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4361Y -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4361Y
CN201104361Y CNU2006200680631U CN200620068063U CN201104361Y CN 201104361 Y CN201104361 Y CN 201104361Y CN U2006200680631 U CNU2006200680631 U CN U2006200680631U CN 200620068063 U CN200620068063 U CN 200620068063U CN 201104361 Y CN201104361 Y CN 2011043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ubsystem
total monitoring
main frame
tin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680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露新
陈辉
周流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eling Electron Technical Limited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唐露新
陈辉
周流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唐露新, 陈辉, 周流芳 filed Critical 唐露新
Priority to CNU2006200680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43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43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43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包括有总监控装置(1)及与之连接的若干子系统监控装置(2),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分别与其管辖的若干子系统分机装置(2A)连接。上述总监控装置(1)与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中继器(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设有总监控装置、子系统主机装置、子系统分机装置、中继器四个模块的结构,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替换,模块之间采用485总线进行呼叫,并可以根据传输距离要求采用多个直流电源,最多可以连接256台对讲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识别对讲机地址、可智能检测故障、可实现来电回拨及重拨、多方通话及群呼功能,且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线路简单、功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属于电梯对讲系统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对讲系统,其存在的缺点是检测故障麻烦、不能来电回拨及重拨、没有多方通话及群呼的功能,且操作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线路复杂、功耗高,难于满足诸多用户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智能检测故障、可实现来电回拨及重拨、多方通话及群呼功能,且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线路简单、功耗低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总监控装置(1)及与之连接的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分别与其管辖的若干分机装置(3)连接。
上述总监控装置(1)与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中继器(5)。
上述分机装置包括若干装在电梯厢顶、坑底的手提分机装置(3)及若干装在轿厢的无手提分机装置(4)。
上述总监控装置(1)装在管理室内,子系统主机主机装置(2)装在机房内。
上述总监控装置(1)包括有总监控控制模块(11)、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其中总监控控制模块(11)的接口分别与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且总监控控制模块(11)通过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与各子系统监控装置(2)连接,各子系统监控装置(2)与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
上述子系统监控装置(2)包括有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主机地址编码模块(23)、子系统主机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其中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分别与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地址编码模块(23)、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连接,且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通过子系统主机的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与总监控装置(1)连接,子系统主机的呼叫模块(27)与其管辖的若干分机装置(3)连接,若干分机装置(3)及总监控装置(1)与子系统主机的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连接。
上述分机装置(3)包括有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及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
上述无手提分机装置(4)包括有通话话筒模块(41)、喇叭输出模块(42),其中通话话筒模块(41)通过喇叭输出模块(4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及与子系统内其他分机连接。上述无手提分机装置(4)包括有通话话筒模块(41)、喇叭输出模块(42),其中通话话筒模块(41)通过喇叭输出模块(4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及与子系统内其他分机连接。
上述中继器(5)包括有逻辑控制模块(51)、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其中逻辑控制模块(51)分别与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且第一接收及发送模块(53)与总监控装置(1)或者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或者总监控装置(1)连接;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与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设有总监控装置、子系统主机装置、子系统分机装置、中继器四个模块的结构,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替换,模块之间采用485总线进行呼叫,并可以根据传输距离要求采用多个直流电源,最多可以连接256台对讲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识别对讲机地址、可智能检测故障、可实现来电回拨及重拨、多方通话及群呼功能,且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线路简单、功耗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系统采用双IP技术,具有地址注册功能,使用者无需对系统进行拆卸设置;
2)系统具有智能检测功能,自动检测系统各部分的通讯故障,并给予汇报;
3)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个大系统,各子系统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若有某子系统出现故障不影响其它部分的工作;
4)系统采用国际标准485总线技术及多重抗干扰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5)系统具有永不占线、多方通话及群呼功能,符合电梯通讯中的实际需要;
6)系统配有中继模块,通讯距离及通讯终端(需升级软件)可无限增加;
7)系统中的所有呼叫采用一键完成,操作简单;
