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2548Y -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2548Y
CN201122548Y CNU2007201944294U CN200720194429U CN201122548Y CN 201122548 Y CN201122548 Y CN 201122548Y CN U2007201944294 U CNU2007201944294 U CN U2007201944294U CN 200720194429 U CN200720194429 U CN 200720194429U CN 201122548 Y CN201122548 Y CN 2011225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base frame
insulating base
knob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44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锡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ptronics Manufactu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Diptronics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ptronics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Diptronics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to CNU2007201944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254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25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25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包括绝缘座体,其具有容置空间,容设有导电端子组、对接端子组、隔板与旋钮;导电端子组的各接脚分别延伸露出绝缘座体外部;对接端子组位于导电端子组上方并相邻形成预定间隙,且在各对接端子上为分别设有弹性抵持部;隔板位于对接端子组上方,且开设有数个开孔;旋钮位于隔板上方,设有具凸出转轴杆的转盘,且转盘底部则设有抵压块,并在转盘外环周缘设有数个限位卡槽,且在转盘外部设有可弹性变形的限位翼板;盖体封合盖设在绝缘座体上方,其表面上开设有可供转盘的转轴杆凸伸出的操作孔。本实用新型在旋钮旋转时具有旋转定位手感,并使旋钮抵持对接端子组、导电端子组具有良好电性导通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网路与电子资讯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使得各式各样的电子相关产品,陆续的推陈出新且轻、薄、短、小、易于携带;然而,在所述的电子相关产品中,其内都是由不同功能作用的电子零组件所组成,因此,为使所述的电子零组件能够发挥其本身应有的功能,一般都会在需要凭借一电气连接的电子零组件中,通过一多向触压开关,以作为一对多控制,使得所述的多向触压开关早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相关产品中。
然而,目前现有的多向触压开关于结构设计上大致为,至少在一底座上开设有数个凹槽,在数个凹槽内设有数个接触端子;一上盖,是盖设在所述的底座上;一操控盘,是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介在上述上盖之间;数个弹片,是设在上述底座与上述操控盘之间所组成。
如上述现有的结构设计,使用者是可经由按压操控盘,并控制按压的角度,以使所述的操控盘下端的特定弹片产生凹缩变形,进而达到电性连接接触端子的目的;然而,如前述现有的构造设计,观其构造却隐含有许多如下所列在使用上的缺失:
一、现有的结构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在控制所述的操控盘作按压时,必须针对不同的凹槽位置,而施予不同角度的力,以对所述的操控盘下端的弹片进行按压,如此,将使得所述的弹片容易因反复受力变形或施力不均匀,而发生位移。
二、由于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凹槽,使得所述的弹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因受力而位移,以致滑入其他凹槽中,因此,将严重影响电性接触的稳定性与品质的可靠性,使得所述的多向触压开关的可信赖度降低,明显失去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在感觉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唯有不断地创作出独特且具创新效果的产品,甚为重要;且在所述的类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特色才是厂商取胜之道。所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以提升业者在所述的类产品中的竞争实力,即为本案申请的目的。
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在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可产生确实旋转卡制手感的开关结构,并利用旋转开关的旋钮在旋动时以限位卡槽与限位翼板产生卡制手感,再抵持对接端子组电性接触导电端子组,而达到良好电性导通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导电端子组、对接端子组、隔板、旋钮及盖体;其中:
所述的绝缘座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所述的导电端子组嵌设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各接脚分别延伸露出绝缘座体外部;
所述的对接端子组容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位于导电端子组上方并相邻形成预定间隙,且在对接端子组的各对接端子上为分别设有弹性抵持部;
所述的隔板设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位于对接端子组上方,且隔板上开设有可供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凸出外露的数个开孔;
所述的旋钮容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而位于隔板上方,所述的旋钮设有具凸出转轴杆的转盘,且转盘底部则设有经旋转抵持在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的抵压块,及在转盘外环周缘设有数个限位卡槽,且在转盘外部设有可弹性变形配合卡制限位卡槽的限位翼板;
所述的盖体封合盖设在绝缘座体上方,其表面上开设有可供转盘的转轴杆凸伸出的操作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一、旋转开关可凭借旋钮位于绝缘座体容置空间内的转盘,以底面的抵压块确实压抵、接触在对接端子组的各对接端子上的弹性抵持部,而使弹性抵持部一侧的对接部下压贴合在导电端子组的抵持面上,形成电性导接,即不致产生异动、偏移的情事。
