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5227Y -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5227Y
CN201155227Y CNU2007200090446U CN200720009044U CN201155227Y CN 201155227 Y CN201155227 Y CN 201155227Y CN U2007200090446 U CNU2007200090446 U CN U2007200090446U CN 200720009044 U CN200720009044 U CN 200720009044U CN 201155227 Y CN201155227 Y CN 2011552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rticulated
push rod
peripher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90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90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52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52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52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体、下连接体、若干条弹簧,上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下连接体设在上连接体的下方,下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相枢接的枢接部,下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顶杆的顶端相枢接,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定,弹簧的一端与上连接体的连接部相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固定。采用该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背景技术
帐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品,可以使用在多种场合,帐篷包括有帐篷架和篷布,将帐篷架支撑好,然后挂上或披上篷布后就构成一可使用的帐篷。传统的帐篷呈锥形结构,这种锥形结构的帐篷架主要由两杆交叉构成,使用时,将两杆弯成弧形,并将两杆的各端固定在地面上或支撑面上,然后在架内挂上篷布或在架外披上篷布,就构成一锥形结构的帐篷,这种锥形结构的帐篷,由于外部成倾斜状,就使得帐篷内的空间显得较为狭小,为了扩大帐篷内的空间,现有技术的帐篷通常是将原有的锥形帐篷架作为现有帐篷的顶架,而在顶架的下面再加撑框架式支架,以达到拓展帐篷内的空间,为了实现顶架与框架式支架的同步收折,这种帐篷架的顶架通常由顶连接件和若干顶杆构成,顶杆与顶连接件之间形成枢接关系,使顶杆可以相对顶连接件进行转动,实现帐篷架整体的展开与收折,但是,现有的顶连接件通常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包括:
一上连接体,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
一下连接体,设在上连接体的下方,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相枢接的枢接部,下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顶杆的顶端相枢接,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定;
若干条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上连接体的连接部相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固定。
所述的连接件为一个单件,连接件连接在上连接体的中部与下连接体的中部之间。
所述的连接件为多个单件,各单件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下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连接体和若干的斜支撑杆,底连接体设在下连接体的下方,底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斜支撑杆的下端相枢接的枢接部,底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斜支撑杆的下端相枢接,斜支撑杆的上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连接;底连接体与上连接体、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件相固定。
所述的连接结构件为一个单件,连接结构件连接在上连接体的中部、下连接体的中部和底连接体的中部之间。
所述的连接结构件为多个单件,各单件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下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以及连接在下连接体的周边与底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
所述的斜支撑杆为单杆体结构,斜支撑杆的下端与底连接体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相枢接,斜支撑杆的上端可拆卸固定于顶杆的上部。
所述的斜支撑杆为二段杆体结构,第一杆体的第一端与底连接体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相枢接,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的第一端相枢接,第二杆体的第二端与顶杆的上部相枢接,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相互限位结构。
所述的弹簧还外套有一软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是用在帐篷架的顶部,连接在各顶杆之间,其下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相枢接的枢接部,枢接部可以设置成凹槽或二凸耳等结构,以便容纳入顶杆的端头而实现将顶杆枢接在其中,枢接部的数量应不少于所需连接的顶杆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更多,如所需顶杆为四根,则下连接体的枢接部可以设有对应的四个,也可以设有八个,将下连接体的枢接部设为八个时,下连接体既可以用于连接四根顶杆,也可以用于连接八根顶杆,这样,就可以便于下连接体的标准制作。上连接体的周边所设有的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的数量与下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应当一致,以便于两者的匹配使用。同样,底连接体的周边所设有的可与斜支撑杆的下端相枢接的枢接部的数量也应当与下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相一致,以便于匹配使用。斜支撑杆是用于辅助支撑顶杆的,因此,斜支撑杆所使用的数量是与顶杆的使用数量相一致的。上连接体、下连接体、底连接体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比如用铝、铁、钢等。
