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6619Y - 数据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6619Y
CN201156619Y CNU2008200790151U CN200820079015U CN201156619Y CN 201156619 Y CN201156619 Y CN 201156619Y CN U2008200790151 U CNU2008200790151 U CN U2008200790151U CN 200820079015 U CN200820079015 U CN 200820079015U CN 201156619 Y CN201156619 Y CN 2011566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cable connector
data cable
terminal
back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790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慧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790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66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66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66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包括采用RJ45标准的接口,所述接口中的端子分为前、后两排,前排端子包括第2、4、6、8针脚,后排端子包括第1、3、5、7针脚;所述第6针脚与第4、第8针脚之间,以及所述第3针脚与第1、第5针脚之间设置高频性能补偿结构。相接近的补偿结构可以使串扰信号正负进行抵消,显著提高了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通常采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以及RJ45接头等传输介质连接硬件,以实现数据以及语音通信。数据线缆连接器即为实现上述硬件连接的一种常见连接工具。
众所周知,数据传输受到传输线路的限制。比如,在电缆上的传输过程中,信号会由于电缆中的阻抗而逐渐衰减;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中传输数据信号时将表现出电容特性,当数据信号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会耦合邻近区域中的平行信号,形成串扰;电缆中的电流流动将在电缆周围产生了一个电磁场,当数据信号状态变化时电缆中将感生电磁压力。其中电容和电感在高频时对数据信号的影响十分显著,且这种源信号失真会随着频率的提高而明显提高。
因此,数据线缆连接器等连接工具的高频性能显得十分重要,而现有技术中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却大多不尽如人意,其性能大多达不到TIA/EIA 568B.2-1标准的Cat6等级。
此外,从机械结构上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包括需要打线工具的连接器和免打线工具的连接器两类。
采用工具打线的连接器,要求用户另行购买昂贵的专用打线工具,而打线工具种类较多,各工具之间的兼容性较差,因此很不经济;再者,打线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操作者的手很容易被误伤。
现有的一些免打线工具的刺破型连接器一般直接竖直地下压压接盖,在使用时如果用力较小不易将卡线端子压入,线缆的外皮很难被刺破,进而造成导通不良的问题;如果产品安装数量大,操作者的手也很容易被压痛。此外,现有的许多数据线缆连接器是在压接盖上直接分线,分线操作比较麻烦;同时如果线缆有误装,很难拆卸重装。现有技术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中,接口内各端子容易疲劳下陷,性能不够可靠。
因此,如何提高现有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如何提高现有数据线缆连接器的机械性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包括采用RJ45标准的接口,所述接口中的端子分为前、后两排,前排端子包括第2、4、6、8针脚,后排端子包括第1、3、5、7针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6针脚与第4、第8针脚之间,以及所述第3针脚与第1、第5针脚之间设置高频性能补偿结构。
优选地,所述高频性能补偿结构包括成对设置于相应的针脚之间的补偿凸点,相应针脚之间的补偿凸点横向突出且相互接近。
优选地,所述接口中各端子均包括至少一个迂回部。
优选地,所述前排端子均包括一个所述迂回部,所述后排端子均包括两个所述迂回部。
优选地,所述前排端子与所述后排端子的弯折方向相反且两者相互交叉。
优选地,包括外壳体以及其通过转轴与该外壳体枢接的压接盖,所述压接盖与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卡线端子座之间设置理线夹。
优选地,所述压接盖的自由端设有卡扣,所述卡线端子座相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弹片。
优选地,所述压接盖的自由端设有延伸方向背离所述转轴的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压接盖自由端的顶面为向上方凸起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前排端子、后排端子以及卡线端子均卡接于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电路板上。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在其RJ45接口的第6针脚与第4、第8针脚之间,以及第3针脚与第1、第5针脚之间设置了高频性能补偿结构,相接近的补偿结构可以使串扰信号正负进行抵消,显著提高了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所述前排端子与后排端子交叉设置,有利于减小高频串扰,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不需配备专用打线工具,节省了使用成本;采用旋转压接方式,以及在压接盖自由端的上部设置延伸部,使用者用较小的力即可顺利完成压接操作,安装方便且使用者的手不易被压痛;压接盖与卡线端子座上通过卡接部件扣合,两者拆分简便,在线缆误装时可以很方便地重装;RJ45接口中各端子均至少包括一个迂回部,因此其弹性将显著提高,多次使用后仍可以避免疲劳下陷;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中所有的端子都采用压接的方式连接于电路板,简化了工艺,并且稳定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接口端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后端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的分解轴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排端子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前排端子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排端子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后排端子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接口端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后端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数据线缆连接器的分解轴测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前端具有一接口11,该接口11为符合RJ45标准的通用接口。