二、旋钮是凭借限位翼板的弹性凸部,配合转盘外环面的数个限位卡槽形成定位嵌卡,而供使用者有明显的旋转卡制、定位的手感,进而提升旋转开关旋动时产生电性导通的稳定性,使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与可信赖度,而有效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钮的转盘底部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旋钮转动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旋钮转动后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开关;2-绝缘座体;20-容置空间;22-凸缘;21-分隔槽;221-第一垫圈;3-导电端子组;31-导电端子;312-接脚;311-抵持面;4-对接端子组;41-基部;43-弹性抵持部;42-对接端子;44-对接部;5-隔板;51-开孔;6-旋钮;61-转盘;622-第二垫圈;611-抵压块;63-限位卡槽;612-卡槽;631-抵持环缘;62-转轴杆;64-限位翼板;621-旋动部;641-弹性凸部;7-盖体;70-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旋钮的转盘底部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旋转开关1,是包括绝缘座体2、导电端子组3、对接端子组4、隔板5、旋钮6及盖体7所组成;其中:
所述的绝缘座体2内部是设有容置空间20,且容置空间20内为设有数个分隔槽21,而容置空间20顶部凸设有凸缘22,则可在凸缘22外部套设有第一垫圈221。
所述的导电端子组3是具有数个导电端子31,并在各导电端子31上具有抵持面311,并由各抵持面311分别往垂直方向延设有接脚312。
所述的对接端子组4为在基部41的同一侧,分别延设有数个对接端子42,且各对接端子42中段位置则分别设有弹性抵持部43,再由弹性抵持部43往远离基部41的另侧设有对接部44。
所述的隔板5是在表面上设有数个开孔51。
所述的旋钮6为具有转盘61,在转盘61底部为设有几何形状分布的数个抵压块611,而在各抵压块611间为具有卡槽612,且转盘61为在顶部凸设有转轴杆62,在转轴杆62顶部是具有旋动部621,其旋动部621是可为十字状、一字状或米字状等内凹式的凹槽,或为可供扭转的凸块,并在转轴杆62外围底部套设有第二垫圈622,另在转盘61外围乃环设有数个限位卡槽63,介在数个限位卡槽63间的数个抵持环缘631,且相对限位卡槽63的外部,是设有相对式的限位翼板64,并在各限位翼板64上分别设有数个弹性凸部641,为可弹性变形卡制在限位卡槽63。
所述的盖体7是在表面上开设有镂空状的操作孔70。
上述各构件在组装时,为以绝缘座体2的容置空间20,是凭借分隔槽21分别收纳导电端子组3、对接端子组4,且使导电端子组3与对接端子组4呈相邻间距的上、下叠置,即供导电端子组3的各抵持面311上方,分别与对接端子组4的对接部44形成上、下间距的对位,而在对接端子组4上方再叠设有隔板5,并使对接端子组4的各弹性抵持部43分别穿出隔板5的数个开孔51外,以使弹性抵持部43再伸入隔板5上方叠置的旋钮6的转盘61底部,介在数个抵压块611的各卡槽612间,即可利用旋钮6上凸出的转轴杆62,穿出盖体7的操作孔70外,以供盖体7覆盖在绝缘座体2上方,且以盖体7分别与绝缘座体2上的第一垫圈221、旋钮6上的第二垫圈622,形成紧密的贴附、压合的密封状态,即组装成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1。
再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旋钮的转盘底部立体外观图、俯视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1在使用时,可利用手工具结合在旋钮6转轴杆62上方的旋动部621,即可旋动转轴杆62并驱动转盘61在绝缘座体2的容置空间20内转动,而位于转盘61外部环设的数个限位卡槽63,则受到外部的限位翼板64的弹性凸部641的卡制、顶持,使得限位卡槽63在离开弹性凸部641时,弹性凸部641即受到介在限位卡槽63间的抵持环缘631的顶推而弹性变形,而在下一个限位卡槽63再对位于弹性凸部641时,弹性凸部641被顶推的回复力,即将弹性凸部641凸卡在限位卡槽63内,则造成转盘61在旋转时,受到外部限位翼版64的弹性凸部641的弹性变形影响,产生卡制定位的旋转手感,而能确认转盘61旋转至定位。
请参阅图2、图5、图6、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旋钮转动前的侧视剖面图、旋钮转动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1在转动时,是可扭动旋钮6凸出盖体7上的转轴杆62,以转轴杆62带动转盘61在绝缘座体2的容置空间20内转动,并利用限位翼板64以弹性凸部641弹性卡制在转盘61外环的限位卡槽63,使转盘61每转动一段距离即形成一段卡制的定位,而位于转盘61底部的抵压块611则随着转动,即抵压在对接端子组4的各对接端子42的弹性抵持部43,且在各弹性抵持部43被抵压块611抵压时,位于弹性抵持部43另侧的对接部44则被往下推压,在对接端子组4、导电端子组3之间相邻的间距内,将对接部44下压、推移,以使对接部44抵压在导电端子组3的各导电端子31的各抵持面311上,为可形成对接端子组4与导电端子组3电性导通的通电状态,是形成旋转开关1开启的状态。
但是,本实用新型旋钮6的限位翼板64与转盘61外环面所设的数个限位卡槽63,在设计、实施时的相对位置的配置结构,尚可依实际应用需求而有不同的设置,非仅局限于前述的实施状态,合予陈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可改善现有技术关键在于:
一、旋转开关1可凭借旋钮6位于绝缘座体2容置空间20内的转盘61,以底面的抵压块611确实压抵、接触在对接端子组4的各对接端子42上的弹性抵持部43,而使弹性抵持部43一侧的对接部44下压贴合在导电端子组3的抵持面311上,形成电性导接,即不致产生异动、偏移的情事。
二、旋钮6是凭借限位翼板64的弹性凸部641,配合转盘61外环面的数个限位卡槽63形成定位嵌卡,而供使用者有明显的旋转卡制、定位的手感,进而提升旋转开关1旋动时产生电性导通的稳定性,使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1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与可信赖度,而有效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以绝缘座体内的旋钮转动时,旋钮底部的转盘以外围环设的数个限位卡槽,供限位翼板的弹性凸部弹性顶持,而形成转动旋钮时的卡制定位的手感为主要保护重点,乃仅使旋钮的转盘底部的抵压块可旋转抵压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即由对接部向下抵贴在导电端子组的抵持面,以具有电性导通确实的优势,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导电端子组、对接端子组、隔板、旋钮及盖体;其中:
所述的绝缘座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所述的导电端子组嵌设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且各接脚分别延伸露出绝缘座体外部;
所述的对接端子组容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位于导电端子组上方并相邻形成预定间隙,且在对接端子组的各对接端子上为分别设有弹性抵持部;
