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5660Y -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5660Y
CN201015660Y CNU2006201732239U CN200620173223U CN201015660Y CN 201015660 Y CN201015660 Y CN 201015660Y CN U2006201732239 U CNU2006201732239 U CN U2006201732239U CN 200620173223 U CN200620173223 U CN 200620173223U CN 201015660 Y CN201015660 Y CN 2010156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dispoable medical
port
dropper
medical enem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732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732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56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56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56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由灌肠液容器、导管、滴管、Y型接口、软管夹和流速控制器组成:滴管上端具有一进液口和一可封闭的端口;进液口通过导管与灌肠液容器下端连接;滴管下端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Y型接口的进液口连接,Y型接口的出液口用于连接肛管,Y型接口的侧壁上设有顶端封闭的压力端口导管上设有软管夹和流速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便于测定温度又便于排气和补充压力,弥补了临床中现有技术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灌肠术是将液体通过导管从肛门灌入肠内的方法。常用于排便,给药、补充营养和液体,或清洁肠道以利于排泄毒素,或配合结肠镜检查等。一般性灌肠可以刺激肠蠕动,软化及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清洁灌肠用于清洁肠道检查脏器照像及肠道的手术前准备,常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清水清洁肠道。
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灌肠器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缺陷:(1)灌肠器不带有温度计,无法实时监测灌肠液的温度;而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人体产生刺激,造成损伤。(2)灌肠器没有专门的排气部件,当使用到中途排除余量气体时,会导致气流堵塞灌肠管。(3)对于需要特殊加压的情况,由于缺少必要的部件而无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测定灌肠液温度、便于排气和施加压力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由灌肠液容器、导管、滴管、Y型接口、软管夹和流速控制器组成:滴管上端具有一进液口和一可封闭的端口;进液口通过导管与灌肠液容器下端连接;滴管下端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Y型接口的进液口连接,Y型接口的出液口用于连接肛管,Y型接口的侧壁上设有顶端封闭的压力端口(通常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封闭,也可以制成可穿刺的螺旋盖,使用时用注射器的针头刺穿或打开后连接施压工具);导管上设有软管夹和流速控制器。
所述滴管的可封闭的端口具有盖体,通过盖体进行开启和闭合的操作。该设计也可以简化为不设盖体,而改用橡胶或硅胶材料进行简单封闭,使用时可摘下或套上。可封闭的端口具有两个用途:(1)用于放置温度计,以测定灌肠液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可以及时对灌肠液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处理,避免了不适当的温度对人体造成损害;(2)用于为患者排气,这时端口完全敞开,不放置温度计,保持气流通畅,该设计可有效地排出肠内积气,使灌肠液畅通进入肠道,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达到软化大便、清洁肠道的最佳效果。
所述滴管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灌肠液容器下端连接,该连接为插接、螺接或者固接。根据现有技术,可以采用不同的容器进行操作,因此导管与容器的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些并非本发明的独创,完全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和医疗条件自行决定。
通过滴管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灌肠液的流速。所述滴管的主体形状为柱状、枣核型或心型。柱状主体结构便于生产加工,枣核型主体结构便于气体流动,心型主体结构有利于灌注大量液体。
所述灌肠液容器为袋状容器、杯状容器或者瓶状容器。优选软包装灌肠袋。
所述灌肠液容器具有悬挂件,上端设有密封的端口,下端设有与导管连接的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产品生产加工便利的因素,将药物溶液与袋状容器单独生产,其余附件分别生产后组装,而所有产品在临床使用时再组合为一体的方式更为实用,因此优选这种实施方式。
所述容器表面设有标签,该标签由产品名称、容量标识和表明该溶液使用方式的图片构成。也可以同时采用不同颜色的容器材料或者标签来区别容量和用途(“清洁灌肠溶液”或者“123灌肠溶液”)。加入了标签和不同的色彩,更容易区别灌肠用药剂与一般注射用药剂。
所述Y型接口的出液口为螺旋状设计,也可以是梯形设计或者其他常用的设计方式,该出液口可与多种管状物的端口连接。
所述导管的直径为0.4-1.2厘米,优选0.5-0.8厘米,这样利于灌肠液快速流入肠道。
所述每段导管的长度为30-40厘米,优选33-35厘米,这段长度是指从导管与容器下端连接的端口到导管与滴管进液口相接端口的距离,这段长度也是指导管与Y型接口相接的端口到导管与滴管出液口相接端口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无法实时测定灌肠液温度的难题,便于排气和灌肠交替进行,必要时便于加压和给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所作出的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肠溶液袋状容器外观参考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滴管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滴管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滴管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Y型接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由灌肠液容器(软包装灌肠袋)1、导管4(导管的直径为0.5-0.8厘米,每段导管的长度为35厘米)、滴管2、Y型接口3、软管夹5和流速控制器6组成。滴管2上端设有进液口21和一可封闭的端口22;进液口21通过导管41与灌肠液容器1下端连接区域14连接,该连接为插接;可闭合的端口22通过盖体221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操作,测定温度时将盖体221开启,置入温度计7,即可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排气时只需将盖体221完全打开,即可保持气流通畅。滴管2下端的出液口23通过导管42与Y型接口3的进液口31连接,Y型接口3的出液口33用于连接肛管9,此处的出液口33选择了螺旋状的设计(也可以为其他常见类型的设计),可与多种管状物的端口连接。Y型接口3的侧壁上设有压力端口32,压力端口32以橡胶或者硅胶材料321密封(或者制成可穿刺的螺旋盖进行封闭),操作过程中,当患者在普通压力下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可用外接注射器8的针头刺穿或者直接取下后连接施压工具(如气囊)等,实时给予适当的往复压力,可击碎体内顽固的宿便。导管41上设有软管夹5,导管42上设有流速控制器6。
