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5752Y -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5752Y
CN201045752Y CNU2006201173511U CN200620117351U CN201045752Y CN 201045752 Y CN201045752 Y CN 201045752Y CN U2006201173511 U CNU2006201173511 U CN U2006201173511U CN 200620117351 U CN200620117351 U CN 200620117351U CN 201045752 Y CN201045752 Y CN 2010457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cold
wind
hea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17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存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17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575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57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57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是自动跟日高倍聚光你温发电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及供电连续性和安全性并降低成本。能数十数百倍的提高光强和发电功率,并廉价而方便的把工作温度降到远低于环境温度,创造了低成本的匀光技术和自动应变避暴风技术,改良了风电机以与光电结为有机体,创造了双赢倍增的热电联产技术,可在雪天夜晚用太阳能高效供暖或烧热水,它是由匀光发电器、廉价制冷冷却和超导散热部件、自动应变避暴风聚光系统、廉价匀光组件和自动跟日机及改良的风电机等构成。具有发电成本低、供电连续性和安全性高、有效发电时间长、光电转换效率高和自动应变避暴风等优点;并使风电机提高利用率、减少安装成本、扩大使用地区、增强蓄电池寿命和供电连续性。

Description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涉及高效率低成本的聚光太阳能风能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一般都是使光伏电池固定不动,而购买光伏电池的市场价格都是每峰瓦多少钱,所谓峰瓦是指把光伏电池板垂直于阳光时,并在太阳标准光强照射下的发电功率,因而固定安装光伏电池时的实际发电功率远远达不到购买时所标峰瓦值。此外也有许多人多次试验自动跟踪太阳发电,证明了它比不跟踪的固定式发电能提高40%的输出功率,但他们所用跟日机造价很高,因此便把所提高的功率的效益抵消了很大一部分。也有搞风光互补发电的,但他们所用光伏电池是固定不动的,他们没有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充分有机的结合起来。单纯聚光发电虽能节省电池数量,但除了要增加光学设备和自动跟日机外,还存在给光伏电池散热问题和自动抗大风问题等,故其综合成本仍很高。
本申请人曾对上述问题提出过解决方案,但仍存在下列主要问题:①其光伏电池浸泡在液体透明介质中,因液体对流换热很迅速,故其光伏电池温度达不到环境温度以下,因而不能用大幅度降温之法实现大幅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②所提出的单层透明罩管只能构成单液体凹透镜,难以把会聚光束变均匀,从而难以用聚光提高效率;③在利用昼夜温差降温时,所用推拉式隔热活壁部件既笨重又成本高,且不利于和热泵结合以实现电和热同产;④只提出了下制冷器,未提出上冷热腔的概念,故未-能使热管不用泵循环就能使热管冷凝相变,也不利和热泵结合,不利于使热泵在无太阳时吸收环境热量产热取暖;⑤未能提出液压防震概念,这是一种效果好而成本低的防震办法;⑥提出避风板的概念,更未明确抗风板的含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如下性能的装置:(1)它不但聚光倍数很高,从而能节省大量的太阳电池和成本,而且因为提出了超导传热深层冷却法,(大大优于原有技术的泵水冷却法)使太阳电池工作温度经常保持在环境温度以下,从而能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于原有技术之上;(2)它能以最低代价而使聚光后的光强度变均匀,克服了原有技术中的匀光器件不但成本高,而且难以大规模的快速生产的弊病;(3)它能自动躲避暴风且防震动,从而使安全系数最大,克服了原有技术产品容易被暴风破坏的难题;(4)它能使发电和产热倍增双赢,从而能解决在无太阳时用太阳能取暖和烧水的难题;(5)它能实现原有技术无法实现的高效低成本的阳光发电,从而使光伏发电易普及。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时用了超导传热即超过一切金属的导热率的热管原理,故名“聚光超导”。另外,由于任一种聚光太阳电池的工作温度越低,其同比输出功率或光电转换效率越高。所以,任一种聚光太阳电池装到本实用新型上后,其光电效率都会超过原来的效率,(简称“超效”),故全名为“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简称聚光发电机,包括聚光光伏发电系统、造冷散热系统和自动跟日机,或者还包括风力发电机,其中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简称聚光发电系统,包括应变避风聚光镜群及匀光发电器和载物架及聚采架,其特殊之处在于:
A、所述载物架和自动跟日机活动连接,所述聚采架与载物架固接,所述带有应变避风机构的聚光镜群与聚采架或载物架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或者是活动连接即铰接的,或者是固定连接即固接的;在工作状态时位于聚光镜群的公共焦线或公共焦带或公共焦点或其邻近处的匀光发电器以聚采架为依托而与之连接,垂直于各个聚光镜的主轴的采光平面,都是和太阳光线恒保垂直或恒近于垂直;
B、所述铰接的应变避风聚光镜群是由聚光镜单元构成的,所述聚光镜单元是单扇的,或是双扇的,单扇聚光镜单元简称为单扇组元,包括安置于镜框中的聚光镜片和复位簧、限位体及铰接轴,或者还包括避风板和防震器,聚光镜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聚采架上,复位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聚采架和聚光镜,能使铰接聚光镜恒保持在正确工作状态的限位体,安置于镜框和聚采架之间;
所谓避风板是能使聚光镜在有害暴风来临时,能作避风旋转以变成受最小风阻的板状物或扁盒状物;
C、所述铰接的双扇聚光镜单元简称为双扇组元,它由主聚光镜和附聚光镜构成,所述主聚光镜就是上述连于聚采架的单扇聚光镜,所述附聚光镜是以主聚光镜为载体的聚光镜,它包括安置于附镜框中的聚光镜片及复位簧和铰接轴,或者还包括防震器,附镜框通过铰接轴与主镜框铰接,复位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镜框和附镜框;
