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6187Y -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 Google Patents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6187Y
CN201016187Y CNU2006201728093U CN200620172809U CN201016187Y CN 201016187 Y CN201016187 Y CN 201016187Y CN U2006201728093 U CNU2006201728093 U CN U2006201728093U CN 200620172809 U CN200620172809 U CN 200620172809U CN 201016187 Y CN201016187 Y CN 20101618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earing diagonal
reinforcing bar
frame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728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万林
王敏
张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6201728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618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618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618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属于一种用在高层建筑中的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呈空间筒状,角柱(3)中的型钢(6)与型钢斜支撑(9)、钢筋斜支撑(10)构成钢桁架,钢筋斜支撑和型钢斜支撑在巨型柱中呈空间螺旋形。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的边框梁(13)中设置型钢梁(14),型钢梁、型钢斜支撑(19)与钢筋斜支撑(20)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本实用新型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比普通巨型柱有更好的抗扭能力,具有很大的强度和抗侧力刚度。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比普通巨型梁承载能力高,承载力和刚度衰减较慢,剪切滑移破坏减轻。

Description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属于一种用在高层建筑中的巨型框架。
背景技术
在高层住宅建设中,大空间和造价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巨型框架结构应用于高层住宅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巨型框架结构由主框架和次框架组成,亦有称之为主、次框架结构体系。主框架承受绝大部分水平荷载和次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由普通梁、柱构成的次框架则被设置于两道主框架之间,在结构中仅起到辅助作用和大震下的耗能作用,并负责将楼面竖向荷载传递给主框架,因而梁柱截面较小并可在主框架梁下形成大空间。巨型框架结构有传力明确、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可进行多种结构形式和材料组合的优点。
在我国,高层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所以已建成的巨型框架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的主框架是由不同于通常梁柱概念的大型构件一巨型梁和巨型柱组成的巨型框架。主框架本身就是独立结构,其中巨型柱的尺寸很大,有时跨度超过一个普通框架的柱距,巨型梁一般采用高度在一层左右的混凝土大梁,隔若干层设置一道。主框架为主要抗侧力体系,巨型梁与巨型柱属于结构的重要构件。
通常的钢筋混凝土巨型梁和巨型柱一般是巨型箱形构件。巨型柱由四面剪力墙组成,其受力特点为空间受力结构部件,与平面受力构件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有较大差异,但是剪力墙的延性较差的缺点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巨型柱抗震性能的充分发挥。从受力角度来看,主框架可被看作竖向力作用下的转换结构和水平力作用下的刚性层的复合,和普通框架结构不同,由于巨型梁柱节点处很大的刚域段的存在,巨型柱的剪切变形不可忽视。现有的构成巨型柱的剪力墙的配筋一般为两排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其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等不足导致剪切破坏及受压墙肢底部混凝土压碎等破坏现象发生,从而使结构整体破坏;墙底底部的塑性铰区域小,抗震耗能能力较低;剪力墙出现剪切斜裂缝后,易致使巨型柱的承载力快速降低。巨型梁不仅要承受自身的自重,还要负担支承在其上的次框架传来的全部荷载。现有的一层楼高左右的混凝土大梁延性较差,地震作用下开裂后结构刚度发生明显退化,层间位移角增加很快。巨型梁支撑着若干次结构层,既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又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其屈服可能导致主梁变形过大而影响次结构的竖向承载力;主梁的跨度大,其挠度的绝对值也大,如果过早屈服,可能造成次结构破坏和设备破坏,地震后很难对其修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显著提高巨型结构抗震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的巨型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巨型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所提供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呈空间筒状,其每一面墙体由内藏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呈封闭状,相邻的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角柱连接。每面剪力墙板中配置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12拉接,在两排分布钢筋网之间加配有斜向钢筋束构成的钢筋斜支撑10和其芯部的型钢斜支撑9,钢筋斜支撑10用箍筋11约束;每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角柱3连接,角柱3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角柱3中的型钢6与型钢斜支撑9、钢筋斜支撑10构成钢桁架,钢筋斜支撑10和型钢斜支撑9在巨型柱中呈空间螺旋形。
