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4555Y -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4555Y
CN201054555Y CNU2007200713574U CN200720071357U CN201054555Y CN 201054555 Y CN201054555 Y CN 201054555Y CN U2007200713574 U CNU2007200713574 U CN U2007200713574U CN 200720071357 U CN200720071357 U CN 200720071357U CN 201054555 Y CN201054555 Y CN 20105455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s
pin
capacitor
resistanc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13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国杰
俞卫
宋丽
彭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y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y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713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455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455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455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技术领域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包括:硅光电池板、壳盖、电源电路、壳体、内置锂电池和电池盒盖板,硅光电池板嵌入壳盖,硅光电池板、内置锂电池均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中设有安装内置锂电池的盒腔,内置锂电池设置于壳体中的盒腔内,盒腔由电池盒盖板封存。本实用新型可承受1500V的耐压实验,其漏电流小于10mA,尺寸119×71×17mm,重量不到150g。

Description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扩张,供电紧张的局势还很严峻,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旅途之中很有可能随时出现类似于手机无电或通话中途断电的情况,而此时又很多事情必须要通过手机来解决,这就随时随地需要备用电源来完成。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器品种繁多,有单独的交流电充电器,有单独的太阳能充电器。有的交流电充电器稳压简单、可靠性差、体积又大,出门在外,不便于携带,在无交流电情况下几乎成为废物;而有的太阳能充电器,可做到体积小,但供电能力弱,特别是在连续无阳光的日子里,无法实现充电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使其解决了上述的不足,该电源可承受1500V的耐压实验,其漏电流小于10mA,尺寸119×71×17mm,重量不到150g。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硅光电池板、壳盖、电源电路、壳体、内置锂电池和电池盒盖板。连接关系为:硅光电池板嵌入壳盖,硅光电池板、内置锂电池均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中设有安装内置锂电池的盒腔,用于放置内置锂电池,并由活动的电池盒盖板封存。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接口单元、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指示单元、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升压控制单元和USB输出接口单元。交流输入接口单元完成与交流电插座的对接,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插座对接,其输出端与低通滤波整流单元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完成交流电整流和低通滤波,其输出端与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完成低压直流的调制,其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连接;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完成与硅光电池板的对接,其输入端与硅光电池板连接,其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连接;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升压控制单元完成低压直流的升压变换,其输出端与USB输出接口单元连接;指示单元完成交流电充电过程中内置锂电池的状态指示,红灯表示内置锂电池正在充电中,绿灯表示内置锂电池已充满,其输入端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连接,其输出即为指示灯状态显示;USB输出接口单元完成外部用电器充电通路,其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连接,其输出端与标准USB转接线连接。
所述交流输入接口单元包括旋转插头支架、接触簧片、压缩弹簧和插头压板。旋转插头支架嵌放在壳体中对应的旋转插头支架槽内,并与接触簧片良好接触;装有压缩弹簧的插头压板压于旋转插头支架槽上方并固定在壳体内,完成交流电引入到电源电路的通路。
所述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包括熔断电阻器F2、差模电容C6、共模电感T4、整流桥(由二极管D1、D3、D4和D6组成)、高压滤波电容C12。熔断电阻器F2的一端连接交流电一端,另一端连接电容C6和共模电感T4的3脚,而差模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另一端和共模电感T4的1脚。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后连接共模电感T4的4脚,二极管D4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后连接T4的3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后连接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后连接C12的负极。
所述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包括一次绕组钳位电路、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电容C9、安全电容C13、反激式变压器T3、二次绕组整流二极管D2、二次绕组滤波电容C3、C4和C5、滤波电感L1、限流电阻R4和R6、光电耦合芯片U1、输出滤波电容C7和C8、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5和R9、精密稳压器Q2、补偿电容C11和电流控制电路;其中,一次绕组钳位电路由电阻R2、电容C2和二极管D5组成,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由电容C1和电阻R3组成,电流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7、R8、R10、R11和电容C10组成,连接方式为:电容C9正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1脚,负极连接直流高压的负极,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而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电容C1和电阻R3串联,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反激式变压器T3的2脚连接直流高压正极,反激式变压器T3的1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反激式变压器T3的3脚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连接电容C3负极,三个电容C3、C4和C5并联,并联后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并联后的负极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两个电容C7和C8并联,并联后的正