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6917Y -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6917Y
CN201106917Y CNU2007200751059U CN200720075105U CN201106917Y CN 201106917 Y CN201106917 Y CN 201106917Y CN U2007200751059 U CNU2007200751059 U CN U2007200751059U CN 200720075105 U CN200720075105 U CN 200720075105U CN 201106917 Y CN201106917 Y CN 2011069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e water
air
conditioning
vane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51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城剑
范永斌
古仁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Speci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Speci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Speci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Speci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751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69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69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69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系地铁车厢用空调机组部件的一种改良装置,特别是用于控制空调机组进风门和回风门传动的改良装置。一种地铁车厢用空调风门的传动装置,在空调风门的固定框架上,上下中心对称平行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连动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位于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的旋转中心位置。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在两轴的端部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本技术方案由现有技术的一块整块板改为上下两块叶片,面积、重量减小,转动惯量变小运转平衡。啮合传动方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紧凑,故障少,制造成本低,拆装维修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顶置式房车空调对凝结水再利用的一种装置,特别是将顶置式房车空调对凝结水对冷凝器再降温的一种装置。
(二)背景技术
房车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为,空调为整体式,安装于房车的顶板之上或半嵌入式,由于为整体结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严格的隔热结构进行分隔。工作时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流经压缩机,由压缩机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再经过干燥过滤器除湿与过滤,然后流向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制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通过空调蒸发风机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液态制冷剂流经蒸发器后再次变成低压气体,又重新被吸入压缩机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工作。
蒸发器在降低车厢温度时,蒸发器的外表面由于环境中的空气冷热变化会凝结出许多低温的凝结水,以往是将此凝结水直接排向路面、排向大气,如此这般,对凝结水这种低温资源是一种浪费,同时随意排向车外,对环境也是一种不太负责的行为。
冷凝器的整体结构呈一矩形立方体,U型换热管由U型弯头连接成S状,由上往下水平盘旋,穿套在由众多垂直排列的金属翅片组成的翅片组中。
翅片由金属材料制成,呈矩形状,在翅片上按规律冲圆孔,圆孔的直径与换热管外径相同,且金属翅片的圆孔周边在冲压过程中会形成凸起的翻边,增大装配后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有利换热。
冷凝器制作时,直管换热管分别水平插入翅片相互叠起的翅片组的圆孔内成一矩形立方体,再由多个半圆管形的换热管接头在冷凝器的两侧,将水平插入的换热管首尾相接形成一整条或数条通道,一端为入口,一端为出口的换热管。
换热管在工作状态会发热,通过翅片散热,因此翅片也会发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是将在蒸发器上的凝结水集中在蒸发器积水盘内,由凝结水输送水泵增压,通过凝结水输送水管,由小口径的喷头喷向冷凝器的翅片表面进行降温。
现有技术的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获得一定的降温冷却效果,但是实践证明,空气循环过程中会把杂质带进空调内,这些杂质有的会附着在翅片中,有的直接沉积在水盘中,更有直接附着在喷头上,这样将会导致凝结水输送水管的小口径喷头被堵塞,发生故障,导致该冷凝水处理方案失效。而且采用喷头对较大面积的冷凝器的侧壁翅片进行降温,喷洒面积也较难达到周到均匀。另外虽然回收了冷量,但是维护很困难,分配管很容易脏堵,雾状水也很容易被冷凝风机直接带走。
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喷雾降温方式进行改变,达到更方便、可靠,不致产生喷头堵塞问题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提供一种不进行开放式的喷雾冷却降温方式,由较封闭的方式进行凝结水的再利用冷却冷凝器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此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包括由换热管穿入翅片组构成的冷凝器和输送蒸发器凝结水的凝结水输送管,其特征在于:
凝结水输送管与位于翅片组上部圆孔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该圆孔封堵,形成凝结水渗透流道。
采用本技术方案,将位于冷凝器上部的翅片一只圆孔中不插入换热管,形成一条凝结水渗透流道,凝结水渗透流道的一侧与凝结水输送管相连,凝结水渗透流道的另一侧封堵。
从蒸发器积水盘内,由凝结水输提升泵增压送来的凝结水,灌入凝结水渗透流道,凝结水将沿着该管路,在相互间隔的翅片间隙中由上往下渗透,可以均匀地渗透和淋湿冷凝器整体的翅片以及翅片圆孔中的换热管,实现对冷凝器的冷却,凝结水不断地注入凝结水渗透流道,并不断地由流道向下对整个冷凝器渗透降温冷却。
进一步的是,凝结水输送管与最上一排翅片组圆孔形成的凝结水渗透流道相连。凝结水渗透流道位于冷凝器最上排可以相对最全面地向整个翅片组进行渗透冷却。
进一步的是,翅片间隔距离为0.05mm到0.15mm之间。翅片间距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过大或过小将明显影响渗透效果,经过计算和试验,上述范围能取得较好的渗透性。
进一步的是,凝结水输送管与翅片组上圆孔的连接方式为,凝结水输送管的硬质圆管插入翅片组上圆孔形成的凝结水渗透流道。如此方式,两者的连接既方便又可靠。
进一步的是,所述凝结水输送管(3)的数量至少为一。根据凝结水量的多少,提供泵功率、开启的时间,有些场合采用数只凝结水输送管(3)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改变了现有技术开放式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方式,不再会产生凝结水由增压泵输出时喷头遭脏堵的问题,蒸发器凝结水被注入凝结水渗透流道,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均匀、连续地对整个翅片组进行渗透降温冷却,起到了很好的冷凝器冷却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房车空调器的冷凝器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冷凝器翅片的主视图;
图5是冷凝器翅片的侧视图;
图6是若干冷凝器翅片垂直排列的主视图。