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巨型柱中的每面剪力墙板中在层高高度范围内(上楼层的下半部和下楼层的上半部)分别固装着两个钢筋斜支撑10和两个型钢斜支撑9,两斜支撑交叉布置呈C形,钢筋斜支撑10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入角柱3锚固,型钢斜支撑9与角柱3中的型钢6的翼缘焊接。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钢筋斜支撑在巨型柱中类似有由下至上的螺旋箍(将巨型柱看成一个竖悬臂空心构件)的作用,可以起到抗扭作用,具有很大的强度和抗侧力刚度。连梁破坏后仍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以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之后不至于倒塌。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巨型柱相比,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由边框梁13和剪力墙板构成,在剪力墙板中配置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17、18组成的钢筋网,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22拉接,在两排钢筋网之间加配型钢斜支撑19,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设置型钢梁14,型钢梁14、型钢斜支撑19与钢筋斜支撑20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在剪力墙板钢筋网内配置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呈人字形网状布置,其上端伸入上边框梁13中与梁中型钢梁14连接,下端伸入下边框梁13中,与下边框梁中型钢梁14连接,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的型钢梁14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在剪力墙板钢筋网内固装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呈X形网状布置,其上端伸入上边框梁13中与梁中型钢梁14连接,下端伸入下边框梁13中,与下边框梁中型钢梁14连接,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的型钢梁14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中内藏的钢桁架是一个几何不变体系,其自身是一个很好的传力体系。在力的传递中,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不起主要作用,不易发生粘结破坏。内藏钢桁架的存在提高了巨型梁的承载力,防止了巨型梁的过早屈服。和普通巨型梁相比,承载能力提高,承载力和刚度衰减较慢,抗震性能相对稳定,剪切滑移破坏减轻。巨型梁柱构成的主框架是巨型框架结构的主要抗震部件,提高了巨型梁柱的抗震能力,也就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当建筑物遭遇强烈地震时,可减轻其震害,防止其倒塌。
附图说明
图1是巨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中型钢斜支撑和钢筋斜支撑的布置示意图。筒体的一面剪力墙中的斜支撑呈空间螺旋形上升的示意图,其中A1-B1-C1-D1-A2-B2-C2-D2、A2-B2-C2-D2-A3-B3-C3-D3、A3-B3-C3-D3-A4-B4-C4-D4、A4-B4-C4-D4-A5-B5-C5-D5分别代表筒体的一个结构单元。A1-B2-B1-A2、A2-B3-B2-A3为一面剪力墙中的两X形斜支撑;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的一个结构单元中一面剪力墙结构配筋示意图,其它三个侧面的配筋示意图与本图相同;
图4是图3中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中型钢斜支撑和钢筋斜支撑呈人字形网状布置时的结构配筋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B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中型钢斜支撑和钢筋斜支撑呈X形网状布置时的结构配筋示意图。
其中,图中:
1-巨型柱,2-巨型梁,3-角柱,4-角柱中的纵筋,5-角柱中的四边形箍筋,6-角柱中的型钢,7-巨型柱墙板横向分布钢筋,8-巨型柱墙板纵向分布钢筋,9-巨型柱内藏型钢斜支撑,10-巨型柱内藏钢筋斜支撑,11-巨型柱钢筋斜支撑的箍筋,12-巨型柱两片钢筋网之间的拉接筋,13-巨型梁的边框梁,14-巨型梁的边框梁中的型钢,15-巨型梁的边框梁纵筋,16-巨型梁的边框梁矩形箍筋,17-巨型梁墙板横向分布钢筋,18-巨型梁墙板纵向分布钢筋,19-巨型梁内藏型钢斜支撑,20-巨型梁内藏钢筋斜支撑,21-巨型梁钢筋斜支撑的箍筋,22-巨型梁两片钢筋网之间的拉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巨型柱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柱的一个结构单元中一面剪力墙结构配筋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它是由型钢混凝土角柱和内藏支撑的剪力墙板构成。其正四边形截面角柱3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配筋有四根钢筋4和两个交叉的工字形型钢6,沿柱纵筋均匀地绑扎着四边形箍筋5,其箍筋分布贯通全柱高度内;剪力墙的配筋是,在两侧沿横向及竖向分别均匀的布置剪力墙板钢筋7和8,并在交叉点绑扎固定,形成两片钢筋网,钢筋7的两端分别插入角柱中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进行锚固。斜支撑的配置是,在上楼层的下半部和下楼层的上半部高度区域内的剪力墙板两片钢筋网内分别对称地固接着呈X形的由钢筋斜支撑10和型钢斜支撑9构成的斜支撑,型钢斜支撑9位于钢筋斜支撑10的芯部。钢筋斜支撑10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入角柱3锚固,型钢斜支撑9与角柱3中的型钢6的翼缘焊接。角柱3中的型钢6与型钢斜支撑9构成钢桁架。斜支撑纵筋10的四根钢筋外侧均匀地固装着箍筋11,钢筋斜支撑10、斜支撑型钢9与均布的箍筋11连接成混凝土斜支撑骨架,浇捣混凝土后,形成混凝土斜支撑。其它构造配筋有,抗震墙两片钢筋网之间用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的拉接筋12相连。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巨型梁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的结构配筋示意图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它是由型钢混凝土边框梁13和带内藏人字形网状布置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的混凝土剪力墙板构成。其边框梁的型钢梁为工字钢14,四周配置纵筋15,沿梁纵筋均匀地绑扎矩形箍筋16,边框梁的箍筋均匀分布至梁端;剪力墙的配筋是,在两侧沿横向及竖向分别均匀地布置剪力墙板横向钢筋17和纵向钢筋18,并在交叉点绑扎固定,形成两片钢筋网,纵向钢筋18的两端分别插入边框梁中,并使其分别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斜支撑的配置是,在剪力墙板两片钢筋网内配置四根钢筋斜支撑20,钢筋斜支撑20内部设置型钢斜支撑19,钢筋斜支撑20外侧均匀的固装着箍筋21。其上端伸入上边框梁13中与梁中型钢梁14连接,下端伸入下边框梁13中与下边框梁中型钢梁14连接,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的型钢梁14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剪力墙两片钢筋网之间用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的拉接筋22相连。
实施例2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如图9所示,是在剪力墙板两片钢筋网内侧设置X形网状布置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其它方面与第一种形式相同。

Claims (5)

