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0154Y -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0154Y
CN201060154Y CNU2007201559297U CN200720155929U CN201060154Y CN 201060154 Y CN201060154 Y CN 201060154Y CN U2007201559297 U CNU2007201559297 U CN U2007201559297U CN 200720155929 U CN200720155929 U CN 200720155929U CN 201060154 Y CN201060154 Y CN 2010601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smoke
flue dust
filter paper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59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虹杰
姚汉永
陈仲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559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01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01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01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包括:烟尘收集单元和烟尘质量检测单元,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包括:烟尘采样枪、滤纸和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包括:采集管、皮托管以及护套管;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的采集管末端设有一上腔体,与所述的上腔体对应设有一下腔体,所述的滤纸在所述的上下腔体的间隙中通过,在所述下腔体的入口处设有滤纸托栅,所述下腔体下部设有烟气出口,其中,所述上腔体获得烟尘的采样面积至少为滤纸实际检测面积的2倍。从而达到提高了对烟尘的测量精度,防止了水气对烟尘测量的干扰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环保检测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能够提高称量准确性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以及如何确定采样样本是否有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锅炉、电厂锅炉及工业窑炉等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相当严重的,世界各国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控制,这就需要对其排放的颗粒状烟尘浓度进行监测。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有不透明度法、光透射法、激光后向散射法、电荷法、β射线吸收法(烟道内测试)等。
其中,过滤称重法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其基本原理是一定体积的含尘烟气,通过已知重量的滤筒后,烟气中的尘粒被阻留,根据采样前后滤筒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算出含尘浓度。因烟道中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流速和压力,还具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且常有一些腐蚀性气体,所以必须采用等速采样的方法。由于过滤称重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国外许多国家将此方法定为标准方法。我国也将此方法作为鉴定其它分析方法的标准。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简图;其包括:烟尘收集单元和烟尘质量检测单元,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包括:烟尘采样枪、滤纸和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包括:采集管11、皮托管以及护套管通过采集管的烟尘直接覆盖在滤纸3上,通过β射线光源52对此进行分析。
中国专利02238238.0公开了一种β射线颗粒物烟尘排放连续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悬臂的采样管、压缩机、滤纸及其走纸装置、β射线源(碳14面源)、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GE1GER-MULLER DETECTOR)、S皮托管、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和机厢组成,采样管与负压源相通,滤纸由走纸装置带动经过采样管横截面后,再从β射线源与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之间经过,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与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实现电联接,S皮托管与压缩机实现管路相联,其中的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实现电联接。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烟尘采样枪的结构简图;采用两个护管套13’、13”分别套设在采样管11以及皮托管12上,其中采用了加热管45与所述的采样管11设置在一个护套管13’中,用以对烟尘加热,但是由于其加热不均匀,除湿的效果不明显,并且容易造成冷凝回流,使前面的加热过程失去意义。
综上,现有β射线烟尘浓度监测仪仍有以下缺陷需要解决:
在采样面积与测试面积等同的情况下,出现采样面积质量溢出;
烟尘中湿度较高,影响了对烟尘质量的检测;
对于烟尘分散度大、大颗粒尘的检测不准确,β射线源(碳14面源)其根本无法穿透,完全被烟尘吸附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创作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用以克服上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包括:烟尘收集单元和烟尘质量检测单元,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包括:烟尘采样枪、滤纸和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包括:采集管、皮托管以及护套管;
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包括: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实验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包括:β射线源以及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由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获得烟尘检测样本,并最终由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获得烟尘数据;
所述的烟尘采样枪的采集管末端设有一上腔体,与所述的上腔体对应设有一下腔体,所述的滤纸在所述的上下腔体的间隙中通过,在所述下腔体的入口处设有滤纸托栅,所述下腔体下部设有烟气出口,其中,所述上腔体获得烟尘的采样面积至少为滤纸实际检测面积的2倍,以减少采样阻力和单位面积上采样获得烟尘的质量;
