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0796Y - 接口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口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0796Y
CN201130796Y CNU2007201964137U CN200720196413U CN201130796Y CN 201130796 Y CN201130796 Y CN 201130796Y CN U2007201964137 U CNU2007201964137 U CN U2007201964137U CN 200720196413 U CN200720196413 U CN 200720196413U CN 201130796 Y CN201130796 Y CN 2011307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shell
switching device
style
clas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64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964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079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07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07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所述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接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外壳,以及将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可插拔的整体的卡扣结构。利用卡扣结构将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一个整体,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数据线等携带时接口的外露、不便携带等缺点,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便于携带、不易损坏的优点。

Description

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的、用于连接移动设备至计算机或主机的接口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数码产品、移动电子产品,通常是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其体积较大、不利于随身携带,在使用上被客观条件所局限,不利于随产品携带。另外,现有的移动设备通常需要使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等主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然而,零散的数据线携带不便,并且容易打折,甚至折断,不利于使用。而且,在现有的充电、数据线中,连接移动设备的接头和连接电脑的接头都是外露,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碰坏或损坏。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出差或者办公、以及在一般的公共场所都能随时地使用到电脑,而通常电脑都提供USB端口,而USB端口可以提供充电电源,因此可以利用电脑的USB端口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电源,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可以理解的,还有一些电脑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可充电端口,同样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电源。然而,现有的充电转接器通常仅提供一个USB接头,然后使用导线连接移动设备接头,USB接头与移动设备接头之间零散的分开设置,不利于携带,而且容易使得导线折断,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移动设备的充电、数据线的连接头容易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头不易损坏的接口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所述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接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外壳,以及将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可插拔的整体的卡扣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外壳为中空的整体式外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分别与所述中空外壳可插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上设置的弹性扣钩、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扣钩配合的扣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推动所述扣钩脱离所述扣槽的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扣槽为在所述外壳上开设的半环形开槽;所述按钮为装设在所述外壳表面的环形按钮。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外壳为分体式外壳,包括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可插拔扣合的第一接口外壳和第二接口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外壳内;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口外壳内;并且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错位排列,在扣合状态,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突出所述第一接口外壳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接口外壳内,而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突出所述第二接口外壳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口外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口外壳上的弹性扣钩、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接口外壳上与所述扣钩配合的扣孔;所述第一接口外壳上还开设有为所述扣钩解扣让位的让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挂绳。
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为与计算机连接的USB接口;所述第二类型接口为与移动设备连接的移动终端接口。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卡扣结构将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一个整体,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数据线等携带时接口的外露所带来的缺点,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便于携带、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类型接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可用于将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数码产品、移动电子产品等,连接到主设备中,例如计算机、主机等,从而实现移动设备的充电和/或数据交换等功能。该接口转换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接纳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外壳,以及将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可插拔的整体的卡扣结构。第一类型接口为与计算机连接的USB接口,而第二类型接口为与移动设备连接的移动终端接口。可以理解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类型和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配。
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第一实施例,其包括外壳11、第一类型接口12、第二类型接口13和卡扣结构。该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通过导线15连接,而外壳11上还设有挂绳14,从而便于将整个接口转换装置挂设到移动设备、钥匙扣、提包等场合,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为中空的整体式外壳11,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可插入中空外壳11内。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分别都包括插头部分121、131和连接部分122、132,该插头部分121、131插入到移动设备或计算机中,而连接部分122、132则是方便插拔而设置。可以理解的,插头部分121、131可以根据实际的移动设备和主机的需求来选择,对应固定于连接部分122、132上即可。
卡扣结构包括弹性扣钩123、133和扣槽11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扣钩123、133为弹片状,分别设置在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的连接部分122、132上;而扣槽111为开设在外壳11上的半圆环形的开槽。可以理解的,可以将弹性扣钩123、133设置在外壳11上,而将扣槽111分别设在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上。在将第一类型接口12和第二类型接口13插入到外壳11时,利用外壳11的内壁压缩弹性扣钩123、133,当扣钩123、133到达扣槽111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扣钩123、133与扣槽111相卡扣,从而将第一类型接口12、第二类型接口13和外壳11组合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为了在拔出接口时方便扣钩123、133与扣槽111的分离,卡扣结构还包括按钮112,该按钮112为装设在外壳11表面、覆盖在扣槽111上的环形按钮112。当需要取出第一类型接口12和/或第二类型接口13时,往扣槽111方向按压按钮112,从而推动扣钩123、133脱离扣槽111,此时,可拔出第一类型接口12和/或第二类型接口13。
可以理解的,卡扣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的形式,例如在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连接部分或者外壳的内壁设置凸点、凸条等,利用过盈配合来实现卡扣。
如图5、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转换装置第二实施例,其包括外壳21、第一类型接口22、第二类型接口23和卡扣结构。该第一类型接口22和第二类型接口23通过导线25连接,而外壳21上还设有挂绳24,从而便于将整个接口转换装置挂设到移动设备、钥匙扣、提包等场合,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1为分体式外壳21,包括通过卡扣结构可插拔扣合的第一接口外壳211和第二接口外壳212。第一类型接口22的部分固定设置在第一接口外壳211内,而另一部分伸出第一接口外壳211;第二类型接口23的部分固定设置在第二接口外壳212内,而另一部分伸出第二接口外壳212。并且,第一类型接口22和第二类型接口23错位排列,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错位;可以理解的,可根据需要做成左右错位等形式。当第一接口外壳211和第二接口外壳212扣合时,第一类型接口22突出的部分插入到第二接口外壳212内,而第二类型接口23突出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口外壳211内,从而形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卡扣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接口外壳211上的弹性扣钩213、以及开设在第二接口外壳212上与扣钩213配合的扣孔214。在本实施例中,扣钩213为半圆形,而第二接口外壳212上设有与半圆形扣钩213相接组成整个圆环形的半圆形装饰环215。可以理解的,弹性扣钩21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接口外壳212上,而扣孔214则设在第一接口外壳211上。卡扣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的形式,例如在第一类型接口22和第二类型接口23插接配合的位置设置凸点、凸条等,利用过盈配合来实现卡扣。
为了便于扣钩213的解锁,第一接口外壳211上还开设有为扣钩213解扣让位的让位槽216。
在将第一接口外壳211与第二接口外壳212结合卡扣时,第二接口外壳212的边缘会压缩第一接口外壳211上的弹性扣钩213,而当弹性扣钩213到达扣孔214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扣钩213复位,扣设到扣孔214内,将第一类型接口22、第二类型接口23和外壳21结合成紧凑的整体。当需要分离时,仅需往让位槽216的方向按压弹性扣钩213,使得弹性扣钩213脱出扣孔214,即可拔出第一接口外壳211,将第一类型接口22从第二类型接口23中拔出,实现两者的分离。