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2,电路板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连接端子;位于前端的端子又分为两排,即前排端子3以及后排端子4;电路板2的后端设置卡线端子5。
前排端子3包括四个针脚,分别对应于RJ45接口的第2、4、6、8针脚;后排端子也包括四个针脚,分别对应于RJ45接口的第1、3、5、7针脚。
卡线端子5共设置八个,分别连接上述前排端子3以及后排端子4,并采用IDC方式卡接线缆的芯线。
上述前排端子3、后排端子4以及卡线端子5均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与电路板2组合为一体,这样即可避免焊接,进而可以显著地简化操作。
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卡接端子座6。卡接端子座6包括8个相平行的插孔(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所述插孔的设置位置应当与卡线端子5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便卡线端子5的各针脚恰好可以插装于卡线端子座6的各插孔之中。
当卡线端子5的各针脚插装于卡线端子座6后,电路板2、前排端子3、后排端子4、卡线端子5以及卡接端子座6即可结为一体,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插入外壳体1内。
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压接盖7,压接盖7可以与外壳体1相枢接。具体地,压接盖7的固定端设有轴孔71,同时外壳体1相应的位置设有转轴12,上述轴孔71与转轴12相配合,即可将压接盖7枢接于外壳体1。
卡接端子座6和压接盖7之间具有一腔体,其中可以进一步设置理线夹8。理线夹8的形状大体与卡线端子座6内腔的形状相适应,因此恰好可以设置于其中。理线夹8的两个侧面分别具有四个线槽(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上述各个线槽的设置位置与卡接端子座6各插孔以及卡线端子5各针脚的位置一一对应。
将待连接线缆的外皮剥去,然后将其四对芯线分别卡入所述线槽中,并去除多余的芯线,待连接线缆即可与理线夹8连为一体。接着将理线夹8放置于卡接端子座6的内腔中,再向下旋压压接盖7,即可将理线夹8向下完全压入卡接端子座6的内腔中,且使各卡线端子5刺破待连接线缆的各芯线并与之电连接,从而完成了连接操作。
上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压接盖7与理线夹8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因此在芯线错装于理线夹8中的情况下,可以将压接盖7旋开,从而可以很方便地重装。
请同时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排端子的正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排端子3相平行地设置,具体包括第2针脚31、第4针脚32、第6针脚33以及第8针脚34。
第6针脚33与第4针脚32以及第8针脚34之间设有高频性能补偿结构,采用反向效应对电容量进行正负抵消,从而显著提高了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具体地,所述高频性能补偿结构具体可以是补偿凸点9。补偿凸点9横向突出,且成对设置于第6针脚3 3与第4针脚32之间,以及第6针脚33与第8针脚34之间。如图所示,相邻的补偿凸点9相互靠近并保持适当的间距。
由于第2针脚33与第4针脚32在RJ45插头上距离较近,因此存在干扰,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串扰,第2针脚33与第4针脚32之间不能设置上述补偿凸点9。
请同时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排端子的正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排端子4相平行地设置,具体包括第1针脚4 1、第3针脚42、第5针脚43以及第7针脚44。
第3针脚42与第1针脚41以及第5针脚43之间设有高频性能补偿结构,采用反向效应对电容量进行正负抵消,从而显著提高了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具体地,所述高频性能补偿结构具体可以是补偿凸点9。补偿凸点9横向突出,且成对设置于第3针脚42与第1针脚41之间,以及第3针脚42与第5针脚43之间。如图所示,相邻的补偿凸点9相互靠近并保持适当的间距。
由于第5针脚43与第7针脚44在RJ45插头上距离最近,存在干扰,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串扰,第5针脚43与第7针脚44之间也不能设置上述补偿凸点9。
请同时参考图6以及图8,图6为图5所示前排端子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后排端子的侧视示意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前排端子3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迂回部31。
迂回部31的曲率半径显著较小,因此发生相同形变的情况下迂回部31处可以产生更大的弹力;再加上前排端子3可以选用机械性能较好的磷青铜材料,这样前排端子在多次使用后仍可以避免出现疲劳下陷现象。
同时,为了提高后排端子4的弹性,可以在其中也设置至少一个迂回部,图8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两个迂回部,即第一迂回部41以及第二迂回部42。
如图4所示,前排端子3与后排端子4的弯折方向相反并可以相互交叉,由于两者不再保持平行,且两者之间的有效重合面积很小,因此端子之间的串扰将进一步降低,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线缆连接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比如,可以在所述压接盖7的自由端(即其远离所述转轴12的一端)与所述卡线端子座6之间进一步设置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具体可以包括固定连接于卡线端子座6的弹片61,以及固定连接于压接盖7且与弹片61相配合的卡扣(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所述卡接部件的具体结构请参阅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下压弹片61,压接盖7的自由端与卡线端子座6即可方便地分离,有利于误装芯线后的重装。
再如,为了减小操作者按压压接盖7所需施加的压力,避免多次按压操作后操作者手指疼痛甚至受到损伤,可以进一步在压接盖7的自由端设置延伸部72。所述延伸部72应当横向延伸,也即其延伸方向应当背离所述转轴12。
由于设置了延伸部72,操作者按压压接盖7时按压力的作用点与转轴12的距离(即力臂)可以更长,达到同样按压效果时所需施加的压力可以更小,因此,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操作者的手指也不会觉得疼痛,更不会受到损伤。