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是连接在各顶杆的顶端之间,可以实现顶杆收折和撑开,顶杆由撑开状态收折时,顶杆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下翻折,顶杆向下折至收折状态时,弹簧处于弯曲的拉伸形状;顶杆由收折状态撑开时,顶杆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上翻折,顶杆向上折至撑开状态时,弹簧处于复位状态;由于从收折状态向撑开状态的动作过程中,弹簧由拉伸转向复位,因此,弹簧的复位弹力有助于推动帐篷架展开,快速而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一上连接体、一下连接体、若干条弹簧来作为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且上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下连接体设在上连接体的下方,下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相枢接的枢接部,下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顶杆的顶端相枢接,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定,弹簧的一端与上连接体的连接部相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固定,这种顶连接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的特点,由于帐篷架的顶杆与顶连接件之间连接有弹簧,展开时,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助推帐篷架展开,具有快速而省力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上连接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下连接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底连接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包括:
一上连接体1,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11;
一下连接体2,设在上连接体1的下方,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3相枢接的枢接部21,下连接体2通过各枢接部21分别与各顶杆3的顶端相枢接,上连接体1与下连接体2之间通过连接件4相固定;
若干条弹簧5,弹簧5的一端与上连接体的连接部11相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顶杆3的上部相固定。
其中,连接件4为一个单件,连接件4连接在上连接体1的中部与下连接体2的中部之间,沿上连接体1的中部设有一孔12,沿下连接体2的中部也设有一孔22,连接体2套在上连接体1的中孔12与下连接体2的中孔22之间,然后将上连接体1、下连接体2通过连接件4固定起来。
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是连接在各顶杆3的顶端之间,可以实现顶杆3收折和撑开,顶杆3由撑开状态收折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下翻折,顶杆3向下折至收折状态时,弹簧5处于弯曲的拉伸形状;顶杆3由收折状态撑开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上翻折,顶杆3向上折至撑开状态时,弹簧5处于复位状态;由于从收折状态向撑开状态的动作过程中,弹簧5由拉伸转向复位,因此,弹簧5的复位弹力有助于推动帐篷架展开,快速而省力。
实施例二,参见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底连接体6和若干的斜支撑杆7,底连接体6设在下连接体2的下方,底连接体6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斜支撑杆7的下端相枢接的枢接部61,底连接体6通过各枢接部61分别与各斜支撑杆7的下端相枢接,斜支撑杆7的上端与对应的顶杆3的上部相连接;底连接体6与上连接体1、下连接体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件8相固定。
其中,连接结构件8为一个单件,连接结构件8连接在上连接体1的中部、下连接体2的中部和底连接体6的中部之间,沿上连接体1的中部设有一孔12,沿下连接体2的中部也设有一孔22,沿底连接体6的中部也设有一孔62,连接结构件8套在上连接体1的中孔12、下连接体2的中孔22和底连接体6的中孔62之间,然后将上连接体1、下连接体2、底连接体6通过连接结构件8固定起来;斜支撑杆7为单杆体结构,斜支撑杆7的下端与底连接体6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61相枢接,斜支撑杆7的上端可拆卸固定于顶杆3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如图7所示,是用在帐篷架10的顶部,连接在各顶杆3之间,其下连接体2的周边设有四个可与顶杆3相枢接的枢接部21,枢接部21可以设置成如本实施例的凹槽,也可以设置成二凸耳或其它等结构,以便容纳入顶杆3的端头而实现将顶杆3枢接在其中,枢接部21的数量应不少于所需连接的顶杆3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更多,如所需顶杆3为四根,则下连接体2的枢接部21设置成对应的四个,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八个,当将下连接体的枢接部设为八个时,下连接体既可以用于连接四根顶杆,也可以用于连接八根顶杆,这样,就可以便于下连接体的标准制作。上连接体1的周边所设有的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11的数量与下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应当一致,以便于两者的匹配使用。同样,底连接体6的周边所设有的可与斜支撑杆7的下端相枢接的枢接部61的数量也应当与下连接体的枢接部21的数量相一致,以便于匹配使用。斜支撑杆7是用于辅助支撑顶杆的,因此,斜支撑杆7所使用的数量是与顶杆3的使用数量相一致的。上连接体1、下连接体2、底连接体6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比如用铝、铁、钢等。
使用过程中,参见图7所示,顶连接件10作为帐篷架100的一个部件,是连接在各顶杆3的顶端之间,可以实现顶杆3收折和撑开,顶杆3由撑开状态收折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下翻折,顶杆3向下折至收折状态时,弹簧5处于弯曲的拉伸形状,此时,斜支撑杆7的上端脱开与顶杆3的相连接;顶杆3由收折状态撑开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上翻折,顶杆3向上折至撑开状态时,弹簧5处于复位状态,此时,斜支撑杆7的上端钩挂在顶杆3上,形成对顶杆3的支撑;由于从收折状态向撑开状态的动作过程中,弹簧5由拉伸转向复位,因此,弹簧5的复位弹力有助于推动帐篷架10展开,快速而省力。
实施例三,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连接件4为多个单件,各单件4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1的周边与下连接体2的对应周边之间,该结构同样能实现上连接体1与下连接体2之间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四,参见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结构件8为多个单件,各单件8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1的周边与下连接体2的对应周边之间以及连接在下连接体2的周边与底连接体6的对应周边之间,该结构同样能实现上连接体1与下连接体2之间以及下连接体2与底连接体6之间的对应相固定。