Claims (10)

1、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接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外壳,以及将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第二类型接口和外壳整合成可插拔的整体的卡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中空的整体式外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分别与所述中空外壳可插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上设置的弹性扣钩、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扣钩配合的扣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推动所述扣钩脱离所述扣槽的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为在所述外壳上开设的半环形开槽;所述按钮为装设在所述外壳表面的环形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分体式外壳,包括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可插拔扣合的第一接口外壳和第二接口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外壳内;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口外壳内;并且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错位排列,在扣合状态,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突出所述第一接口外壳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接口外壳内,而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突出所述第二接口外壳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口外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口外壳上的弹性扣钩、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接口外壳上与所述扣钩配合的扣孔;所述第一接口外壳上还开设有为所述扣钩解扣让位的让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挂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为与计算机连接的USB接口;所述第二类型接口为与移动设备连接的移动终端接口。
CNU2007201964137U 2007-12-25 2007-12-25 接口转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07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64137U CN2011307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接口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64137U CN2011307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接口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0796Y true CN201130796Y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641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07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接口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079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9334A1 (zh) * 2011-03-07 201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线
CN106992386A (zh) * 2017-06-05 2017-07-28 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挂件
CN107124485A (zh) * 2017-04-07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9334A1 (zh) * 2011-03-07 201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线
US9017097B2 (en) 2011-03-07 2015-04-28 Zte Corporation Data line
CN107124485A (zh) * 2017-04-07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CN106992386A (zh) * 2017-06-05 2017-07-28 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挂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6653U (zh) 一种电芯可更换的手机移动电源
CN204498193U (zh) 一种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新概念手机
CN201130796Y (zh) 接口转换装置
CN203377892U (zh) 一种安全认证装置
CN201450206U (zh) 数据连接装置的接头转换结构
CN206116826U (zh) 兼容otg功能的usb数据线
CN209329269U (zh) 一种网络布线分线器
CN201781304U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01509212U (zh) 一种手机应急电源装置
CN204732632U (zh)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
CN101453092B (zh) 复合式音频与电源转接装置
CN204517443U (zh) 一种可收纳多个充电接口的智能移动电源
CN104868332B (zh)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WO2016124046A1 (zh) 一种电线转换头组合
CN206116827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736870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1503895U (zh) Usb充电器
CN201717480U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多功能便携式电源插座
CN212784119U (zh) 一种二合一手机数据线
CN205335586U (zh) 具有双输入功能的磁吸充电组件
CN201282177Y (zh) 一种充电器线缆及充电装置
CN205335941U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CN2547030Y (zh) 收缩型充电连接线
CN203151122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N209298947U (zh) 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