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5513Y - 移动终端键盘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5513Y
CN201035513Y CNU2007200675943U CN200720067594U CN201035513Y CN 201035513 Y CN201035513 Y CN 201035513Y CN U2007200675943 U CNU2007200675943 U CN U2007200675943U CN 200720067594 U CN200720067594 U CN 200720067594U CN 201035513 Y CN201035513 Y CN 2010355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board
letter
numerical
numerical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75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景嵩
何代水
曾世钦
杨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0675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355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55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55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键盘,包括字母键和数字键,所述数字键独立于所述字母键排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键盘,既考虑了使用者的通话需求,也考虑了文本的输入需求,通过采用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分开排列,由于字母键的独立使用,使用户在输入文本时不需要智能输入法,同时由于数字键的独立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键盘输入。当用户输入时无需切换,就可以实现字母与数字的混合输入。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结合了传统12键键盘和QWERTY键盘的优点,同时改进了传统QWERTY键盘在拨号上的缺点,以及传统手机12键键盘在文本输入上的缺点,使用户在使用键盘时操作方便且人性化。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终端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键盘。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迅猛,主要是由于它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通信的愿望,因此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如今,移动通信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随身通信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目前,用于实现移动通信的终端已经越来越普及,终端的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沟通。相应的,不同的移动终端也根据键盘的不同设计,有不同的输入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一般采用12键键盘,这种键盘只有12个数字键可以使用,但是没有独立的字母键,平均三个字母键与一个数字键复用,因此必须依赖智能输入法来实现文本输入,当在输入文本的过程中需要输入数字时,必须通过手机特设的切换键进行输入种类的转换,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DA(个人数字助理)电话键盘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键盘通常采用QWERTY(标准打字机键盘)键盘,一般含有35-40个独立的按键。从图1中可以看出,QWERTY键盘的字母键之间没有复用,排列次序与个人计算机键盘完全相同,但是QWERTY键盘的数字键与其它按键仍然需要复用,即图1中所示的字母及符号键“U”“I”“O”“J”“K”“L”“N”“M”“。”分别与数字键“1”“2”“3”“4”“5”“6”“7”“8”“9”复用,这些复用的数字键位于键盘的右侧,当在输入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插入数字时,仍然要进行输入类型之间的切换。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有些数字键的排布与个人计算机的排布类似,即所有的数字键位于字母键的上方,且一字排开;或者所有的数字键位于QWERTY键盘的一侧,排列与普通电话按键的排列方式一致。但是,由于用户通常使用手机拨号时习惯通过拇指按键,而且传统的拨号数字键的排列方式是4行3列,均匀分布在键盘的中央,拇指进行拨号操作的时候才能快捷简便。由此可知,无论是传统手机的12键键盘还是PDA电话的QWERTY键盘,都由于需要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复用,或者数字键未均匀分布在键盘的中央,导致用户在使用键盘进行输入时操作复杂,人性化程度不高。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PDA电话键盘如图2所示,这种键盘与图1所示的QWERTY键盘类似,唯一不同点在于数字键的功能没有直接体现在键盘上,而是通过软键盘来实现,即通过软件,在显示屏上运用触摸屏或者控制笔点选屏幕上的数字,这种操作方式与用户通常使用数字按键的习惯也不相同,同时未把字母键与数字键集成在一个界面上,不利于统一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键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复用,或者与字母键复用的数字键未均匀分布在键盘中央,导致用户在使用键盘时操作复杂且人性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键盘,包括字母键和数字键,所述数字键独立于所述字母键排列。
