电路所构成,该一充供电选择开关,受稳压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向下变化时能自动启动保持电路,能持续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稳定供电,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包括:一电子装置主体;一外接电源输入模组,其是有一外部电源输入端子及一充电电路,并通过一二极管与一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的电力供给,也作为提供对该内部电池充电的电力来源;一内部电池,内建于该电子装置主体内部,通过一电池供电开关模组与该二极管来提供电子装置主体电源,并通过一充电选择开关模组与该充电电路相连接,该内部电池更具有一充饱指示脚位,在当该内部电池被充饱时输出一电位变化以迫使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切换到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连接;一外部电池模组,其是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的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并有一外部电池外接端子,而连接一外部电池,通过该二极管与该内建电池,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作为提供该电子装置主体的主要的电源,并通过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与该充电电路相连接,具有一电量用尽指示脚位,于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相联接的电池电量用尽或电池被拔除时输出电位变化,以迫使电池供电开关接通该内部电池;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用以控制模组中所有充放电的开关,更包含:一外部电池充电电路与一内建电池充电电路,用以连接该内部电池,并与该二极管串联连接,并接受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的电量用尽指示脚位加以控制;一电池供电开关电路,其中一端连接该充电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该内部电池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以选择一时间只对该内部电池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其中之一接通该充电电路,并接受该内部电池的该充饱指示脚位控制;借由上述的元件所组成的可携式电脑双电池供电装置,具有下列的优先顺序,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则用以自动切换该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池的充电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外部电池模组是进一步用以该外接端子插接外部电池。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一无时序延迟的类比电路。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内部电池更进一步含有一充饱指示脚位,以显示该电子装置各电池电量状态。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内部电池的电位变化被充饱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高电位电池电量状态。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外部电池电量用尽或该外部电池被拔除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低电位电池电量状态。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外部电池是锂电池、镍氢电池、铅蓄电池、镍镉电池或燃料电池。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笔记型电脑、可携式电脑、膝上型电脑或数位助理中任意择一。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更包含一稳压电路模组,其是连接于该电子装置主体与该外接电源输入模组之间,负责提供该电子装置主体中各晶片与组件稳定的电源。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还包含一显示电路负责侦测各电池的电容量状态,以显示提供使用者电池状态的资讯,并设置于该电子装置主体晶片组当中。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显示电路可进一步设置与该电子装置的显示晶片电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能自动地切换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内部电池与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避免当进行切换动作时产生断电的状态,造成资料遗失或无法修复的影响,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可以节省外部电池需再另接一电池插座的进行充电的动作且可达到充电多个电池的使用,并且延长使用电池寿命及使用时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能持续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稳定供电,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现有一笔记型电脑装置的备用电池供电插座结构图。
图2是显示现有另一笔记型电脑装置的电池充电座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电路方块图及启闭作动图。
10:电子装置            20:外接电源输入模组
21:电源输入端子        22:充电电路
30:稳压电路            40:内部电池
50:外部电池模组        51:外部电池
52:外部电池外接端子    53:外部电池外接端子
60: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  61:外部电池充电电路
62:内建电池充电电路    63:电池供电开关电路
70:笔记型电脑          80:电池充电座
81:电池充电座接头      90:交流/直流转换器
100:备用电池供电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依前案技术部份,请参阅图1、图2,是分别为一般现有可携式笔记型电脑的外接充电电池座构造图,如图1所示一可携式笔记型电脑,其主体上可增设一连接备用电池专用的备用电池供电插座100,当该笔记型电脑产生电力不足时讯号时,是以一备用电池进行供电动作时,用以电性连接一备用电池供电插座100,对该笔记型电脑主体进行充供电动作,而此充供电方式并无法避免笔记型电脑会产生断电的风险,尤其当该笔记型电脑进行内外部电池的切换动作时,该笔记型电脑并无一能自动切换电力供给选择开关,其后果可能会造成无预期瞬间断电,使得电脑进行关机动作,常常会造成电脑内资料处理产生无法修复的情况产生。
再如图2中所示,其一般现有中其可携式笔记型电脑的外接充电电池座构造,当该笔记型电脑70进行外部电源充电动作时,是以电线端子连接可拆式一电池充电座80,该电池充电座80上是设有一电池充电座接头81,可以连接电线端子与一交流/直流转换器90连接,用以进行外部电源的充电动作,而该可拆式一电池充电座80能作单一个电池充电器仅作备用电池充电的使用或双充电器能同时完成对备用电池及笔记型电脑充电的使用,但可能依旧无法解决充电时的稳定状态,假若当电源移除时能可能造成笔记型电脑70电源异常,或者充电不完全。
而,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3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的电路方块图及启闭作动图,如图所示是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包括有一电子装置主体10,该电子装置主体10是笔记型电脑、可携式电脑、膝上型电脑或数位助理PDA中任意择一,而可电性连接一外接电源输入模组20,该外接电源输入模组20,其是有一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1及充电电路22所构成如图3中所示,该外接电源输入模组20可插接于外部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10的电力供给,而外接电源输入模组20更连接一外部电池,通过二极管与内部电池40与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作为提供对该内部电池40充电的电力来源。
而另一稳压电路模组30,其是电路连接于该电子装置10与该外接电源输入模组20之间,而再以内部连接电路方式以二极管与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1、内部电池40进行连接且可稳定进行充电动作,负责提供该电子装置主体10中各晶片与组件稳定的电源。