D、所述匀光发电器,包括聚光电池座和聚光光伏电池及连接电路,或者还包括匀光器件和透明罩管,所述聚光电池座是含有空腔的,聚光光伏电池简称聚光电池,它是以聚光电池座的腔壁为载体,通过连接电路把各个聚光电池片连成光伏发电体,它被透明罩管包围,它和透明罩管之间构成真空夹层或负压层,不含匀光器件的匀光发电器就是光伏发电体,或称光伏发电管;
E、所述带有应变避风机构的聚光镜是反射聚光镜或菲涅尔透镜,阳光通过聚光镜以后,是直接射入所述聚光电池,或是先通过匀光器件而后射入所述聚光电池。
F、所述制冷散热系统或称造冷散热系统,包括流体散热器,此流体散热器由其接口通过能弯曲的挠性连管和所述聚光电池座的空腔连接通,其接口位置高于聚光电池座所能达到的最高端点,它或者是液体散热器,或者是由它和聚光电池座的空腔及挠性连管构成的热管的冷凝段,此情况下聚光电池座的空腔是热管的蒸发段,挠性连管是热管的隔热段,工作介质在其中循环;当它作为液体散热器时相对应的聚光电池座和挠性连管中都充满液体。
2、所述制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冷源冷却器,所述冷源冷却器,或者是上冷源,即其位置高于所述热管冷凝段的冷源,或是下冷源,即其位置低于所述热管冷凝段的冷源,所谓冷源是能储备冷能的制冷器,或是低温水或冰块或冷气;所述制冷器是昼夜温差制冷器,或是普通热泵制冷器,或是吸附式制冷器,或是帕尔贴制冷器,或是磁制冷器,或是金属氢化物制冷器,或是吸收式制冷器,或是综合制冷器。
3、所述昼夜温差制冷器,或是昼夜温差上制冷器,或是昼夜温差下制冷器,前者包括上冷热腔及其工作介质和捂揭部件,捂揭部件位于上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包含冷热腔的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所述昼夜温差下制冷器包括下冷热腔及其中工作介质以及捂揭部件,或者还包括吸传器件,所述捂揭部件位于下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空心支柱或相配套的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当所述热管不是非重力热管时,还需吸传器件,它是吸热传热器件,其下段伸入下冷热腔介质中,其上段伸入所述热管冷凝段介质中,它或是高导热系数材料作成的导热元件,或是介质流动管路,所述介质流动管路或是开环式的,或是闭环式的,介质流动管路的驱动电源或驱动的开关电路,是用和太阳的或强或弱,或有或无相同步的太阳电池发出的电源,或是外接其他电源;
所述普通热泵制冷器,包括热泵、上冷热腔及其中工作介质和捂揭部件,热泵的蒸发造冷段或位于上冷热腔介质中,热泵的压缩产热段位于冷热腔之外的用热器内,相配套的捂揭部件位于上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包含上冷热腔在内的风力发电机机架或空心支柱为载体,热管冷凝段之一部分,伸入上冷热腔介质中构成重力热管;或者伸入下冷热腔介质中构成非重力热管,热泵的蒸发造冷段或者直接伸入所述热管冷凝段介质中,或伸入所述下冷热腔介质中。
所述吸附式制冷器的蒸发器位于下冷热腔介质内,或者就是下冷热腔,其吸附——解吸腔位于阳光下,或者就是单扇聚光镜的扁盒形避风板,它的散热器的一端和吸附——解吸腔连接通,另一端和蒸发器连接通,吸传器件位于下冷热腔和热管冷凝腔之间与之作换热连接,捂揭部件安装于下冷热腔的周围;
所述帕尔贴制冷器,是依帕尔贴效应而连接的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电路的吸热端和放热端,内中有按帕尔贴制冷效应所规定的方向流动着的电流,把其吸热端插入所述冷凝腔中或发电管内或上冷热腔内,把其放热端插入用热器内,或其他容易散热之处。帕尔贴效应制冷器的电源是所述聚光电池发出的富剩电流,或是风力发电机发出的富剩电流,或是外接其他电源。
综合制冷就是把上述两种以上制冷方法同时并用。
4、所述热管冷凝腔和上与下冷热腔是在空心支柱内由隔板隔成的三个腔体,或是风力发电机的机架由隔板隔成的三个腔体,在这之中的冷热腔叫内冷热腔,简称冷热腔,在这之外的冷热腔叫外冷热腔,在冷热腔和冷凝腔周围所安装的捂揭部件,或是隔吸式捂揭部件,或是旋叶式捂揭部件,或是换捲式捂揭部件,或是推拉式捂揭部件
所述隔吸式捂揭部件,包括隔吸板、隔热片、翻转圈,和被简称为挠弹器件的挠性弹力传力器件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卧立板,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传感器,所述隔吸板是当它装上隔热片后,既能阻隔上或下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与环境之间的热传递,又能变成上或下冷热腔或冷凝腔的散热片,还能变成当热泵蒸发造冷端温度过分低时,需从外部大环境中集中吸热以提高热泵效率的吸热片的一种板片制品,它的正面有用于撑展运载所述隔热片的开口,两侧有通风窗口,其背面作成和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可触贴的形状,它一方面是通过卧立板间接的与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作活动连接即铰接,而后形成可触贴可分离的连接关系,或者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而形成可触可离的连接关系,所述卧立板是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的过渡板,所述隔吸板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挠弹器件或挠传器件与翻转圈连接,以所述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并可绕其旋转的翻转圈,或是直接的或是通过力传器件后间接的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的控制;
所述旋叶式捂揭部件,包括隔热托板、隔热片,挠弹器件、力传器件、导向器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传感器,或者还包括卧立板,把隔热片连接撑开后的隔热托板名为隔热叶片,它一方面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周围,或者是通过卧立板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周围,它另一方面通过挠弹器件和导向器连接,所述导向器通过其内圈与所述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作活动连接并以其为载体而可绕其旋转,所述导向器又直接的或通过力传器件而后间接的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控制;
所述换捲式捂揭部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包括隔热层、原套筒、副套筒、副支柱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挠弹器件和信号控制器,可绕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旋转的原套筒与其活动连接,副支柱与冷热腔或储散腔的轴心线相平行,可绕副支柱转动的副套筒套于其周,隔热层的一端在原套筒缠绕后,固结于其周,或与挠弹器件之一端连接后,使挠弹器件之另一端固接于原套筒,隔热层之另一端在副套筒缠绕后固结于其周,原套筒和副套筒各固接有传力轮,都和驱动组件作成可转力矩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控制器相连系并受其控制;