8)系统具有来电回拨及重拨功能,方便、时尚;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对讲系统,可用于楼宇电梯和其他有线对讲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总监控装置(1)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主机装置(2)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手提分机装置(3)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无手提分机装置(4)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中继器(5)的原理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总监控装置(1)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主机装置(2)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手提分机装置(3)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子系统无手提分机装置(4)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继器(5)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总监控装置1及与之连接的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分别与其管辖的若干子系统分机装置3连接。
上述总监控装置1与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中继器5。
上述子系统分机装置包括若干装在电梯厢顶、坑底的手提分机装置3及若干装在轿厢的无手提分机装置4。
本实用新型总监控装置1装在管理室内,子系统主机装置2装在机房内。
本实用新型总监控装置1包括有总监控控制模块11、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其中总监控控制模块11的接口分别与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且总监控控制模块11通过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与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与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总监控装置1装在管理室内,其可呼叫任何一台子系统中的主机、分机;具有群呼功能;具有来电回拨功能(按群呼键);30秒被叫振铃;来电显示、主叫显示;按键的设置可根据用户需要,除最后一个键外,每一个键呼叫一个子系统。如一总监控装置有九个按键,那么它便可控八个子系统(第九号键是群呼键功能),一号键呼叫一号梯子系统,二号键呼叫二号梯子系统,三号键呼叫三号梯子系统,四号键呼叫四号梯子系统,五号键呼叫五号梯子系统,六号键呼叫六号梯子系统,七号键呼叫七号梯子系统,八号键呼叫八号梯子系统。
本实施例中,总监控装置(1)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78L05是电源芯片,它为系统中的一切数字部分电路、包括单片机80S52、24LC08、CD74HC238、MAX487等提供5V的工作电压;单片机80S52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枢纽,主要完成信号的发送、接收及校验,数据的存储与交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及各部分的控制;24LC08是串行数据存储芯片,它完成对系统机房主机的物理地址存储;CD74HC238及MAX487完成数据的发送及接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运算放大器TDA2822M完成语音的双工通话电路;
其在工作时,在注册状态:当监控总机进入注册状态时,等待注册子系统机房主机发过来的信号通过MAX487的A、B端进入监控总机后,在80S52中完成信号识别及校验,并进其写入到24LC08相应的地址中去,并完成IP地址的给定;在通讯状态:当监控总机呼叫某一子系统时,80S52据根呼叫的IP地址在24LC08中查找到相应的物理地址,然后通过MAX487发送出去;当某一子系统呼叫监控总机时,信号通过MAX487的A、B端进入监控总机后,在80S52中完成信号识别及校验,据根呼叫的物理地址在24LC08中查找到相应的IP地址,然后开放振铃及LED显示,并等待提机,发送提机码,开放双工通话电路;在智能检测状态:当监控总机进行智能检测时,由80S52通过MAX487发送检测编码,等待并接收各子系统的回馈信号,并在I2C中查找相应的数据,然后报告存在故障子系统;
本实用新型子系统主机装置2包括有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主机存贮模块23、子系统主机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其中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分别与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主机存贮模块23、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连接,且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通过子系统主机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与总监控装置1连接,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与其管辖的若干分机监控装置3连接,若干分机监控装置3及总监控装置1与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连接。上述分机装置3包括有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及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子系统主机装置2装在机房内,其可呼叫监控总机和其管辖内的各分机;2秒被叫振铃;有一个按键,一号键呼叫本子系统内的其余各台机及监控总机;手提分机装在厢顶、坑底等,可拨打监控总机、同一子系统主机及同一子系统内的任分机;2秒被叫振铃;有一个按键,一号键呼叫本子系统内的其余各台机及监控总机。无手提分机装在轿厢,其一个按键完成拨打监控总机、同一子系统内的任一主、分机;被叫直接接通。
本实施例中,子系统主机装置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9所示,包括数字电路包括单片机89S52、CD74HC238、MAX487和运算放大器TDA2822M等;单片机89S52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枢纽,主要完成信号的发送、接收及校验,数据的存储与交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及各部分的控制;CD74HC238及MAX487完成数据的发送及接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运算放大器TDA2822M完成语音的双工通话电路;光耦TLP521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接口;继电器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接口;其工作在注册状态时:当监控总机进入注册状态时,机房主机从P1口获取本地地址后通过MAX487的A、B端送到监控总机;工作在通讯状态时:当本机呼叫监控总机时,89S52从P1口获取本地的物理地址,然后通过MAX487发送出去;当监控总机呼叫本机时,信号通过MAX487的A、B端进入89S52后,在89S52中完成信号识别及校验,据根收到物理地址与本机地址比较,如果一致,则开放振铃及LED显示,并等待提机,发送提机码,并开放双工通话电路;工作在智能检测状态时:当监控总机进行智能检测时,由89S52收到监控总机发送检测编码,然后按照相应的时间间隔,发送本地地址给监控总机。
本实施例中,分机装置(3)中的手提分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0所示,手提分机电路中仅有双工通话、振铃电路及一个按键的呼叫电路。TDA2822M完成双工通话的放大作用,PS按键按下时,使子系统内的机房主机或其它分机的振铃电路形成回路。
当总线超过一定距离或连接子机数量时,需加中继器5,例如在某种情况下,当总线超过1000米或总线上的子机总数超过30台时。上述中继器5包括有逻辑控制模块51、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其中逻辑控制模块51分别与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且第一接收及发送模块53与总监控装置1或者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或者总监控装置1连接;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与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
本实用新型无手提分机装置4的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有通话话筒模块41、喇叭输出模块42,其中通话话筒模块41通过喇叭输出模块4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及与子系统内其他分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无手提分机装置4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电路由TDA2822M组成音频放大电路。音频信号经R、L线进入后,通过变压器耦合,再送到TDA2822M放大;只要包括机房主机、手分机等其它机子提机,无手分机便自动接通;无手分机仅有一个按键,一键呼叫整个子系统及监控主机。
本实施例中,中继器5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78L05是电源芯片,它为系统中的数字部分电路包括SN74AC14D、74123、MAX487等提供5V的工作电压;74123与SN74AC14D构成逻辑控制电路,可以根据信号状态的需要控制MAX487的接收或者发送。

