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8227Y - 标记工具 - Google Patents

标记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8227Y
CN201158227Y CNU200720069013XU CN200720069013U CN201158227Y CN 201158227 Y CN201158227 Y CN 201158227Y CN U200720069013X U CNU200720069013X U CN U200720069013XU CN 200720069013 U CN200720069013 U CN 200720069013U CN 201158227 Y CN201158227 Y CN 2011582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onal accumulator
marking tool
recess
ink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90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690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82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82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82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含墨装置和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所述开通装置用于开通所述附加储墨器中装有的标记墨液与所述标记笔尖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还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中,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含墨装置提供或补充标记墨液,达到可书写或连续书写的效果;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标记笔尖被风干或堵塞而造成无法书写现象;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而出现漏标记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延长了书写时间,适合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标记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记工具,诸如色彩笔、毡料尖笔、纤维尖笔、圆珠笔、钢笔、油漆笔、荧光笔、马克笔、白板笔、画笔、用于修指甲的指甲马克笔和标记笔等其它类型的记录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标记工具中主要组件含墨装置是带有间隙并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比如含墨装置可采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或海棉或丝类等制成,将标记墨液吸附并储存在含墨装置中,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虽然形式复杂多变,品种齐全,但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标记工具的含墨装置中吸附墨液的量太少,更换新笔的频率很高。2、因标记工具本身结构所至,如果给含墨装置加注标记墨液的量超过自身承受的容量时,则该笔非常容易泄漏墨水,因此其抗漏性能很差,所以现有标记工具中标记墨液的容量是属于低容量的结构。3、当受温度和/或大气压发生变化时,受膨胀或受压力的空气对标记墨液产生压力而造成标记工具出现渗漏墨液现象。4、当标记工具存放的时间稍长时,含墨装置中的标记墨液会自然风干减少,缩短了书写时间,甚至无法书写。5、当标记工具在出厂使用前,如果存放时间稍长,标记笔尖很容易被风干或堵塞,造成标记工具中含墨装置装有标记墨液,而标记笔尖却无法书写。6、尤其是普及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标记工具,往往是因含墨装置中标记墨液的快速用完而整个标记工具还很新时就不得不被抛弃,因而整个标记工具的利用率很低,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封闭结构而装有标记墨液的储墨器的标记工具,它即使长时间地存放,标记墨液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封闭结构而装有标记墨液的储墨器的标记工具,可方便地向含墨装置提供或补充标记墨液,延长了书写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标记笔尖被风干或堵塞而造成无法书写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装置,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储墨器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很多次地重复使用的标记工具,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其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标记笔尖、含墨装置和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所述开通装置用于开通所述附加储墨器中装有的标记墨液与所述标记笔尖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还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中。
所述附加储墨器为全封闭结构。
所述还包括套接件。
所述套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所述附加储墨器的底部中设置第一凹部。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螺纹或包括至少一个凸状或包括至少一个凹部。
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所述凸状包括环形凸状或包括环形排列的多个凸部或包括点式凸状。
所述凹部包括环形凹部或包括多个凹状。
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5mm~40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5mm~40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
所述开通装置包括开通件。
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引墨装置。
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换气通道。
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墨液通道。
所述引墨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墨芯或引墨件或带有引墨槽的引墨件或引墨通道。
所述附加储墨器中至少有部分采用可受挤压变形的软管结构。
所述软管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