所述第二类换捲式捂揭部件,包括隔热层、副心轴、副套筒、挠弹器件和驱动组件及信号控制器,隔热层的一端连接挠弹器件,挠弹器件另一端绕过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后固结于其壁,隔热层另一端固结于副套筒壁,或者,隔热层这另一端连接挠传器件后绕过副套筒并固结于其壁,可绕副支柱转动的副套筒是活动的套于副支柱周壁,所述副套筒与传力轮固连,传力轮与所述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控制器相联系;
所述推拉式捂揭部件,包括多个隔热活瓣、牵拉组件、捲筒或转轮及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动作信号发生器,所述牵拉组件,是能使隔热活瓣在所述驱动组件作用下发生定时运动的组件,它包括内定件、弹簧、挠传器件及外定件和滑轮,其中,弹簧之一端连于隔热活瓣,另一端连于内定件,所述挠传器件之一端连于隔热活瓣,另一端绕过安装于所述外定件的滑轮后,直接或间接的连接于所述转轮或捲筒,或者,把所述牵拉组件成另一种组合,就是把弹簧之一端连于外定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隔热活瓣,所述挠传器件之一端连接于隔热活瓣,另一端绕过安装于所述内定件的滑轮后,直接或间接的固结于所述捲筒,所述捲筒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发生器,或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式,或者是以后者发出的信号相联系的分体式;所述内定件是距储散腔最近的固定件,所述外定件是距储散腔较远的固定件。
5、所述单扇聚光镜的铰接轴,或双扇聚光镜的主聚光镜的铰接轴,其轴心线或轴心线延线,把该聚光镜分为大小不相等的两部分,在较小部分的侧边,或是铰接作为单扇聚光镜单元的避风板,或是铰接作为双扇聚光镜单元的附聚光镜能,使避风板或附聚光镜保持在正确工作位置并能使它们沿单一方向作避风旋转的限位体和复位簧,安装在各自铰接轴的附近。
6、所述防震器是液压防震器或腔式防震器或弹力防震器;所述液压防震器安装于承铰接件和铰接件之间,后两者之间的铰接轴或是固连于承铰接件的心轴,或是固连于铰接件的转轴,所述液压防震器包括腔壳、隔板、活门和活门支壳,隔板固接于和承铰接件固连的心轴,腔壳穿在所述心轴上并与心轴作静密封连接,并包容隔板和活门支壳之一部分,并与该部分作动密封连接,活门与其支壳活动连接,并以其为载体,活门和隔板之间所夹的空间可扩大或缩小,活门支壳和铰接件固连,因而和所述心轴成动密封,在静腔壳与心轴和活门支壳之间充填工作介质;
另一组合方式是除了铰接件不变外,其余零件是动静互换,即把铰接轴固连于铰接件,而和承铰接件活动连接,此时,因隔板固连于转轴,故载有活门的活门支壳便与承铰接件固连,原来包容隔板和活门支壳一部分的静止的腔壳,此时变为动腔壳并与转轴固连构成静密封,它和活门支壳仍然构成动密封,在动腔壳和转轴及活门支壳之间充填工作介质;
所述腔式防震器包括腔筒和与之密切配合的活塞,在腔筒或活塞上有小孔,或在活塞和腔筒接触面上留有小隙,使活塞在腔筒中运动的动力矩的环绕中心,是单扇聚光镜单元的轴的轴心线,或者是双扇聚光镜单元的轴的轴心线,在单扇聚光镜单元中当活塞固连于聚光镜框时,腔筒壁固连于所述聚采架,或者互换,即当活塞固连于聚采架时,腔筒壁固连于聚光镜框;围绕避风板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是:当活塞固连于聚光镜框时,腔筒固连于避风板,或者互换,当腔筒固连于聚光镜框时,活塞固连于避风板;在双扇聚光镜单元中,围绕主聚光镜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和所述单扇聚光镜的情况相同;围绕附聚光镜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和在单扇聚光镜的避风板的铰接轴周围安装腔式防震器的情况相同。
所述弹力防震器安装于承铰接件和铰接件之间。
7、所述匀光器件,是设置于聚光镜和聚光电池之间的液体透镜或固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是由包围光伏发电体的透明内罩管和透明外罩管及此二者之间所夹透明介质构成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透镜,在透明内罩管和光伏发电体之间的夹层是真空或负压层;所述固体透镜,是和线聚焦聚光镜相对应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柱面透镜;或者是和点聚焦聚光镜相对应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透镜。
8、所述液体透镜或固体透镜是对应于线聚焦式或带聚焦式或点聚焦式的所述聚光镜的透镜,对应于点聚焦聚光镜的透明罩管名为点聚焦罩管,它是群凹式或群凸式的,即在内罩管或外罩管壳上,或同时在内和外罩管壳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在工作时被阳光实际通过的或一行或二行或三行或四行或五行或六行或七行或八行或九行的,每一行都有一系列的在聚光系统工作时是被聚光束实际通过的凹坑壳或凸头壳;对应于线聚焦聚光镜的透明罩管名为线聚焦罩管,它是凹槽式或凸柱式的,即在内透明罩管壳或外透明罩管壳上,或同时在内或外透明罩管壳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在透镜工作时,被聚光束实际透过的或一条或二条或三条或四条或五条或六条或七条或八条或九条的,横断面为任意所选曲面的凹槽壳或凸柱壳。
9、所述固接聚光镜的避风机构的电磁驱动部件,包括电动器件的风力传感器,或者还包括含有大风自我保护电路的控制器,风力传感器和含有大风自我保护电路的控制器及电动器件是以电磁信号连接的,电动器件和自动跟日机的载物架之间,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3是第2实施例,即采用扁盒形避风板与吸附制冷相结合的制冷系统;
图4是第3实施例,即具有内外冷源——开式换热、导热相结合的综合散热系统;
图5是第4实施例,即可供选用的带液压防震器的聚光镜,遇到暴东风时的避风态;
图6是第5实施例,即匀光发电管可供选用的点聚焦罩管;
图7是图6的剖视图;
图8是第6实施例,即可供选用的腔式防震器。
图9是第7实施例,即可供选用的液压防震器;
图10是第8实施例,即液压防震器另一装配组合;
图11是第9实施例,即最适合热电联产用的隔吸式捂揭部件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第10实施例,即可供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换捲式捂揭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第11实施例,即可供选用的旋叶式捂揭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第12实施例,即可供选择的推拉式捂揭部件主视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第13实施例,即把铰接式聚光镜及其一切相关零部件换成固接式聚光镜以后的本实用新型;