较佳的,还包括:一加热除湿装置,其包括,至少三根加热棒,分别设置在β射线源的两侧以及采样管的一侧,用以烤干滤纸上采集到的烟尘的水分。
较佳的,所述的加热除湿装置还包括:一加热带,所述的采样管和皮托管捆在,所述的加热带将所述的采样管和皮托管缠绕起来,装入所述的护套管内;所述的加热带也将所述的上腔体缠绕起来,用以实现对烟尘的全程加热,防止冷凝。
较佳的,所述的β射线源采用PM147源,用以消除烟尘颗粒直径大对测量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采样管的直径为4-6毫米,用以提高气体流速,防止烟尘在所述采样管中沉积和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对烟尘的测量精度,防止了水气对烟尘测量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烟尘采样枪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纸在采样过程中采样面积和检测面积的比对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烟尘采样枪的结构简图;
图6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烟尘采样枪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确定有效烟尘检测样本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简图,其具有现有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一般结构,即包括:烟尘收集单元和烟尘质量检测单元,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包括:烟尘采样枪、滤纸和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包括:采集管11、皮托管12以及护套管13;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包括: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实验数据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其中,所述的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包括:β射线源52以及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51;由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获得烟尘检测样本,并最终由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获得烟尘数据;
但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其烟尘收集单元以及烟尘质量检测单元结构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
首先,为防止了采样单位面积质量溢出,使β射线无法测量,我们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烟尘采样枪的采集管末端设有一上腔体21,与所述的上腔体21对应设有一下腔体22,所述的滤纸3在所述的上下腔体的间隙中通过,在所述下腔体22的入口处设有滤纸托栅23,所述下腔体22下部设有烟气出口23,其中,所述上腔体21获得烟尘的采样面积至少为滤纸实际检测面积31的2倍,以减少采样阻力和单位面积上获得烟尘的质量;通过开阔的喇叭状结构达到这一点。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滤纸在采样过程中采样面积和检测面积的比对图,可以看出在以滤纸作实际采样和检测烟尘的载体而言,采样面积31至少为滤纸实际检测面积的2倍,这样解决了,采样单位面积质量溢出,使β射线无法测量的问题,由于β射线为低能源,其穿透单位质量不宜超过1.5~2.0mg/cm2,经过上述的设计,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另外,还大大减少了采样时的气路阻力,解决了采样动力和流量跟踪的问题,如果按照原有的采样面积进行采样,则会由于阻力迅速增加,造成采样无法进行。
其次,为了防止烟尘中含有的水分,给测量带来的不利因素,在结构设计上,我们增加了一个加热除湿装置,其包括:三根加热棒41、42、43以及加热带44,其中对于加热棒41、42、43而言,请参阅图3所示,为达到较佳的烤干水分的目的,也可以增设多组,所述的加热棒41、42、43,分别设置在β射线源52的两侧以及采样管11的一侧的采样滤纸托块32中,通过对其上面移动的滤纸3采集到的烟尘中水分的烘烤,达到防止由于水分原因所造成的测量偏高的隐患;对于加热带44的运用,请参照图5、图6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烟尘采样枪的结构简图以及截面图;所述的皮托管12以及所述的采样管11捆在一起,用所述的加热带44将所述的采样管11和皮托管12缠绕起来,装入所述的护套管13内;所述的加热带44也将所述的上腔体21缠绕起来,用以实现对烟尘的全程加热,防止冷凝,加热的温度范围一般设置在12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之间。
再次,对于采样管11口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样管11的直径为4~6毫米,用以提高气体流速,防止烟尘在所述采样管11中沉积和吸附。
再次,对于β射线源52的选择来看,正如上面所述目前β射线测尘仪中都使用C14作为检测源,但在烟尘检测中使用C14是不适合的,因为它的能量较弱仅有0.155Mev,穿透能力差仅有1.5~2.0mg/cm2,通常测量仪中滤纸的质量约为6~8mg/cm2允许采样的烟尘应小于2mg/cm2,由于烟尘分散度大、大颗粒尘的检测是不准确的,因为其根本无法穿透,完全被烟尘吸附了。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PM147源,它的能量为0.223Mev,穿透范围为0.2~20mg/cm2比C14高出1倍。
同时,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完整性,为了有效的获得准确的烟尘质量,则必须要求滤纸上获得烟尘的样本是有效的,即水分必须最低(应该已经烤干),为此提供了一种用以判断上述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的采集到的检测样本是否有效的方法,请参阅图7所示,其包括的步骤为:
步骤a:启动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步骤b:对采样结束后的检测样本进行测试,获得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的输出频率;
步骤c:判断所述输出频率是否变化,若有变化执行下述步骤d,若不变执行下述步骤e;
步骤d:对下一组检测样本进行测试,获得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的输出频率,执行上述步骤c;
步骤e:此组检测样本是有效的。
其是通过软件对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以及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的控制实现的。
综上,经过本实用新型创作人的改进,获得的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确实可以达到预计的技术效果,因此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包括:烟尘收集单元和烟尘质量检测单元,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包括:烟尘采样枪、滤纸和机械控制自动走纸结构,其中,所述的烟尘采样枪包括:采集管、皮托管以及护套管;