1.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呈空间筒状,其每一面墙体由内藏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呈封闭状,相邻的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角柱连接;每片剪力墙板中配置由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12)拉接,其特征在于:在两排分布钢筋网之间加配有斜向钢筋束构成的钢筋斜支撑(10)和其芯部的型钢斜支撑(9),钢筋斜支撑(10)用箍筋(11)约束;每两面剪力墙之间由共用的角柱(3)连接,角柱(3)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角柱(3)中的型钢(6)与型钢斜支撑(9)、钢筋斜支撑(10)构成钢桁架,钢筋斜支撑(10)和型钢斜支撑(9)在巨型柱中呈空间螺旋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巨型柱中的每面剪力墙板中在层高高度范围内,即上楼层的下半部和下楼层的上半部,分别固装着两个钢筋斜支撑(10)和两个型钢斜支撑(9),两斜支撑交叉布置呈X形,钢筋斜支撑(10)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入角柱(3)锚固,型钢斜支撑(9)与角柱(3)中的型钢(6)的翼缘焊接。
3.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由边框梁(13)和剪力墙板构成,在剪力墙板中配置由横向分布钢筋(17)和纵向分布钢筋(18)组成的钢筋网,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22)拉接,其特征在于:在两排钢筋网之间加配型钢斜支撑(19),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设置型钢梁(14),型钢梁(14)、型钢斜支撑(19)与钢筋斜支撑(20)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剪力墙板钢筋网内配置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呈人字形网状布置,其上端伸入上边框梁(13)中与梁中型钢梁(14)连接,下端伸入下边框梁(13)中,与下边框梁中型钢梁(14)连接,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的型钢梁(14)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剪力墙板钢筋网内固装的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呈X形网状布置,其上端伸入上边框梁(13)中与其中型钢梁(14)连接,下端伸入下边框梁(13)中,与下边框梁中型钢梁(14)连接,型钢斜支撑(19)和钢筋斜支撑(20)、边框梁(13)中的型钢梁(14)组合,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形成钢桁架。
CNU2006201728093U 2006-12-29 2006-12-29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618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28093U CN201016187Y (zh) 2006-12-29 2006-12-29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28093U CN201016187Y (zh) 2006-12-29 2006-12-29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6187Y true CN201016187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7280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6187Y (zh) 2006-12-29 2006-12-29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618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5571B (zh) * 2006-12-29 2010-06-02 北京工业大学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及制作方法
CN108018964A (zh) * 2017-12-14 2018-05-11 惠州市广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2196186A (zh) * 2020-09-07 2021-01-08 新疆农业大学 装配式密肋骨架、装配式复合墙梁和墙梁预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5571B (zh) * 2006-12-29 2010-06-02 北京工业大学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及制作方法
CN108018964A (zh) * 2017-12-14 2018-05-11 惠州市广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2196186A (zh) * 2020-09-07 2021-01-08 新疆农业大学 装配式密肋骨架、装配式复合墙梁和墙梁预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5571B (zh)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及制作方法
CN103628587B (zh) 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
CN201679114U (zh) 水平缝耗能预应力剪力墙结构
CN102704595B (zh) 钢管混凝土柱间嵌“型钢柱-钢梁-钢撑”剪力墙及作法
CN102409783B (zh) 底部双重叠合型钢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剪力墙的作法
CN101435231B (zh) 叠合边框-钢撑-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04593B (zh)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梁-格构钢撑”剪力墙及作法
CN201254694Y (zh) 组合桥面板
CN202627254U (zh) 钢管混凝土间带水平缝竖向软钢耗能带剪力墙
CN103046645B (zh) 一种大跨度预制整浇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012636A (zh)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2791137Y (zh)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筒体
CN102995789A (zh) 内藏型钢柱-格构钢梁-网状钢撑混凝土墙体及作法
CN101435235A (zh) 钢管混凝土-钢撑-钢板外包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01411777Y (zh) 加强混合暗支撑的高阻尼混凝土组合核心筒体
CN201016187Y (zh)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巨型梁柱框架
CN2791142Y (zh)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820403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02672353U (zh) 一种面板约束式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梁连接节点
CN102409755B (zh) 底部双重叠合型钢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核心筒的作法
CN2079051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02519813U (zh) 内藏钢板-钢筋暗支撑耗能的低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2704597A (zh) 钢管混凝土柱间嵌钢板密梁外包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CN104818784A (zh) 薄壁钢管混凝土边框-轻钢轻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工法
CN201343799Y (zh) 叠合边框-钢撑-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