图18是第14实施例,即把超导冷却和铰接聚光镜等,换成液体散热和固接聚光镜以后的本实用新型;
以上实施例中除了前三种和最后两种以外,其余都是提供了可供本实用新型选择更换的部件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1为底座,2为自动跟日机,对于铰接聚光镜,只要精度达到要求,则各种全自动跟日机皆可能用。3为主聚光镜,4是腔式防震器的滑腔,5是活塞,此处皆是环形,若活塞和滑腔作成直线形,则要增设把园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机构。6是聚采架。它和载物架22相固接,载物架22和自动跟日机之间为活动连接,7是西附聚光镜,8是聚光太阳电池,简称聚光电池,9是阳光,10是聚光电池座,其腔内是热管的蒸发段,11是匀光部件的透明外罩管,此处是线聚焦式的。12是挠性连管,是热管的隔热段,它可以是1根或多根。
13是风力发电机机架壁或腔式支柱壁,其中包含了上冷热腔和下冷热腔及热管冷凝腔。小型风力发电机(简称风电机)机架多为一个空心长圆筒,此容积不用也是个浪费,把此容积分为三腔,内有工作介质,可使风电机重心比无工质时下降很多,故能增其稳度,有利于抗暴风,其根部与跟日机底座1结合,生相互依靠之效。更何况因风力和阳光都有间断性的缺陷,风和光联用发电,可大大减少这种发电间断性,并能使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等皆一物两用,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和延长蓄电池寿命,所以,若由上述三腔构成为阳光发电专用的腔式支柱,固然也可,但不如在此腔式支柱顶上加风轮14和电磁发电机42(图2)等构成风电机合算。加一个风轮也可,若加两个转向相反的风轮,更有利于充分利用风力和缩小风轮直径。
15是捂揭部件导向器,其外周有位于其两侧的挠传器件18沿相反方向缠绕后,固结于其周边,其内圈以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见图4)为载体,并与之活动连接而可绕其旋转。16是滑轮17的心轴的上支架,19是构成液体透镜的透明折光介质,20是热管工作介质,21是线聚焦透明内罩管,它和外罩管11及夹层透明介质19可构成凹的或凸的横断面为任意曲面的柱面透镜,它和聚光电池座10之间的夹层为真空或负压层,以利于隔热,其目的是使聚光电池工作温度常处于环境温度之下以提高发电效率。22是载物架。23是东附聚光镜,24是附镜铰接轴,25是主镜铰接轴,26是铰接聚光镜的限位体,它和图2中所示弹簧31相互作用才能使铰接聚光镜,在无暴风时恒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
在图2中卸去了捂揭部件的传动部分,其中,27是循环泵,28是冷热腔介质,29是隔热层,30是液体循环管路式的吸传器件,31是复位簧,32是帕尔帖制冷线路的吸热端,33是下冷热腔壁,34是帕尔帖制冷电路,35是下隔板,36是热管冷凝段的腔壁,37是热管工作介质,38是上隔板,由于风力发电机支架很高,空腔容量很大,故隔成三腔是可行的,39是配套用的热泵的膨胀阀,40是热泵产热端,可通往用户的用热之处,41是热泵的压缩机,42是电磁发电机,43是风电机方向尾翼,44是副风轮,45和46皆为帕尔帖制冷电路通往风轮散热器的电连接电极,帕尔帖制冷电路的产热端,也可电连接于容易散热的其他任何地方,例如自动跟日机的底座等。帕尔帖制冷电路的电源E最好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的富剩电流,例如因蓄电池已满而受控制器防止过充拒充的电流,或因太阳光或风力过弱而所发电的电压过低无法充入蓄电池或无法上电网的电流等等,当然也可用市售用电低谷时的便宜电量。
47是上冷热腔的壁,48是伸入上冷热腔的和热管冷凝腔连通的换热器,由此可构成重力热管。49是上冷热腔中制冷或吸热的介质,50是配套所用热泵的蒸发制冷端。51是聚光镜框,52是由带有线聚焦罩管构成液体透镜的匀光发电器。
图3是带有吸附制冷器的本实用新型,这是为了利用免费的昼夜温差和发挥跟日机的运载潜力来增大下冷热腔中的制冷储冷量,以供冷凝腔使用。为把下冷热腔的冷量传入冷凝腔,可用图2中的闭式液体循环管路,也可用图4中的开环式液体循环管路61,也可用易导热材料作成的导传器件63,还可使用带有毛细管芯的非重力热管,但效果不如液体循环管路换热好。图4中的56是旋叶式或隔吸式捂揭部件的驱动组件,57是捲筒,58是变速器,62是包含了热管冷凝腔和上、下冷热腔的腔式支柱,在其顶部若装上风轮和电磁发电机,62就变成了风力发电机,59是开式循环管路中的阀门。60是外冷源。
图5中的实线是图1中的聚光镜在有害暴东风下的避风态,图5中的虚线表示在暴风过后,聚光镜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图中64是挡簧体。
由图可见,暴东风使东附镜23折向西,不但能使风阻最小,且能避免和发电管F碰撞打坏管子,西附镜7等也转到风阻最小态。若遇暴西风,则避风态和图5恰相反,遇暴南风或暴北风的避风态以此类推。
图6是构成液体透镜的另一实施例即点聚焦罩管的外形。
图7中66是点聚焦罩管的透明内管壳,67是点聚罩管的透明外管壳。其夹层中若充入透明介质,则构成凹的或凸的透镜,可按需要构成球面透镜,也可构成非球面透镜。
图8是腔式防震器的剖视图,其中四个A小孔和两个B小孔,用于把此防震器往相互铰接的两种构件A和B上连接之用,C为通气微孔,也可在活塞5和滑腔4之间留微隙以代替微孔C。
图9是液压防震器的剖视图。图中68是固接于铰接轴25的隔板,69是和25作成静密封的腔壳,70是活门,71是活门支壳,它和铰接框51固接,它和铰接轴25及静腔壳69皆构成动密封,它和活门70是活动连接的,是活门的载体。由它和腔壳69及铰接轴25之间构成的空腔内充入液压介质(为清楚计,图9中未画)。
图10是图9的另一种装配方式,是除了镜框51和聚采架6不变之外,对其零件是把运动和静止件交换位置。
在图10中,铰接轴25固接于镜框51中,腔壳69和铰接轴25之间仍为静密封,因而它将随铰接框51和轴25一同运转,隔板68仍固接于轴25,与活门70作活动连接并成为其载体的活门支壳71与聚采架6相固接,在活门支壳71和腔壳69及铰接轴25之间构成的空腔中充入液压介质。在这任一种装配方式中,因活门的两面安装方式或形状的不对称性,故当无论是东、南、西、北任一种破坏性暴风来临,而迫使铰接框51作避风旋转时,活门70将开门而允许液压介质向后流出,铰接框不受液压介质阻挡而可旋转,当暴风吹过后,铰接框51在图2所示复位簧31作用下,要恢复正确工作位置,即要反转时,活门70自动关闭,使铰接框即聚光镜等遇到很大阻力,只能趁液压介质由缝隙中慢慢向后流而慢慢复位,使聚光镜等不受震动,保证安全。
图11是装在腔式支柱62或风力发电机机架外围的隔吸式捂揭部件的主视图,图12是其俯向剖视图F-F。在图11中,73是活销或销轴,74是卧立板,它铰接于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周围,75的内圈是以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为载体并可绕其旋转的翻转圈,76是隔吸板79的托板,它的上端和下端都铰接于卧立板74,或者铰接于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的壁,它由导热系数高的材料作成,其背面能与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的壁贴合,其两侧有通风窗口78,其正面开口,以便和隔热层29结合后构成隔吸板79,隔吸板79与翻转圈75之间有挠弹器件(挠性弹力器件)77或挠传器件作传力连接,翻转圈75由内圈和外圈相连接构成,内圈与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作活动连接,其外圈被挠传器件18缠绕后并将其端点固结于其周,挠传器件18的另外端点绕过滑轮17后,并在捲筒57周围缠绕后固结于其周。捲筒57通过变速组件58后与驱动组件56作可传力矩连接,驱动组件56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控制其动作,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已属现有技术范围,兹不赘述。所述滑轮17穿在其心轴72周围。心轴72经过其支架16固接于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
