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3542Y - 荧幕挂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荧幕挂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3542Y
CN201163542Y CNU2008200558107U CN200820055810U CN201163542Y CN 201163542 Y CN201163542 Y CN 201163542Y CN U2008200558107 U CNU2008200558107 U CN U2008200558107U CN 200820055810 U CN200820055810 U CN 200820055810U CN 201163542 Y CN201163542 Y CN 20116354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pilot pin
support device
screen
limi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55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铭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558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354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354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354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包含一固定座、一连接于该固定座的支架、一适合安装于一荧幕的挂架及一倾斜单元。该挂架包括一上连接部及一下连接部。该倾斜单元包括一调整件、一上导销及一与该上导销平行的下导销。该调整件具有一连接于该支架另一端的本体,及分别形成于该本体上、下方的上、下限位部。该上、下限位部分别具有一上、下导槽,且该上、下导销分别连接于该上、下连接部且可滑移地插入该上、下导槽中。该上、下导槽沿垂直该上、下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上、下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

Description

荧幕挂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幕挂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的荧幕挂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荧幕薄型化的趋势,所以在愈来愈多的场合,可以看见薄型化荧幕的使用。一般来说,薄型化荧幕的可以利用一装置以直接放置在平台上,或是悬挂于墙壁上。比较起来,使用悬挂的方式相较于直接放置的方式有节省空间的优点。
目前使用悬挂的方式常可见于公共场所与家庭。在许多公共场所,皆将薄型化荧幕安装于较高的墙面上,以提供观看者相关的讯息。另外,在家庭的使用上,采用悬挂的方式除了节省空间外,还有提升整体美观及与室内设计整合的效用。
一般而言,因应使用者的需求,会有调整荧幕的倾斜角度的需要。一以往的调整方式为台湾新型专利第M297144号所揭露,其利用一调整杆及一套头,锁固一组合座与一供荧幕设置的结合装置,利用调整杆及套头锁固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来达成调整结合装置相对于组合座的倾斜角度的需求。另一以往的调整方式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编号第540788号所揭露,其利用一可旋转的齿片与一弹片的凹凸配合,使齿片位于所需的旋转角度,达成调整倾斜角度的需求。但是当荧幕尺寸较大时,上述二种解决方式则较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达到调整上下倾斜角度更稳固功效的荧幕挂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达到调整上下倾斜角度及左右倾斜角度的荧幕挂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达到调整上下倾斜角度、左右倾斜角度及远近距离的荧幕挂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包含:一固定座、一支架、一挂架及一倾斜单元。
该固定座包括一适合位于一平面的第一面及一与该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该支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二面上。该挂架包括一适合安装于一荧幕的支承部,及位于该荧幕的相反侧且分别连接于该支承部的一上连接部与一位于该上连接部下方的下连接部。该倾斜单元包括一调整件、一上导销及一与该上导销平行的下导销。该调整件具有一连接于该支架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端的本体,及分别形成于该本体上方与下方且位置分别与该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对应的一上限位部与一下限位部。
该上连接部与该上限位部中之一者具有一上导槽,且该上导销连接于该上连接部与该上限位部中另一者且可滑移地插入该上导槽中。该下连接部与该下限位部中之一者具有一下导槽,且该下导销连接于该下连接部与该下限位部中另一者且可滑移地插入该下导槽中。该上导槽沿垂直该上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该下导槽沿垂直该下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上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与该下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
较佳地,该上导槽形成于该上限位部,该下导槽形成于该下限位部。
较佳地,该上连接部具有二彼此相间隔且分别与该上导销连接的上连接组件,该上限位部位于所述上连接组件间且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上连接组件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上导槽自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该下连接部具有二彼此相间隔且分别与该下导销连接的下连接组件,该下限位部位于所述下连接组件间且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下连接组件的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该下导槽自该第三侧面延伸至该第四侧面。