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并联后的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两个电阻R5和R9串联,公共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2脚,限流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精密稳压器Q2的2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精密稳压器Q2的3脚连接U1的2脚,而电容C11并联于精密稳压器Q2的1脚和3脚之间,电容C10和电阻R7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3脚,电阻C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两个电阻R10和R11串联,公共端通过R8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光电耦合芯片U1的4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2脚,光电耦合芯片U1的3脚和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3脚、7脚和8脚相连后连接到直流高压负极,安全电容C13连接直流高压负极和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
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三极管Q3、限流电阻R16、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双色二极管DN2、分压电阻R21和R20。分压电阻R20和R21串联,公共端连接双色二极管DN2的阳极,分压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分压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并与双色二极管DN2的另一个阳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
所述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包括光电池接插件J5和隔离二极管D7。光电池接插件J5连接电源电路与硅光电池板1,隔离二极管D7连接电源电路内部电路和光电池接插件。
所述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包括锂电池接插件J4和隔离二极管D9。锂电池接插件连接内置锂电池和电源电路;隔离二极管D9位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和锂电池接插件之间。
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包括DC-DC变换芯片U3、限流电阻R12和R13、电感L2、二极管D8、定时电容C14、输出滤波电容C15、取样电阻R14和R15,取样电阻R14和R15串联,公共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5脚,取样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取样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压正极,限流电阻R12和R13串联,公共端连接U3的7脚和电感L2的一端,限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限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8脚,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阴极连接输出电压正极和输出滤波电容C15的正极,输出滤波电容C15的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定时电容C14的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3脚,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2脚和4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所述USB输出接口单元由标准USB接插件J1和标准USB连接线组成,标准USB连接线的标准USB端口插入标准USB接插件J1中。稳定的电源经USB输出接口单元形成外部用电器充电通路。标准USB接插件可对外形成最后的输出通道,它与标准USB连接线相连可对多种类数码产品充电。
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是通过硅光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内置锂电池里,然后经升压控制电路将内置锂电池的电能由标准USB接口给数码产品充电;在长期无阳光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市电(AC85V-265V)给内置锂电池充电。
按充电方式可分为两种充电方式。一种是在线充电方式,直接由交流电或硅光电池板实现对数码产品充电,同时不需要任何操作,内部能自动向内置锂电池储能;另一种是离线充电方式,由交流电或光电池对内置锂电池充满电后,再把内置锂电池能量释放出来对数码产品充电,更能够边充电时边使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手机、数码相机、PMP(便携式媒体播放器MP3/MP4)、PDA(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PSP(游戏机)等数码产品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交流电充电和太阳能充电的功能与特点,交流部分采用脉宽调制电路,选用高品质、小体积的元器件,抗干扰能力强,保护功能齐全,可提供稳定可靠的恒流恒压源;硅光电池板又选择了最理想尺寸和最佳的供电组合,并且是超薄一体化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最方便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硅光电池板1、壳盖2、电源电路3、壳体4、内置锂电池5和电池盒盖板6。连接关系为:壳盖2中央设有嵌放硅光电池板1的方框,硅光电池板1可嵌入壳盖2,作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一部分。硅光电池板1、内置锂电池5均与电源电路3连接。电源电路3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4内部。壳体4中设有安装内置锂电池5的盒腔,装入内置锂电池5后,可由活动的电池盒盖板6封存。
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电路3包括:交流输入接口单元、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指示单元、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升压控制单元和USB输出接口单元。交流输入接口单元完成与交流电插座的对接,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插座对接,其输出端与低通滤波整流单元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完成交流电整流和低通滤波,其输出端与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完成低压直流的调制,其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连接;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完成与硅光电池板的对接,其输入端与硅光电池板连接,其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连接;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升压控制单元完成低压直流的升压变换,其输出端与USB输出接口单元连接;指示单元完成交流电充电过程中内置锂电池的状态指示,红灯表示内置锂电池正在充电中,绿灯表示内置锂电池已充满,其输入端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连接,其输出即为指示灯状态显示;USB输出接口单元完成外部用电器充电通路,其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连接,其输出端与标准USB转接线连接。
所述交流输入接口单元由旋转插头支架、接触簧片、压缩弹簧和插头压板组成。旋转插头支架嵌放在壳体4中对应的旋转插头支架槽内,并与接触簧片良好接触;装有压缩弹簧的插头压板压于旋转插头支架槽上方并固定在壳体4内,完成交流电引入到电源电路3的通路。
