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7762Y - 动力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7762Y
CN201087762Y CNU2007201765684U CN200720176568U CN201087762Y CN 201087762 Y CN201087762 Y CN 201087762Y CN U2007201765684 U CNU2007201765684 U CN U2007201765684U CN 200720176568 U CN200720176568 U CN 200720176568U CN 201087762 Y CN201087762 Y CN 20108776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power
spe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65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贤
叶启南
林彦杉
庄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765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776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776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776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档位变速机构、一压板离合器、一离心离合器、一变速轴、及一动力驱动器。其中,变速轴枢设有一换档杆、及一离合器杆,且离合器杆与压板离合器枢接,换档杆则与档位变速机构枢接,而动力驱动器与变速轴枢接。藉此,驾驶者仅需控制动力驱动器,即可操控变速轴旋转,再藉由变速轴的旋转而操控枢设于变速轴上的离合器杆、及换档杆,而可直接控制压板离合器不耦合至第一轴、及驱动档位变速机构换档,故驾驶者无需手脚相互配合的繁琐操作动作,仅需简单的单手操作即可完成换档的动作。

Description

动力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动力变速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打档机车的动力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机车而言,依照其动力传动机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皮带无段变速传动,另一为档位变速传动,前者即为俗称的自排车,后者则为俗称的打档车。
关于上述两种传动机构的机车车种,其因使用的传动方式不同而各有其优缺点,例如,皮带无段变速传动的方式在速度变换过程中较为平顺,操作简单无需特殊的换档机构,故适合于一般平面道路行驶。反之,档位变速传动的方式则需以换档机构做为离合器的切合动作,但相对其可依路况需求做不同档位变换,使车辆达到低、中、高速皆佳的性能表现为其优势。
上述习用档位变速传动方式的机车,其档位变速装置包括有压板离合器、离合器线、变速轴、换档踏板等构件,故档位变速系统的操作需驾驶者使用手脚相互配合,譬如需手拉离合器线去控制压板离合器、手控油门降低引擎转速、及脚踩换档踏板去控制变速轴等机构,方能完成档位变速的动作,达到档位变速的功能。若遇到塞车时,将会使得驾驶者控制压板离合器、油门、煞车、及变换变速轴等动作频繁,不仅消耗驾驶者的体力,也影响心情,恐导致驾驶者无法专心,易造成车祸,故习用打档车的档位变速传动操作方式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需简单的单手操作即可完成换档动作的动力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详述的技术特征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档位变速机构、一压板离合器、一离心离合器、一变速轴、及一动力驱动器;其中,档位变速机构包括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且第一轴组设有多个第一齿轮,而第二轴也组设有多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并选择性啮合于第一齿轮以形成不同的齿数比,进而形成不同的档位。
此外,上述压板离合器同轴组设于第一轴的一端,且压板离合器选择式耦合至第一轴。至于离心离合器耦合至一引擎的一曲柄轴上,以获得旋转动力,且离心离合器并选择式耦合至压板离合器,俾将其旋转动力选择式传输至第二轴。
另外,上述变速轴包括有一换档杆、及一离合器杆。离合器杆与压板离合器相互枢接,用以控制压板离合器选择式耦合至第一轴。而换档杆则与档位变速机构相互枢接,用以控制档位变速机构换档。又,动力驱动器与变速轴相互枢接,用以驱动变速轴旋转,进而控制压板离合器、及控制档位变速机构换档。
再者,上述动力驱动器可为一马达、一气压缸、一油压缸、或其它等效的驱动动力源。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更包括一开关,用以控制动力驱动器作动,进而控制变速轴正转、或逆转。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更包括一感知器,其组设于变速轴的一端,用以侦测变速轴的旋转相位,进而得知档位变速机构的变速状态。
又,上述动力驱动器与变速轴之间可更组设一减速齿轮组、或连接机构、或其它等效机构,以将动力驱动器的输出扭力放大,再去驱动变速轴旋转。
再者,上述第二轴可更套设一驱动轮,其用以将旋转动力传送至一车辆的后轮,其传送方式可藉由套设于驱动轮与后轮转轴上的链条来传送引擎的旋转动力。
此外,上述压板离合器则包括有一离合器片、一离合器摩擦片、及一凸轮板。其中,离合器片选择式耦合离合器摩擦片,且凸轮板与变速轴的离合器杆相互枢接连动。
另外,上述离心离合器则包括有多个离合器蹄片、及一离合器壳体。其中,离合器蹄片选择式耦合离合器壳体。而离合器壳体并耦合一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离合器壳体连动。又,压板离合器并耦合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并啮合于驱动齿轮,两者一起旋转。藉此,曲柄轴的旋转动力即可经由离心离合器、驱动齿轮、及传动齿轮而传递至压板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驾驶者仅需单手操控动力驱动器,即可控制变速轴旋转,再藉由变速轴的旋转而操控枢设于变速轴上的离合器杆、及换档杆,而可直接控制压板离合器不耦合至第一轴、及驱动档位变速机构换档,故驾驶者无需手脚相互配合的繁琐操作动作,仅需简单的操控即可轻易完成引擎的换档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A切面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切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怠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运转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引擎                 2     曲柄轴