较佳地,该倾斜单元还包括二套设于该上导销且分别位于该上限位部与所述上连接组件间的上夹紧件,及二套设于该下导销且分别位于该下限位部与所述下连接组件间的下夹紧件。
较佳地,该调整件的本体具有彼此可分离地连接的一上部及一位于该上部下方的下部,该上限位部设于该上部上方,该下限位部设于该下部下方。
较佳地,该支架包括二相间隔地枢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二面的第一杆件,及二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端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相反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分别连接该调整件的本体。
较佳地,所述第二杆件相反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沿该本体延伸方向延伸且上下排列的穿孔,该本体呈圆柱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
较佳地,该挂架的支承部具有一矩形框体,及二连接至该框体上、下边且适合安装于该荧幕的固定杆,该上连接部及该下连接部分别连接至该框体上、下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上、下导销分别连接于该挂架的上、下连接部且分别可滑移地插入该调整件的上、下导槽中,配合该上、下导槽沿垂直该上、下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上、下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的设计,使挂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倾斜,达成可调整荧幕俯仰角度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一挂架未显示。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该挂架于一直立位置。
图5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挂架向上倾斜。
图6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挂架向下倾斜。
图7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说明该挂架可左右旋转。
图8是一类似图7的视图,说明一支架于收合位置。
图9是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三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固定座1、一支架2、一挂架3及一倾斜单元4。
固定座1概呈矩形,且包括一适合位于一平面的第一面11及一与第一面11相背的第二面12。第一面11可固定至如墙壁的直立面。
支架2包括二以其一端相间隔地枢接于固定座1的第二面12的第一杆件21,及二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21另一端的第二杆件22。所述第二杆件22相反于所述第一杆件21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上下排列的穿孔221。
挂架3包括一支承部31,支承部31的一正面适合供一荧幕(图未示)安装。而挂架3还包括位于支承部31背面的一连接于支承部31置中位置的上连接部32与一连接于支承部31的置中位置并位于上连接部32下方的下连接部33。支承部31具有一矩形框体311,及二直立地连接至框体311的上、下边313、314且适合固定荧幕于其上的固定杆312。上连接部32具有二彼此相间隔且连接至框体311的上边313的上连接组件321。各上连接组件321的一端部322套合于上边313上,且另一端部323朝下且朝后斜向延伸以凸伸于支承部31的背面。下连接部33具有二彼此相间隔且连接至框体311的下边314的下连接组件331。各下连接组件331的一端部332也套合于下边314上,且另一端部333朝上且朝后斜向延伸以凸伸于支承部31的背面。这些凸伸于支承部31背面的端部323、333皆设有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组装孔。所述固定杆312分别位于框体311的左、右侧边315与上、下连接部32、33中间且其长度大于框体311的左、右侧边315的长度,使固定杆312的两端凸伸出框体311,让荧幕固定于其上时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连接组件321、331彼此相互连接且为一体成型。
倾斜单元4包括一调整件5、一上导销41、一与上导销41平行的下导销42、二上夹紧件43及二下夹紧件44。调整件5具有一本体51、一位于所述上连接组件321间的上限位部52,及一位于所述下连接组件331间的下限位部53。本体51呈圆柱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沿本体51延伸方向延伸的所述穿孔2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件22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51,但是所述第二杆件22也可固定地连接于本体51。本体51具有彼此可分离地连接的一上部511及一位于上部511下方的下部512。上、下限位部52、53分别设于上部511上方与下部512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上部511及下部512是以多数根螺栓513锁合,但是上部511与下部512也可一体成型。本体51的上部511形成有一环状上凸缘514,本体51的下部512形成有一环状下凸缘515,当上部511与下部512以所述螺栓513螺合时,上、下凸缘514、515相配合夹紧所述第二杆件22形成有穿孔221的一端。
上限位部52是一平置管体,管体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上连接组件321的一第一侧面521与一第二侧面522,及一自第一侧面521水平延伸至第二侧面522的上导槽523。沿两上连接组件321的端部323的组装孔延伸的一水平线是通过上导槽523,让上导销41的两端固定于两上连接组件321的端部323的组装孔时,上导销41可穿过上导槽523并可于上导槽523内滑移。上导槽523沿直立方向(指垂直上导销41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524与一第二端525。其中,第一端524较第二端525接近固定座1。下限位部53也是一平置管体而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下连接组件331的一第三侧面531与一第四侧面532,及一自第三侧面531延伸至第四侧面532的下导槽533。沿两下连接组件331的端部333的组装孔延伸的一水平线也是通过下导槽533,让下导销42可滑移地穿过下导槽533且其两端固定于于所述下连接组件331的端部333的组装孔内。下导槽533直立方向(指沿垂直下导销42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具有反向的一第三端534与一第四端535。其中,第四端535较第三端534接近固定座1。上导槽523的圆弧曲率中心与下导槽533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
