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4085Y -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4085Y
CN201134085Y CNU2007203053966U CN200720305396U CN201134085Y CN 201134085 Y CN201134085 Y CN 201134085Y CN U2007203053966 U CNU2007203053966 U CN U2007203053966U CN 200720305396 U CN200720305396 U CN 200720305396U CN 201134085 Y CN201134085 Y CN 2011340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pen
portable terminal
photoelectricity input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053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3053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40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40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40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输入笔,包括一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发光二极管、一反射镜、一光学传感器、一光学透镜、以及一笔头压电开关,所述反射镜置于笔头顶端,其下方摆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下方摆放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下方摆放所述光学透镜,而所述笔头压电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现有的触摸屏技术,成为电子移动终端的标准输入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移动终端输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面向电子移动终端的输入设备成为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桥梁。
目前支持手写输入的电子设备均采用触摸屏技术,通过触摸屏感知用户的点击、光标移动等动作。
触摸屏的种类有:1、电阻式触摸屏、其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2、电容式触摸屏,其缺点是: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导电膜)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3、红外线式触摸屏,其缺点是:红外屏对光照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在光照变化较大时会误判甚至死机,另外一个主要缺点是抗暴性差;4、表面声波触摸屏,其缺点是:表面声波屏需要经常维护,因为灰尘,油污甚至饮料的液体沾污在屏的表面,都会阻塞触摸屏表面的导波槽,使波不能正常发射,或使波形改变而控制器无法正常识别,从而影响触摸屏的正常使用,用户需严格注意环境卫生。必须经常擦抹屏的表面以保持屏面的光洁,并定期作一次全面彻底擦除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触摸屏的价格昂贵,,而且长时间直接对触摸屏操作,尤其是用手写笔,会对屏幕有所损伤,需要经常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以作为电子移动终端的输入设备,代替现有的触摸屏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输入笔,包括一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发光二极管、一反射镜、一光学传感器、一光学透镜、以及一笔头压电开关,所述反射镜置于笔头顶端,其下方摆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下方摆放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下方摆放所述光学透镜,而所述笔头压电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光电输入笔以及一接口电路,所述光电输入笔与所述接口电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光电输入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代替现有的触摸屏技术,成为所有的电子移动终端的标准输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光电输入笔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光电输入笔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笔槽及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包括一光电输入笔以及一接口电路。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终端中的光电输入笔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经一棱光镜作用从笔尖处射出,照射到物体表面,其中部分光反射回笔尖,在笔尖的另一侧置有另一光学透镜(圆型透镜),反射光经圆形光学透镜在光学传感器上形成一个物体反光面的实像,当笔尖向某个方向移动时,该实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对传感器上实像位移分析,可得到笔的位移方向。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的光电输入笔笔头剖面示意图,包括:
一壳体30,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发光二极管10、一反射镜20、一光学传感器40、一光学透镜50、以及一笔头压电开关6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20置于笔头顶端,其下方摆放所述发光二极管10,所述发光二极管10下方摆放所述光学传感器40,所述光学传感器40下方摆放所述光学透镜50,而所述笔头压电开关60套在所述壳体外侧。
各元件对应的功能如下所述:
发光二极管1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
凹镜20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作用,从笔尖射向物体表面。
光学透镜50用于将照射到物体表面后返回笔尖的部分反射光再折射回光学传感器40。
光学传感器40用于接收透过光学透镜50的折射光,形成一个物体反光面的实像。
光学传感器40的物体反光面的实像在笔尖向某个方向移动时,该实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对光学传感器40实像的位移分析,便可得到笔的位移方向。
笔头压电开关60在用户点击笔头时,产生脉冲电信号,由此捕捉用户的点击动作。在用户点击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移动光电输入笔,用于定位、拖动、或进行内容的选定操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进行点击的设置,单击或双击,以完成不同的功能选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接口电路与光电输入笔的光学传感器40、以及笔头压电开关60连接。由光学传感器40监测到的物体表面的位移变化,以及笔头压电开关60点击时产生的脉冲电信号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的接口电路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移动终端(手机、PDA等)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即中央处理器)。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上述光电输入笔配套使用的笔槽及接口电路等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电路100、开关电路200、接口电路300、笔槽400,如图3所示,所述笔槽400内设一接口电路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接口电路的开启关闭(内置于于开关电路100),光电输入笔离开笔槽400,所述接口电路开关闭合,驱动所述接口电路300工作;光电输入笔放入笔槽400,所述接口电路开关开启,关闭所述接口电路300。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输入笔设有一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接口电路开关相耦合,用于控制所述光电输入笔的开启关闭,接口电路开关闭合时,启动开关闭合,光电输入笔正常工作;接口电路开关开启时,启动开关开启,关闭光电输入笔。
当光电输入笔离开笔槽400,启动如图2所示的光电输入笔时,光线路径如图2中箭头所示,其中带斜线的传感器40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10的一侧不透光,且置于笔头顶端的反射镜20为一凹镜,其功能与所述原理图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前的棱光镜的作用相同。在笔壳外部套有一压电开关60,当用户点击笔头时,该压电开关产生脉冲电信号,类似于鼠标的按键,由此捕捉用户的点击动作。