所述字母键和数字键按照下述方式排列:将所述字母键与数字键分别分行排列,在所述每两行字母键之间设置一行数字键。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PDA,手机或掌上电脑。
所述PDA或掌上电脑的字母键按照标准打字机键盘的排列方式排列。
所述数字键、“*”键和“#”键按照标准12键的排列方式排列。
所述字母键与所述数字键分别设置为不同的颜色。
所述字母键与所述数字键在使用时采用不同颜色的背光灯。
所述数字键与所述字母键的形状不同。
所述字母键部分和数字键部分在结构上各自独立。
所述字母键和所述数字键的最上方为按键层,所述按键层下方为键盘支撑架,所述键盘支撑架对应所述按键层的按键处有复数个通孔。
所述键盘支撑架下方为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方为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有复数个金属弹片,所述缓冲层下表面对应于所述金属弹片处有复数个接触点。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终端键盘包括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该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分别排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键盘,即考虑了使用者的通话需求,也考虑了文本的输入需求,实现了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分开排列,由于字母键的独立使用,使用户在输入文本时不需要智能输入法,同时由于数字键的独立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键盘输入。当用户输入时无需切换,就可以实现字母与数字的混合输入,因此输入方式比传统的12键键盘方便。其次,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数字键排列方式与传统手机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相同,使用户在输入要拨的电话号码时,比传统的QWERTY键盘方便。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结合了传统12键键盘和QWERtY键盘的优点,同时改进了传统QWERTY键盘在拨号上的缺点,以及传统手机12键键盘在文本输入上的缺点,使用户在使用键盘时操作方便且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中字母键和数字键采用不同的颜色,便于用户区分,同时当操作使用过程中,字母键和数字键在按键过程中背光灯颜色也各不相同,便于用户区分和进行独立控制操作。同时由于键盘灯的使用,使数字键盘的外观效果更加凸出,符合用户使用中的视觉审美,对用户来说,充分达到了一键(盘)二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键盘可以完全支持通过键盘操作的终端游戏,由于不受键盘类型的限制,因此无论针对12键键盘开发的游戏,还是针对QWERTY键盘开发的游戏,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PDA键盘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PDA键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分层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键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键盘,其按键层由字母键和独立于字母键的数字键排列组成,具体的排列方式为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分别排列,在每两行字母键之间设置一行数字键。其中字母键按照标准QWERTY键盘的排列方式分为四行,即与传统电脑键盘上的字母键排列方式相同;数字键、“*”键和“#”键按照标准12键的排列方式分为四行,即与传统手机或固定电话上按键排列方式一致,以使该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分别交叉排列。这种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分开交叉排列,结合了传统QWERTY键盘和传统手机12键键盘的功能和特点,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自主地进行选择,既可以把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键盘当作QWERTY键盘使用,也可以把它当作传统手机12键键盘使用,在不需要软件切换的情况下,极大的改善了键盘的人性化设计,有利于输入操作的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DA键盘。
该PDA键盘包括字母键、数字键和若干功能键,由图3所示的键盘示意图可知,该PDA的字母键排列方式按照标准QWERTY键盘的排列方式,并且结合五个功能键“”“Tab”“Space”“Alt”排列成四行。其中,字母键“Q”“W”“E”“R”“T”“Y”“U”“I”“O”“P”位于字母键的第一行,字母键“A”“S”“D”“F”“G”“H”“J”“K”“L”及“\”位于字母键的第二行,字母键“Z”“X”“C”“V”“B”“N”“M”位于字母键的第三行,字母键第三行的最左侧为一个“LOCK/SHIFT”键,该行最右侧分别为标点符号“。”和“?”键,第四行为功能键“”“Tab”“Space”“Alt”
Figure Y20072006759400072
前三行字母键在排列时两两字母键为一组,每组字母键中的左侧字母键为右下角带圆角的方形按键,每组字母键中的右侧字母键为左下角带圆角的方形按键。第四行功能键的最左侧“”键和最右侧
Figure Y20072006759400073
键与键盘最下方的底边线条一致,第四行的中间三个“Tab”键、“Space”键、“Alt”键分别为等长的长方形按键,这种按键的设计方式美观,用户在使用时手感好。