图13是换捲式捂揭部件俯视图。图中80是与风电机机架13相平行而立的副支柱,81是套于副支柱80周围的副套筒,可绕其旋转,82是套于风电机机架13周围的主套筒,可绕其旋转,隔热层29的一端固结于主套筒82周围,另一端固结于副套筒81周围,捲筒或捲轮57分别与主套筒82和副套筒81各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捲筒或捲轮57经过变速器58与驱动组件56作成可传力矩连接,驱动组件56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控制。主、副套筒皆可作成栅栏形或网格形,若要捂住机架13以隔热,可使隔热层29捲于主套筒82,若要“揭开”机架13以散热,可使隔热层29捲于副套筒81。
另一种换捲式捂揭部件的方案,是免去主套筒82,把隔热层29的端部连结一段挠弹器件,挠弹器件另一端在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周围缠绕后固结之,隔热层另一端仍固结于副套筒81,当要把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揭开”散热时,驱动组件使副套筒81转动,把隔热层29缠于其周,此因挠弹器件可在风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被拉伸一整圈以上。当要把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捂住”隔热时,驱动组件把副套筒81放开,挠弹器件靠弹性恢复力使隔热层复捲于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周围。
图14是旋叶式捂揭部件的俯视图,其主视图已包含于图1或图3中,其左侧视图在图4中也可看出。在图14中,导向器15由内、外两圈和连接辐组成,其内圈以风电机机架13为载体,活动连接,可绕其旋转,导向器15的外圈有挠传器件缠绕数圈后,把端部固结于其周,挠传器件的另外端点,绕过滑轮17到达捲筒或捲轮57,在捲筒或捲轮57缠绕数圈后固结于其周,(参看图4)。捲轮57经过变速组件后与驱动组件56作可传力矩连接。图中84是隔热叶片,它通过铰接销轴86铰接于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它由叶片托板85和隔热层29组成,它通过挠弹器件83与导向器15连接。例如在图14中,若导向器沿顺时针方向转一定角度,就能把全部隔热叶片拉成睡倒状态,把机架13“捂住”隔热。图14所示为机架13所含“三腔”向外散热状态,或从外界吸热状态。
图15和16分别为推拉式捂揭部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中89是隔热活瓣,90是平滑轮,91是隔热活瓣桩,用于固结挠传器件18的上端点,92是外定件,经上支架16固连于支柱式风电机架13,93是固连于支柱13的内定件,此处是个环,弹簧87的一端连于此环,另一端连于隔热活瓣桩91,94是转动件,挠传器件18经过滑轮90和转动件94,下行至图16的捲筒或称捲轮57,缠绕后固结于其周边,捲筒57通过其变速器58和驱动组件56作可传力矩连接,转动件94与上外定件92的中心距以及捲筒57与下外定件95之间的中心距皆不随时间变,在变速器58中应串接蜗轮蜗杆副(图中未画出),在电机56把隔热活瓣89拉开后,使支柱13中的储散腔和冷热腔散热时,如图16的状态,则可保持不变。当电机56反转时,弹簧(图中为拉簧)87使隔热活瓣89捂住空心支柱13以隔热。
图17是用固接式聚光镜代替铰接式聚光镜和与铰接有关的各零部件,除此而外的配套零部件不变。这样代替之后,聚光镜失去了自动避大风和防震功能。为了不被暴风把聚光镜或整个装置破坏,必须依靠自动跟日机上的功能,例如这种自动跟日机一般由两个电机驱动(双轴跟踪),其控制器要有暴风自动保护电路和风力传感器等一系列措施,在暴风来临时,要使自动跟日机转到如图17所示的中天位置,使聚光镜对风阻比较小(但不如我们能自动变形的铰接聚光镜的风阻小),这样将会增加跟日机或整个装置的成本,具有这种功能的自动跟日机,已被已有技术解决,兹不赘述。
图18是用液体散热器代替上述热管冷却系统(除此而外,其他零部件例如捂揭部件等都不变)的实施例。图中98仍是匀光发电器,但其中聚光电池座腔内已不是热管蒸发段,而是液体循环管路,它由两根挠性管100和102与储散腔101的上、下两开口连接通,储散腔101意为储液散热腔,它是风力发电机机架13或腔式支柱62的上腔,它们的下腔就是下制冷腔99,103是与储散腔101连通的蒸发降温腔。这种冷却方式较简单,但不如前述热管式冷却系统效果好,因为液体吸热若不相变就要升温。
为了大幅度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用善巧而极其廉价的方法,千百倍的提高光照强度并大幅度降低工作温度,这是因为太阳电池的光电流强度是与光照强度成正比,开路电压是随光照强度的增高而增高,但随着工作温度的增高输出电流急剧下降。因此冷却降温极其重要,本实用新型提出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富剩电流制冷,犹恐此电力不够,故又提出捂揭技术,用昼夜温差制冷储冷,这在北方很顶用,因为北方很多地区是所谓“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即便是夏日炎炎季节,昼夜温差还相差几十度,冬春秋季制冷就更不用说了。而在南方,昼夜温差虽相差较小,但因风电机机架很高,对冷媒储量可以很大,上冷热腔若不够用,还有下冷热腔,若再不够用,又提出增设外冷源。最好用综合制冷,就是把昼夜温差制冷,吸附式制冷,帕尔帖制冷、吸收式制冷、金属氢化物制冷等相结合,若和用热之处相结合,用热泵制冷,可把温度降的很低,效果最好,太阳热辐射给太阳电池,经热管吸收后传到冷凝腔和上冷热腔,又经热泵吸收放大后输入用热器,这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用热器所得热量也大为提高,热电联产,使太阳能的利用率大为提高,在无太阳时,本实用新型的捂揭部件,特别是隔吸式捂揭部件变成了吸热翅片,由空气中大量吸热,传给冷凝腔和冷热腔,集中在水中供热泵用,这要比气源热泵效果好的多。因气源热泵的蒸发器直接接触空气面积有限,而隔吸板和冷热腔接触空气面积很大,吸热多。热泵种类很多,各种热泵都能与本实用新型结合,例如吸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金属氢化物热泵等等,皆可配套使用。