所述附加储墨器内设置含墨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含墨装置提供或补充标记墨液,达到可书写或连续书写的效果;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标记笔尖被风干或堵塞而造成无法书写现象;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而出现渗漏标记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延长了书写时间,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第十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第十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十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第十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第十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为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十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一种附加储墨器筒体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附加储墨器  11-筒体  12-盖部  13-底部  131、132、133-部分底部  14-第一凹部  15-标记墨液  16-开通口  2-安全装置21、22、23、24-螺纹  26、26’-凸状  27、27’-凹部  3-标记笔尖  31-引墨芯  32-滚珠  4-壳体  40-螺纹  41、41’-凸状  42、42’-凹部  43-套接件  430、430’-螺纹  431、431’431”-凸状  432、432’-凹部  44-顶部  45-固定件  450、450’-凹部46-连接件  47-凸缘  5、5’-含墨装置  51-外套  6-空气通道7-通气口  8-开通装置  81-开通件  810-螺纹  811-第二空气通道  82-引墨装置  821-第二引墨芯  822-引墨件  823、823’-引墨通道  83、83’-换气通道  84-墨液通道  85-第三引墨芯  9-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3、含墨装置5和壳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通装置8和附加储墨器1,开通装置8用于开通附加储墨器1内装有的标记墨液15与所述标记笔尖3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还包括安全装置2,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1上,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
参见图1,它包括标记笔尖3、用于将标记墨液(书写墨液)涂覆在一表面上,带有间隙并能吸附标记墨液(书写墨液)的含墨装置5、用于向标记笔尖3供应标记墨液,在含墨装置5外可以设置外套51、用于控制含墨装置5的间隙,使标记墨液更好地吸附在含墨装置5中,壳体4保护含墨装置5,还包括套接件43、设置在壳体4的上方,并与壳体4相连接,在套接件43上设有螺纹430,固定件45、用于固定标记笔尖3,在壳体4的顶部44上可设置开通装置8,开通装置8可包括开通件81和引墨装置82,引墨装置82设置在开通件81内,引墨装置82也可以设置在开通件81的外侧,引墨装置82与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5相连接;还包括安全装置2设置在附加储墨器1上,安全装置2可以为螺纹21,附加储墨器1为全封闭的结构,在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中设置第一凹部14。当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墨液时,转动附加储墨器1,使附加储墨器1上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螺纹430相旋接,使开通件81穿破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使开通件81与第一凹部14相连接,把引墨装置82至少有部分送入附加储墨器1中,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顺利地通过引墨装置82被含墨装置5吸收在间隙中,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从而使标记工具达到可书写或多次连续书写且不易漏液的效果,延长了书写时间。附加储墨器1可以是在任意角度的情况下被开通件81穿破而使标记墨液15与引墨装置82相接通,防止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标记工具也可以当作替换笔芯。
当安装在套接件43上的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时卸下,参见图30至32,可将任意之一具有标记墨液15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旋接,就可以使含墨装置5又获得标记墨液,延长了书写时间。也可以将如图38或图39或图40或图42中带有标记墨液15的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的凸状26或凸状26、26’与套接件43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防止了出现漏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开通装置8还可以包括开通件81、引墨装置82和换气通道83,可以在引墨装置82与开通件81之间设有换气通道83,当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或用剩不多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墨液时,将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引墨装置82向带有间隙的含墨装置5中补充标记墨液时,通过换气通道83让空气及时交换进来,以免附加储墨器1内产生负压而影响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补充标记墨液。换气通道83可以为缝或槽或通孔等结构。
在含墨装置5与壳体4之间设置空气通道6,在固定套45或壳体4上设置通气口7,当附加储墨器1或含墨装置5中的空气受温度和/或大气压发生变化时,受膨胀的空气可以从空气通道6和通气口7排出标记工具体外,防止了标记笔尖3出现漏液现象。
参见图1和图30,附加储墨器1表面设置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连接,防止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有效地避免了出现滴漏标记墨液现象。开通装置8可以包括开通件81和引墨装置82,引墨装置82可以为引墨件822,也可以在引墨件822的侧边设置引墨槽。
参见图1和图30,所述附加储墨器1,它包括:筒体11,在筒体11的一端设置盖部12,在筒体11的另一端设置底部13,盖部12、底部13和筒体11相密封地连接,从而形成成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在附加储墨器1中装有标记墨液15,筒体11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5mm~40mm之间,或者筒体11表面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的横向长度N尺寸可以为在5mm~40mm之间,便于更好地适合与壳体4相匹配,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更好地符合含墨装置5吸附标记墨液的要求,可方便地向含墨装置补充标记墨液,或可多次地调换标记工具中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延长了书写时间,该结构简单、合理,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并且,也不会出现滴漏墨液现象,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筒体11表面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是指筒体除圆筒状外其它形状时,筒体为纵向时测得的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的尺寸(参见图30或图47)。参见图47,图47为多边形附加储墨器的筒体11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重点示意出筒体11纵向时测得的最大处横向长度(对角)N的尺寸。