所述低通滤波整流单元由熔断电阻器F2、差模电容C6、共模电感T4、整流桥(由二极管D1、D3、D4和D6组成)、高压滤波电容C12组成。熔断电阻器F2的一端连接交流电一端,另一端连接电容C6和共模电感T4的3脚,而差模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另一端和共模电感T4的1脚。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后连接共模电感T4的4脚,二极管D4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后连接T4的3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后连接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后连接C12的负极。
85V-265V宽范围的交流电经过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后产生直流高压。由差模电容与共模电感组成滤波器将来自电网的高频干扰抑制掉;电路突发事件故障则由熔断电阻器加以保护,当电路故障解除后又可恢复电路的畅通。
所述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由一次绕组钳位电路(电阻R2、电容C2和二极管D5)、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电容C1和电阻R3)、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电容C9、安全电容C13、反激式变压器T3、二次绕组整流二极管D2、二次绕组滤波电容C3、C4和C5、滤波电感L1、限流电阻R4和R6、光电耦合芯片U1、输出滤波电容C7和C8、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5和R9、精密稳压器Q2、补偿电容C11和电流控制电路(三极管Q1、电阻R7、R8、R10、R11和电容C10)组成。电容C9正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1脚,负极连接直流高压的负极。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而D5的阳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电容C1和电阻R3串联,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反激式变压器T3的2脚连接直流高压正极,1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3脚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4脚连接电容C3负极。电容C3、C4和C5并联,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负极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容C7和C8并联,正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电阻R5和R9串联,公共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2脚。限流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精密稳压器Q2的2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精密稳压器Q2的3脚连接U1的2脚,而电容C11并联于精密稳压器Q2的1脚和3脚之间。C10和R7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3脚,电阻C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阻R10和R11串联,公共端通过R8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光电耦合芯片U1的4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2脚,光电耦合芯片U1的3脚和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3脚、7脚和8脚相连后连接到直流高压负极。安全电容C13连接直流高压负极和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
直流高压经过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后产生稳定的直流低压,并具有恒流恒压特性。由电阻、电容与二极管组成一次绕组钳位电路可吸收高频变压器漏感产生的尖峰电压,防止尖峰电压叠加在直流高压和反激电压上,使单片开关电源芯片漏极电压超过其允许值而导致其内部MOSFET雪崩击穿。由电阻与电容组成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可用来抑制由振铃电压形成的辐射噪声。单片开关电源芯片可实现脉宽调制,其芯片内部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反激式变压器可通过调节占空比调压。由二极管和三个电容组成二次绕组整流滤波电路,电容作并联使用,可减少分布电感,再由滤波电感和两个输出滤波电容组成∏型滤波电路可输出稳定的直流低压。由一个电阻限流光电耦合器芯片,另一个电阻限流精密稳压器。由两个电阻取样直流低压与精密稳压器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决定精密稳压器阴极电压,从而调整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再经过单片开关电源芯片进行脉宽调制以获得不同的占空比,可实现控制环路的快速反应;其中与取样电阻相连的电容具有频率补偿作用,防止精密稳压器产生自激振荡。由三极管、电容和四个电阻组成电流控制电路,其三极管基极是由直流低压负极与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位差分压所得。为了使直流高压与直流低压不共地而加一个安全电容。
所述指示单元由三极管Q3、限流电阻R16、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双色二极管DN2、分压电阻R21和R20组成。分压电阻R20和R21串联,公共端连接双色二极管DN2的阳极,分压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分压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并与双色二极管DN2的另一个阳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
直流低压经指示单元可判断内置电池的状态。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压电路,内置锂电池9电压小于其充电电压时,双色二极管显红色,输出呈恒流特性,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控制电路随输出由恒流调整为恒压后,偏置电压减小到设定值后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绿灯亮。
所述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由光电池接插件J5和隔离二极管D7组成。光电池接插件J5完成电源电路3与硅光电池板1的对接,将硅光电池板1产生的能量传送到电源电路上;隔离二极管D7连接电源电路内部电路和光电池接插件,防止能量返回。
所述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由锂电池接插件J4和隔离二极管D9组成。锂电池接插件连接内置锂电池5和电源电路3其它电路;隔离二极管D9位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和锂电池接插件之间,防止内置锂电池5能量返回到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
交流电与太阳能的能量经内置锂电池5接口单元储存在内置锂电池5内。二极管起隔离作用,防止交流供电或光电池供电时电流倒流。由交流供电或光电池供电都可经锂电池接插件传送给内置锂电池5。
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包括DC-DC变换芯片U3、限流电阻R12和R13、电感L2、二极管D8、定时电容C14、输出滤波电容C15、取样电阻R14和R15,取样电阻R14和R15串联,公共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5脚,取样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取样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压正极,限流电阻R12和R13串联,公共端连接U3的7脚和电感L2的一端,限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限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8脚,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阴极连接输出电压正极和输出滤波电容C15的正极,输出滤波电容C15的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定时电容C14的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3脚,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2脚和4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