所述的隔板设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位于对接端子组上方,且隔板上开设有可供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凸出外露的数个开孔;
所述的旋钮容置在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内,而位于隔板上方,所述的旋钮设有具凸出转轴杆的转盘,且转盘底部则设有经旋转抵持在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的抵压块,及在转盘外环周缘设有数个限位卡槽,且在转盘外部设有可弹性变形配合卡制限位卡槽的限位翼板;
所述的盖体封合盖设在绝缘座体上方,其表面上开设有可供转盘的转轴杆凸伸出的操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座体顶部周缘是套设有第一垫圈,而绝缘座体容置空间内的旋钮为在转盘的转轴杆外缘套设有第二垫圈,并凭借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与绝缘座体上方的盖体形成紧密贴附、压合的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座体在容置空间底部,设有数个可分别容纳导电端子组、对接端子组的分隔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是在转轴杆顶部设有可驱动转轴杆旋转的旋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动部是十字状、一字状或米字状的内凹式的凹槽,或所述的旋动部是可供扭转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为在转盘外环周缘的数个限位卡槽,可供外部相对设置的限位翼板以弹性凸部卡持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的转盘底部设有数个抵压块,且在抵压块间则形成可卡制对接端子组的弹性抵持部的卡槽。
CNU2007201944294U 2007-11-29 2007-11-29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54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44294U CN201122548Y (zh) 2007-11-29 2007-11-29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44294U CN201122548Y (zh) 2007-11-29 2007-11-29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2548Y true CN201122548Y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442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548Y (zh) 2007-11-29 2007-11-29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254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29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气零部件
KR102068619B1 (ko) * 2018-09-14 2020-0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스위치
KR20200031578A (ko) * 2018-09-14 2020-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스위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29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气零部件
CN102208299B (zh) * 2010-03-30 2014-03-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气零部件
KR102068619B1 (ko) * 2018-09-14 2020-0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스위치
EP3624162A1 (en) * 2018-09-14 2020-03-18 Lg Electronics Inc. Rotary switch
WO2020055200A1 (en) * 2018-09-14 2020-03-19 Lg Electronics Inc. Rotary switch
KR20200031578A (ko) * 2018-09-14 2020-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스위치
KR102402527B1 (ko) * 2018-09-14 2022-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스위치
US11417477B2 (en) 2018-09-14 2022-08-16 Lg Electronics Inc. Rotary switc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2548Y (zh) 多向旋转开关的定位结构
US9024217B2 (en)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JP6585286B2 (ja) 薄形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JP2008210674A (ja) コネクタ、電子機器
CN204130397U (zh) 组合式按键的底座
CN2910553Y (zh) 制袋机的热合切割装置
CN107093533B (zh) 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
CN201465854U (zh) 一种旋转开关
CN102594953A (zh) 手机侧键装置和手机
CN101587791A (zh) 一种旋转开关
CN206004024U (zh) 一种可插接双孔和三孔插座的手机充电器
CN202796802U (zh) 一种框架式断路器用的辅助开关
CN201117523Y (zh) 具有开关的旋转型控制器
CN110296142A (zh)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US7982153B2 (en) Rotary combined switch structure with multistage switch function
CN204537012U (zh) 免工具扩充卡拆装机构
CN204293879U (zh) 一种模拟鼠标操作的玩具电脑
CN209962931U (zh) 一种按钮限位结构
CN208633698U (zh) 一种具有把手换向结构的门锁
CN204596688U (zh) 多指令触发开关
CN101777455B (zh) 一种握动接触及旋转接触开关
CN206991994U (zh) 旋转开关的改良结构
CN220065523U (zh) 一种多档位的旋转电源开关
CN201365040Y (zh) 转动同轴连接器
CN201060778Y (zh) 具有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