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5606Y -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5606Y
CN201035606Y CNU2007201434431U CN200720143443U CN201035606Y CN 201035606 Y CN201035606 Y CN 201035606Y CN U2007201434431 U CNU2007201434431 U CN U2007201434431U CN 200720143443 U CN200720143443 U CN 200720143443U CN 201035606 Y CN201035606 Y CN 2010356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identification label
application structure
antenna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34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维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JI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JI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JI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JI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434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356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56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56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为实现无须透过接触式人力检测,就能快速检测出产品是否被破坏而发明。包括:一对象,包括至少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且该第一、第二部位呈可相互分离或错开的结构关系;以及组设于该对象至少第一、第二部位之间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包括通讯集成电路以及连结于该通讯集成电路的天线;其中,当该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时,得连动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形变破坏。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产品制程的管控侦错、运输过程后的质量监控以及卖场售出前的侦错作业,以取代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采用人力检测侦错方式,达到产品的管控侦错作业更加快速、精确。

Description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辨识标签。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标签(TAG),是指小于2公厘见方的无线通信IC(集成电路)芯片和天线所构成的组件通称,其搭配专用的读写器(READER/WRITER),就可从外部读取或写入数据。RFID的特点,在于能够以无线通信方式,一次查出预建的物品属性、制造日期等相关信息,如此企业使用者就能正确掌握物品动向,以达成物流的高效率化,因此有逐渐取代传统的商品条形码及磁卡的趋势。
目前RFID的实际应用,就短距离的RFID而言,已运用在工厂自动化、货品销售;而长距离的RFID,则运用于收费系统、车辆身份识别等。如目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RFID应用,就是宠物的注射芯片,另外,许多知名饭店的门禁系统以及保全系统亦已应用RFID的技术。
进一步就目前市场的需求面而言,就其中相当普遍的瓶装产品而言,瓶装产品是以瓶盖封装以封闭保护其内容物。故就目前的品管方式而言,无论于产品制程中、运输过程中或是售出之前,该瓶装产品的瓶盖若为完好未拆封或未松动状态,即视为其内容物未被破坏、未被更动的完好状态。然而此种方式,无论于生产品管流程中或卖场检视过程中,均无法快速得知该瓶装产品的良莠状态,而是必须透过人力接触的方式(例如以人手试转)进行检验,如此无论就生产、运输过程的品管作业或卖场的检视作业而言,显然均造成品管侦错作业上不简便、欠缺效率的问题。
另外,有许多精密昂贵的产品,其内部某些特定的零组件于组装定位后,仍容易有松动脱落的问题,且一旦此种情况发生时,其成品即无法正常运作。此种产品于产程中的品管过程将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由于前述产品零件间的松动程度往往极其细微不易发觉,而目前业界所采用的检测技术,通常需透过接触式的人力检测方式来达成,仍旧无法达到快速侦错的要求,进而需徒增相当可观的人力成本。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实用新型设计,以改善有关产品质量管理上的问题,为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以无须透过接触式人力检测,就能快速检测出产品是否被破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包括:
一对象,包括至少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且该第一、第二部位呈可相互分离或错开的结构关系;以及
组设于该对象至少第一、第二部位之间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包括通讯集成电路以及连结于该通讯集成电路的天线;
其中,当该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时,连动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形变破坏。
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因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所产生的形变破坏包括:天线的弯曲变形、断开或/及通讯集成电路的损坏。
所述对象为一瓶盖,该瓶盖包括内盖、外盖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所述对象为一包装袋,该包装袋包括一袋体以及设于该袋体开口端的一撕条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所述对象为一吊卡,该吊卡包括一主卡部以及一副卡部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所述对象为封条,借其二侧分别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该天线为一板片、条柱状的立体型态、或是设成印刷电路的平面型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通讯集成电路组设于对象的第一、第二部位之间,且当该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时,得连动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产生形变破坏;藉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将可透过对象第一、第二部位之相互分离或错开的动作产生破坏,进而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达到预期的损坏状态,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与预定射频之间无法相对应判读的状态,如此,卡片阅读机无法判读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内容,即可得知产品被拆封损坏或组件间异位松脱的情形,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结构上,藉此无论对于产品制程的管控侦错、运输过程后的质量监控以及卖场售出前的侦错作业,进以可取代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采用人力检测侦错方式,达到产品的管控侦错作业更加快速、精确,降低企业端成本的实用进步性及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损坏构成无法被卡片阅读机判读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对象型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对象型态又一实施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对象型态再一实施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组配型态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组配型态的又一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组配型态的再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组设于一对象20结构上,而所述对象20可为产品的封装或包装部位(如瓶盖、包装袋等),或者封条、吊卡等(容于后文举例说明),
