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3779Y - 多池蓄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池蓄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33779Y CN201133779Y CNU2007200582614U CN200720058261U CN201133779Y CN 201133779 Y CN201133779 Y CN 201133779Y CN U2007200582614 U CNU2007200582614 U CN U2007200582614U CN 200720058261 U CN200720058261 U CN 200720058261U CN 201133779 Y CN201133779 Y CN 20113377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torage
- cooling
- water inlet
- storage pool
- refrig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多个容积相同的蓄冷水池组成的蓄冷水池组,以及制冷系统和用冷系统,在每一个蓄冷水池的上部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能使蓄冷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水口,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与第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制冷出水管,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制冷进水支管,在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制冷进水支管适时进水的蓄冷阀门;所述的用冷系统包括与最后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供冷回水管,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供冷进水支管,在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供冷进水支管适时进水的供冷阀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池水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蓄冷系统主要在制冷和蓄冷系统上应用,而现有的水蓄冷系统一般都只设有一个水池,为了让冷水和回流温水能同时存放在同一个水池里,一般都在水池内部设有复杂的让冷水和回流温水自动分层的布水管网,这对施工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增加了成本,加上冷水和回流水同时存放在一个水池中由于热传递效应,以及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扰动,冷量损失变大,不利于蓄冷系统的要求,从而加大了制冷设备的工作量,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多个水池来实现蓄冷,但是它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的密度差把冷水和温水分层存储在同一个水池当中的,加上其管道的单一性,这样无法很好把冷水和温水分隔,达到减少热传递和节能的目的,加上现有的蓄冷水池往往会因为其容积大而无法在一个有限的场所或者空间里面建造,这给施工增加了难度,而且现有的蓄冷水池扩容时必须停用原水池,不利生产。因此,现有的蓄冷水池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把温水和冷水很好的分隔,从而达到减少温水和冷水之间的热传递和冷水的冷损耗的多池蓄冷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多个容积相同的蓄冷水池组成的蓄冷水池组,以及制冷系统和用冷系统,在每一个蓄冷水池的上部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能使蓄冷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水口,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与第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制冷出水管,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制冷进水支管,在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制冷进水支管适时进水的蓄冷阀门;所述的用冷系统包括与最后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供冷回水管,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供冷进水支管,在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供冷进水支管适时进水的供冷阀门;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的制冷设备与制冷出水管和制冷进水支管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用冷系统还包括用冷设备,所述的用冷设备与供冷回水管和供冷进水支管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制冷进水口;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供冷进水口;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是为一体多腔;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均为由溢流管道相互连接的独立水池;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水口为能使各个水池依次连通的溢水缺口;
如上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上部的溢水口处设有使各个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流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制冷管路系统和用冷管路系统,通过溢流逐个充满蓄冷水池,简化了管路系统;
(二)、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在各水池之间可以依次连接成一整体,也可以根据场地需要独立的安设在不同的地方,且只需要在各水池中安设两套的简单管道,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由多个水池组成,加上池内管道的巧妙设置,冷水和回流水不存放在同一个池内,热传递小,冷量损失小,从而减低了制冷设备的工作量;
(四)、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可由多个独立的蓄冷水池通过管路连接组成,施工场所受限制较少;
(五)、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其蓄冷水池在扩容时无需停用原蓄冷水池,只需要新建同样容量和满水线都在同一水平高度的蓄冷水池,然后并入原蓄冷水池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多个蓄冷水池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多池蓄冷系统蓄冷时的示意图;
图2为多个蓄冷水池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多池蓄冷系统供冷时的示意图;
图3为多个单独的蓄冷水池通过管子连接在一起的多池蓄冷系统蓄冷时的示意图;
图4为多个单独的蓄冷水池通过管子连接在一起的多池蓄冷系统供冷时的示意图;
图5为多池蓄冷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2所示的一种多池蓄冷系统,包括由多个容积相同的蓄冷水池组成的蓄冷水池组1,以及制冷系统101和用冷系统202,在每一个蓄冷水池的上部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能使蓄冷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水口2,所述的制冷系统101包括与第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制冷出水管3,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制冷进水支管4,在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4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制冷进水支管4适时进水的蓄冷阀门5;所述的用冷系统202包括与最后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供冷回水管6,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供冷进水支管7,在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7上分别设有可控制供冷进水支管7适时进水的供冷阀门8;