实施例五,参见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斜支撑杆7为二段杆体结构,第一杆体71的第一端与底连接体6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61相枢接,第一杆体71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72的第一端相枢接,第二杆体72的第二端与顶杆3的上部相枢接,第一杆体71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72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相互限位结构。当顶杆3由撑开状态收折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下翻折,斜支撑杆7的第一杆体71与第二杆体72之间也相互对折,当顶杆3由收折状态撑开时,顶杆3相对于顶连接件向上翻折,斜支撑杆7的第一杆体71与第二杆体72之间也相互展开,顶杆3向上折至撑开状态时,第一杆体71与第二杆体72之间成一直线,并受相互限位结构的作用而不能继续相互转动,从而构成对顶杆3的辅助支撑。
实施例六,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5还外套有一软套管51,用于对弹簧5进行保护。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连接体,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弹簧相固定的连接部;
一下连接体,设在上连接体的下方,其周边设有若干可与顶杆相枢接的枢接部,下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顶杆的顶端相枢接,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定;
若干条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上连接体的连接部相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一个单件,连接件连接在上连接体的中部与下连接体的中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多个单件,各单件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下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底连接体和若干的斜支撑杆,底连接体设在下连接体的下方,底连接体的周边设有若干可与斜支撑杆的下端相枢接的枢接部,底连接体通过各枢接部分别与各斜支撑杆的下端相枢接,斜支撑杆的上端与对应的顶杆的上部相连接;底连接体与上连接体、下连接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件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件为一个单件,连接结构件连接在上连接体的中部、下连接体的中部和底连接体的中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件为多个单件,各单件分别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下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以及连接在下连接体的周边与底连接体的对应周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支撑杆为单杆体结构,斜支撑杆的下端与底连接体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相枢接,斜支撑杆的上端可拆卸固定于顶杆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支撑杆为二段杆体结构,第一杆体的第一端与底连接体的周边的对应枢接部相枢接,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的第一端相枢接,第二杆体的第二端与顶杆的上部相枢接,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的第一端之间设有相互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还外套有一软套管。
CNU2007200090446U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2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90446U CN201155227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90446U CN201155227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5227Y true CN201155227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90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227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522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74042A1 (fr) * 2007-12-06 2009-06-18 Sunghee Lee Pièce de liaison supérieure pour tiges d'ossature de tent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74042A1 (fr) * 2007-12-06 2009-06-18 Sunghee Lee Pièce de liaison supérieure pour tiges d'ossature de tent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2302Y (zh) 一种新型帐篷架
CN201119618Y (zh) 一种折叠支撑架及交叉架
CN101451409A (zh) 一种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CN201155227Y (zh) 一种用于连接帐篷架顶杆的顶连接件
CN105257078A (zh) 一种帐篷构件及多种便携产品组合
CN201261963Y (zh) 一种多边帐篷
CN201059089Y (zh) 具屋檐帐篷结构
CN206554604U (zh) 一种易于折叠的伞型帐篷支撑架
CN201539127U (zh) 帐篷骨架
CN201155226Y (zh) 一种连接于帐篷架顶杆之间的顶连接件
CN102425331A (zh) 折叠式帐篷
CN201043368Y (zh) 帐篷顶部支撑杆与立柱的滑动枢接座
CN201641484U (zh) 折叠挂衣架
CN202416990U (zh) 帐篷支架及具有该帐篷支架的帐篷
CN101451410A (zh) 一种帐篷架顶杆之间的顶连接件
CN201083032Y (zh) 一种方便撑收帐篷
CN201046034Y (zh) 防风伸缩衣架
CN203716620U (zh) 一种拱形帐篷支架
CN217003847U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结构
CN202299598U (zh) 折叠式帐篷
CN202416991U (zh) 折叠式帐篷
CN216651855U (zh) 一种用于蚊帐、帐篷的免安装的支架结构
CN203808605U (zh) 一种折叠式帐篷支架
CN207458502U (zh) 用于广告载体的折叠架
CN203835033U (zh) 一种帐篷架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