下冷热腔中的冷量要传给冷凝腔,用导热材料传热太慢,可设液体循环管路加速热交换,这里的泵耗电极少,因为这只要使水克服管内摩擦力即可,不需升高水位作功。这些方法都能得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故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对太阳电池冷却方法先进,使太阳电池发电效率大为提高,并延长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用热管散热,因为热管具有等温性,在聚光电池座腔内,液体吸热汽化,几乎不使聚光电池升温,可使它在远低于环境温度之下发电。
(2)制冷方法巧妙,四两拨千斤,变废为宝:本装置可用昼夜温差和跟日机富裕的运载力作吸附制冷,又用太阳能、风能所发电的不能充电或不能上网的这些富剩部分制冷,这些都是免费能源,只不过使捂揭部件每天动作几十秒钟。
(3)匀光技术高超而廉价:为使聚光电池得以均匀光强照射,以增大填充因数和光电转换效率,对于会聚光束要进行均匀化处理,因此需要有相应的透镜,固体透镜用玻璃研磨代价太高,液体透镜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成本很低。单层透明罩管把太阳电池浸在液体中,问题很多,诸如温度难以降的很低,匀光效果差,易漏电等,故必须改为双层罩管的液体透镜。
(4)安全可靠,不怕暴风破坏:因本实用新型的铰接聚光镜等,能自动应变避暴风,又发明了很高明的防震器,不会震坏玻璃零件。
风光发电在恶劣的露天工作,本实用新型不采取其他聚光发电使跟日机增大支撑件尺寸强度,从而增大自重和材料费用之法,我们研究出了自动应变避暴风之法。
(5)首次提出上冷热腔概念,实现了重力热管,节约了运行成本。
(6)能热电联产,双赢倍增,从而能实现无太阳时用太阳取暖:用太阳能风能发的电,除热泵用去一部分外,其余充入蓄电池,在雪天或夜晚无太阳时,用蓄电池的电驱动热泵供暖,隔吸式捂揭部件变成吸热状态(即图11状态),从空气中吸热加热水,供热泵用,焓值较高。
(7)风光发电一体化,可使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共用,至少减少这些部件的一半成本,且能延长蓄电池寿命和使供电连续化。
(8)风光发电一体化,把风电机机架改造为热管腔体之一部分和储冷造冷腔体,并和阳光发电机底座固接,使风电机重心下降,稳度增大,减少风电机机架的深埋度和安装费用,提高其抗暴风能力。
(9)聚光发电能大幅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节约太阳电池以降低发电成本。
本实用新型虽据特定装置作了描述,但也可以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作修改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其权利要求书规定。

Claims (9)

1.一种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简称聚光发电机,包括聚光光伏发电系统、造冷散热系统和自动跟日机,或者还包括风力发电机,其中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简称聚光发电系统,包括应变避风聚光镜群及匀光发电器和载物架及聚采架,其特征在于:
A、所述载物架和自动跟日机活动连接,所述聚采架与载物架固接,所述带有应变避风机构的聚光镜群与聚采架或载物架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或者是活动连接即铰接的,或者是固定连接即固接的;在工作状态时位于聚光镜群的公共焦线或公共焦带或公共焦点或其邻近处的匀光发电器以聚采架为依托而与之连接,垂直于各个聚光镜的主轴的采光平面,都是和太阳光线恒保垂直或恒近于垂直;
B、所述铰接的应变避风聚光镜群是由聚光镜单元构成的,所述聚光镜单元是单扇的,或是双扇的,单扇聚光镜单元简称为单扇组元,包括安置于镜框中的聚光镜片和复位簧、限位体及铰接轴,或者还包括避风板和防震器,聚光镜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聚采架上,复位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聚采架和聚光镜,能使铰接聚光镜恒保持在正确工作状态的限位体,安置于镜框和聚采架之间;
所谓避风板是能使聚光镜在有害暴风来临时,能作避风旋转以变成受最小风阻的板状物或扁盒状物;
C、所述铰接的双扇聚光镜单元简称为双扇组元,它由主聚光镜和附聚光镜构成,所述主聚光镜就是上述连于聚采架的单扇聚光镜,所述附聚光镜是以主聚光镜为载体的聚光镜,它包括安置于附镜框中的聚光镜片及复位簧和铰接轴,或者还包括防震器,附镜框通过铰接轴与主镜框铰接,复位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镜框和附镜框;
D、所述匀光发电器,包括聚光电池座和聚光光伏电池及连接电路,或者还包括匀光器件和透明罩管,所述聚光电池座是含有空腔的,聚光光伏电池简称聚光电池,它是以聚光电池座的腔壁为载体,通过连接电路把各个聚光电池片连成光伏发电体,它被透明罩管包围,它和透明罩管之间构成真空夹层或负压层,不含匀光器件的匀光发电器就是光伏发电体,或称光伏发电管;
E、所述带有应变避风机构的聚光镜是反射聚光镜或菲涅尔透镜,阳光通过聚光镜以后,是直接射入所述聚光电池,或是先通过匀光器件而后射入所述聚光电池。
F、所述制冷散热系统或称造冷散热系统,包括流体散热器,此流体散热器由其接口通过能弯曲的挠性连管和所述聚光电池座的空腔连接通,其接口位置高于聚光电池座所能达到的最高端点,它或者是液体散热器,或者是由它和聚光电池座的空腔及挠性连管构成的热管的冷凝段,此情况下聚光电池座的空腔是热管的蒸发段,挠性连管是热管的隔热段,工作介质在其中循环;当它作为液体散热器时相对应的聚光电池座和挠性连管中都充满液体。
2.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冷源冷却器,所述冷源冷却器,或者是上冷源,即其位置高于所述热管冷凝段的冷源,或是下冷源,即其位置低于所述热管冷凝段的冷源,所谓冷源是能储备冷能的制冷器,或是低温水或冰块或冷气;所述制冷器是昼夜温差制冷器,或是普通热泵制冷器,或是吸附式制冷器,或是帕尔贴制冷器,或是磁制冷器,或是金属氢化物制冷器,或是吸收式制冷器,或是综合制冷器。
3.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昼夜温差制冷器,或是昼夜温差上制冷器,或是昼夜温差下制冷器,前者包括上冷热腔及其工作介质和捂揭部件,捂揭部件位于上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包含冷热腔的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所述昼夜温差下制冷器包括下冷热腔及其中工作介质以及捂揭部件,或者还包括吸传器件,所述捂揭部件位于下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空心支柱或相配套的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当所述热管不是重力热管时,还需吸传器件,它是吸热传热器件,其下段伸入下冷热腔介质中,其上段伸入所述热管冷凝段介质中,它或是高导热系数材料作成的导热元件,或是介质流动管路,所述介质流动管路或是开环式的,或是闭环式的,介质流动管路的驱动电源或驱动的开关电路,是用和太阳的或强或弱,或有或无相同步的太阳电池发出的电源,或是外接其他电源;
所述普通热泵制冷器,包括热泵、上冷热腔及其中工作介质和捂揭部件,热泵的蒸发造冷段或位于上冷热腔介质中,热泵的压缩产热段位于冷热腔之外的用热器内,相配套的捂揭部件位于上冷热腔周围并以其为载体,或者以包含上冷热腔在内的风力发电机机架或空心支柱为载体,热管冷凝段之一部分,伸入上冷热腔介质中构成重力热管;或者伸入下冷热腔介质中构成非重力热管,热泵的蒸发造冷段或者直接伸入所述热管冷凝段介质中,或伸入所述下冷热腔介质中。