其中:该对象20,包括有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且该第二部位22可与第一部位21可呈相互分离或错开的状态;
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组设于该对象至少第一21、第二部位22之间。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包括一通讯IC11(如硅芯片),以及连结于该通讯IC11的天线12,其中,该天线12界定出一凸伸端13,该通讯IC11组设于对象20的第一部位21,又该天线12的凸伸端13包括定位于第一部位21的第一区段131、以及定位于第二部位22的第二区段132;
例如:本实施的对象20为一瓶盖,该瓶盖包括内盖31、外盖32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其中该第一部位21是可设于内盖31的顶面呈凹槽空间型态,以供天线12的通讯IC(集成电路)11组设定位其中,该第一部位21并可包括有一朝内盖31周侧延伸的长形沟槽210,以供天线12的凸伸端13嵌置定位于其中,而所述外盖32则可通过射出成型机直接包射于内盖31外部,并令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二区段132埋设定位于该外盖32底端所界定形成的第二部位22中;本实施例的第二部位22为其瓶盖锁合于容器40瓶口41时的固定环件,故当该瓶盖被旋松时,如图3所示,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一区段131将随着第一部位21转动位移,但其第二区段132因被固定于第二部位22而停留原处,如此构成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一区段131及第二区段132呈分离断开的损坏状态。此状态下,由于该天线12损坏而影响其预设的正常讯号收发功能。(注:天线设计上,其纵使仅形状产生微幅弯曲变形均会影响其讯号收发功能,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上也可仅令天线的第二区段132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
如图4所示,上段所述天线12凸伸端13第一区段131及第二区段132分离断开的损坏状态,将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与预定射频W之间无法相对应判读的状态,亦即无法被卡片阅读机50所判读的状态,如此操作者即可透过该卡片阅读机50的损坏显示讯息,实时得知该容器40的瓶盖已遭开启而为损坏品,而达到快速侦错的目的。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对象20B可为一包装袋,该包装袋包括一袋体61以及设于该袋体61开口端的一撕条62,进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本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如图所示,其令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一区段131固定于第一部位21,其第二区段132则固定于第二部位22,藉此,当该撕条62被撕离时,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二区段132将随之被撕除,藉此同样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对象20C可为一吊卡,该吊卡包括一主卡部71以及一副卡部72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其令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一区段131固定于第一部位21,其第二区段132则固定于第二部位22,藉此当该副卡部72与主卡部71分离时,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二区段132将随之与第一区段131相分离,藉此同样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对象20D可为封条,藉其二侧分别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其令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一区段131固定于第一部位21,其第二区段132则固定于第二部位22,藉此当该封条被撕开而造成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分开时,同样可造成该天线12凸伸端13的第二区段132与第一区段131相分离状态,藉此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
其中,该天线12可为一板片、条柱状的立体型态、亦或是设成印刷电路的平面型态;此就目前业界的生产技术而言均为可具体实现的型态。
补充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因对象第一、第二部位21、22的分离或错开而产生损坏的态样,均是举其天线12凸伸端13第一区段131与第二区段132之间断开损坏的态样为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上并不局限于此。如图8所示,也可令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的天线12与通讯IC11恰位于对象的第一、第二部位21、22之间,藉此当该第一、第二部位21、22相分离或错开时,该天线12将整个与通讯IC11相分开,进而同样可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又如图9所示,也可令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的通讯IC11设置于对象的第一、第二部位21、22之间,藉此当该第一、第二部位21、22相分离或错开时,该通讯IC11将被撕裂而损坏,进而同样可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再如图10所示,亦可令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的天线12与通讯IC11二者均位于对象的第一、第二部位21、22之间,藉此当该第一、第二部位21、22相分离或错开时,该天线12与通讯IC11均可能被撕裂,进而同样可达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10产生损坏的状态包括该天线的弯曲变形、断开或/及通讯IC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将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通讯IC组设于对象的第一、第二部位之间,且当该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时,得连动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产生形变破坏;藉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将可透过对象第一、第二部位之相互分离或错开的动作产生破坏,进而令无线射频辨识标签达到预期的损坏状态,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与预定射频之间无法相对应判读的状态,如此,卡片阅读机无法判读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内容,即可得知产品被拆封损坏或组件间异位松脱的情形,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结构上,藉此无论对于产品制程的管控侦错、运输过程后的质量监控以及卖场售出前的侦错作业,进以可取代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采用人力检测侦错方式的问题,达到产品的管控侦错作业更加快速、精确,降低企业端成本的实用进步性及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用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且文中虽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当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的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力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象,包括至少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且该第一、第二部位呈可相互分离或错开的结构关系;以及
