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4230Y -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4230Y
CN201024230Y CNU200720089464XU CN200720089464U CN201024230Y CN 201024230 Y CN201024230 Y CN 201024230Y CN U200720089464X U CNU200720089464X U CN U200720089464XU CN 200720089464 U CN200720089464 U CN 200720089464U CN 201024230 Y CN201024230 Y CN 20102423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il
endoporus
radio
plural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894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Jinnu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朝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朝轩 filed Critical 刘朝轩
Priority to CNU2007200894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423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423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423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涉及高频线圈技术领域,在高频线圈(5)上部设有带斜面的高频线圈上面(11),下部设有梯形的高频线圈下面(10),在高频线圈的中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内孔(6),在内孔(6)中心设有中心冷却管内环(7),中心冷却管内环(7)靠中心冷却水管(4)与冷却水道(3)相连;其冷却水道(3)环绕高频线圈,并在高频线圈斜开口(17)处的两侧与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1)及另一根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2)固定连接,斜开口(17)惯通至内孔(6)。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在硅芯、单晶硅及其它材料晶体区熔方式生产的工艺过程中,大多使用的是一种单目高频线圈,其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给高频线圈通入高频电流,产生磁力线对原料棒进行感应加热,使原料棒上端头形成熔化区,然后将仔晶插入熔化区,慢慢提升仔晶,熔化后的原料就会跟随仔晶上升,形成一个新的柱型晶体,这个新的柱型晶体便是硅芯或其它材料晶体的制成品。然而这种高频线圈的缺点是一次只能拉制一根硅芯或其它材料晶体,效率太低,造成人力及能源的大量浪费。虽然这种高频线圈也可以通过加大内孔,使其能一次拉制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但需要数倍地增加功率,会对能源造成更大浪费,因而这种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高频线圈的上述不足,经过本人多次实验、现提供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不仅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加热均匀、节约能源、增加产量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在高频线圈上部设有带斜面的高频线圈上面,下部设有梯形的高频线圈下面,在高频线圈的中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内孔,在内孔中心设有中心冷却管内环,中心冷却管内环由中心冷却水管与冷却水道连接,其冷却水道环绕高频线圈,并在高频线圈斜开口处的两侧与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及另一根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固定连接。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高频线圈下部设置的梯形高频线圈下面可由多个阶梯组成。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高频线圈上部设置的高频线圈上面可由外至内形成一个斜坡。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冷却水道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上开槽,然后埋入铜管再由金属钎焊固定。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冷却水道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上开槽,然后利用铜板覆盖并由金属焊接缝隙固定。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斜开口惯通至圆盘内孔。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高频线圈中部设置的内孔可设计为圆形内孔、方形内孔、长方形内孔、三角形内孔、多边形内孔、不规则多边形内孔、菱形内孔、梯形内孔、长圆形内孔、椭圆形内孔、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内孔。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内孔形状设计为带角时可以使用带角度的设计。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内孔在设计为带角时同样可以使用内角倒圆的方法来实现。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中心设计的中心冷却管内环形状可设计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则多边形、菱形、梯形、长圆形、椭圆形、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中心设计的中心冷却管内环形状可设计为带角时可以使用带角度的设计。
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中心设计的中心冷却管内环形状可设计为带角时同样可以使用内角倒圆的方法来实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孔同时出多根料的高频线圈技术,一次可同时拉制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使用此高频线圈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且具有加热均匀、大量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投资及人工综合成本可有效降低等优点,易于在多晶硅行业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频线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图4是图1的C-C视图。
图5是高频线圈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高频线圈的电流在高频线圈的工作流向原理示意图。
图7是高频线圈的圆形内孔示意图。
图8是高频线圈的方形内孔示意图。
图9是高频线圈的方形内角倒圆内孔示意图。
图10是高频线圈的长方形内孔示意图。
图11是高频线圈的长方形内角倒圆内孔示意图。
图12是高频线圈的三角形内孔示意图。
图13是高频线圈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内孔示意图。
图14是高频线圈的多边形内孔示意图。
图15是高频线圈的不规则边形内孔示意图。
图16是高频线圈的菱形内孔示意图。
图17是高频线圈的菱形内角倒圆内孔示意图。
图18是高频线圈的梯形内孔示意图。
图19是高频线圈的梯形内角倒圆内孔示意图。
图20是高频线圈的长圆形内孔示意图。
图21是高频线圈的椭圆形内孔示意图。
图22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3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4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5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6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7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8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29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30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31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图32是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内孔示意图。