进一步,参见全部附图,筒体表面还可以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为较佳尺寸,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为较佳尺寸。
再进一步,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为较佳尺寸,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为较佳尺寸。
还进一步,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为优选尺寸。
还进一步,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为优选尺寸,不但使标记墨液的存量更多,而且装配在标记工具上更为合适和实用。
也可以是,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10mm~30mm之间,或者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10m~30mm之间。
还可以是,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11mm~30mm之间,或者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11mm~30mm之间。
也可以在壳体4的顶部44上再设置一套附加储墨器和开通装置,使标记工具上具有两个附加储墨器可依次地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大大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也可以在图1中的附加储墨器1内设置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以向笔尖提供标记墨液。
参见图3、图30或图31,存放在壳体4或套接件43外独立式而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可以安装在图3的标记工具中,以向含墨装置5提供标记墨液。其操作方式与图1和图2相近,达到有效地防漏和延长书写时间的效果。
参见图4和图30,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旋接,在套接件43上设置保护罩9,也可以在保护罩9上设置螺纹,并可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相旋接。开通装置8包括开通件81和墨液通道84,当开通件81开通附加储墨器1后,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通过墨液通道84向含墨装置5提供,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有效地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
参见图5和图32,在壳体4的口部设置螺纹40,附加储墨器1表面上设置的螺纹21可与螺纹40相连接,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开通装置8可以为开通件81,设置在壳体4内的开通件81穿过含墨装置5与附加储墨器1底部13中的部分底部133相对设置。参见图6,当含墨装置5需要标记墨液时,旋转附加储墨器1向下移动,使开通件81撬开部分底部133,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达到有效地防漏和延长书写时间的效果。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底部上设置螺纹与壳体4上设置的螺纹相连接的结构。
也可以是开通件81经过含墨装置5的外侧边延伸至底部13中,与部分底部133相对设置。
参见图7和图33,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设置螺纹21,在壳体4上设置螺纹40,附加储墨器1与壳体4通过螺纹21与螺纹40相旋接而固定在一起,有效地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也有效地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拔出或推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被风干或渗漏标记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在固定件45上设置凹部450、450’,在壳体4上设置凸状431”,凸状431”与凹部450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固定件45出现脱落现象。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时,推动固定件45使开通件81开通(撬开)部分底部133而形成开通口16,参见图8,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同时,凸状431”与凹部450脱开,凹部450’与凸状431”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脱落现象,也防止出现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当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用完时,可以旋转而退出附加储墨器1,更换新的如图31中的附加储墨器。
参见图9和图35,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或底部设置螺纹22,套接件43上设置螺纹430与螺纹22相连接,在附加储墨器1表面与套接件43表面的相接处设置带有粘性的连接件46,更有效地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时,拉开连接件46,接着旋转附加储墨器1而使开通件81开通部分底部132,使标记墨液15向含墨装置5提供,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10和图36,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设置螺纹23,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连接,防止了出现滴漏标记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开通装置8可以包括开通件81、引墨装置和换气通道83,引墨装置可以为引墨通道823,用于开通和引导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在开通件81的侧边设置第二空气通道811,用于使从空气通道6排出的空气再从第二空气通道811排出,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
参见图11和图37,在附加储墨器1底部13的第一凹部14中设置螺纹24,在开通件81上设置螺纹810与螺纹24可以相旋接,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书写时间。
参见图12和图34,在壳体4的顶部44上开有通口,在含墨装置5上设置第三引墨芯85,并穿过通口伸出所述的顶部44上,当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或将用剩下不多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墨液时,将图34中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安装在套接件43上,旋转附加储墨器1,参见图13,使附加储墨器1中筒体11上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旋接,直止壳体4的顶部推动开通装置8,使开通件81顶破底部13,从而使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附加储墨器1中的引墨装置82和第三引墨芯85进入含墨装置5中,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也可以将如图41中的附加储墨器1装进套接件43上并向下推动,直止壳体4的顶部推动开通装置8,使开通件81顶破底部13,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标记笔尖3提供,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38,