该PDA键盘的数字键、“*”键和“#”键排列方式按照标准12键盘的排列方式分为四行。其中,数字“1”“2”“3”位于数字键的第一行,数字“4”“5”“6”位于数字键的第二行,数字“7”“8”“9”位于数字键的第三行,符号“*”、数字“0”、符号“#”位于数字键的第四行。前三行数字键均匀排列在键盘中央,每一行的三个数字键均为形状相等的长方形按键,第四行的“*”键、“0”键、“#”键位于键盘的最下方,这三个按键的下方线条形状与键盘最下方的底边线条形状一致。
从图3键盘的按键排列方式可以看出,第一行字母键下方排列第一行数字键,然后第一行数字键的下方排列第二行字母键,以此类推,接下来为第二行数字键,然后为第三行字母键,第三行数字键,第四行功能键,最后为第四行数字键。并且,该PDA键盘的字母键和数字键的外观分别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利于用户的区分,进一步的当使用该数字键和字母键进行按键操作时,通过亮不同的背景灯也可以在夜晚或外界环境较黑的状况下区分数字键和字母键,有利于用户在使用时选择需要的按键进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PDA键盘的排列方式即考虑了使用者的通话需求,也考虑了文本的输入需求,实现了字母键与数字键的分开排列,由于字母键的独立使用,使用户在输入文本时不需要智能输入法,同时由于数字键的独立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键盘输入。当用户使用该PDA键盘输入时无需切换,就可以实现字母与数字的混合输入,因此输入方式比传统的12键方便,并且该PDA的数字键排列方式与传统手机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相同,使用户在输入要拨的电话号码时,比传统的QWERTY键盘方便。例如,当用户要输入一条发送的短信“请于今天中午12点30分在公园门口集合”,若采用现有技术则用户在输入“请于今天中午”后,要通过按切换键切换到数字输入状态后,再输入数字12,然后再按切换键切换到文本输入状态后再输入文字“点”,然后再通过切换两次状态后才能将该文本输入完成。而当用户要发送的文本是包含多个数字与文字的组合排列时,则需要反复变换输入状态,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而应用本实用新型的PDA键盘发送这条短信时,用户无需进行任何输入状态的切换,只需按照文本顺序即可快速方便地将这条文本编辑完成并发送。由此可见,该PDA键盘结合了传统12键键盘和QWERTY键盘的优点,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应用键盘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PDA的键盘剖视图如图4所示,该剖面图示出了将图3所示的PDA键盘进行纵向切割后的剖面图。
从图4所示的PDA键盘剖视图可以看出,该剖视图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即数字键410,字母键420,键盘支撑架430,缓冲层440,PCB(印刷电路板)板450以及金属弹片460。
其中,数字键410可以由塑料、橡胶或TPU(热塑性弹性体)等制成;字母键420与数字键一样,也可以由塑料、橡胶或TPU制成,数字键410和字母键420组成了该PDA键盘的按键层。并且为了用户区别这两种不同的键,一般数字键与字母键的颜色不同,并且数字键与字母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亮不同的背景灯也可以使用户在夜晚或外界环境较黑的状况下区分该数字键和字母键,便于用户在使用时选择需要的按键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该纵向剖面图可以看出,该PDA键盘的数字键和字母键分开排列,即每两行字母键之间排列一行数字键,根据该剖面图可知本实用新型PDA键盘在整体上包括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该四行字母键和四行数字键分别交叉排列,并且字母键采用传统QWERTY键盘的排列方式,数字键采用传统的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在充分结合了两种键盘排列方式的基础上,该PDA键盘实现了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通话需求以及文本的输入需求的目的。
在数字键410和字母键420下面为键盘支撑架430,该键盘支撑架主要对数字键和字母键起支撑作用,而且加强了键盘的整体强度,使用户在使用键盘时不会因为键盘太软或者用力过度而导致键盘的局部翘起,键盘支撑架主要由塑料制成,为了使该键盘支撑架对用户起导光作用,可以选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作该键盘支撑架,或者也可以在塑料键盘支撑架上开若干透光孔,这样当使用不同颜色的LED(发光二极管)时就可以使数字键产生不同颜色的亮光,该键盘支撑架的控制独立,其透光性方便了用户在夜间使用PDA手机。
在键盘支撑架430的下面为缓冲层440,该缓冲层主要由橡胶或者TPU等软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增加了按键的弹性,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手感。并且,在该缓冲层上还分布有小通孔,这些小通孔与键盘支撑架上的透光孔,以及按键层的相应按键分别一一垂直对应,在缓冲层下方相应于PCB板金属弹片的对应位置上有接触点,该接触点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按压操作。
缓冲层440的下方为PCB板450和金属弹片460,它们均位于键盘的最下方,主要用于当用户按键时,通过该按键动作将手机中的电路导通,执行相应的输入操作。
本实用新型PDA键盘优选实施例的分层结构图如图5所示。
从图5所示的PDA键盘分层结构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该PDA键盘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了按键层的数字键部分510,按键层的字母键部分520,键盘支撑架530,缓冲层540以及PCB板和金属弹片550。