所述吸附式制冷器的蒸发器位于下冷热腔介质内,或者就是下冷热腔,其吸附——解吸腔位于阳光下,或者就是单扇聚光镜的扁盒形避风板,它的散热器的一端和吸附——解吸腔连接通,另一端和蒸发器连接通,吸传器件位于下冷热腔和热管冷凝腔之间与之作换热连接,捂揭部件安装于下冷热腔的周围;
所述帕尔贴制冷器,是依帕尔贴效应而连接的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电路的吸热端和放热端,内中有按帕尔贴制冷效应所规定的方向流动着的电流,把其吸热端插入所述冷凝腔中或发电管内或上冷热腔内,把其放热端插入用热器内,或其他容易散热之处,帕尔贴效应制冷器的电源是所述聚光电池发出的富剩废弃电流,或是风力发电机发出的富剩废弃电流,或是外接其他电源;
综合制冷就是把上述两种以上制冷方法同时并用。
4.据权利要求3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冷凝腔和上与下冷热腔是在空心支柱内由隔板隔成的三个腔体,或是风力发电机的机架由隔板隔成的三个腔体,在这之中的冷热腔叫内冷热腔,简称冷热腔,在这之外的冷热腔叫外冷热腔,在冷热腔和冷凝腔周围所安装的捂揭部件,或是隔吸式捂揭部件,或是旋叶式捂揭部件,或是换掩式捂揭部件,或是推拉式捂揭部件;
所述隔吸式捂揭部件,包括隔吸板、隔热片、翻转圈,和被简称为挠弹器件的挠性弹力传力器件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卧立板,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传感器,所述隔吸板是当它装上隔热片后,既能阻隔上或下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与环境之间的热传递,又能变成上或下冷热腔或冷凝腔的散热片,还能变成当热泵蒸发造冷端温度过分低时,需从外部大环境中集中吸热以提高热泵效率的吸热片的一种板片制品,它的正面有用于撑展运载所述隔热片的开口,两侧有通风窗口,其背面作成和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可触贴的形状,它一方面是通过卧立板间接的与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作活动连接即铰接,而后形成可触贴可分离的连接关系,或者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而形成可触可离的连接关系,所述卧立板是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的过渡板,所述隔吸板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挠弹器件或挠传器件与翻转圈连接,以所述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为载体并可绕其旋转的翻转圈,或是直接的或是通过力传器件后间接的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的控制;
所述旋叶式捂揭部件,包括隔热托板、隔热片、挠弹器件、力传器件、导向器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传感器,或者还包括卧立板,把隔热片连接撑开后的隔热托板名为隔热叶片,它一方面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周围,或者是通过卧立板间接铰接在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周围,它另一方面通过挠弹器件和导向器连接,所述导向器通过其内圈与所述空心支柱或风力发电机机架作活动连接并以其为载体而可绕其旋转,所述导向器又直接的或通过力传器件而后间接的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受信号控制器或传感器控制;
所述换掩式捂揭部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包括隔热层、原套筒、副套筒、副支柱和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挠弹器件和信号控制器,可绕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旋转的原套筒与其活动连接,副支柱与冷热腔或储散腔的轴心线相平行,可绕副支柱转动的副套筒套于其周,隔热层的一端在原套筒缠绕后,固结于其周,或与挠弹器件之一端连接后,使挠弹器件之另一端固接于原套筒,隔热层之另一端在副套筒缠绕后固结于其周,原套筒和副套筒各固接有传力轮,都和驱动组件作成可转力矩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控制器相连系并受其控制;
所述第二类换捲式捂揭部件,包括隔热层、副心轴、副套筒、挠弹器件和驱动组件及信号控制器,隔热层的一端连接挠弹器件,挠弹器件另一端绕过冷热腔壁或冷凝腔壁后固结于其壁,隔热层另一端固结于副套筒壁,或者,隔热层这另一端连接挠传器件后绕过副套筒并固结于其壁,可绕副支柱转动的副套筒是活动的套于副支柱周壁,所述副套筒与传力轮固连,传力轮与所述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控制器相联系;
所述推拉式捂揭部件,包括多个隔热活瓣、牵拉组件、捲筒或转轮及驱动组件,或者还包括动作信号发生器,所述牵拉组件,是能使隔热活瓣在所述驱动组件作用下发生定时运动的组件,它包括内定件、弹簧、挠传器件及外定件和滑轮,其中,弹簧之一端连于隔热活瓣,另一端连于内定件,所述挠传器件之一端连于隔热活瓣,另一端绕过安装于所述外定件的滑轮后,直接或间接的连接于所述转轮或捲筒,或者,把所述牵拉组件成另一种组合,就是把弹簧之一端连于外定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隔热活瓣,所述挠传器件之一端连接于隔热活瓣,另一端绕过安装于所述内定件的滑轮后,直接或间接的固结于所述捲筒,所述捲筒与驱动组件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驱动组件与信号发生器,或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式,或者是以后者发出的信号相联系的分体式;所述内定件是距储散腔最近的固定件,所述外定件是距储散腔较远的固定件。
5.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扇聚光镜的铰接轴,或双扇聚光镜的主聚光镜的铰接轴,其轴心线或轴心线延线,把该聚光镜分为大小不相等的两部分,在较小部分的侧边,或是铰接作为单扇聚光镜单元的避风板,或是铰接作为双扇聚光镜单元的附聚光镜,使避风板或附聚光镜保持在正确工作位置并能沿单一方向作避风旋转的限位体和复位簧,安装在各自铰接轴的附近。
6.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器是液压防震器或腔式防震器或弹力防震器;所述液压防震器安装于承铰接件和铰接件之间,后两者之间的铰接轴或是固连于承铰接件的心轴,或是固连于铰接件的转轴,所述液压防震器包括腔壳、隔板、活门和活门支壳,隔板固接于和承铰接件固连的心轴,腔壳穿在所述心轴上并与心轴作静密封连接,并包容隔板和活门支壳之一部分,并与该部分作动密封连接,活门与其支壳活动连接,并以其为载体,活门和隔板之间所夹的空间可扩大或缩小,活门支壳和铰接件固连,因而和所述心轴成动密封,在静腔壳与心轴和活门支壳之间充填工作介质;