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表面或底部上设置的安全装置2包括凸状26,参见图14,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凹部432,套接件43的口部阻挡住凸状26向下移动的路线,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15和图16,当含墨装置5需要标记墨液时,将附加储墨器1至少有部分装入套接件43内,推动附加储墨器1,使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或松动现象,同时,开通件81开通(撬开)底部13的部分底部131,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17和图40,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或底部设置凸状26,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凹部432、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也防止了小孩或无意中轻易推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18,当用力按下附加储墨器1时,凸状26与凹部432脱开,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同时,开通装置开通附加储墨器1,使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延长了书写时间。另外,也可以是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与套接件43内设置的凸缘47相密封,防止了它们之间的相接处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开通装置8可以包括开通件81、引墨装置和换气通道83。引墨装置可以包括引墨通道823。参见图19,图19为图17A-A截面结构示意图,开通件81可以与壳体的顶部44制成一体的结构。
参见图20和图29,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5’设置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内,使标记墨液吸附在含墨装置5’中,附加储墨器1为全封闭的结构,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在附加储墨器1表面设置凸状26,在壳体4内侧设置凹部42、42’,凸状26与凹部4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也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被轻易推动或拔出,防止了标记墨液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也防止了标记工具在出厂使用前笔尖被风干或堵塞而出现无法书写现象。参见图21,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时,用力按动附加储墨器1,使凸状26与凹部42脱开,使凸状26与凹部4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附加储墨器1脱落现象,同时,开通装置8开通底部13,使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向标记笔尖3提供,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反之,也可以是在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部,在壳体4上设置至少一个凸状与所述凹部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开通装置8可以包括开通件81、引墨装置82和换气通道83、83’,开通件81可以为敝开式的结构,敞开式部分可以为换气通道83、83’。引墨装置82可以和引墨芯31(参见图20)制成一体的结构。
参见图22,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设置两个凸状26、26’,套接件43的内侧设置凹部432、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有效地避免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23,当下按附加储墨器1时,使凸状26’与凹部432脱开,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凸状26与凹部432也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同时,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24,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可以为凹部27、27’,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凸状431,凹部27与凸状431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脱落或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25,当下按附加储墨器1时,凹部27与凸状431脱开,凹部27’与凸状431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1与套接件43稳定地相连接,防止了出现滴漏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也可以是将如图30或图31中的附加储墨器1至少有部分安装在如图24中的套接件43中,套接件43的口部挡住附加储墨器1中凸起部分的螺纹21,防止了出现漏液现象。
参见图26和46,也可以在全封闭式的储墨器1底部13的第一凹部14中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包括凸状140,与标记工具中开通装置8的开通件81上设置的凹部86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当需要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时,用力按动或拉出储墨器1,使开通件81开通(穿破)底部13,使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延长了书写时间,同时,凸状140与凹部86脱开,凸状140与开通件81上的凹部86`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脱落现象,也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也可以在第一凹部中设置多个凸状,与开通件上设置的凹部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相反,也可以在第一凹部14中设置至少一个凹部,在开通件81上设置至少一个凸状与第一凹部14中设置的凹部可以相连接而卡往的结构,比如:在第一凹部14中设置两个凹部,在开通件81上设置凸状,在非工作状态时,凸状与其中一个凹部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一凹部14中设置凹部,在开通件81上设置凸状,在非工作状态时凸状被第一凹部14的口部挡住的结构,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27,附加储墨器1设置在壳体4内,位于含墨装置5的侧边,开通装置8也至少有部分设置在壳体4内,位于含墨装置5的侧边,开通件81与附加储墨器1相连接,引墨装置82与含墨装置5相连通,在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为凸状26,在壳体4上设置凹部42、42’,其操作方法与图17相近,防止了出现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28,其技术方案与图27相近,其区别是在附加储墨器1内设置含墨装置5’,使标记墨液吸附在含墨装置5’中;引墨装置82为第二引墨芯821,第二引墨芯821与标记笔尖3相连接;开通装置8为两侧敞开式的结构,用于开通和引导含墨装置5’中吸附的标记墨液向标记笔尖3提供,延长了书写时间,防止了出现漏墨液现象。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状,所述凸状可以包括环形凸状,也可以包括环形排列的多个凸部或包括点式凸状等,有效地防止了出现脱落或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所述凸部可以包括环形凸状,也可以包括环形排列的多个凸状或包括点式凸状等,有效地防止了出现脱落或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可以包括环形凹部或包括多个凹状等,有效地防止了出现脱落或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1,含墨装置5可采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或海绵或丝类等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制成。