所述内置锂电池5电压经升压控制单元升压至稳定的要求电压。DC-DC变换芯片是一种单片集成电路,专用于直流-直流变换。片内包含有温度补偿带隙基准源、一个占空比周期控制振荡驱动器和大电流输出开关。由两个电阻组成起限流作用,其中一个电阻可限制电流于变换芯片额定值以内。定时电容不断地充电和放电以产生振荡波形,决定振荡频率。芯片内部提供标准电压,而输出端两电阻取样分压,其值与内部标准电压比较获得控制。
所述USB输出接口单元由标准USB接插件J1和标准USB连接线组成,标准USB连接线的标准USB端口可插入标准USB接插件J1中。稳定的电源经USB输出接口单元形成外部用电器充电通路。标准USB接插件可对外形成最后的输出通道,它与标准USB连接线相连可对多种类数码产品充电。
本实施例中,硅光电池板1通过置于电源电路3中的光电池接插件与电源电路3连接。内置锂电池5通过置于电源电路3中的锂电池接插件与电源电路3连接。电源电路3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4内部。壳体4设有旋转插头支架槽,装入置于电源电路3中的旋转插头支架后,可直接与交流电插座对接。壳体4设有圆形指示灯孔,装入置于电源电路3中的双色指示灯后,可指示交流充电过程中内置锂电池5是否充满。壳体4设有标准USB接口槽,装入置于电源电路3中的标准USB插座后,可与标准USB连接线对接以完成外部充电通路。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共享功能。集成了交流充电和太阳能充电两种形式,交流电充电、太阳能充电分别与内置锂电池之间有隔离保护,可相互并存,互不干涉。其中交流电充电采用PWM控制技术。
(2)指示功能。交流充电过程中指示灯为红色,充满后指示灯自动变绿。
(3)保护功能。交流电具有过压、过流、短路保护;锂电池具有过充、过放、短路保护;
(4)输出功能。标准USB接口,可提供恒压恒流输出;纹波小;电压、负载调整率低。
(5)一体化功能。产品超薄设计,携带方便,品质卓越,环保节能,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可承受1500V的耐压实验,其漏电流小于10mA。尺寸119×71×17mm,重量不到150g。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包括:硅光电池板、壳盖、电源电路、壳体、内置锂电池和电池盒盖板,其特征在于,硅光电池板嵌入壳盖,硅光电池板、内置锂电池均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固定在壳体内部,壳体中设有盒腔,内置锂电池设置于壳体中的盒腔内,该盒腔由电池盒盖板封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接口单元、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指示单元、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升压控制单元和USB输出接口单元,交流输入接口单元输入端与交流电插座对接,交流输入接口单元输出端与低通滤波整流单元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整流单元输出端与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单端反激式脉款调制单元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连接,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输入端与硅光电池板连接,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输出端与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连接;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升压控制单元输出端与USB输出接口单元连接,指示单元输入端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连接,指示单元输出为指示灯状态显示;USB输出接口单元输入端与升压控制单元连接,USB输出接口单元输出端与标准USB转接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交流输入接口单元包括旋转插头支架、接触簧片、压缩弹簧和插头压板,旋转插头支架嵌放在壳体中对应的旋转插头支架槽内,并与接触簧片接触,设有压缩弹簧的插头压板压于旋转插头支架槽上方并固定在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低通滤波整流单元包括熔断电阻器F2、差模电容C6、共模电感T4、高压滤波电容C12组成;整流桥由四个二极管D1、D3、D4和D6构成,其中:熔断电阻器F2的一端连接交流电一端,另一端连接电容C6和共模电感T4的3脚,而差模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另一端和共模电感T4的1脚,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后连接共模电感T4的4脚,二极管D4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后连接T4的3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后连接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后连接C12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包括一次绕组钳位电路、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电容C9、安全电容C13、反激式变压器T3、二次绕组整流二极管D2、二次绕组滤波电容C3、C4和C5、滤波电感L1、限流电阻R4和R6、光电耦合芯片U1、输出滤波电容C7和C8、输出电压取样电阻R5和R9、精密稳压器Q2、补偿电容C11和电流控制电路;其中,一次绕组钳位电路由电阻R2、电容C2和二极管D5组成,一次绕组振铃抑制电路由电容C1和电阻R3组成,电流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7、R8、R10、R11和电容C10组成,连接方式为:电容C9正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1脚,负极连接直流高压的负极,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而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电容C1和电阻R3串联,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高压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反激式变压器T3的2脚连接直流高压正极,反激式变压器T3的1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5脚,反激式变压器T3的3脚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连接电容C3负极,三个电容C3、C4和C5并联,并联后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并联后的负极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两个电容C7和C8并联,并联后的正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并联后的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两个电阻R5和R9串联,公共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2脚,限流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芯片U1的1脚,精密稳压器Q2的2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精密稳压器Q2的3脚连接U1的2脚,而电容C11并联于精密稳压器Q2的1脚和3脚之间,电容C10和电阻R7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精密稳压器Q2的3脚,电阻C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两个电阻R10和R11串联,公共端通过R8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光电耦合芯片U1的4脚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