从图5中可以看出,按键层的数字键部分510和按键层的字母键部分520均可以由塑料、橡胶或TPU(热塑性弹性体)等制成。在区分数字键和字母键时,可以将这两种键的外观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便区分,并且在按键过程中,这两种键通过亮不同的背景灯可以在夜晚或外界环境较黑的状况下加以区分。从该分层结构图可以看出,该PDA键盘按键层的数字键部分510采用传统的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即数字“1”“2”“3”位于数字键的第一行,数字“4”“5”“6”位于数字键的第二行,数字“7”“8”“9”位于数字键的第三行,符号“*”、数字“0”、符号“#”位于数字键的第四行。该PDA键盘按键层的字母键部分520采用传统的QWERTY键盘排列方式,即字母键“Q”“W”“E”“R”“T”“Y”“U”“I”“O”“P”位于字母键的第一行,字母键“A”“S”“D”“F”“G”“H”“J”“K”“L”及“\”位于字母键的第二行,字母键“Z”“X”“C”“V”“B”“N”“M”位于字母键的第三行,字母键第三行的最左侧为一个“LOCK/SHIFT”键,该行最右侧分别为标点符号“。”和“?”键,第四行为功能键“”“Tab”“Space”“Alt”“”。这种字母键和数字键的排列方式充分结合了两种键盘在排列方式上的优点,通过字母键和数字键的分开排列,使这两种键在功能上实现了独立,有利于用户实现通话需求以及文本的输入需求。
该PDA键盘按键层的下方为键盘支撑架530,该键盘支撑架主要对数字键和字母键起支撑作用,而且加强了键盘的整体强度。该键盘支撑架主要由塑料制成,为了使该键盘支撑架对用户起导光作用,可以选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作该键盘支撑架,或者在塑料键盘支撑架上开若干透光孔,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透明塑料或透光孔的导光作用使数字键产生不同颜色的亮光。
键盘支撑架530的下方为缓冲层540,该缓冲层主要由橡胶或者TPU等软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增加了按键的弹性,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手感。并且在该缓冲层上还有若干小通孔,这些小通孔与键盘支撑架上的透光孔,以及按键层的相应按键分别一一垂直对应,在缓冲层下方相应于PCB板金属弹片的对应位置上有接触点,该接触点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按压操作。
缓冲层540的下方为PCB板和金属弹片550,用户按键时将手机中的电路导通,执行相应的输入操作。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键盘。
该手机的键盘也包括字母键、数字键和若干功能键,由图6所示的键盘示意图可知,该手机的字母键排列方式与传统手机字母键的排列方式相同,并且也结合其它按键排列成四行,每一行包括三个按键。其中第一行包括“,。?”键,字母“abc”复合键和字母“def”复合键;第二行包括字母“ghi”复合键,字母“jkl”复合键和字母“mno”复合键;第三行包括字母“pqrs”复合键,字母“tuv”复合键和字母“wxyz”复合键;其中第四行包括“@”键,“”键和
Figure Y20072006759400111
键。
该手机的数字键、“*”键和“#”键排列方式按照标准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分为四行。其中,数字“1”“2”“3”位于数字键的第一行,数字“4”“5”“6”位于数字键的第二行,数字“7”“8”“9”位于数字键的第三行,符号“*”、数字“0”、符号“#”位于数字键的第四行。前三行数字键均匀排列在键盘中央,每一行的三个数字键均为形状相等的椭圆形按键。
从图6键盘的按键排列方式可以看出,第一行字母键下方排列第一行数字键,然后以此类推依次为,第一行数字键,第二行字母键,第二行数字键,第三行字母键,第三行数字键,最后为第四行功能键和第四行数字键。并且,该PDA键盘的字母键和数字键的外观可以分别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利于用户区分,进一步的当使用该数字键和字母键进行按键操作时,通过亮不同的背景灯也可以在夜晚或外界环境较黑的状况下区分数字键和字母键,有利于用户在使用时选择需要的按键进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字母键与数字键完全分开交叉排列的手机键盘,使用户可以独立控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按键,当用户在输入文本时不需要切换,就可以实现字母与数字的混合输入,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键盘输入。因此这种手机键盘按键方式比传统的12键方便,并且该手机键盘的数字键排列方式与传统手机12键键盘的排列方式相同,符合用户的拨号习惯,比传统的手机键盘方便。由此可见,该手机键盘结合了传统12键键盘和手机键盘的优点,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应用键盘进行操作。使用该手机键盘进行短消息发送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PDA键盘的发送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键盘结合了传统12键键盘和QWERTY键盘的优点,同时改进了传统QWERTY键盘在拨号上的缺点,以及传统手机12键键盘在文本输入上的缺点,使用户在使用键盘时操作方便且人性化。由于本实用新型键盘支持多种类型的输入法软件,因此无论是智能输入法,还是各种全键盘输入法,用户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操作,特别对于智能输入法来说,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数字键与字母键完全分开使用,不再复用,因此用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键盘,包括字母键和数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独立于所述字母键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和数字键按照下述方式排列:将所述字母键与数字键分别分行排列,在所述每两行字母键之间设置一行数字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PDA,手机或掌上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PDA或掌上电脑的字母键按照标准打字机键盘的排列方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键和“#”键按照标准12键的排列方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