在图1、2、3、4中;1、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2、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3、冷却水道,4、中心冷却水管,5、高频线圈,6、内孔,7、中心冷却管内环,8、冷却水道盖板,9、钎焊材料,10、高频线圈下面,11、高频线圈上面,12、原料硅棒,13、磁力线,14、硅芯,15、仔晶,16、仔晶夹头,17、斜开口,18、圆形内孔,19、方形内孔,20、方形内角倒圆内孔,21、长方形内孔,22、长方形内角倒圆内孔,23、三角形内孔,24、三角形内角倒圆内孔,25、多边形内孔,26、不规则边形内孔,27、菱形内孔,28、菱形内角倒圆内孔,29、梯形内孔,30、梯形内角倒圆内孔,31、长圆形内孔,32、椭圆形内孔,33、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内孔,34、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内孔,35、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内孔,36、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7、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内孔,38、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9、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内孔,40、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1、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内孔,42、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3、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图1、2中,该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在高频线圈(5)上部设有带斜面的高频线圈上面(11),下部设有梯形的高频线圈下面(10),在高频线圈(5)的中部设有一个内孔(6),在内孔中心设有中心冷却管内环(7);其冷却水道(3)环绕高频线圈(5),并在高频线圈(5)斜开口(17)处的两侧与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2)及另一根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1)固定连接,高频线圈(5)下部设置的梯形高频线圈下面(10)可由多个阶梯组成,在高频线圈(5)上部设置的高频线圈上面(11)可由外至内形成一个斜坡;冷却水道(3)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5)上开槽,然后埋入铜管再由金属钎焊固定,其冷却水道(3)也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5)上开槽,然后利用铜板覆盖并由金属钎焊固定,其斜开口(17)惯通至圆盘内孔(6)。
在图5、6中,该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是;先将原料硅棒(12)送至高频线圈(5)下部,原料硅棒(12)距高频线圈(5)越近越好,但是不得与高频线圈(5)接触,然后在高频线圈(5)上的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2)和中心冷却水管(4)以及中心冷却管内环(7)通电送水及另一根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1)和中心冷却水管(4)以及中心冷却管内环(7)通电排水,促使高频线圈(5)产生强大的磁力线(13),使原料硅棒(12)上端头靠近线圈的部分利用磁力线进行感应加热,冷却水道(3)中流过的冷却水给高频线圈(5)降温,斜开口(17)做成斜口并惯通至内孔(6),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使高频电流在分界处能形成交叉使原料硅棒(12)均匀受热;在原料硅棒(12)的端头靠近高频线圈下面(10)的部位融化后,仔晶夹头(16)带着仔晶(15)下降,使仔晶(15)通过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后插入原料棒(12)的熔化区,然后提升仔晶(15),原料棒(12)上部的熔化液体会跟随仔晶(15)上升,其原料棒(12)下部的下轴也相应跟随同步缓慢上升,但是其原料棒(12)不得与高频线圈(5)接触;因为原料硅棒(12)的端部可能不太平整,所以,高频线圈下面(10)设计为阶梯状,其作用在于尽可能的使原料硅棒(12)多靠近高频线圈的下部面(10),其高频线圈上面(11)设计的由外至内的斜坡,其作用是可以减少高频电流过于在中部的集中,使其在高频线圈(5)均匀分布,以实现受热均匀的效果;原料硅棒(12)上部的熔化区在仔晶(15)的粘和带动并通过高频线圈(5)内孔(6)后,由于磁力线(13)的减弱而冷凝,便形成一个新的柱型晶体,其仔晶夹头(16)夹带仔晶(1 5)缓慢上升,便可形成所需长度的成品硅芯(14)。
在图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中,该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高频线圈(5)中部设置的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可设计出不同规格、型号及造型的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其设计范围大致有以下种类;圆形内孔(18)、方形内孔(19)、方形内角倒圆内孔(20)、长方形内孔(21)、长方形内角倒圆内孔(22)、三角形内孔(23)、三角形内角倒圆内孔(24)、多边形内孔(25)、不规则边形内孔(26)、菱形内孔(27)、菱形内角倒圆内孔(28)、梯形内孔(29)、梯形内角倒圆内孔(30)、长圆形内孔(31)、椭圆形内孔(32)、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内孔(33)、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内孔(34)、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内孔(35)、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6)、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内孔(37)、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8)、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内孔(39)、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0)、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内孔(41)、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2)、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内孔(43);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形状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内孔(6)形状设计为带角时(如;三角等等)可以使用带尖角角度的设计,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在设计为带角时同样可以使用内角倒圆的方法来实现,即弧形角。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Claims (10)

1.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在高频线圈(5)上部设有带斜面的高频线圈上面(11),下部设有梯形的高频线圈下面(10),在高频线圈(5)的中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内孔(6),在内孔(6)中心设有中心冷却管内环(7),中心冷却管内环(7)靠中心冷却水管(4)与冷却水道(3)相连;其冷却水道(3)环绕高频线圈(5),并在高频线圈(5)斜开口(17)处的两侧与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1)及另一根电流输送暨冷却水输送铜管(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高频线圈(5)下部设置的梯形高频线圈下面(10)可由多个阶梯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高频线圈(5)上部设置的高频线圈上面(11)可由外至内形成一个斜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冷却水道(3)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5)上打槽,然后埋入铜管再由金属钎焊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冷却水道(3)可以直接在高频线圈(5)上打槽,然后利用铜板覆盖并由金属钎焊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斜开口(17)惯通至内孔(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中心冷却管内环(7)由中心冷却水管(4)与冷却水道(3)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高频线圈(5)中部设置的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可设计为圆形内孔(18)、方形内孔(19)、长方形内孔(21)、三角形内孔(23)、多边形内孔(25)、不规则边形内孔(26)、菱形内孔(27)、梯形内孔(29)、长圆形内孔(31)及椭圆形内孔(32)、两个以上的U形加圆弧内孔(33)、两个以上的半椭圆加圆弧内孔(34)、两个以上的梯形加圆弧内孔(35)、两个以上的梯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6)、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加圆弧内孔(37)、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38)、两个以上的矩形加圆弧内孔(39)、两个以上的矩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0)、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加圆弧内孔(41)、两个以上的不规则多边形内角倒圆加圆弧内孔(42)、两个以上的半圆加圆弧内孔(4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形状设计为带角时可以使用带角度的设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其内孔(6)和中心冷却管内环(7)在设计为带角时同样可以使用内角倒圆。