所述的制冷系统101还包括制冷设备9,所述的制冷设备9与制冷出水管3和制冷进水支管4相连通,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4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制冷进水口11,所述的用冷系统202还包括用冷设备10,所述的用冷设备10与供冷回水管6和供冷进水支管7相连通,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7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供冷进水口12,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是为一体多腔,所述的溢水口2为能使各个蓄冷水池依次连通的溢水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其中所述的蓄冷水池组1由多个独立的蓄冷水池组成,在开设在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同一水平高度的溢水口处设有使各个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流管道13,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和图1、2中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1、3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工作前除与制冷出水管3相连的第一个蓄冷水池为空的之外,其余的各个蓄冷水池均以注满常温水或回流温水,系统工作时,系统的控制电路先将第二个蓄冷水池内的蓄冷阀门开启,其余蓄冷阀门为关闭状态,此时,所述的第二个蓄冷水池内的水被制冷进水支管4抽入制冷设备进行制冷,然后经过制冷出水管3输入第一个蓄冷水池,当所述的第二个蓄冷水池被抽空时,第一个蓄冷水池刚好被制冷后的冷水注满,此时,控制电路关闭第二个蓄冷池内的蓄冷阀门,开启第三个水池的蓄冷阀门,其余蓄冷阀门为关闭状态,冷水从第一个蓄冷水池通过溢水口2或溢流管道13流入第二个蓄冷水池,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蓄冷水池被抽空时,其余的各个蓄冷水池均已蓄满冷水;
如图2、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池蓄冷系统对用冷设备供冷时,与供冷回水管6相连的最后一个蓄冷水池为空的之外,其余的各个蓄冷水池均以注满冷水,系统工作时,系统的控制电路先将倒数第二个蓄冷水池内的供冷阀门开启,其余供冷阀门为关闭状态,此时,所述的倒数第二个蓄冷水池内的水被供冷进水支管7抽入用冷设备10,然后经过供冷回流水管6输入最后一个蓄冷水池,当所述的倒数第二个蓄冷水池被抽空时,倒数第一个蓄冷水池刚好被用冷后的回流温水注满,此时,控制电路关闭倒数第二个蓄冷池内的供冷阀门,开启倒数第三个水池的供冷阀门,其余供冷阀门为关闭状态,回流温水从倒数第一个蓄冷水池通过溢水口2或溢流管道13流入倒数第二个蓄冷水池,依此类推,直到第一个蓄冷水池被抽空时,其余的各个蓄冷水池均已蓄满回流温水。
Claims (9)
1、一种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多个容积相同的蓄冷水池组成的蓄冷水池组(1),以及制冷系统(101)和用冷系统(202),在每一个蓄冷水池的上部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能使蓄冷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水口(2),所述的制冷系统(101)包括与第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制冷出水管(3),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制冷进水支管(4),在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4)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制冷进水支管(4)适时进水的蓄冷阀门(5);所述的用冷系统(202)包括与最后一个蓄冷水池相连通的供冷回水管(6),以及分别与其余多个蓄冷水池底部相连通的供冷进水支管(7),在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7)上分别设有可控制供冷进水支管(7)适时进水的供冷阀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系统(101)还包括制冷设备(9),所述的制冷设备(9)与制冷出水管(3)和制冷进水支管(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用冷系统(202)还包括用冷设备(10),所述的用冷设备(10)与供冷回水管(6)和供冷进水支管(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进水支管(4)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制冷进水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冷进水支管(7)在其所在的各个蓄冷水池底部设有能使池水抽干的供冷进水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是为一体多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均为由溢流管道(13)相互连接的独立水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水口(2)为能使各个水池依次连通的溢水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池蓄冷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多个蓄冷水池上部的溢水口(2)处设有使各个水池相互连通的溢流管道(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82614U CN201133779Y (zh) | 2007-10-10 | 2007-10-10 | 多池蓄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82614U CN201133779Y (zh) | 2007-10-10 | 2007-10-10 | 多池蓄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33779Y true CN201133779Y (zh) | 2008-10-15 |
Family
ID=4006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5826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3779Y (zh) | 2007-10-10 | 2007-10-10 | 多池蓄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33779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88394A (zh) * | 2016-03-03 | 2016-05-18 |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冷却池组 |
CN108278699A (zh) * | 2017-12-29 | 2018-07-13 | 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兼做应急冷源的水蓄冷系统控制方法 |
-
2007
- 2007-10-10 CN CNU2007200582614U patent/CN20113377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88394A (zh) * | 2016-03-03 | 2016-05-18 |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冷却池组 |
CN108278699A (zh) * | 2017-12-29 | 2018-07-13 | 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兼做应急冷源的水蓄冷系统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79667B (zh) | 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 | |
CN106247509B (zh) | 一体式冷水机组 | |
CN101363680B (zh) | 瓶装、罐装和盒装饮品快速冷却装置 | |
CN103654418A (zh) | 一种饮水机的制冷装置以及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 | |
CN201133779Y (zh) | 多池蓄冷系统 | |
CN101776360B (zh) | 一种采集和储存天然冷源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2820961U (zh) | 一种饮水机的制冷装置 | |
CN201599883U (zh) | 一种蓄冰设备及蓄冰空调系统 | |
CN201449088U (zh) | 氨压缩制冷用氨泵供液系统 | |
CN201522158U (zh) | 流水式制冰机 | |
CN206037536U (zh) | 一种自动制冰系统 | |
CN110195900A (zh) | 中央空调的水蓄冷系统 | |
CN205119542U (zh) | 一种满液式螺杆机速冻冷库机组 | |
CN204141775U (zh) | 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 | |
CN210532764U (zh) | 一种动态冰蓄冷系统 | |
CN202868898U (zh) | 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 |
CN201088472Y (zh) | 冷水罐及采用该冷水罐的饮水机 | |
CN206919499U (zh) | 水循环冷冻库 | |
CN206692346U (zh) | 厨下式净水器 | |
CN201724322U (zh) | 冰蓄冷式制冷装置 | |
CN203432011U (zh) | 低温取水融冰系统 | |
CN104197454A (zh) | 一种吸冷式水蓄冷制冷装置 | |
CN2541797Y (zh) | 节能供暖供冷装置 | |
CN201306181Y (zh) | 一种矿用外融冰式降温系统 | |
CN107178847B (zh) | 纳米流体冰蓄冷集中供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1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