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5029Y -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Google Patents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15029Y CN201115029Y CNU2007200755312U CN200720075531U CN201115029Y CN 201115029 Y CN201115029 Y CN 201115029Y CN U2007200755312 U CNU2007200755312 U CN U2007200755312U CN 200720075531 U CN200720075531 U CN 200720075531U CN 201115029 Y CN201115029 Y CN 20111502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ou
- spout
- tin
- kettle mouth
- mou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ten Sold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CBA板焊锡的锡炉部件,尤其是一种锡炉壶口。具有一个矩形主壶口,在主壶口的其中一长边上设置有支壶口,在主壶口的两侧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侧壶口,由主壶口、支壶口和侧壶口围成一半包围区域,在相互连接面对面的出锡口壁上设置有溢锡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效率,适用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另外,有效避免锡液表层的氧化层残留在PCBA板表面,保证焊接接点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CBA板焊锡的锡炉部件,尤其是一种锡炉壶口。
背景技术
通常的波峰焊通常采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比较低,对于需焊接点较为密集的PCBA板,这种焊接方式更显不足,另外,由于出锡口过小(一般长2毫米),会带来锡渣对壶口的堵塞,从而导致虚焊的大面积产生;针对焊接点较为密集的PCBA板,也有采用壶口结构,但通常的锡炉壶口为平口的设计,为了实现对PCBA板的焊锡操作,一般需在PCBA板和壶口之间保持一次的距离,一方面保证使从壶口喷出的锡液可以对上方的PCBA板上的电器元件进行焊接,同时保证随后从壶口喷出的锡液可以及时排出壶口,防止壶口压力过大,影响焊接质量,但这种结构还存在结构缺陷:当锡液从壶口喷出时,由于最上表面的锡液由于直接与空气接触形成氧化层,这部分氧化层随着锡液从壶口涌出,首先与上方的PCBA板接触,在后方锡液的正面冲击下,使这部分氧化层被压迫在PCBA板面上,不易由随后涌出壶口锡液将其带走,使得氧化层残留在焊点和PCBA板之间,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各种焊锡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采用自动选择性点对点波峰焊对焊点密集的PCBA板进行焊接时,工作效率低,不适于大规模批量加工,且接点易形成虚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接点的质量的锡炉壶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具有一个矩形主壶口,在主壶口的其中一长边上设置有支壶口,在主壶口的两侧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侧壶口,由主壶口、支壶口和侧壶口围成一半包围区域,在相互连接面对面的出锡口壁上设置有溢锡口。所述结构主要应用于PCBA板上的待焊接电子元器件主要集中分布壶口的外侧,且半包围区内有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情况。
为了便于溢锡口的加工,同时确保锡液可以均匀地溢锡口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溢锡口为一矩形豁口。
为了合理设置溢锡口的深度,过浅可能起来到溢锡口应有溢锡效果,过深可能导致锡液在冒出壶口前就从溢锡口流出,使锡波冒出壶口的高度偏低,影响焊接质量,再进一步地:所述溢锡口的深度为2~8mm。
溢锡口的存在,可以有效改变锡液在喷出壶口后的流向。当锡液从壶口喷出后,锡液会优先从溢锡口流出,这样就形成一定流向的锡流,使得最上层的氧化层不会被直接冲击吸附到PCBA板上,即使有部分氧化层吸附到PCBA板上,也会被随后从壶口喷出的锡液冲刷掉,保证了在焊锡和PCBA板之间不会残留氧化层影响锡焊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表面张力,壶口中的锡液上表面呈球面形状,使得在炉内压力不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在壶口边缘处形成虚焊,影响焊接质量,溢锡口的存在,改变了壶口锡液的流向,使锡液可以最大可能覆盖壶口上方的PCBA板,确保焊接的充分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壶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PCBA板上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主壶口 2.支壶口 3.侧壶口 4.溢锡口 5.PCBA板 6.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具有一个矩形主壶口1,在主壶口1的其中一长边上设置有支壶口2,在主壶口1的两侧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侧壶口3,由主壶口1、支壶口2和侧壶口3围成一半包围区域,在相互连接面对面的出锡口壁上设置有溢锡口4。所述溢锡口4为一矩形豁口,深度为2~8mm。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壶口应用于PCBA板5上的待焊接电子元器件3主要集中分布壶口的外侧,且半包围区内有其它电子元器件3的情况。
