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4519Y -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4519Y
CN201084519Y CNU2007200462237U CN200720046223U CN201084519Y CN 201084519 Y CN201084519 Y CN 201084519Y CN U2007200462237 U CNU2007200462237 U CN U2007200462237U CN 200720046223 U CN200720046223 U CN 200720046223U CN 201084519 Y CN201084519 Y CN 2010845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hermal dispersion
fin
cavity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462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462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45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45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45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属于变压器的附件技术领域。它包括用于与变压器的总进、出油管对接的进、回油管、间布在进、回油管间的散热片,散热片包括彼此对置的前、后片、构成于前、后片的上、下端中央部位的与进、回油管相配接的进、回油口、构成于前、后片上的一组隔档、位于进油口与散热油腔上部之间的分油腔及位于回油口与散热油腔下部间的汇油腔,所述一组隔档的上、下端各探出于散热油腔,上端伸展到分油腔中,将分油腔分隔成与散热油腔的数量相等的分油区,而隔档的下端伸展到汇油腔中,将汇油腔分隔成与散热油腔的数量相等的汇油区。可以避免油短路现象的发生,提高散热片的整体散热效果,进而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得到极致改善。

Description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的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变压器得以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在变压器的侧部和/或上部设置散热器,由散热器担当起使变压器的温升下降的作用。然而,业界周知,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主要取决于构成散热器的散热片。已有技术中构成散热器的散热片的结构如图1示意,它包括彼此对置的前、后片1、2、对应地构成于前、后片1、2的上、下端中央部位的进油口3和回油口4、以间布形态地成形于前、后片1、2上的用于对前、后片1、2之间的容腔分隔出若干组散热油腔6的隔档7。工作时,变压器油箱中的热油从进油口3引入,经分油腔5分布到各组散热油腔6,然后从回油口4回入变压器油箱。上述结构的散热片由于将进油口3和回油口4对应地设置在前、后片1、2中央的上、下端,因此在进油口3引入散热油并经分油腔5分流时,处于中部的也即离进油口3、回油口4相对较近的散热油腔6会因近水楼台而首先获得散热油,并且能表现出始终充满状态,而远端的即相对远离于进油口3、回油口4的散热油腔6往往会表现出相反的状态。从而引发以下问题,离进油口3、回油口4较近的散热油腔6中的油不能进行充分交换而走捷径,直接流回变压器中,而远端的散热油腔6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业界称这种现象为油短路,所以势必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延长热交换时间。
中国专利CN2694447Y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将进油口、回油口(专利称出油口)在散热器上的设置位置错开,具体有两种方案,一是将进油口、回油口设置在散热器的两侧上、下端;二是将进油口设在散热器的一侧上端,将回油口设在散热器的另一侧的中部。申请人认为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散热效果,但是,自进油口引入的热油不能同时且全面地均衡引及到各个(所有)散热油腔,往往靠近进油口处的散热油腔率先获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仍隐含有油短路现象。
中国专利CN200944338Y推荐有一种变压器顶置式散热器,具体采用了冷、热油腔的方案,但如此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由于冷、热油腔的设置而使散热片的大量区域被挤占,从而影响散热效率、效果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将来自于进油口的热油均衡地分布到散热片的所有散热油腔中去的、不会发生油短路现象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它包括用于配接到变压器上的并且分别与变压器的总进、出油管对接的进、回油管、间布在进、回油管之间的且两端分别与进、回油管相固定的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包括彼此对置的前、后片、对应地构成于前、后片的上、下端中央部位的与进、回油管的管腔相配接的并且相通的进、回油口、以间布状态地构成于前、后片上的用于对前、后片之间的容腔分隔出各自独立的散热油腔的一组隔档、位于进油口与散热油腔上部之间的用于将散热油自进油口引入到各散热油腔中进行热交换的分油腔以及位于回油口与散热油腔下部之间的用于将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油引往回油口的汇油腔,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隔档的上、下端各探出于散热油腔,上端伸展到分油腔中,将分油腔分隔成与散热油腔的数量相等的分油区,而隔档的下端伸展到汇油腔中,将汇油腔分隔成与散热油腔的数量相等的汇油