延伸部72的顶面是操作者手指直接接触的部位,因此应当恰当地选择其形状。如图2所示,延伸部72的顶面最好为向上方凸起的弧形面,以进一步便于操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线缆连接器,包括采用RJ45标准的接口,所述接口中的端子分为前、后两排,前排端子包括第2、4、6、8针脚,后排端子包括第1、3、5、7针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6针脚与第4、第8针脚之间,以及所述第3针脚与第1、第5针脚之间设置高频性能补偿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性能补偿结构包括成对设置于相应针脚之间的补偿凸点,相应针脚之间的补偿凸点横向突出且相互接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中各端子均包括至少一个迂回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端子均包括一个所述迂回部,所述后排端子均包括两个所述迂回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端子与所述后排端子的弯折方向相反且两者相互交叉。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以及其通过转轴与该外壳体枢接的压接盖,所述压接盖与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卡线端子座之间设置理线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盖的自由端设有卡扣,所述卡线端子座相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弹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盖的自由端设有延伸方向背离所述转轴的延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面为向上方凸起的弧形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端子、后排端子以及卡线端子均卡接于所述数据线缆连接器的电路板上。
CNU2008200790151U 2008-02-27 2008-02-27 数据线缆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66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90151U CN201156619Y (zh) 2008-02-27 2008-02-27 数据线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90151U CN201156619Y (zh) 2008-02-27 2008-02-27 数据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6619Y true CN201156619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7901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6619Y (zh) 2008-02-27 2008-02-27 数据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661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314A (zh) * 2015-07-10 2015-10-21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自锁网线接口
CN105870704A (zh) * 2016-05-16 2016-08-17 宁波卓新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一种免压式网络连接水晶头
CN104798261B (zh) * 2012-11-19 2018-01-19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具有应力释放装置的rj45插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261B (zh) * 2012-11-19 2018-01-19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具有应力释放装置的rj45插头
CN104993314A (zh) * 2015-07-10 2015-10-21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自锁网线接口
CN105870704A (zh) * 2016-05-16 2016-08-17 宁波卓新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一种免压式网络连接水晶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9556U (zh) 电连接器插头
US7892040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with jackwire contact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P0880202B1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grouping like conductors together
EP2216855A3 (en) Telecommunications jack with crosstalk multi-zon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CN200959398Y (zh) 电连接器
CN201156619Y (zh) 数据线缆连接器
CN201018063Y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106207678B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2183485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结构
CN204464641U (zh)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CN204992147U (zh) 一种网络连接模组以及网络连接器
CN205488658U (zh) 耳机插头连接器
CN212519387U (zh)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CN207474745U (zh) 接线端子台
CN206962066U (zh)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CN206076661U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1490532U (zh) 转接头结构
CN204834986U (zh) 一排式hdmi连接器
CN203351790U (zh) 一种基于柔板金手指结构的网络信息模块
CN220798499U (zh) 一种耳机、转接线以及音频设备
CN201061071Y (zh) 一种dc jack专用接线端子
CN103457055A (zh) 一种基于柔板金手指结构的网络信息模块
CN201122759Y (zh) 信号连接器
CN2023084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1112957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