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9757Y -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 Google Patents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9757Y
CN201049757Y CNU200720095988XU CN200720095988U CN201049757Y CN 201049757 Y CN201049757 Y CN 201049757Y CN U200720095988X U CNU200720095988X U CN U200720095988XU CN 200720095988 U CN200720095988 U CN 200720095988U CN 201049757 Y CN201049757 Y CN 20104975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diameter
lower frame
container
upper led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959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959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975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975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975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包括:一上框,由数个上单元组成封闭,一下框,由数个下单元组成封闭,数个板条,板条的两端分别插入上框与下框的环状卡槽内;一定位框,为一环状封闭的框体,其外径用于抵靠这些板条的内侧面;固定元件,用于将板条固定于定位框;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定位框的外径大于上框的外径时,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往外侧凸出的容器;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定位框的外径小于上框的外径但大于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倾斜的锥状体容器;上框与下框的外径相同,且定位框的外径略小于上、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直立的容器。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大量生产,且制成品更美观。

Description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用来制造诸如桌子、椅子、储物柜的家具材料很多,例如石材、玻璃、木材、塑胶、不锈钢等不一而足;然而,采用木材或竹材制造的具有特色的家具由于具有古朴的特色,更是颇受欧美人士的喜爱。
传统上利用板条所制造的家具,其结构大体上包括有框体与编织体,其中的编织体是编织成具有多孔的造型,而其框体与编织体的组合结构,大体上是采用黏合的方式,或是以线材穿设缝合的方式将编织体固定在框体内侧。另一种传统家具的结构,其编织体是以数个纵竹条与数个横竹条,并且利用藤线将交错的纵竹条与横竹条系绑固定而成,因此编制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因此,本案申请人曾开发出利用竹材编制成的容器,其结构包含有上框与下框,上、下框之间则插设板条,借由这些板条构成上、下框之间的侧壁,以组成一容器。然而,由于竹材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在加工时必须克服其弹性,致使耗费不少时间与大量人工,其在大量生产时不具经济效益。再者,竹制容器产品往往会有各种形体及尺寸,更不易于大量生产。例如,在制造矩形的竹制容器上框与下框时,都是以四支直形的竹材头尾相接而组成一矩形框,再于该矩形框下面或上面设置卡槽,供板条上、下端插嵌用,故其生产效率一直无法提高,且制成后的竹制容器上、下框具有明显的尖角,因而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适合于大量生产,且制成品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框,由数个上单元组成封闭,且转角处为圆弧形的环状框体,该上单元是以模具一体成型制成,且该上单元的下面设有环状卡槽,这些上单元连接成上框后,所述上卡槽呈连续的环状卡槽;一下框,由数个下单元组成封闭,且转角处为圆弧形的环状框体,该下单元是以模具一体成型制成,其上面沿着周围轮廓设有环状卡槽,这些下单元连接成下框后,所述下卡槽呈连续的环状卡槽;数个板条,该板条的两端分别插入该上框与下框的环状卡槽内;一定位框,为一环状封闭的框体,其外径用于抵靠这些板条的内侧面;固定元件,用于将该板条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所述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该定位框的外径大于该上框的外径时,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往外侧凸出的容器;所述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该定位框的外径小于该上框的外径但大于该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倾斜的锥状体容器;所述上框与下框的外径相同,且该定位框的外径略小于该上、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直立的容器。
前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中上单元或下单元为冂状。
前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中上单元或下单元为弧弯形状。
前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中固定元件是一种索。
前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中借由数个所述上框与一下框堆叠,并配合数个板条插置于这些上框之间,以及上框与下框之间而组成镂空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备视觉创意效果的竹制容器,且十分适合于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框或下框是分别由两冂形的上单元或下单元连接组成,并配合插置板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框或下框是分别由四个弧弯形的上单元或下单元连接组成,并配合插置板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将板条往外侧方向凸出而编制成的竹制容器实施例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较大的上框与较小的下框,配合板条及定位框编制成直立式锥状体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较大的上框与较小的下框,配合板条及定位框编制成长方锥状体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相同大小的上框与下框,配合板条及定位框编制成长方形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相同大小的上框与下框,配合板条编制成方形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框与下框,再配合交错编制的板条组成的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数个上框及一下框堆叠,并配合板条组成镂空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上框             11……上单元
111……上卡槽
2……下框             21……下单元
211……卡槽
3……板条             4……定位框