参见图1,标记笔尖3可采用具有吸附能力的引墨芯31制成。引墨芯31可采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或丝类等制成。
参见图9,标记笔尖3可以包括引墨芯31和滚珠32。标记笔尖3也可以包括开缝式的金属件或塑料件。
参见图1,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外设置保护罩9,用来保护附加储墨器1。
参见图29至图46,附加储墨器1包括筒体11、盖部12和底部13,可以将盖部12与筒体11或者底部13与筒体11制成一体或固接成一体的结构,将标记墨液15装在筒体11内,接着,再将底部13或者盖部12与筒体11相密封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立式全封闭而带有标记墨液15的补充式附加储墨腔1。也可以将盖部12、底部13和筒体11制成全密封一体后,再将标记墨液15采用针管穿孔的方法将标记墨液注入附加储墨器1中,然后再给被穿孔处重新封闭。参见图31,也可以在底部13中开有通孔,将筒体11、盖部12和底部13制成整体后,在底部13开有的通孔处装进标记墨液15,再在底部13的通孔处嵌有(相密封地连接)部分底部132将标记墨液15封闭住而形成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装有标记墨液而全封闭式附加储墨器1的结构也有很多种变化,比如,参见图31,也可以在底部13中开有通孔,将筒体11与底部13制成一体或固接成一体后,再在通孔处嵌有(相密封地连接)部分底部132使底部13封闭,然后将标记墨液15装进筒体11中,最后将盖部12与筒体11封闭而形成全封闭且带有标记墨液15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具有含墨装置5的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或可多次地更换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达到可书写或连续书写的效果,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延长了书写时间,适合大批量生产。
参见图29,也可以在全封闭式的储墨器1中添置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吸附在含墨装置中。
参见图29或图30,底部13还可以包括第一凹部14,可用来与标记工具上设置的开通装置8相连接(参见图20或图1),使储墨器1更加稳定地连接在标记工具上。
第一凹部14的底面至少有部分可制成较薄的面,用来让开通装置8在开通(穿通)时容易破裂,便于引墨装置82至少有部分(参见图2)伸入至附加储墨器1中而向标记笔尖3引导标记墨液。第一凹部14底面的最薄处为在0.02mm~1.00mm之间时,使开通装置8更加容易穿破第一凹部14。第一凹部14底面的最薄处为在0.15mm-0.60mm之间为较佳选择。
参见图31,在所述底部13中设置通孔,在所述通孔中设置部分底部132用来封闭底部13,也可以使在底部13中形成第一凹部14。部分底部132可以为圆珠状,也可以为块状,嵌接(相密封地连接)在底部13中,当需要向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15(参见图1、图30和图31),将全封闭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底部13中的第一凹部14与开通件81对位而向下推动(或转动),使开通件81开通(穿破)附加储墨器1中的部分底部131(参见图1),也可以使开通件81开通(撬开)附加储墨器1中的部分底部132(参见图2),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开通件81内的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供应标记墨液,从而使标记笔尖3重新获得标记墨液,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中至少有部分采用受挤压可变形的软管制成,比如至少有部分的筒体和/或盖部采用软管制成,软管也可以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当附加储墨器1被开通装置8开通时,可以用手挤压软管,使标记墨液快速地向含墨装置5提供,达到及时和方便书写的效果。
参见图34或图41,在第一凹部14中可设置开通装置8,用于开通和引导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向标记工具中的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参见图12)。开通装置8可包括开通件81和引墨装置82。引墨装置82设置在开通件81内,也可以设置在开通件81的外侧。开通装置8还可以包括换气通道83,用于交换空气,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向标记笔尖3供应时以便与空气交换,从而达到供应或书写流畅。引墨装置82可以为引墨芯821(参见图12);也可以为引墨件822(参见图34);也可以为引墨槽823(参见图41)。
参见图30至图33,还包括安全装置2,设置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中,安全装置2可以包括螺纹21,设置在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比如在筒体11的表面设置螺纹21,使储墨器1安装在标记工具上时不易脱落,而且,当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不会轻易被推动或拔出,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标记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参见图1,在壳体4中设置用于安装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的套接件43口部设置螺纹430,附加储墨器1至少有部分可安装在套接件43内,附加储墨器1上的螺纹21可与螺纹430相旋接,当不需要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时,螺纹21的设置防止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带有标记墨液15的附加储墨器1,避免出现了滴漏墨液现象。参见图2,当需要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向标记笔尖3供应标记墨液时,旋转附加储墨器1,使筒体11上设置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的螺纹430相互旋接,当附加储墨器1向下位移动时,使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并通过引墨装置82和含墨装置5向标记笔尖3供应标记墨液,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同时也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当标记工具中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用完时,可以退出附加储墨器1,重新调换新的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