Claims (9)

1.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总监控装置(1)及与之连接的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分别与其管辖的若干子系统分机装置(2A)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总监控装置(1)与若干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中继器(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子系统分机装置(2A)包括若干装在电梯厢顶、坑底的手提分机装置(3)及若干装在轿厢的无手提分机装置(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总监控装置(1)装在管理室内,子系统主机装置(2)装在机房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总监控装置(1)包括有总监控控制模块(11)、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其中总监控控制模块(11)的接口分别与总监控智能检测模块(12)、总监控存贮模块(13)、总监控键盘及显示模块(15)、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且总监控控制模块(11)通过总监控数字通信接口模块(14)与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各子系统主机装置(2)与总监控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16)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子系统主机装置(2)包括有子系统主机装置控制模块(21)、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主机地址编码模块(23)、子系统主机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其中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分别与子系统主机智能检测模块(22)、子系统主机地址编码模块(23)、子系统主机键盘及显示模块(25)、子系统主机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连接,且子系统主机控制模块(21)通过子系统主机数字通信接口模块(24)与总监控装置(1)连接,子系统主机呼叫模块(27)与其管辖的若干子系统分机装置(2A)连接,若干子系统分机装置(2A)及总监控装置(1)与子系统主机的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26)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提分机装置(3)包括有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分机键盘呼叫及显示模块(31)及语音通话及铃声模块(3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手提分机装置(4)包括有通话话筒模块(41)、喇叭输出模块(42),其中通话话筒模块(41)通过喇叭输出模块(42)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及与子系统内其他分机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器(5)包括有逻辑控制模块(51)、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其中逻辑控制模块(51)分别与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且第一接收及发送模块(53)与总监控装置(1)或者子系统主机装置(2)连接,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与子系统主机装置(2)或者总监控装置(1)连接;第一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2)与第二放大与接收发送模块(53)连接。
CNU2006200680631U 2006-11-17 2006-11-17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43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680631U CN201104361Y (zh) 2006-11-17 2006-11-17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680631U CN201104361Y (zh) 2006-11-17 2006-11-17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4361Y true CN201104361Y (zh) 2008-08-20

Family

ID=3995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6806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4361Y (zh) 2006-11-17 2006-11-17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436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9100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北京科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
WO2017161888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应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9100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北京科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
WO2017161888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应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9133A (zh) 一种新型的数字会议系统
CN201104361Y (zh) 一种智能型电梯对讲系统
CN204859455U (zh) 矿用井下扩音对讲电话与调度电话互通装置
CN104052885B (zh) 一种声力交换通信系统
CN201150088Y (zh) 电梯困人自动呼救系统
CN101453336A (zh) 一种降低数字用户线功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6865671U (zh) 一种程控电话网与电台语音的互联设备
CN202696827U (zh) 一种无线控制手咪
CN206077691U (zh) 一种基于ip电话的集群台和调度系统
CN205812037U (zh) 一种无主机广播对讲系统
CN202798901U (zh) 消防电话总机、分机及系统
CN201207681Y (zh) 新型室内对讲分机
CN209313952U (zh) 一种楼宇对讲通信系统
CN201349300Y (zh) 一种楼宇对讲室内机控制系统
CN201467235U (zh) 工业用数字对讲终端
CN206524845U (zh) 一种新型的数字会议系统
CN201266992Y (zh) 四线制楼宇可视对讲分机
CN102457621B (zh) 单板式指令放大板
CN108322238B (zh) 集成式电梯机房通话模组及其电梯通话装置、通信系统
CN209170585U (zh) 一种基于4g模块话音的电梯维保多方对讲系统
CN221058351U (zh) Wdtc-i型调度操作台
CN215722332U (zh) 一种总线制五方对讲系统
CN201369722Y (zh) 电梯对讲机
CN202737983U (zh) 用于ups/eps电源的远程电话网络语音监控系统
CN207910944U (zh) 一种对讲语音转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UHAI DELING ELECTRON TECHN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NG LUXIN

Effective date: 20101209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HUI ZHOU LIUFA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0643 ROOM 1303, TOWER B, UNIVERSITY TEACHER'S VILLAG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9000 2/F, BUILDING 6, XIANGZHOU INDUSTRIAL ZONE, NO.2372, MEIHUA WEST ROAD,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09

Address after: 519000, Xiangzhou Industrial Zone, No. 2372, Hua Hua Road, Guangdong, 6, 2, Zhuhai

Patentee after: Zhuhai Deling Electron Technical Limited Company

Address before: 510643, B, building 1303, Faculty of teacher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Chen Hui

Patentee before: Tang Luxin

Co-patentee before: Zhou Liufa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