5……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竹制容器,包含有一上框1、一下框2、与数个板条3,其中,上框1是由数个上单元11所连接成的环状封闭框体;所述上单元11是采用竹材,并利用模具施予适当的加压及加热而成型为冂形状,借由此一加工方式,可以使上单元11的转角处形成为弧弯状;每一上单元11的下面均加工有上卡槽111,因此,各个上单元11的连接后,可使这些上卡槽111接续成连续的环状卡槽。上单元11的连接,可以采用黏合、榫接或锁接等方式将其结合成一环状封闭的上框1。下框2是由前述相同的方式采用数个竹材制成的下单元21所连接成的环状封闭框体;每一下单元21的上面均加工有下卡槽211,因此各个下单元21连接后,可使这些下卡槽211接续成连续的环状卡槽。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上框1与下框2的另一实施例,其设置更多组的弧弯形上单元11与下单元21,再将这些上单元11连接组成一上框1,以及将这些下单元21连接组成该下框2,然后配合板条3组成一容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在此一实施例,是采用较大外径的上框1与较小外径的下框2,以及外径小于上框1的定位框4,将数个板条3的上端插入上框1的上卡槽,而下端插入下框2的下卡槽,再将定位框4的外径抵靠于各板条3的内侧面,然后利用索5作为固定元件,将各个板条3系绑于定位框4,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往外侧凸出的容器。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容器的第二实施例;在此一实施例,是采用较大外径的上框1与较小外径的下框2,以及外径小于上框1但大于下框2的定位框4,将数个板条3的上端插入上框1的上卡槽,而下端插入下框2的下卡槽,再将定位框4的外径抵靠于各板条3的内侧面,然后利用索5作为固定元件,将各个板条3系绑于定位框4,以编制组成直立式锥状体的容器。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容器的第三实施例;此一实施例,是采用较大外径的长方形上框1与较小外径的长方形下框2,以及外径小于上框1但大于下框2的定位框4,将数个板条3的上端插入上框1的上卡槽,而下端插入下框2的下卡槽,再将定位框4的外径抵靠于各板条3的内侧面,然后利用索5作为固定元件,将各个板条3系绑于定位框4,以编制组成长方形锥状体的容器。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容器的第四实施例;此一实施例,是采用相同外径的长方形上框1与长方形下框2,以及外径略小于上、下框的定位框4,将数个板条3的上端插入上框1的上卡槽,而下端插入下框2的下卡槽,再将定位框4的外径抵靠于各板条3的内侧面,然后利用索5作为固定元件,将各个板条3系绑于定位框4,借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垂直状的长方形容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容器的第五实施例,此一实施例,是采用相同外径的正方形上框1与正方形下框2,将数个板条3的上端插入上框1的上卡槽,而下端插入下框2的下卡槽,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垂直状的正方形容器。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的上框与下框,再配合交错编制的板条3,使板条的上、下端分别插置于上框的上卡槽与下框的下卡槽而构成容器的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述的数个上框1与一下框2堆叠,再配合所述板条3,使板条的上、下端分别插置于相邻的上框之间,以及上框与下框之间而构成镂空的容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框,由数个上单元组成封闭,且转角处为圆弧形的环状框体,该上单元是以模具一体成型制成,且该上单元的下面设有环状卡槽,这些上单元连接成上框后,所述上卡槽呈连续的环状卡槽;
一下框,由数个下单元组成封闭,且转角处为圆弧形的环状框体,该下单元是以模具一体成型制成,其上面沿着周围轮廓设有环状卡槽,这些下单元连接成下框后,所述下卡槽呈连续的环状卡槽;
数个板条,该板条的两端分别插入该上框与下框的环状卡槽内;
一定位框,为一环状封闭的框体,其外径用于抵靠这些板条的内侧面;
固定元件,用于将该板条固定于所述定位框;
所述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该定位框的外径大于该上框的外径时,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往外侧凸出的容器;所述上框的外径大于下框的外径,且该定位框的外径小于该上框的外径但大于该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倾斜的锥状体容器;所述上框与下框的外径相同,且该定位框的外径略小于该上、下框的外径时,得以编制组成侧壁呈直立的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元或下单元为门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元或下单元为弧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是一种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借由数个所述上框与一下框堆叠,并配合数个板条插置于这些上框之间,以及上框与下框之间而组成镂空的容器。
CNU200720095988XU 2007-05-10 2007-05-10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75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95988XU CN201049757Y (zh) 2007-05-10 2007-05-10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95988XU CN201049757Y (zh) 2007-05-10 2007-05-10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9757Y true CN201049757Y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959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757Y (zh) 2007-05-10 2007-05-10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9757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7888A (zh) 套管式榫卯结构单元及其应用
CN200980449Y (zh) 家具结构
CN201049757Y (zh) 可以模组化大量生产的竹制容器
CN201124513Y (zh) 竹制圆弧框模组化生产的接合结构
CN201412667Y (zh) 内置芯木塑型材
CN204212525U (zh) 一种可拼接的塑木盆栽围栏
CN200975026Y (zh) 活动框架结
CN201179681Y (zh) 立体造型竹制圆弧材模组化生产结构
CN202627375U (zh) 新型板材
CN2603016Y (zh) 改进的竹编置物容器侧壁
CN206284577U (zh) 一种竹桌
CN205885078U (zh) 一种竹制书架
CN203892317U (zh) 套管式榫卯结构单元
CN205197538U (zh) 一种新型整体型椅面型材
CN205923493U (zh) 一种连体竹凳
CN204609231U (zh) 塑木地板的双卡槽安装结构
CN206418860U (zh) 一种围杆和围栏
CN205623382U (zh) 一种木花盆
CN201365692Y (zh) 复合管材及用该复合管材制成的家具
CN201896453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支撑头
CN204435761U (zh) 组框压线条
CN202536871U (zh) 一种木质试管花瓶
CN202467330U (zh) 可旋转组合式围栏
CN201474321U (zh) 古建筑修复用复合材料连接件
CN203226396U (zh) 一种梳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