参见图34,在筒体11的表面或底部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可以为螺纹21,开通装置8安装在附加储墨器1底部13设置的第一凹部14中,带有开通装置8的附加储墨器1可以安装在如图12所示的标记工具中,并可与套接件43中的螺纹430相连接。参见图12,当含墨装置5中需要标记墨液,或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而需要标记墨液15时,旋转附加储墨器1朝标记笔尖3方向径向移动,使开通装置8与壳体4的顶部44相连接推动开通装置8向上移动而开通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使标记墨液通过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提供,使标记笔尖3获得标记墨液,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35,也可以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表面或底部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可以为螺纹22与壳体或套接件上设置的螺纹相旋接,达到防漏和延长书写时间的效果。
参见图36,在底部13外侧边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可以为螺纹23,参见图10,套接件43底部也设置螺纹430’可与底部13上的螺纹23相旋接,使全封闭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安全地装在标记工具上,达到防漏和延长书写时间的效果。
参见图37,在第一凹部14中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可以为螺纹24,用于可与开通件81上设置的螺纹810相旋接(参见图11),使全封闭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安全地装在标记工具上,达到防漏和延长书写时间的效果。
参见图38~图42,安全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凸状26,设置在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比如,在筒体11的表面或底部上设置凸状26或者凸状26、26’,与标记工具中壳体或套接件相互连接,也可以在壳体或套接件上设置凹部与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的凸状相互连接而卡住的结构,使储墨器1也不会轻易地被推动或拔出,使储墨器1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38,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可以装在图14中的标记工具中,用于向含墨装置5加注或补充标记墨液,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15,将图38中的附加储墨器1装入图14的标记工具中,使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底部13上的第一凹部14与开通装置8相连接,第一凹部14与开通装置8上的开通件81相密封地连接为较佳选择,防止了它们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漏液现象。在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为凸状26,套接件43上的口部挡住凸状26向下移动的路线,防止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漏液现象。当含墨装置5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时,只要用力按动附加储墨器1时,使凸状26挤开套接件43,而与套接件43上设置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1不易脱落,同时,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参见图16,部分底部131被撬开,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42和图22,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为两个凸状26、26’,在套接件43上设置两个凹部432、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脱落,也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23,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时,推动附加储墨器1,使凸状26’与凹部432脱开,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同时,凸状26与凹部432也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1稳定地与套接件43相连接,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43或44,安全装置2包括凹部27或凹部27、27’,设置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中,使附加储墨器1装在标记工具上不易出现脱落现象,也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参见图45和图24,在全封闭的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为凹部27、27’设置在附加储墨器1中。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凸状431,凸状431与凹状27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或拔出附加储墨器1,也防止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参见图25,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时,只要用力下按附加储墨器1,使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同时,凹状27’与凸状431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也有效地延长了书写时间。
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状或至少一个凹部,与标记工具中的壳体或壳体上的套接件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或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延长了书写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标记墨液可以采用水溶性墨液、油墨、油漆、酒精墨液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墨液(墨水)。采用快干酒精墨液为标记墨液,书写或涂覆的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中的标记工具可以在任何固体上书写或涂覆。