所述上夹紧件43套设于上导销41,且分别位于上限位部52与所述上连接组件321间。所述下夹紧件44套设于下导销42,且分别位于下限位部53与所述下连接组件331间。
应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为说明目的而揭露上、下导槽523、533分别形成于上、下限位部52、53,且上、下导销41、42分别连接至上、下连接部32、33。当然其连接关系也可对调,也就是说,上、下导槽523、533也可分别形成于上、下连接部32、33,且上、下导销41、42分别连接至上、下限位部52、53,并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揭露。
参阅图4,当挂架3位于直立位置时,上导销41位于上导槽523的第一端524与第二端525的中间,且下导销42位于下导槽533的第三端534与第四端535的中间。
参阅图5,当挂架3由直立位置被扳动而上倾时,由于上导槽523的圆弧曲率中心与下导槽533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所以当上导销41由上导槽523的第一端524与第二端525的中间往第一端524移动时,下导销42也由下导槽533的第三端534与第四端535的中间往第三端534移动。当挂架3向上倾斜至最上倾位置时,上导销41位于上导槽523的第一端524,且下导销42位于下导槽533的第三端534。
参阅图6,当挂架3由直立位置被扳动而下倾时,上导销41由上导槽523的第一端524与第二端525的中间往第二端525移动,同时,下导销42由下导槽533的第三端534与第四端535的中间往第四端535移动。当挂架3向下倾斜至最下倾位置时,上导销41位于上导槽523的第二端525,且下导销42位于下导槽533的第四端535。
挂架3可依需要调整至最上倾位置(如图5)与最下倾位置(如图6)间的任一位置,且当调整挂架3至特定角度时,由于所述上夹紧件43、所述下夹紧件44分别夹设于上限位部52与所述上连接组件321、下限位部53与所述下连接组件331间,所以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使挂架3维持于该特定角度,即使荧幕的尺寸较大,依然能使挂架3稳固地维持于所需要的角度。
参阅图3与图7,倾斜单元4的本体51可转动地穿设于支架2的所述第二杆件22的所述穿孔221,使挂架3连同倾斜单元4可一起相对于支架2向左或向右旋转,让挂架3可方便使用者进行第二维度的调整。由于当上部511与下部512以所述螺栓513螺合时,上、下凸缘514、515相配合夹紧所述第二杆件22形成有穿孔221的一端,所以当向左或向右调整挂架3至特定角度时,可提供足够的夹持力使挂架3维持于该特定角度。此外,借由调整所述螺栓513可进而调整左右旋转的松紧程度。
参阅图7与图8,挂架3连同倾斜单元4可借由支架2的所述杆件21、22间相互枢转,调整挂架3与固定座1间的距离,可方便使用者进行第三维度的调整。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可调整挂架3的上下倾斜角度、左右倾斜角度及挂架3与固定座1的远近距离,让挂架3可进行三个维度调整。
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固定座1、一支架2、一挂架3’及一倾斜单元4。第二较佳实施例除了挂架3’外,其余部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完全相同。挂架3’包括一支承部31’,此支承部31’是一片体且其正面适合安装荧幕(图未示)。挂架3’还包括位于支承部31’背面且分别连接于支承部31’的一上连接部32’与一位于上连接部32’下方的下连接部33’。上、下连接部32’、33’彼此相连接且为一体成型的片体,其俯视时呈U字型。上连接部32’具有二彼此相间隔的上连接组件321’,且下连接部33’具有二彼此相间隔的下连接组件331’。
相较于第一较佳实施例适合于尺寸较大的荧幕,本实施例适合于尺寸较小的荧幕。
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荧幕挂持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固定座1、一支架2’、一挂架3及一倾斜单元4。第三较佳实施例除了支架2’外,其余部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是呈L字型,其直立的一端固定地连接于固定座1,其横置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整件5。所以,本实施例的挂架3的上下倾斜角度、左右倾斜角度可调整。
综上所述,借由上、下导销41、42分别连接于挂架3的上、下连接部32、33且分别可滑移地插入调整件5的上、下导槽523、533中,配合上、下导槽523、533沿垂直上、下导销41、42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上、下导槽523、533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的设计,使挂架3可相对于支架2上下倾斜,达成荧幕俯仰角度的调整。倾斜单元4的本体51可转动地穿设于支架2的所述第二杆件22的所述穿孔221,使挂架3连同倾斜单元4可一起相对于支架2向左或向右旋转。且挂架3连同倾斜单元4可借由支架2的所述杆件21、22间相互枢转,调整挂架3与固定座1间的距离。如此能达成三个维度的调整,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Claims (10)

1.一种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荧幕挂持装置包含:
一个固定座,包括一个适合位于一平面的第一面及一个与该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
一个支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二面上;
一个挂架,包括一个适合安装于一荧幕的支承部,及位于该荧幕的相反侧且分别连接于该支承部的一个上连接部与一个位于该上连接部下方的下连接部;及
一个倾斜单元,包括一个调整件、一根上导销及一根与该上导销平行的下导销,该调整件具有一个连接于该支架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端的本体,及分别形成于该本体上方与下方且位置分别与该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对应的一个上限位部与一个下限位部;