与所述数字键分别设置为不同的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与所述数字键在使用时采用不同颜色的背光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与所述字母键的形状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部分和数字键部分在结构上各自独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和所述数字键的最上方为按键层,所述按键层下方为键盘支撑架,所述键盘支撑架对应所述按键层的按键处有复数个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支撑架下方为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方为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有复数个金属弹片,所述缓冲层下表面对应于所述金属弹片处有复数个接触点。
CNU2007200675943U 2007-03-01 2007-03-01 移动终端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5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5943U CN201035513Y (zh) 2007-03-01 2007-03-01 移动终端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5943U CN201035513Y (zh) 2007-03-01 2007-03-01 移动终端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5513Y true CN201035513Y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75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5513Y (zh) 2007-03-01 2007-03-01 移动终端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3551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72A (zh) * 2009-08-19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092700A1 (zh) * 2011-01-03 2012-07-12 Ye Jiefeng 一种键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72A (zh) * 2009-08-19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092700A1 (zh) * 2011-01-03 2012-07-12 Ye Jiefeng 一种键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53940A (en) User selectable numeric keycaps layout
CN1738328B (zh) 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按键结构
CA2579793C (en) Keyboard arrangemen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US6765556B2 (en) Two-key input per character text entry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635541B1 (en) Data input key for a portable apparatus and key array thereof
US6483913B1 (en) Method for interactively entering alphanumeric text into a multiline display device using a keypad
US20030073414A1 (en) Textual and telephony dual input device
JP2009259262A (ja) キーボード配置
TWM321662U (en) Keyboard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0823725A (en) Input device
KR20050026741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키패드 백라이트 장치
KR101114762B1 (ko) 컬러 전자 종이 키패드 장치
CN201035513Y (zh) 移动终端键盘
CN200959623Y (zh) 盲人通信终端
EP1971114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Qwerty keys and method for outputting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signal thereof
CN10260909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键盘及其使用方法
CN1418405A (zh) 用数字键输入数字和英文字母以及符号的编码输入方法
CN101256443A (zh) 适合游戏机和手持设备的输入装置和相应输入方法
CN101226427A (zh) 适合移动通讯设备和掌上电脑的键盘和相应输入方法
CN101226428A (zh) 适合遥控器和手持设备的中英文键盘和相应输入方法
CN101093418A (zh) 一种双面键盘组件
CN2669260Y (zh) 一种左右分体的外接键盘
KR10042998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원격 제어기를 이용한 문자 입력방법
CN202307621U (zh) 键盘装置及具有该键盘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201188643Y (zh) 一种具有快捷按键的手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