虽然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可以认识到,前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还可以对前述实施例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这些变化和变形都应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含墨装置和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所述开通装置用于开通所述附加储墨器中装有的标记墨液与所述标记笔尖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还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为全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的底部中设置第一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螺纹或包括至少一个凸状或包括至少一个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状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壳体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的表面或底部,并与所述套接件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底部的第一凹部中,并与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状包括环形凸状或包括环形排列的多个凸部或包括点式凸状。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环形凹部或包括多个凹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5mm~40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5mm~40mm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7mm~36mm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6mm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8mm~33mm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至少有部分外径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或者所述筒体表面还包括纵向时最大处横向长度的至少有部分横向长度N尺寸为在9mm~30mm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通装置包括开通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引墨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换气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墨液通道。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墨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墨芯或引墨件或带有引墨槽的引墨件或引墨通道。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中至少有部分采用可受挤压变形的软管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内设置含墨装置。
CNU200720069013XU 2007-04-16 2007-04-16 标记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82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9013XU CN201158227Y (zh) 2007-04-16 2007-04-16 标记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9013XU CN201158227Y (zh) 2007-04-16 2007-04-16 标记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8227Y true CN201158227Y (zh) 2008-12-03

Family

ID=4010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901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8227Y (zh) 2007-04-16 2007-04-16 标记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8227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5002A (zh) * 2012-07-24 2012-10-24 刘保伸 具弯折状三角握持部的记号笔
CN102765277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刘保伸 具弯折握持部及卡式墨水管的记号笔
CN104097419A (zh) * 2012-07-24 2014-10-15 刘保伸 具弯折握持部及卡式墨水管的记号笔
CN105209264A (zh) * 2013-04-02 2015-12-30 国誉株式会社 替换盒的安装构造
CN109050067A (zh) * 2018-08-19 2018-12-21 马少玄 一种具有二次储液套管的长使用寿命记号笔
CN111251748A (zh) * 2020-03-14 2020-06-09 东益实业(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液式毛刷结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5002A (zh) * 2012-07-24 2012-10-24 刘保伸 具弯折状三角握持部的记号笔
CN104097419A (zh) * 2012-07-24 2014-10-15 刘保伸 具弯折握持部及卡式墨水管的记号笔
CN104097419B (zh) * 2012-07-24 2017-01-04 刘保伸 具弯折握持部及卡式墨水管的记号笔
CN102765277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刘保伸 具弯折握持部及卡式墨水管的记号笔
CN105209264A (zh) * 2013-04-02 2015-12-30 国誉株式会社 替换盒的安装构造
CN105209264B (zh) * 2013-04-02 2017-03-22 国誉株式会社 替换盒的安装构造
CN109050067A (zh) * 2018-08-19 2018-12-21 马少玄 一种具有二次储液套管的长使用寿命记号笔
CN109050067B (zh) * 2018-08-19 2020-11-13 马少玄 一种具有二次储液套管的长使用寿命记号笔
CN111251748A (zh) * 2020-03-14 2020-06-09 东益实业(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液式毛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58227Y (zh) 标记工具
CN101289032A (zh) 标记工具
CN101224690A (zh) 标记工具
CN200995533Y (zh) 标记工具
CN101172438A (zh) 标记工具
CN201158228Y (zh) 一种标记工具
CN201105568Y (zh) 阀门笔
CN201143825Y (zh) 用于标记工具的储墨器和标记工具
CN201030730Y (zh) 用于标记工具的储墨器和标记工具
CN207388709U (zh) 一种墨水瓶
CN201030731Y (zh) 补充式储墨器
CN101070028A (zh) 用于标记工具的储墨器和标记工具
CN201158233Y (zh) 补充式储墨器
CN101070029A (zh) 书写工具
CN200984883Y (zh) 标记工具
CN201042887Y (zh) 书写工具
CN201158230Y (zh) 标记工具
CN101219619A (zh) 补充式储墨器
CN202528652U (zh) 直液式水笔
CN101269599A (zh) 用于标记工具的储墨器和标记工具
CN101269598A (zh) 用于标记工具的储墨器和标记工具
CN201158226Y (zh) 书写工具
CN102555590A (zh) 水性保节笔及自动装配机系统开发与应用
CN101310996A (zh) 一种标记工具
CN2933883Y (zh) 用于标记工具中的补充式储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436 room 14, No. 146, Lane 301, South Main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Wang Liang

Address before: 200070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Nanxing Road No. 70, room 2005

Patentee before: Wang Lia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