2脚,光电耦合芯片U1的3脚和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3脚、7脚和8脚相连后连接到直流高压负极,安全电容C13连接直流高压负极和反激式变压器T3的4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三极管Q3、限流电阻R16、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双色二极管DN2、分压电阻R21和R20,两个分压电阻R20和R21串联,公共端连接双色二极管DN2的阳极,分压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分压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和R19串联,公共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三极管基极偏置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限流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并与双色二极管DN2的另一个阳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硅光电池板接口单元包括光电池接插件J5和隔离二极管D7,光电池接插件J5连接电源电路与硅光电池板,隔离二极管D7连接电源电路内部电路和光电池接插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内置锂电池接口单元包括锂电池接插件J4和隔离二极管D9,锂电池接插件连接内置锂电池和电源电路,隔离二极管D9位于单端反激式脉宽调制单元和锂电池接插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包括DC-DC变换芯片U3、限流电阻R12和R13、电感L2、二极管D8、定时电容C14、输出滤波电容C15、取样电阻R14和R15,取样电阻R14和R15串联,公共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5脚,取样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取样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压正极,限流电阻R12和R13串联,公共端连接U3的7脚和电感L2的一端,限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直流低压正极,限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8脚,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1脚,阴极连接输出电压正极和输出滤波电容C15的正极,输出滤波电容C15的负极连接直流低压负极。定时电容C14的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3脚,另一端连接DC-DC变换芯片U3的2脚和4脚连接直流低压负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其特征是,所述USB输出接口单元包括标准USB接插件J1和标准USB连接线,标准USB连接线的标准USB端口插入标准USB接插件J1中,标准USB接插件对外形成最后的输出通道。
CNU2007200713574U 2007-06-21 2007-06-21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455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13574U CN201054555Y (zh) 2007-06-21 2007-06-21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13574U CN201054555Y (zh) 2007-06-21 2007-06-21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4555Y true CN201054555Y (zh) 2008-04-30

Family

ID=3939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13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4555Y (zh) 2007-06-21 2007-06-21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455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679A (zh) * 2011-09-01 2012-01-11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保护电路的快速充电电路
CN10635697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太阳能充电器
CN109412428A (zh) * 2018-10-26 2019-03-01 惠州市忠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携式电源装置及电源管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679A (zh) * 2011-09-01 2012-01-11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保护电路的快速充电电路
CN102315679B (zh) * 2011-09-01 2014-07-09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保护电路的快速充电电路
CN10635697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太阳能充电器
CN106356978B (zh) * 2016-10-14 2023-12-29 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太阳能充电器
CN109412428A (zh) * 2018-10-26 2019-03-01 惠州市忠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携式电源装置及电源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5006C (zh) 具备交流电充电和太阳能充电的移动式便携电源
CN108407625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双向充放电系统
CN201181857Y (zh) 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CN201054555Y (zh) 移动式组合便携电源
CN201750187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05515163A (zh) 太阳能移动电源箱
CN203674746U (zh) 一种具有mppt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TWI413336B (zh) 雙向換流裝置及其直流供電系統
CN201742117U (zh)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207459827U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逆控储能一体机
CN201185398Y (zh) 多功能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1278360Y (zh) 可照明锂电充电器
TWI686564B (zh) 複合型綠能路燈裝置
CN101902068A (zh) 交/直流电源转换控制系统
CN201113484Y (zh) 太阳能电源设备
CN103259242B (zh) 自供电合闸瞬间快速保护装置
CN201523467U (zh) 一种利用usb口对内外充放电电路及太阳能野营灯电路
CN209119885U (zh) 太阳能移动电源
CN102299530A (zh)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201758365U (zh) 交/直流电源转换控制装置
CN205960706U (zh) 用于蓝牙耳机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10839028U (zh) 一种后备式锂电ups电源电路
CN204597576U (zh) 使用各型电池的usb应急电源
CN203423648U (zh) 嵌入式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
CN216649265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应急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