使用时,将PCBA板5放置在壶口上方的预定位置,并使板平面与壶口出锡口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6mm。壶口的形状可根据PCBA板5焊接部位的分布情况确定。锡液先在壶口内保持一定液位贮留1~3分钟,对上方的待焊PCBA板5进行预热,以使前工序在PCBA板5待焊部位喷涂的助焊剂发生化学反应,去除PCBA板5上的氧化层。之后,锡炉的电动启动,通过施压将锡炉内部的锡液向壶口推送,壶口内的锡液面不断抬升,并最终将锡液顶出壶口出锡口,与上方的PCBA板5接触进行焊接,在保证锡液与PCBA板5充分焊接,多余的锡液会从主壶口1、支壶口2和侧壶口3外侧的溢锡口排出,而带走锡液顶层的氧化层及杂质,也使得靠近溢锡口1的电子元器件6得到了充分锡液的焊接,由于溢锡口4的存在,使锡液不会流入到半包围区内,可对其区域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免焊保护。最后,从壶口上方取下PCBA板5,完成地PCBA板5上壶口上方电子元器件6的焊接。
因为采用了灵活的壶口设计方法,扩大了有效焊接面,从而使焊接速度与国际“自动选择性焊接锡炉”同比快三倍以上。
由于壶口采用了溢锡口设计方案,这一方案在焊接前就除去了主要影响焊接质量的锡渣和锡液表面的氧化皮,使焊接的合格率达99。9%以上。
Claims (3)
1.一种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其特征是:具有一个矩形主壶口(1),在主壶口(1)的其中一长边上设置有支壶口(2),在主壶口(1)的两侧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侧壶口(3),由主壶口(1)、支壶口(2)和侧壶口(3)围成一半包围区域,在相互连接面对面的出锡口壁上设置有溢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其特征是:所述溢锡口(4)为一矩形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其特征是:所述溢锡口(4)的深度为2~8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755312U CN201115029Y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755312U CN201115029Y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15029Y true CN201115029Y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755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5029Y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15029Y (zh) |
-
2007
- 2007-10-18 CN CNU2007200755312U patent/CN20111502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15029Y (zh) | 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
CN201115039Y (zh) | 溢锡口对开型壶口 | |
CN201115028Y (zh) | 溢锡口内开凸状型壶口 | |
CN201115026Y (zh) | 溢锡口内开l型壶口 | |
CN201115027Y (zh) | 溢锡口外开l型壶口 | |
CN201115040Y (zh) | 溢锡口长的一面双开型壶口 | |
CN201115025Y (zh) | 溢锡口外开回状型壶口 | |
CN201115036Y (zh) | 溢锡口长的一面单开型壶口 | |
CN201115032Y (zh) | 溢锡口内开回状型壶口 | |
CN201115038Y (zh) | 溢锡口角上开型壶口 | |
CN201115037Y (zh) | 溢锡口宽的一面单开型壶口 | |
CN201115030Y (zh) | 溢锡口凹状内开型壶口 | |
CN201115031Y (zh) | 溢锡口凹状外开型壶口 | |
CN201312424Y (zh) | 组合零件型壶口 | |
CN201312439Y (zh) | 固定插入式壶口 | |
CN201312421Y (zh) | 排插组合式壶口 | |
CN201312441Y (zh) | 内流双开型壶口 | |
CN201312420Y (zh) | 排插单列式壶口 | |
CN201312423Y (zh) | 双面跨骑式零件避让型壶口 | |
CN201312445Y (zh) | 圆柱独立型壶口 | |
CN201312433Y (zh) | L型上流带挡边型壶口 | |
CN201312414Y (zh) | 插入式壶口 | |
CN201312425Y (zh) | L型上流侧流壶口 | |
CN101415298A (zh) | 一种溢锡口外开凸状型壶口 | |
CN101179908A (zh) | 一种溢锡口内开l型出锡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