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5550Y - 通风垫 - Google Patents
通风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15550Y CN201115550Y CNU2007203058936U CN200720305893U CN201115550Y CN 201115550 Y CN201115550 Y CN 201115550Y CN U2007203058936 U CNU2007203058936 U CN U2007203058936U CN 200720305893 U CN200720305893 U CN 200720305893U CN 201115550 Y CN201115550 Y CN 20111555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entilation
- cushion
- liner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垫,其为一种均匀透气的垫体,以供使用者坐、卧时较为舒适,并且具有容易安装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垫主要收在一透气层及一隔离层之间设置一立体网衬,以形成一具有适当厚度的片状体;其中,隔离层具有一开口,当通风垫衬垫在座椅或床垫的表层与内衬之间时,由隔离层的开口衔接送风装置,可使送风装置吹送的气流扩散至整片立体网衬,并且由透气层均匀向外透出,能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通风垫的座椅或床垫具良好的通风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垫,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垫体,可简易的安装在供人体坐、卧用的座椅或床垫内。
背景技术
一般座椅的坐部及背靠,其构造是在一块较硬材质的底座上衬垫一块海绵体所构成的内衬,并且在内衬外部由一层表层包覆。当使用者坐在座椅时,通过由海绵体内衬吸震、缓冲及柔软的衬垫效果,可以让使用者的臀部及背部较为舒适。
将海绵体内衬设置在座椅内固然可以让使用者较为舒适,而其缺点是坐久了会有闷热的问题。尤其是汽车座椅,在夏日汽车停泊户外而曝晒于太阳下时,车内温度往往高达50℃以上的高温;即使将冷气开到最强,刚上车时亦避免不了汗流浃背的困扰。
为了解决座椅闷热的问题,较常见的做法是在座椅表面衬垫一块桧木珠或竹片、塑料粒制成的椅垫,以期能够让座椅稍具透气的效果,这种椅垫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其效果相当有限。因此目前市售的少部分车辆在汽车座椅上设置有通风的设计,而该等车辆均属于较高级的车种,在一般车辆或家用座椅上并不常见到。
根据本申请人研究,具有通风设计的座椅无法普及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先前技术的座椅通风构造,必须在座椅内设置一些通风管或者铺设具有空气流道的通风板,而且设置这些通风管或通风板时又不能影响座椅的舒适性,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必须更改整个座椅的内部构造,造成其制造成本相当昂贵。尤其是汽车座椅,更改整个座椅内部构造后还须要经过安全性、包覆性以及舒适性等多种测试,在实施上更显不易。
再者,上述先前技术在座椅内设置这些通风管或具有空气流道的通风板后,必须在通风管或通风板的空气流道上设置多个透气孔,当气流在通风管或空气流道内流通时,会由这些透气孔集中透出而达到通风透气效果。
这种设计在理论上似乎能够达成理想的透气效果,但经本申请人实验结果,一旦使用者坐在椅座上,人体重量及压力阻挡了部分的透气孔后,气流就会集中在没有被压迫到的透气孔上,造成人体与座椅接触面上最需要降温的部位反而无法透气。
除此之外,由于座椅表层多为皮革或PU人造皮等不透气的材质,因此前述座椅内设置通风管或通风板的先前技术,实施时必须在座椅表层上设置与该等通风管或通风板精确对位的透气孔,方能产生透气的效果;这种实施方式,除了增加制造以及组装上的困难度之外,在使用时一旦座椅表层的透气孔被人体阻挡,即会发生气流集中在没有被阻挡的透气孔上,若阻挡的面积较大,甚至有可能让整片座椅表层都不透气。
换言之,上述在座椅内设置通风管或空气流道的先前技术,不但有制造成本昂贵的问题,而且在功效上亦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此外,目前所售的床垫亦有相同的困扰,因此设计出一种可增进通风效果,并且具有简化安装、降低成本等优点的垫体,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均匀透气的通风垫,以供使用者坐、卧时较为舒适,并且具有容易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风垫主要是在一透气层及一隔离层之间设置一立体网衬,以形成一具有适当厚度的片状体;其中,隔离层具有一开口,当通风垫衬垫在座椅或床垫的表层与内衬之间时,通过由隔离层的开口衔接送风装置,可使送风装置吹送的气流扩散至整片立体网衬,并且由透气层向外透出;由于送风装置送入通风垫内的气流可扩散至整片立体网衬,并且由透气层向外透出,因此可以达成均匀透气的目的,不会有气流集中在没有被压迫到的透气孔的缺陷。
上述的立体网衬是由细密弹性纤维丝横向及纵向交错编织而成,不但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弹力,更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尤其是配合座椅上原有的支撑、按摩气袋,并衬垫在该等气袋上时,并不会影响座椅上原有的支撑、按摩效果。
此外,整体通风垫概呈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弹力,因此实施时,可以在内衬上设置一连接通风装置的通孔,并且将通风垫直接铺设在座椅的内衬与外表层之间,让隔离层的开口与内衬上的通孔对位后,即可迅速的完成安装程序。
在一实施例实施时,为了配合不同大小的座椅,也可以在通风垫的侧缘设置一块或数块适当长度的延伸片,让通风垫加上延伸片的涵盖面积能配合座椅的坐部或背靠的大小,以使整个座椅供人体坐、靠的坐部或背靠能够保持平整。
当然,座椅的内衬上也可以预先设置一与通风垫相同面积及深度的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置一与隔离层的开口相对应并且连接通风装置的通孔,安装时只要将通风垫嵌入凹槽即可组合完成,同样可以达到前述方便安装的目的。