另一组合方式是动静互换,即把铰接轴固连于铰接件,而和承铰接件活动连接,此时,因隔板固连于转轴,故载有活门的活门支壳便与承铰接件固连,原来包容隔板和活门支壳一部分的静止的腔壳,此时变为动腔壳并与转轴固连构成静密封,它和活门支壳仍然构成动密封,在动腔壳和转轴及活门支壳之间充填工作介质;
所述腔式防震器包括腔筒和与之密切配合的活塞,在腔筒或活塞上有小孔,或在活塞和腔筒接触面上留有小隙,使活塞在腔筒中运动的动力矩的环绕中心,是单扇聚光镜单元的轴的轴心线,或者是双扇聚光镜单元的轴的轴心线,在单扇聚光镜单元中,当活塞固连于聚光镜框时,腔筒壁固连于所述聚采架,或者互换,即当活塞固连于聚采架时,腔筒壁固连于聚光镜框;围绕避风板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是:当活塞固连于聚光镜框时,腔筒固连于避风板,或者互换,当腔筒固连于聚光镜框时,活塞固连于避风板;在双扇聚光镜单元中,围绕主聚光镜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和所述单扇聚光镜的情况相同;围绕附聚光镜铰接轴旋转的腔式防震器的安装情况,和在单扇聚光镜的避风板的铰接轴周围安装腔式防震器的情况相同。
所述弹力防震器安装于承铰接件和铰接件之间。
7.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器件,是设置于聚光镜和聚光电池之间的液体透镜或固体透镜,所述液体透镜,是由包围光伏发电体的透明内罩管和透明外罩管及此二者之间所夹透明介质构成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透镜,在透明内罩管和光伏发电体之间的夹层是真空或负压层;所述固体透镜,是和线聚焦聚光镜相对应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柱面透镜;或者是和点聚焦聚光镜相对应的能把会聚光束变成强度均匀光束的透镜。
8.据权利要求7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透镜或固体透镜是对应于线聚焦式或带聚焦式或点聚焦式的所述聚光镜的透镜,对应于点聚焦聚光镜的透明罩管名为点聚焦罩管,它是群凹式或群凸式的,即在内罩管或外罩管壳上,或同时在内和外罩管壳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在工作时被阳光实际通过的或一行或二行或三行或四行或五行或六行或七行或八行或九行的,每一行都有一系列的在聚光系统工作时是被聚光束实际通过的凹坑壳或凸头壳;对应于线聚焦聚光镜的透明罩管名为线聚焦罩管,它是凹槽式或凸柱式的,即在内透明罩管壳或外透明罩管壳上,或同时在内或外透明罩管壳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在透镜工作时,被聚光束实际透过的或一条或二条或三条或四条或五条或六条或七条或八条或九条的,横断面为任意所选曲面的凹槽壳或凸柱壳。
9.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聚光镜的避风机构的电磁驱动部件,包括电动器件的风力传感器,或者还包括含有大风自我保护电路的控制器,风力传感器和含有大风自我保护电路的控制器及电动器件是以电磁信号连接的,电动器件和自动跟日机的载物架之间,作成可传力矩的连接。
CNU2006201173511U 2005-05-19 2006-05-19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57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173511U CN201045752Y (zh) 2005-05-19 2006-05-19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20108426.5 2005-05-19
CN200520108426 2005-05-19
CNU2006201173511U CN201045752Y (zh) 2005-05-19 2006-05-19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5752Y true CN201045752Y (zh) 2008-04-09

Family

ID=3930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1735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5752Y (zh) 2005-05-19 2006-05-19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575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499B (zh) 太阳能和风力的能源转换器
TWI545257B (zh) 多功能太陽能熱電共生系統
US20110232630A1 (en) Solar collector/wind deflector conversion of a solar and wind converter
JPH05506495A (ja) ソーラールーフコレクタ
CN210154106U (zh) 一种基于双冷凝器的热管光伏光热系统
CN101075793A (zh) 立板风光高效发电机
RU2569403C1 (ru) Комплекс автономного электро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здания
CN212299161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地下室温差发电取暖系统
TW200935002A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heat capture for HVAC
EP2545283A2 (en) Solar powered compressor/pump combination
Wang et al. Solar water heaters
CN1808878A (zh) 风光高效阳光发电机
WO2017063603A1 (zh) 板立风光电热倍增机
CN113899109B (zh) 利用太阳辐射中温制热和天空辐射制冷的高效一体化系统
CN105910298B (zh) 一种带蓄热碟式太阳能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系统
CN101060297B (zh) 立板风光高效发电机
KR101281074B1 (ko) 태양에너지를 이용한 발전 및 난방 시스템
WO2007143894A1 (en) Condensing generator
CN201045752Y (zh) 聚光超导高能发电机
CN1901353A (zh) 特效风光高能发电机
CN101060294A (zh) 八能优效风光发电机
CN101060295B (zh) 特效风光高能发电机
CN206054204U (zh) 一种住宅氢能源系统和斯特林自体发电‑热泵联体机
CN202435312U (zh) 太阳能热电联用组件
CN105577032B (zh) 单元式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光电‑热电‑热水复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