该上连接部与该上限位部中之一者具有一个上导槽,该上导销连接于该上连接部与该上限位部中另一者且可滑移地插入该上导槽中,该下连接部与该下限位部中之一者具有一个下导槽,该下导销连接于该下连接部与该下限位部中另一者且可滑移地插入该下导槽中,该上导槽沿垂直该上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该下导槽沿垂直该下导销插入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该上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与该下导槽的圆弧曲率中心位于同一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导槽形成于该上限位部,该下导槽形成于该下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部具有二个彼此相间隔且分别与该上导销连接的上连接组件,该上限位部位于所述上连接组件间且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上连接组件的一个第一侧面及一个第二侧面,该上导槽自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该下连接部具有二个彼此相间隔且分别与该下导销连接的下连接组件,该下限位部位于所述下连接组件间且具有位于二相反侧并分别邻近所述下连接组件的一个第三侧面及一个第四侧面,该下导槽自该第三侧面延伸至该第四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单元还包括二个套设于该上导销且分别位于该上限位部与所述上连接组件间的上夹紧件,及二个套设于该下导销且分别位于该下限位部与所述下连接组件间的下夹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的本体具有彼此可分离地连接的一个上部及一个位于该上部下方的下部,该上限位部设于该上部上方,该下限位部设于该下部下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邻近该调整件的本体的一端形成有一个沿该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穿孔,该本体呈圆柱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该穿孔。
7.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二根相间隔地枢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二面的第一杆件,及二根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端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相反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分别连接该调整件的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相反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个沿该本体延伸方向延伸且上下排列的穿孔,该本体呈圆柱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架的支承部具有一个矩形框体,及二根连接至该框体上、下边且适合安装于该荧幕的固定杆,该上连接部及该下连接部分别连接至该框体上、下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荧幕挂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架的支承部为一片体。
CNU2008200558107U 2008-02-28 2008-02-28 荧幕挂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354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8107U CN201163542Y (zh) 2008-02-28 2008-02-28 荧幕挂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8107U CN201163542Y (zh) 2008-02-28 2008-02-28 荧幕挂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3542Y true CN201163542Y (zh) 2008-12-10

Family

ID=4018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5581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3542Y (zh) 2008-02-28 2008-02-28 荧幕挂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354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1813A (zh) * 2011-10-24 2014-01-15 黄铭贤 可调整角度的挂座及具有可调整角度的挂座的屏幕固定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1813A (zh) * 2011-10-24 2014-01-15 黄铭贤 可调整角度的挂座及具有可调整角度的挂座的屏幕固定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87580U (zh) 雙懸臂的螢幕支撐裝置
CN109340522A (zh) 一种拼接屏支撑结构
CN201163542Y (zh) 荧幕挂持装置
CN109723952B (zh) 一种自锁式计算机显示屏支架
CN201715209U (zh) 平板电视机的悬挂装置
CN2282379Y (zh) 电视吊架
CN215000778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支架
CN205640094U (zh) 可转动调节角度的液晶电视支架
CN202281016U (zh) 一种电视机安装支架
CN211502205U (zh) 一种通用显示屏支架
CN211647497U (zh) 一种移动式舞台快速拼装模块
CN207905213U (zh) 一种多角度立体u型方通
CN216243752U (zh) 一种角度可任意调节的照明装置
CN211818325U (zh) 一种景观亭
CN2762286Y (zh) 薄型电子设备挂架装置
CN22004552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挂衣架
CN213155117U (zh) 一种瓷砖展示架
CN2167493Y (zh) 吊下型可调电视支架
CN212776595U (zh) 落地型可移动电视机支架
CN21849466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显示屏支架
KR20130115936A (ko) 티 자형 스탠드
CN217659052U (zh) 可多变化组立的眼镜展示架
CN204898962U (zh) 一种适用于圆弧面石材幕墙的连接构件
CN204785348U (zh) 电脑支架
CN209557946U (zh) 应用于显示屏的导线隐藏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