而上述中该内部电池40,其是电路连接该稳压电路模组30与该充电电路22之间,内建于电子装置主体10内部,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组63与二极管来提供电子装置主体10电源,并通过充电选择开关模组60与充电电路22相连接,内部电池40更具有一充饱指示脚位,在当该内部电池40被充饱时输出一电位变化以迫使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60切换到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连接。
另一外部电池模组50,是进一步用以一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连接该外部电池51,则再以电路连接该内部电池40及稳压电路30,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10的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并通过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60与该充电电路22相连接,于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接上电源,具有一电量用尽指示脚位,于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相联接的电池电量用尽或电池被拔除时输出电位变化,以迫使电池供电开关接通该内部电池40,当进行充电动作时,该充电电路22进一步设有一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60,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60是再以电路连接于该内部电池40、该外部电池模组50及该稳压电路30之间,借以能自动地切换该电子装置10与该内部电池40与该外部电池51的电力供给,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1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60则用以自动切换该内部电池40及该外部电池51的充供电顺序。
上述的内部电池40更进一步含有一充饱指示脚位,以显示该电子装置各电池电量状态,而该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内部电池40的电位变化被充饱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高电位电池电量状态,此外该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外部电池电量用尽或该外部电池被拔除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低电位电池电量状态。
而外部电池是锂电池、镍氢电池、铅蓄电池、镍镉电池或燃料电池中任意择一。
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60,是用以控制模组中所有充放电的开关,更包含:
一外部电池充电电路61与一内建电池充电电路62,用以连接该内部电池40,并与该二极管串联连接,并接受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的电量用尽指示脚位加以控制;
一电池供电开关电路63,其中一端连接该充电电路22,另一端分别连接该内部电池40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以选择一时间只对该内部电池40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52,53其中之一接通该充电电路22,并接受该内部电池40的该充饱指示脚位控制。
借由上述的元件所组成的可携式电脑双电池供电装置,具有下列的优先顺序,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则用以自动切换该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池的充电顺序。
在此更举一实施例来说明,该充供电选择开关60为一无时序延迟的类比电路,而该充供电选择开关60是以外部电池充电电路61、内部电池充电电路62及电池供电开关电路63所构成,当充供电选择开关60,连接该稳压电路30电压输入端,当输入端电压瞬间快速下降0.7伏特以上,则自动启动保持电路,使得该电池供电开关63维持导通状态,当直到再次侦测到外部电池51的存时,再关掉该电池供电开关63,这样地就可以保持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稳定供电,而当电路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当外部电源被切断时,也会发生作用使得该电池供电开关63导通,而连接至内部电池40使用,直到侦测到外部电池51的存在时,再关掉该电池供电开关63,该电子装置则电力消耗切到外部电池51上,而在当连接外部电源装置进行充电动作时该充供电选择开关60进行开启该内部电池充电电路62导通状态,可先针对内部电池40先进行充电,当内部电池40充饱时,再进行切换至外部电池充电电路61导通状态,用以外部电池51进行充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60设置可节省外部电池无需再另接一电池插座来进行充电的动作,亦可自动地切换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内部电池40与该外部电池51的电力供给,避免当进行切换动作时产生断电的状态,造成资料遗失或无法修复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更可以提供一显示电路负责侦测各电池的电容量状态,以显示提供使用者电池状态的资讯,并设置于该电子装置主体10晶片组当中,而该显示电路可进一步设置与该电子装置的显示晶片电气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电子装置主体;
一外接电源输入模组,其是有一外部电源输入端子及一充电电路,并通过一二极管与一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的电力供给,也作为提供对该内部电池充电的电力来源;
一内部电池,内建于该电子装置主体内部,通过一电池供电开关模组与该二极管来提供电子装置主体电源,并通过一充电选择开关模组与该充电电路相连接,该内部电池更具有一充饱指示脚位,在当该内部电池被充饱时输出一电位变化以迫使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切换到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连接;
一外部电池模组,其是用以提供该电子装置的外部电池的电力供给,并有一外部电池外接端子,而连接一外部电池,通过该二极管与该内建电池,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作为提供该电子装置主体的主要的电源,并通过该充电选择开关模组与该充电电路相连接,具有一电量用尽指示脚位,于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相联接的电池电量用尽或电池被拔除时输出电位变化,以迫使电池供电开关接通该内部电池;
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用以控制模组中所有充放电的开关,更包含:
一外部电池充电电路与一内建电池充电电路,用以连接该内部电池,并与该二极管串联连接,并接受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的电量用尽指示脚位加以控制;
一电池供电开关电路,其中一端连接该充电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该内部电池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以选择一时间只对该内部电池与该外部电池外接端子其中之一接通该充电电路,并接受该内部电池的该充饱指示脚位控制;
借由上述的元件所组成的可携式电脑双电池供电装置,具有下列的优先顺序,当该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外部电源供应器时进行供电动作,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则用以自动切换该内部电池及该外部电池的充电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部电池模组是进一步用以该外接端子插接外部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供电选择开关模组是一无时序延迟的类比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部电池更进一步含有一充饱指示脚位,以显示该电子装置各电池电量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内部电池的电位变化被充饱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高电位电池电量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充饱指示脚位,当该外部电池电量用尽或该外部电池被拔除时,则用以显示输出一低电位电池电量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部电池是锂电池、镍氢电池、铅蓄电池、镍镉电池或燃料电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装置是笔记型电脑、可携式电脑、膝上型电脑或数位助理中任意择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稳压电路模组,其是连接于该电子装置主体与该外接电源输入模组之间,负责提供该电子装置主体中各晶片与组件稳定的电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可包含一显示电路负责侦测各电池的电容量状态,以显示提供使用者电池状态的资讯,并设置于该电子装置主体晶片组当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电路可进一步设置与该电子装置的显示晶片电气相连接。