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包括: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实验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β射线计数检测装置包括:β射线源以及β射线接收盖格计数器;由所述的烟尘收集单元获得烟尘检测样本,并最终由所述烟尘质量检测单元获得烟尘数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尘采样枪的采集管末端设有一上腔体,与所述的上腔体对应设有一下腔体,所述的滤纸在所述的上下腔体的间隙中通过,在所述下腔体的入口处设有滤纸托栅,所述下腔体下部设有烟气出口,其中,所述上腔体获得烟尘的采样面积至少为滤纸实际检测面积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热除湿装置,其包括,至少三根加热棒,分别设置在β射线源的两侧以及采样管的一侧的滤纸托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除湿装置还包括:一加热带,所述的采样管和皮托管捆在,所述的加热带将所述的采样管和皮托管缠绕起来,装入所述的护套管内;所述的加热带也将所述的上腔体缠绕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射线源采用PM147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的直径为4-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体以及所述的下腔体为相对的喇叭形状。
CNU2007201559297U 2007-07-03 2007-07-03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01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59297U CN201060154Y (zh) 2007-07-03 2007-07-03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59297U CN201060154Y (zh) 2007-07-03 2007-07-03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0154Y true CN201060154Y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8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592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0154Y (zh) 2007-07-03 2007-07-03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015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3390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Beta-ray soot concentration direct readout monit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ffective sample
CN102095673A (zh) * 2010-12-28 2011-06-15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3390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Beta-ray soot concentration direct readout monit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ffective sample
CN100526854C (zh) * 2007-07-03 2009-08-12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及其确认有效样本的方法
US8106356B2 (en) 2007-07-03 2012-01-31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Beta-ray soot concentration direct readout monit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ffective sample
CN102095673A (zh) * 2010-12-28 2011-06-15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CN102095673B (zh) * 2010-12-28 2013-04-03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854C (zh)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及其确认有效样本的方法
CN201955289U (zh) 激光散射测尘仪
CN2809646Y (zh) 煤质成分实时测量分析装置
CN101008604A (zh) 一种在线检测气溶胶微粒浓度和粒度的方法和检测仪器
CN105444238A (zh) 一种激光油烟传感装置及其检测油烟方法
CN102608010B (zh) 微粒子pm检测方法及设备
CN205826470U (zh) 一种pm2.5传感器
CN108088711A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中汞采样装置
CN206038482U (zh) 一种传感器及基于该传感器的监测站
CN105651662A (zh) 气溶胶质量浓度光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7439873U (zh) 颗粒物浓度检测设备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01917508U (zh) 散射测尘仪
CN201060154Y (zh) 一种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监测仪
CN102226772A (zh) 电厂锅炉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
CN205538678U (zh) 一种入炉煤煤质特性在线监测系统
CN202869934U (zh) 一种新型的pm2.5质量浓度实时监测装置
CN110146458A (zh) 一种大气可溶性棕色碳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5481203U (zh) 一种激光油烟传感装置
CN206848120U (zh) 一种烟气颗粒物及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CN205426736U (zh) 气溶胶质量浓度光学检测装置
CN2548153Y (zh) β射线颗粒物烟尘排放连续监测仪
CN114199734B (zh) 一种在线污染性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CN208283137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中汞采样装置
CN205157388U (zh) 基于β射线法和光散射法的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
CN203981545U (zh) 一种pm2.5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39, Chu Chu street,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rovince, 430073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Miaoshan Hua Shiyuan Road 11, zip code: 430223

Patentee before: Wuhan Tianhong Instruments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7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