移动终端不为光电输入笔提供电源时,光电输入笔还具有一电源,当然为了光电输入笔能够正常工作,即使移动终端为其提供电源(如图3所示,该电源可内置于电源电路200中),也可在光电输入笔中设置一电源,进一步当光电输入笔与接口电路有线链接时,移动终端中具有一电源检测单元和一切换电路(该电源检测单元和切换电路功能可通过图3中电源电路100和开关电路200联合实现),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光电输入笔的电源电量及移动终端的电源电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切换光电输入笔的电量来源。具体地,移动终端可设置光电输入笔的电源来源首选移动终端电源,当电源检测单元检测到移动终端电源中电量较低时,光电输入笔的电量来源可由切换电路将移动终端电源切换到光电输入笔本身的电源;或者光电输入笔的电源来源首选为其本身电源,电源检测单元检测到光电输入笔的电源电量不足时,通知切换电路可将光电输入笔的电量来源切换到移动终端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发光二极管10、反射镜面20、壳体30、光学传感器40、光学透镜50、和笔头压电开关60的相互作用,感知用户手部移动和点击动作,通过移动终端的接口电路将相应信号传输到电子设备的CPU,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代替现有的触摸屏技术,成为所有的电子移动终端的标准输入设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光电输入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发光二极管、一反射镜、一光学传感器、一光学透镜、以及一笔头压电开关,所述反射镜置于笔头顶端,其下方摆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下方摆放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下方摆放所述光学透镜,而所述笔头压电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外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输入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输入笔中壳体的内侧界面为反射镜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输入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输入笔中的反射镜为一凹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输入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输入笔中传感器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不透光。
5.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口电路以及一光电输入笔,所述光电输入笔与所述接口电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
所述光电输入笔,包括一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发光二极管、一反射镜、一光学传感器、一光学透镜、以及一笔头压电开关,所述反射镜置于笔头顶端,其下方摆放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下方摆放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下方摆放所述光学透镜,而所述笔头压电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外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输入笔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各包括一电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电路与光电输入笔以有线方式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一电源检测单元、以及一切换电路。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放置所述光电输入笔的笔槽。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槽内设一接口电路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接口电路的开启关闭。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输入笔设有一与所述笔槽内设接口电路开关耦合的启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光电输入笔的开启关闭。
CNU2007203053966U 2007-12-03 2007-12-03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40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53966U CN201134085Y (zh) 2007-12-03 2007-12-03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53966U CN201134085Y (zh) 2007-12-03 2007-12-03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4085Y true CN201134085Y (zh) 2008-10-15

Family

ID=4006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0539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4085Y (zh) 2007-12-03 2007-12-03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408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171B (zh) * 2008-12-26 2011-12-07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型光学装置、改善图像均匀度以及指针控制方法
CN104434204A (zh) * 2013-09-17 2015-03-25 苏州边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光电感应切换探头的无线超声检测系统
CN104434166A (zh) * 2013-09-12 2015-03-25 苏州边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应式自动休眠型无线b超检测系统
CN111562851A (zh) * 2020-07-16 2020-08-21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对射管的主动电容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171B (zh) * 2008-12-26 2011-12-07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型光学装置、改善图像均匀度以及指针控制方法
CN104434166A (zh) * 2013-09-12 2015-03-25 苏州边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应式自动休眠型无线b超检测系统
CN104434204A (zh) * 2013-09-17 2015-03-25 苏州边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光电感应切换探头的无线超声检测系统
CN111562851A (zh) * 2020-07-16 2020-08-21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对射管的主动电容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7816B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及事件切换控制方法
CN102135839B (zh) 一种终端及其输入方法
CN107679486A (zh) 一种终端及指纹采集方法
CN102446022B (zh) 触控屏幕系统
CN201134085Y (zh) 一种具有光电输入笔的移动终端
CN101882014A (zh) 一种判断目标点是否属于平面的方法和鼠标及触摸屏
CN20200333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WO2015168977A1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5184702A1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409303A (zh) 電子開關及其相關面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03049109A (zh) 一种触控笔及触控点识别方法
CN110018758A (zh) 电子白板、电子板擦及电子笔
TW201719341A (zh) 多功能主動式觸控筆
CN101950221A (zh) 基于球形显示的多点触摸装置及多点触摸方法
CN108762487A (zh) 电子装置
CN202995677U (zh) 一种光学触控系统
CN102053760B (zh) 光学触控装置与驱动方法
CN209341202U (zh) 一种手势控制防手印残留的装置
CN108062186A (zh) 一种多功能激光虚拟键盘
CN103257771A (zh)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的人机交互设备上的电容式触摸屏
CN202394213U (zh) 红外触控屏
CN201477564U (zh) 两线触控按键装置
CN214311704U (zh) 一种一体式电容触控电子白板
CN208999989U (zh) 电容触控式短焦投影幕及投影系统
CN109271070A (zh) 电容触控式短焦投影幕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AWEI DE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HUAWEI TECHNOLOGY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3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