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隔档中的中间一根隔档是与进、回油口相对应的,并且其上、下端均以竖状态地探出于散热油腔,而处于中间一根隔档两侧的所有隔档的上、下端均以弯折状态地探出于散热油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折的弯折方向是朝向中间的一根隔档弯折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油区的形状呈扇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汇油区的形状呈扇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油腔分别由成形于前、后片上的前、后片散热凸槽彼此交错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片散热凸槽的形状为瓦形。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将用于分隔各散热油腔的一组隔档的两端分别伸展到分、汇油腔中,在分、汇油腔的区域分别分隔出分、汇油区,从而能使分油腔中的散热油及时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散热油腔中,进而由各汇油区同时汇入汇油腔,因此可以避免油短路现象的发生,提高散热片的整体散热效果,进而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得到极致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片式散热器的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在变压器上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和图3,给出了分别用于与变压器的总出、回油管16、17(图4示)配接的进、回油管8、9,在进、回油管8、9上各间设有与散热片10的数量相等的出油槽18,进、回油管8、9上的出油槽18的位置彼此一一对应。进、回油管8、9的管腔19、20分别与总出、回油管16、17相通。在进、回油管8、9之间排布一组散热片10,也就是说对进、回油管8、9的彼此对应的每个出油槽18处设置散热片10。由于一组散热片10的构造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以图2所示出的一枚散热片10为例作详细说明。散热片10由前、后片1、2对置构成,四周由封边21密封(采用焊接方式),在前、后片1、2上分别成形出前、后片散热凸槽14、15,前、后片散热凸槽14、15的优选但不绝对限于的形状呈瓦形,在前、后片1、2上彼此交错,从而形成散热油腔6。作为一种实施例,在图中给出了6组散热油腔6,各组散热油腔6之间由隔档7(也可称隔挡)分隔。在相互对置配合后的前、后片1、2所形成的上部空腔为分油腔5,下部空腔为汇油腔11,由进油口3引入的油首先进入分油腔5,然后布及到各组散热油腔6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油从各组散热油腔6的下部汇入汇油腔11,进而从回油口4进入进油管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将用于分隔出散热油腔6的各个隔档7的上、下端分别伸展到分、汇油腔5、11中,更具体地说伸出(探出)于散热油腔6,这种结构安排的好处在于能使所有散热油腔6获得均衡的散热油,杜绝油短路现象的发生。由图3晰示,各隔档7的上、下端以指形状地伸展并使分油腔5分隔成一个个趋向于扇形的分油区12,以及使汇油腔11分隔成一个个同样趋向于扇形的汇油区13。居于最中间的一枚隔档7的两端是以竖直状态地探出散热油腔6的,而处于中间一枚隔档7两侧的所有隔档7的上、下端均面向中间弯折,弯折形状大体上呈7字形或称L形,更形象地讲整体上构成为中括号的形状,从而能有效地阻止散热油走捷径,全面发挥各散热油腔6的散热效果。此外,对于散热油腔6,还采用了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高的方案。经申请人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10交付中国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对散热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惊人地表明比已有技术(图1所示结构)提高了15-28%。
请参阅图4,给出了变压器本体22,本实用新型的片式散热器被设置在变压器本体22的两侧,且每侧有五套,与已有技术无别地将每套散热器由进、回油管8、9与变压器本体22上的总出、回油管16、17对接。下面申请人结合图3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变压器本体22处于工作状态时,油液从总进油管16进入进油管8的管腔19,进而从进油管8的出油槽18(图2示)进入散热片10,具体是自进油口3引入,经分油腔5引及各分油区12,直至进入各散热油腔6,然后从各散热油腔6引出进入汇油区13而汇至汇油腔11,进而从回油口4进入回油管9的管腔20,直至经总回油管17进入变压器本体22,依此构成循环,使变压器本体22的温升下降,确保正常工作。

Claims (7)

1.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它包括用于配接到变压器上的并且分别与变压器的总进、出油管对接的进、回油管(8、9)、间布在进、回油管(8、9)之间的且两端分别与进、回油管(8、9)相固定的散热片(10),所述的散热片(10)包括彼此对置的前、后片(1、2)、对应地构成于前、后片(1、2)的上、下端中央部位的与进、回油管(8、9)的管腔相配接的并且相通的进、回油口(3、4)、以间布状态地构成于前、后片(1、2)上的用于对前、后片(1、2)之间的容腔分隔出各自独立的散热油腔(6)的一组隔档(7)、位于进油口(3)与散热油腔(6)上部之间的用于将散热油自进油口(3)引入到各散热油腔(6)中进行热交换的分油腔(5)以及位于回油口(4)与散热油腔(6)下部之间的用于将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油引往回油口(4)的汇油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隔档(7)的上、下端各探出于散热油腔(6),上端伸展到分油腔(5)中,将分油腔(5)分隔成与散热油腔(6)的数量相