3    离心离合器           4     驱动齿轮
5    传动齿轮             6     压板离合器
7    第一轴               8     第二轴
10   动力驱动器           11    感知器
13   开关                 14    离合器杆
15   减速齿轮组           16    变速轴
17   换档杆               18    变速筒
19   驱动轮               21    后轮
31   离合器蹄片           32    离合器壳体
61   离合器片             62    离合器摩擦片
63   凸轮板               71,72,73,74  第一齿轮
81,82,83,84第二齿轮    151   作动齿轮
181  变速筒定位板         182   右拨杆
183  左拨杆               300   动力变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揭示有一机车引擎1、及一动力变速装置300。而图2是所示图1的A-A切面剖视图,图3是所示图1的B-B切面剖视图。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档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有一档位变速机构、一压板离合器6、一离心离合器3、一变速轴16、一动力驱动器10、一开关13、以及一感知器11。
如图3所示,上述档位变速机构包括有一第一轴7、一第二轴8、及一变速筒18。且第一轴7上组设有多个第一齿轮71,72,73,74,第二轴8上也组设有多个第二齿轮81,82,83,84,第二齿轮81,82,83,84并选择性啮合于第一齿轮71,72,73,74,以形成不同的齿数比,亦即形成不同的档位,且第二轴8上并套设有一驱动轮19。至于变速筒18则包括有一变速筒定位板181、一右拨杆182、及一左拨杆183,关于驱动轮19的作用、及档位变速机构的换档动作将在下文说明。
如图3所示,上述变速轴16上套设有一换档杆17、及一离合器杆14。其中,离合器杆1 4与压板离合器6枢接,用以控制压板离合器6选择式耦合至第一轴7。而换档杆17则与档位变速机构的变速筒定位板181相互枢接,用以控制该档位变速机构进行换档。
此外,上述感知器11轴向枢设于变速轴16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感知器11是一相位量测器,用以侦测变速轴16的旋转相位,进而可得知档位变速机构所处的变速状态。
如图3所示,上述动力驱动器10与变速轴16相互枢接,动力驱动器10用以驱动变速轴16旋转。且动力驱动器10与变速轴16之间设有一减速齿轮组15,减速齿轮组15的一端具有一变速轴驱动齿轮151。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驱动器10为一电动马达,而减速齿轮组15用以将动力驱动器10所输出的转速降低至一具较大扭力的低转速,再藉由变速轴驱动齿轮151去驱动变速轴16正转、或逆转,以进行换档的动作。
此外,上述压板离合器6同轴组设于第一轴7的一端,且压板离合器6选择式耦合至第一轴7。压板离合器6包括有一离合器片61、一离合器摩擦片62、及一凸轮板63。其中,离合器片61可选择式压合至离合器摩擦片62上,而凸轮板63则用以推顶离合器片61,使其与离合器摩擦片62分离,且凸轮板63与变速轴16的离合器杆14枢接连动。在本实施例中,压板离合器6的离合器片61并耦合一传动齿轮5,传动齿轮5与压板离合器6连动,传动齿轮5的用途将在下文说明。
如图2所示,上述离心离合器3包括有多个离合器蹄片31、及一离合器壳体32。其中,离合器蹄片31藉由离心力而压合至离合器壳体32,且离合器蹄片31耦合一引擎1的一曲柄轴2上。又离合器壳体32并耦合一驱动齿轮4,驱动齿轮4与离合器壳体32连动。因此,曲柄轴2的旋转动力可藉由离心离合器3传送至驱动齿轮4。
另外,上述压板离合器6的离合器片61所耦合的传动齿轮5并与驱动齿轮4相互啮合连动,两者一起旋转,故曲柄轴2的旋转动力可藉由驱动齿轮4、及传动齿轮5传输至第一轴7。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怠速示意图,利用上述结构,当引擎1于开始启动后,此时曲柄轴2处于较低转速的状态,离心离合器3的离合器蹄片31、及离合器壳体32处于分开的状态。因此,引擎1的动力经过曲柄轴2的传递,最后至离心离合器3的位置,动力传递即终止。
请再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运转示意图,当曲柄轴2的转速逐渐增加之后,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使离心离合器3的离合器蹄片31、及离合器壳体32压合接触一起旋转,此时曲柄轴2的动力即可经由离心离合器3、驱动齿轮4、及传动齿轮5而传递至压板离合器6,再经由第一轴7、及第二轴8而传递至驱动轮19,驱动轮19再将旋转动力传送至一车辆的后轮21,其传动方式可藉由一套设于驱动轮19与后轮21轮轴上的链条(图未示)来将动力输出传递至车辆的后轮21,如此即可使车辆产生前进的动力。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档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3。当车辆更换档位时,此时驾驶者仅需按压控制动力驱动器10的开关13,即可控制动力驱动器10去驱动变速轴16旋转,并进而带动换档杆17、及离合器杆14作动。其中,离合器杆14先操控凸轮板63推顶离合器片61,使其与离合器摩擦片62脱离。接着换档杆17操控变速筒定位板181,进而推动左拨杆183、或右拨杆182,拨动第一轴7上的第一齿轮71,72,73,74其中之一、或是第二轴8上第二齿轮81,82,83,84的其中之一,使其产生轴向移动并嵌合于相邻的第一齿轮71,72,73,74或第二齿轮81,82,83,84,如此即可达成换档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换档后可使旋转动力藉由第二轴8上的第二齿轮81啮合于第一轴7上的第一齿轮71,再经由驱动轮19而传递至车辆的后轮21。
由上述可知,换档动作是先以凸轮板63推顶离合器片61脱离离合器摩擦片62,因而暂时终止动力的传递,于此同时进行换档动作,之后再放松凸轮板63,促使离合器片61再次压合于离合器摩擦片62上而传递动力。
藉此,本实用新型仅需驾驶者单手按压开关13,即可控制动力驱动器10去驱动变速轴16旋转,进而操控枢设于变速轴16上的离合器杆14、及换档杆17,而进行换档动作。故驾驶者无需手脚相互配合的繁琐操作动作,仅需简单的操控即可轻易完成引擎1的换档动作。