组设于该对象至少第一、第二部位之间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包括通讯集成电路以及连结于该通讯集成电路的天线;
其中,当该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时,连动构成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形变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因第一、第二部位相互分离或错开所产生的形变破坏包括:天线的弯曲变形、断开或/及通讯集成电路的损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一瓶盖,该瓶盖包括内盖、外盖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一包装袋,该包装袋包括一袋体以及设于该袋体开口端的一撕条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一吊卡,该吊卡包括一主卡部以及一副卡部而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封条,借其二侧分别界定出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一板片、条柱状的立体型态、或是设成印刷电路的平面型态。
CNU2007201434431U 2007-04-06 2007-04-06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6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34431U CN201035606Y (zh) 2007-04-06 2007-04-06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34431U CN201035606Y (zh) 2007-04-06 2007-04-06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5606Y true CN201035606Y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344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606Y (zh) 2007-04-06 2007-04-06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35606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7967A (zh) * 2011-03-29 2012-10-10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瓶盖防伪扣
CN103303564A (zh) * 2012-03-06 2013-09-18 黄胜昌 具有辨识功能的容器盖体及制法
CN103523364A (zh) * 2012-07-04 2014-01-2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容器的射频识别密封装置
CN104129559A (zh) * 2014-04-29 2014-11-05 刘天光 具有防伪防盗功能的电子标签瓶盖
CN108861052A (zh) * 2018-04-03 2018-11-23 宝星磁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09583553A (zh) * 2018-11-09 2019-04-05 天津大学 一种航空rfid标签装置以及监测产品运输的方法
CN111038848A (zh) * 2019-12-27 2020-04-21 绍兴心越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开盖验证的双标签防伪瓶盖及瓶盖出厂前激活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7967A (zh) * 2011-03-29 2012-10-10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瓶盖防伪扣
CN102717967B (zh) * 2011-03-29 2014-11-12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瓶盖防伪扣
CN103303564A (zh) * 2012-03-06 2013-09-18 黄胜昌 具有辨识功能的容器盖体及制法
CN103523364A (zh) * 2012-07-04 2014-01-2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容器的射频识别密封装置
CN103523364B (zh) * 2012-07-04 2015-10-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容器的射频识别密封装置
CN104129559A (zh) * 2014-04-29 2014-11-05 刘天光 具有防伪防盗功能的电子标签瓶盖
CN104129559B (zh) * 2014-04-29 2016-08-17 深圳市锦兆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防盗功能的电子标签瓶盖
CN108861052A (zh) * 2018-04-03 2018-11-23 宝星磁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09583553A (zh) * 2018-11-09 2019-04-05 天津大学 一种航空rfid标签装置以及监测产品运输的方法
CN111038848A (zh) * 2019-12-27 2020-04-21 绍兴心越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开盖验证的双标签防伪瓶盖及瓶盖出厂前激活方法
CN111038848B (zh) * 2019-12-27 2021-02-23 绍兴心越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开盖验证的双标签防伪瓶盖及瓶盖出厂前激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5606Y (zh) 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应用结构
US20080238675A1 (en) Rfid tag system
US7855648B2 (en) RFID tag
AU2002259233B2 (en) Package with integrated transponder
CN201698475U (zh) 一种防伪射频标签
CN101609626A (zh) 产品防伪防窜货的附标方法
CN2027954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酒类防伪追溯系统
US11537836B2 (en) Merchandise attachment with RFID transponder
AU2002259233A1 (en) Package with integrated transponder
WO2005062247A1 (en) Rfid seal tag
CN2913227Y (zh) 具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功能的胶帽
CN102822849A (zh) Rfid标签、用于制造rfid标签的方法和包装
CN201276257Y (zh) 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
CN201834416U (zh) 电子防伪瓶
CN2839123Y (zh) 一种带有电子标识的文物保管箱
EP2312557A1 (en) Heat transfer electroni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CN210348532U (zh) 通过检测引脚通断实现防篡改检测的无源nfc防伪芯片
CN201457866U (zh) 一种具有防伪防窜货功能的包装瓶
CN209895370U (zh)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rfid服装吊牌
CN210348528U (zh) 一种具有篡改动态检测功能的有源nfc防伪芯片
CN203909825U (zh) 应用于瓶装的无线射频辨识结构
CN201923457U (zh) 非接触电脑加密酒瓶
CN201035601Y (zh) 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非接触式纸基电子客票
CN202295716U (zh) 一种在瓶盖和瓶体之间带有电子标签的容器瓶
CN2927188Y (zh) 一次性易损封装结构电子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