除此之外,透气层实施时可以为均布有细密孔隙的不织布或其它网状针织布、纱布等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布料,还可以在透气层上回绕发热丝,将发热丝连接电源后,即可让本实用新型透气垫能兼具保暖的功效。
另外,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安装在座椅之外,由于床垫的构造是由表层与内衬所组成,除了材质与座椅不同,在技术上也为类似构造,因此安装在床垫内亦为本实用新型可行的实施例之一。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明显具有安装方便以及能够均匀透气的优点,能够在功效上有所增进。
下面就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和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座椅内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座椅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送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延伸片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延伸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座椅的内衬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部设置支撑或按摩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通风垫;11透气层;12隔离层;121开口;13立体网衬;131弹性纤维丝;14发热丝;15延伸片;20座椅;21坐部;22背靠;23内衬;231通孔;232凹槽;24表层;241透气孔;30送风装置;31控制器;40支撑按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风垫10可以安装在供人体坐、卧的座椅或床垫的内衬与表层之间,图标中的通风垫10是以安装在汽车座椅20的坐部21及背靠22为例,实施时,单一部位或床垫内,都在可行的范围之内。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风垫10的构造,是在一透气层11及一隔离层12之间设置一立体网衬13,以形成一具有适当厚度的片状体;其中:
透气层11实施时可以为均布有细密孔隙的不织布,或其它网状针织布、纱布等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布料,还可以在透气层11上以车缝或胶合等方式回绕发热丝14;将发热丝14连接电源后,即可让透气层11除了透气之外,能够兼具发热保暖的功效。
隔离层12实施时可以为不透气的塑料布、或较薄的塑料片、人造PU皮或TPU材质,并且在底部设置有一开口121,当透气层11与隔离层12上下结合后,令开口121衔接送风装置30(请另参阅图4),可使送风装置30吹送的气流只能朝向透气层11的方向扩散。
上述设置在透气层11及隔离层12之间的立体网衬13是由细密弹性纤维丝131横向及纵向交错编织而成,令弹性纤维丝131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隙,不但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弹力。
如图3和4所示,通过由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以将通风垫10直接设置在座椅20的内衬23与表层24之间,并且让透气层11位于表层24下方;当送风装置30的控制器31激活,令送风装置30将气流由隔离层12的开口121吹送至透气层11及隔离层12之间时,由于立体网衬13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再加上隔离层12将气流限制在只能朝透气层11方向流通,因此可以让气流扩散到整片立体网衬13,并且由透气层11向外均匀透出,不会有习知技术让气流集中在没有被压迫到的透气孔的缺陷。
实施时,图标中座椅20的内衬为23海绵体,并设置有一与隔离层12的开口121对应的通孔231,该通孔231衔接于送风装置30,令送风装置30送出的气流依序经过通孔231及开口121而送入通风垫10内。
此外,座椅20表层24的材质如果是透气性较佳的布料,直接将通风垫10设置在表层24下方即可;若座椅20的表层24材质是透气性较差的皮革或合成皮等材料,则可以在表层24上设置细密透气孔241,以增加表层24的透气效果。
请参阅图5及图6,图中揭示本实施例为了配合不同大小的座椅,也可以在通风垫10的侧缘设置至少一块适当长度的延伸片15,让通风垫10加上延伸片15的涵盖面积能配合座椅坐部或背靠的大小,如此一来,该坐部或背靠的表面就不会因为设置了通风垫10而不平整。实施时,延伸片15的材质宜为海绵,以便能与座椅20原有的内衬保持相同的触感。
请参阅图7,图中揭示本实施例座椅20的内衬23上也可以预先设置一与通风垫10相同面积及深度的凹槽232,并在凹槽232底部设置一与前述隔离层的开口对应的通孔231,安装时只要将通风垫10嵌入凹槽232即可组合完成,同样可以达到前述方便安装的目的。
如图8所示,由于前述通风垫10的立体网衬是由细密弹性纤维丝横向及纵向交错编织而成(请另参阅图3),不但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弹力,因此在实施时,若座椅或床垫上须加装一些支撑或按摩装置40,或者是座椅或床垫上原本就设置有一些支撑或按摩装置40时,只须将本实用新型通风垫10直接衬垫在该等支撑或按摩装置40上,当支撑或按摩装置40上、下位移作动时,同样会在通风垫10上造成上、下位移,并不会影响座椅或床垫上应有的支撑、按摩效果。图标中,支撑或按摩装置40为复数个气袋,通过由气袋膨涨度来达成支撑效果,按摩时则由气袋的间歇性消涨来达成按摩功效。
然而,上述的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所依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所作出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如尺寸大小、材料选择、或形状变化等,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实用新型所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垫,其是在一透气层及一隔离层之间设置一立体网衬,其特征在于:
透气层均布有细密孔隙,立体网衬是由细密弹性纤维丝横向及纵向交错编织而成,弹性纤维丝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隙,隔离层在底部设置有一开口,开口衔接有将气流送入扩散到立体网衬而由透气层向外透出的送风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该通风垫是设置在座椅的内衬与表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该通风垫是设置在床垫的表层与内衬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其中透气层上设置有连接电源发热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该通风垫侧缘设置有一块延伸片。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其内衬设置有一与隔离层的开口对应的通孔,该通孔衔接于送风装置。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其内衬设置有一供通风垫嵌入的凹槽,凹槽底部设置与开口对应的通孔,该通孔衔接于送风装置。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其表层上设置有细密透气孔。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其通风垫底部设有支撑、按摩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按摩装置是由复数个气袋所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3058936U CN201115550Y (zh) | 2007-11-22 | 2007-11-22 | 通风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3058936U CN201115550Y (zh) | 2007-11-22 | 2007-11-22 | 通风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15550Y true CN201115550Y (zh) | 2008-09-17 |
Family
ID=3999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30589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5550Y (zh) | 2007-11-22 | 2007-11-22 | 通风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15550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90902B2 (en) * | 2021-11-19 | 2024-09-17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Mesh integrated seat pad assembly |
-
2007
- 2007-11-22 CN CNU2007203058936U patent/CN20111555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90902B2 (en) * | 2021-11-19 | 2024-09-17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Mesh integrated seat pad assembly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90033130A1 (en) | Fluid delivery systems for climate controlled seats | |
CN201777162U (zh) | 控制温度的头部保护系统 | |
US7708338B2 (en) |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eat | |
US7070231B1 (en) | Portable seat cooler | |
US8434314B2 (en) |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01332876Y (zh) | 一种改进的通风散热型坐垫内芯 | |
JP3786701B2 (ja) | 車両の椅子に通気する装置 | |
US8276986B2 (en) | Seat pad that promotes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 |
US7290300B1 (en) | Polyester fiber cushion applications | |
KR20110051693A (ko) | 냉·난방을 위한 차량용 시트 | |
JP2007520288A (ja) | 車両シート | |
KR20100034315A (ko) | 전면 통기성 재질을 가진 통풍 시트 | |
EP0730422A1 (en) | Variable temperature seat | |
CN104340097A (zh) | 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 | |
US10919422B2 (en) | Ventilated seat | |
CN201006688Y (zh) | 可通风加热的坐靠结构 | |
CN203511371U (zh) | 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 | |
CN201115550Y (zh) | 通风垫 | |
US11325509B2 (en) | Seat cushion-extension ventilation with primary fan | |
KR101261038B1 (ko) | 차량용 통풍시트 및 차량 통풍시트용 원단 | |
CN202686035U (zh) | 风机后置式通风坐垫 | |
US20080309128A1 (en) | Seat Insert, in Particular for a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or an Airplane | |
US20200346567A1 (en) | Seat back with radiant heating | |
CN201658071U (zh) | 透气座垫 | |
CN108189722A (zh) | 一种座椅通风装置及通风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