Claims (11)

1.一种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档位变速机构,包括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且该第一轴包括有多个第一齿轮,该第二轴包括有多个第二齿轮,其并选择性啮合于该等第一齿轮以形成不同的齿数比;
一压板离合器,同轴组设于该第一轴的一端,且该压板离合器选择式耦合至该第一轴;
一离心离合器,耦合至一引擎的一曲柄轴上,以获得旋转动力,且该离心离合器选择式耦合至该压板离合器,并将其旋转动力选择式传输至该第二轴;
一变速轴,包括有一换档杆、及一离合器杆,该离合器杆与该压板离合器枢接,用以控制该压板离合器选择性耦合至该第一轴,该换档杆与该档位变速机构枢接,用以控制该档位变速机构换档;以及
一动力驱动器,与该变速轴枢接,用以驱动该变速轴旋转、进而控制该档位变速机构换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驱动器为一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开关,用以控制该动力驱动器作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感知器,用以侦测该变速轴的旋转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驱动器与该变速轴之间更组设有一减速齿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驱动器与该变速轴之间更组设有一连接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套设一驱动轮,用以将旋转动力传送至一车辆的后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板离合器包括有一离合器片、一离合器摩擦片、及一凸轮板,该离合器片选择式耦合至该离合器摩擦片,该凸轮板与该变速轴的该离合器杆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离合器包括有多个离合器蹄片、及一离合器壳体,该等离合器蹄片选择性耦合至该离合器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壳体并耦合一驱动齿轮,其与该离合器壳体连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板离合器并耦合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并啮合于该驱动齿轮。
CNU2007201765684U 2007-09-29 2007-09-29 动力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776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5684U CN201087762Y (zh) 2007-09-29 2007-09-29 动力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5684U CN201087762Y (zh) 2007-09-29 2007-09-29 动力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7762Y true CN201087762Y (zh) 2008-07-16

Family

ID=3963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656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7762Y (zh) 2007-09-29 2007-09-29 动力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776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8250A (zh) * 2010-05-10 2010-10-13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弯梁摩托车用无级变速发动机
CN103486205A (zh) * 2013-09-19 2014-01-01 封新初 一种新颖农机动力变速箱总成
CN112128320A (zh) * 2020-07-30 2020-12-25 艾其宽 一种变速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8250A (zh) * 2010-05-10 2010-10-13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弯梁摩托车用无级变速发动机
CN103486205A (zh) * 2013-09-19 2014-01-01 封新初 一种新颖农机动力变速箱总成
CN112128320A (zh) * 2020-07-30 2020-12-25 艾其宽 一种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9446Y (zh) 动力变速控制装置
CN101761612A (zh) 汽动车用双离合器式变速器
CN101936388B (zh) 采用双轴线链条的dct变速器
CN101713459A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3363065A (zh) 自动化手动变速器
CN101949430A (zh) 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布置结构
CN203770620U (zh) 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驻车制动器凸轮总成
CN102128236B (zh) 采用双轴线链条的dct变速器
KR101452596B1 (ko) 토크 어시스트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화 수동 변속기
CN110748615A (zh) 一种两挡变速器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
CN201087762Y (zh) 动力变速装置
CN101793315B (zh) 机械和液压组合式动力传动机构
CN104246291B (zh) 自动化手动变速器
CN201535346U (zh) 动力变速装置
CN201326728Y (zh) 动力变速控制装置
CN201539541U (zh) 动力变速装置
JP6561758B2 (ja) 自動変速装置
CN201902543U (zh) 模块化换档驱动装置
CN202048147U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结构
CN2765005Y (zh) 车用复合式变速装置
CN101886689B (zh) 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
CN201287633Y (zh) 车辆变速机构
CN205350216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器
JP6699353B2 (ja) 変速機
EP3546795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