等的分油区(12),而隔档(7)的下端伸展到汇油腔(11)中,将汇油腔(11)分隔成与散热油腔(6)的数量相等的汇油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隔档(7)中的中间一根隔档(7)是与进、回油口(3、4)相对应的,并且其上、下端均以竖状态地探出于散热油腔(6),而处于中间一根隔档(7)两侧的所有隔档(7)的上、下端均以弯折状态地探出于散热油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的弯折方向是朝向中间的一根隔档(7)弯折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油区(12)的形状呈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油区(13)的形状呈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油腔(6)分别由成形于前、后片(1、2)上的前、后片散热凸槽(14、15)彼此交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片散热凸槽(14、15)的形状为瓦形。
CNU2007200462237U 2007-09-29 2007-09-29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45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62237U CN201084519Y (zh) 2007-09-29 2007-09-29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62237U CN201084519Y (zh) 2007-09-29 2007-09-29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4519Y true CN201084519Y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4622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4519Y (zh) 2007-09-29 2007-09-29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451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988A (zh) * 2010-09-17 2011-02-09 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变压器切向片式散热器
CN104142089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无铆钉铆接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06190A (zh) * 2017-03-08 2019-11-26 克雷格·罗伯特·马克·施勒依 变压器散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988A (zh) * 2010-09-17 2011-02-09 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变压器切向片式散热器
CN104142089A (zh) * 2014-06-27 2014-11-12 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无铆钉铆接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06190A (zh) * 2017-03-08 2019-11-26 克雷格·罗伯特·马克·施勒依 变压器散热器
CN110506190B (zh) * 2017-03-08 2021-12-10 克雷格·罗伯特·马克·施勒依 变压器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5528B (zh) 一种智能通信控制的太阳能系统
CN201084519Y (zh)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105180687B (zh) 一种双壳程折流杆管壳式换热器
CN201199475Y (zh) 变压器散热器的节能等温散热片
CN101968988A (zh) 变压器切向片式散热器
CN100576375C (zh)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206228955U (zh) 一种釜式重沸器
CN105222418A (zh) 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流程设计方案
CN205580259U (zh) 一种蛇形管排及热交换装置
CN205580257U (zh) 一种紊流蛇形管排及热交换装置
CN104266412A (zh) 中间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CN201680609U (zh) 一种弧形壁挂太阳能热水器
CN201508070U (zh) 一种新型夹层筒式承压水箱换热器
CN105371537A (zh) 一种板管式冰箱高效冷凝器
CN209043083U (zh) 高效热能板式换热器
CN100447517C (zh) 一种可拆卸耐压多程双轴向流螺旋板换热器
CN110398076B (zh) 根据集热器出水温度智能控制阀门开度的太阳能系统
CN205580258U (zh) 一种高效蛇形管排及热交换装置
CN204421684U (zh) 散热盒暖气包
CN205425532U (zh) 一种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结构
CN217483304U (zh) 一种流道多样式高效换热器
CN205718573U (zh) 一种内置波纹式换热器
CN203880833U (zh) 铜铝复合柱翼取暖散热器的罩板结构
CN212511080U (zh) 一种注汽锅炉蒸发段
CN209147224U (zh) 双水道铜铝复合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9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