CNU2008200061043U 2008-04-22 2008-02-03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0892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07,074 US20090265570A1 (en) 2008-04-22 2008-04-22 Battery structure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0892Y true CN201170892Y (zh) 2008-12-24

Family

ID=4959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61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0892Y (zh) 2008-04-22 2008-02-03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5570A1 (zh)
JP (1) JP3143670U (zh)
CN (1) CN201170892Y (zh)
DE (1) DE202008006319U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9439B (zh) * 2010-06-18 2013-12-11 Inventec Corp 電子裝置的供電方法
CN104022539A (zh) * 2013-03-01 2014-09-0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与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6638B2 (en) 2007-02-06 2019-10-01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Arm prosthetic device
US11779476B2 (en) 2007-02-06 2023-10-10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Arm prosthetic device
WO2011010117A1 (en) * 2009-07-21 2011-01-27 Eng Choon Low Power supply adapter
CN102298435A (zh) * 2010-06-25 2011-12-28 和映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及其管理方法
JP5672356B2 (ja) 2012-12-21 2015-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充電ケーブル装置
KR102499108B1 (ko) * 2015-12-17 2023-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전력 공급 방법
CN106385067A (zh) * 2016-09-27 2017-02-0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电池的充电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788902B (zh) * 2019-11-11 2023-0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遥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3413B2 (ja) * 1990-07-31 1995-08-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外部バッテリ用アダプタ及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KR100281534B1 (ko) 1996-09-03 2001-02-15 윤종용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배터리팩 선택 회로
US5903764A (en) * 1997-05-02 1999-05-11 Micro International, Ltd. Smart battery selector offering power conversion internally within a portable device
US6191552B1 (en) * 1999-01-25 2001-02-20 Dell Usa, L.P. External universal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160378A (en) 1999-08-04 2000-12-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attery charger with detachable mechanical adapters and fold-out connectors
TWM267735U (en) * 2004-11-15 2005-06-11 Ruei-Feng Lin Multifunctional 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
KR100748311B1 (ko) * 2006-09-01 2007-08-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전력 입력 장치
US20080203970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Battery-powere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9439B (zh) * 2010-06-18 2013-12-11 Inventec Corp 電子裝置的供電方法
CN104022539A (zh) * 2013-03-01 2014-09-0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与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43670U (ja) 2008-07-31
DE202008006319U1 (de) 2008-10-02
US20090265570A1 (en)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0892Y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结构
CN100525007C (zh) 可携式装置的复合供电系统
CN202435073U (zh) 充电电池及使用该充电电池的电源系统
CN102738845A (zh) 改进的串联式独立侦测电池充电器
CN101009745A (zh) 四合一手机充电座
CN203056606U (zh) 一种充放电装置及终端
JP2005287289A (ja) 太陽電池式携帯機器用充電器
CN102148409A (zh) 电池充电装置、终端设备及控制终端设备充电的方法
CN201717658U (zh) 一种手机电源电路
CN112930634A (zh) 带车辆启动功能的电动工具电源
CN202798110U (zh) 移动终端
CN201789046U (zh) 智慧型充电座
CN201918461U (zh) 一种电池组模块
CN201270422Y (zh) 电能循环节电供电装置
CN203368083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
CN205901362U (zh) 一种带有beacon芯片的移动电源
CN204761131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宝
CN201398188Y (zh) 一种适于冗余式供电的手机座
CN201478411U (zh) 多用usb充电电池
CN203537020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充电器
CN206628862U (zh) 蓄电池低电利用装置
CN206992267U (zh) 一种usb循环充电恒压输出锂电池
CN101316043A (zh) 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电池
CN207410061U (zh) 带数据通讯的充电装置
CN203278294U (zh) 掌上型交流/直流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