CNU200720089464XU 2007-02-13 2007-02-13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423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9464XU CN201024230Y (zh) 2007-02-13 2007-02-13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9464XU CN201024230Y (zh) 2007-02-13 2007-02-13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4230Y true CN201024230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8946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4230Y (zh) 2007-02-13 2007-02-13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423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2556A (zh) * 2014-04-21 2015-10-28 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拉制硅芯时提高硅芯结晶速度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2556A (zh) * 2014-04-21 2015-10-28 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拉制硅芯时提高硅芯结晶速度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6059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七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01208Y (zh) 可同时生产三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0996058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五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2226953U (zh) 生产五或六根硅芯水滴形和球拍形组合拉制孔的高频线圈
CN201001209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四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101570886B (zh) 可以拉制二十二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结构
CN101570884B (zh) 一次可同时拉制十六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0996057Y (zh) 一种四个内孔呈四方形排列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30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多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0999269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六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9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五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8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四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3Y (zh) 一种可同时生产两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6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七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0999270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三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7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三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01211Y (zh) 一种可同时生产两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4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三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1024225Y (zh) 一种一次可生产六根硅芯或其它晶体材料的高频线圈
CN202226952U (zh) 生产七或八根硅芯水滴形和球拍形组合拉制孔的高频线圈
CN203820920U (zh) 同时拉制七根至十四根硅芯的高频线圈拉制孔布局
CN202246982U (zh) 生产七或八根硅芯的球拍形拉制孔结构的高频线圈
CN202226954U (zh) 生产六或七根硅芯的球拍形拉制孔结构的高频线圈
CN201001210Y (zh) 长圆孔中部开口的高频线圈
CN202226955U (zh) 生产六或七根硅芯水滴形和球拍形组合拉制孔的高频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L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Addressee: Zhang L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not to be Propose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in Xin Road, national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9 No. 2 Luoyang Jinnuo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u Chaoxuan

Address before: 471009 Henan province Luoyang Xigong Road No. 1 singl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Liu Chaoxua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UOYANG JINNU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U ZHAOXUAN

Effective date: 201105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71009 LUOYANG JINNUO ENGINEERING MECHANICAL CO., LTD., NO. 2, JINXIN ROAD,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A, LUOYANG CITY, HE NAN PROVINCE TO: 471009 LUOYANG JINNU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JINXIN ROAD, NATIONAL NEW +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HE N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7

Address after: 471009 Jin Xin of Henan Province, Luoyang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2 Luoyang Jinnuo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Luoyang Jinnu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n Xin Road, national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9 No. 2 Luoyang Jinnuo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u Chaoxua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