图中,1.翅片,2.换热管,3.凝结水输送管,4.凝结水渗透流道,
L:为本实用新型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翅片与翅片之间的距离。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一根换热管2呈S状由上往下水平盘旋,穿套在由众多垂直排列的金属翅片1组成的翅片组中构成冷凝器。翅片1由铝材制成,呈矩形状,在翅片1上开设多数圆孔,圆孔的直径与换热管2外径相同,翅片1在圆孔周边有一圈拉伸凸起的翻边。
凝结水输送管3与位于翅片组最上一排圆孔的右侧相连接,左侧该左封堵该圆孔,形成一条凝结水渗透流道4。
从蒸发器积水盘内,由凝结水输送水泵增压送来的凝结水,灌入凝结水渗透流道4,凝结水沿着该流道在相互间隔的翅片1间隙中由上往下渗透,可以均匀地渗透和淋湿冷凝器整体的翅片1以及翅片圆孔中的换热管2,实现对冷凝器的冷却,凝结水不断地注入凝结水渗透流道3,并不断地由流道向下对整个冷凝器渗透降温冷却。为了达到较好的渗透效果,翅片间隔距离选择为0.1mm,保证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过有一定量的渗漏。凝结水输送管的硬质圆管取材铜管,插入翅片组上圆孔形成的凝结水渗透流道4,插入深度约50mm,铜管的规格与冷凝器换热管规格相同,翅片1外保留一定铜管的长度,用来接来自水泵的塑料水管,铜管与塑料管之间采用金属卡箍卡接。
硬质圆管的外端再连接输送蒸发器凝结水的软管。宽大的翅片组构成的冷凝器主体,换热管2呈S状由上往下水平盘旋,减少其中一支水平穿插的换热管几乎不影响换热管的散热。
冷凝水喷射流道:该冷凝器在加工中需要特别定制,冷凝水流经的流道要在插铜管时留出,翅片翻边后与旁边翅片的距离要控制在0.05mm到0.15mm之间,保证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过,而且保留一定量的渗漏。进水侧需插入约50mm的铜管,铜管的规格与冷凝器换热管2规格相同,翅片1外保留一定铜管的长度,用来接来自提升水泵的塑料水管,硬管与塑料管之间采用金属卡箍卡接。提升水泵的控制:通过长期的试验,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累计时间到一定值后,蒸发器积水盘中水的积累量会有一个固定的区间值,选取一个恰当的时间间隔,然后开启水泵,将凝结水送入冷凝器进行换热,计算了水量和流速后得出一个水泵的运行时间,在开启后水泵运行固定的时间再停止运行,再进行一个制冷运行周期后水泵开启,如此循环运行,以达到最优的运行循环控制,也大大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整个过程采用微电脑控制,而且水泵有一定时间的抗空转能力,在水量不足或为零时,也可以正常运转,保证水泵不出现故障。如果水泵出现故障,水盘的水位不断升高,水盘配有紧急排水孔排出。
采用本技术方案,蒸发器凝结水被注入凝结水渗透流道4,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均匀、连续地由凝结水渗透流道4对整个翅片组进行渗透降温冷却,起到了很好地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包括由换热管(2)穿入翅片组构成的冷凝器和输送蒸发器凝结水的凝结水输送管(3),其特征在于:
凝结水输送管(3)与位于翅片组上部圆孔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该圆孔封堵,形成凝结水渗透流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输送管(3)与最上一排翅片组圆孔形成的凝结水渗透流道(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间隔距离为0.05mm到0.1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输送管(3)与翅片组上圆孔的连接方式为,凝结水输送管(3)的硬质圆管插入翅片组上圆孔形成的凝结水渗透流道(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输送管(3)的数量至少为一。
CNU2007200751059U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69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51059U CN201106917Y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51059U CN201106917Y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6917Y true CN201106917Y (zh) 2008-08-27

Family

ID=3995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510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6917Y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691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56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翅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7421016A (zh) * 2017-08-21 2017-12-01 周翔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0948945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韦氏(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符合净化标准及理念的平翅片换热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56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翅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7421016A (zh) * 2017-08-21 2017-12-01 周翔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09489452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韦氏(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符合净化标准及理念的平翅片换热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9203U (zh) 蒸冷式调温除湿机组
CN201104060Y (zh) 一种间接蒸发式冷却/冷凝装置
CN101165414A (zh) 水冷式空调器
CN202133043U (zh) 一种水冷却家用空调室外机组
CN104456786B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机组
CN201096396Y (zh) 具有冷凝水利用装置的节能空调
CN201448953U (zh) 风冷式中小型中央空调冷热水机组
CN101672500B (zh) 新型空气源热泵空调
CN101672499A (zh) 新型空气源热泵空调
CN106679015A (zh) 一种空气换热蓄冷空调系统
CN201599881U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
CN201106917Y (zh) 一种利用空调凝结水冷却冷凝器的装置
KR20140078351A (ko) 히트펌프가 구비된 가열탑
CN202171370U (zh) 一种带填料的盘管蒸发式冷凝器
CN201277817Y (zh) 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
CN201434544Y (zh) 工程车辆空调装置的立式蒸发器总成
CN103423815A (zh) 一种溶液辅助储能型家用空调器
CN202133042U (zh) 一种改进室外机换热器的水冷却家用空调
CN101354205A (zh) 带预冷器的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
CN101788217A (zh) 空调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结构
CN201285231Y (zh) 板式蒸发冷却器
CN203053096U (zh) 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
CN102042728B (zh) 一种流态冰的制取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87498B (zh) 一种过冷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2524163Y (zh) 逆流盘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