鉴于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混淆灌肠液与普通输液,我们对容器进行了一定改造。如图2所示,采用封装好的袋状灌肠溶液1作为容器,其具有悬挂件11用于挂置在固定位置;容器表面设有明显的标签13,该标签13由产品名称(“123灌肠溶液”或者“清洁灌肠溶液”)、体积标识(“200ml”或“1000ml”等)和一表明该溶液使用方式的图片构成。该标签的设计简明、突出,能显著地区别于其他用途的类似溶液产品。该容器1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密封的端口12,当使用过程中感到压力不足的时候,可以剪开该端口12,使液体表面压力增加为标准大气压。容器1的下端密封有导管连接区域14,用于与导管41插接,导管41的上端具有较硬的尖状结构,便于刺插入端口14。
本实施例中,滴管2的结构还可以是枣核型(图3-2)或心型(图3-3)。
举例说明操作事项
小量灌肠用123灌肠剂(即由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配成)。
具体方法及步骤:
1.向病人说明灌肠目的,取得病人配合,取左侧卧位,右腿屈曲向前,左腿伸直,将橡皮单和治疗巾放于病人臀下,避免污染床褥。
2.用凡士林润滑肛管,接一次性灌肠器接头排出管内气体。将肛管慢慢插入肛门达7~10cm后,悬挂一次性灌肠器,使用一次性医用灌肠器排空气体,打开滴管上端盖体221,测灌肠液温度为38℃左右为宜。可调节流速控制器,使“123灌肠溶液”缓缓流入直肠。大约15分钟后全部灌完溶液后,将肛管在近肛门处双折起来拔出。
3.嘱病人尽可能延长时间排便,必要时可垫高臀部10cm。
4.如为清洁灌肠,一般情况多次灌肠直至解出无粪便的清亮液为止。
5.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6.按医原性垃圾处理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注意事项)
1.此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可调节灌肠溶液速度和测量灌肠溶液温度。
2.若患者在灌肠过程中腹胀、灌注液流速不畅,可打开端口221排除肠内积气,然后继续灌注。
3.若患者系便秘患者,可经压力端口32处接10-20ml空针给予反复推注灌肠液击碎或软化大便,保持灌注通畅。
4.在灌肠过程中,如患者有便意,可减慢灌注速度并嘱患者作深呼吸或暂停片刻,以缓解此反应。
5.注意观察灌洗出来液体的颜色、量和性状等。
6.留意禁忌灌肠的情况,如肛、直肠、结肠术后短期内或大便失禁者不宜用保留灌肠。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便于测定温度又便于排气和补充压力,弥补了临床中现有技术的不足。

Claims (11)

1.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由灌肠液容器(1)、导管(4)、滴管(2)、Y型接口(3)、软管夹(5)和流速控制器(6)组成;滴管2上端具有一进液口(21)和一可封闭的端口(22);进液口(21)通过导管(41)与灌肠液容器(1)下端连接;滴管(2)下端的出液口(23)通过导管(42)与Y型接口(3)的进液口(31)连接,Y型接口(3)的出液口(33)用于连接肛管,Y型接口(3)的侧壁上设有顶端封闭的压力端口(32);导管上设有软管夹(5)和流速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的可封闭的端口(22)上设有盖体(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的进液口(21)通过导管(41)与灌肠液容器1下端连接,该连接为插接、螺接或者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容器(1)具有悬挂件(11),上端设有密封的端口(12),下端设有与导管连接的区域(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表面设有标签(13),该标签(13)由产品名称、容量标识和一表明该溶液使用方式的图片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表面设有标签(13),该标签(13)由产品名称、容量标识和一表明该溶液使用方式的图片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接口(3)的出液口(33)为螺旋状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接口(3)的压力端口(32)以可穿刺的螺旋盖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2)的主体形状为柱状、枣核型或心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直径为0.4-1.2厘米,所述每段导管的长度为30-40厘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直径为选0.5-0.8厘米,每段导管的长度为33-35厘米。
CNU2006201732239U 2006-12-31 2006-12-31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56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32239U CN201015660Y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32239U CN201015660Y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5660Y true CN201015660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732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5660Y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566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0991A (zh) * 2013-03-14 2013-05-22 夏金玲 婴幼儿肠造瘘口自动恒温清洁回流灌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0991A (zh) * 2013-03-14 2013-05-22 夏金玲 婴幼儿肠造瘘口自动恒温清洁回流灌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4213U (zh) 一次性使用密闭式肠道冲洗引流器及肠道冲洗引流套装
CN201015660Y (zh)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CN208799595U (zh) 可拆分y形造口灌肠器
CN208990025U (zh) 一种开塞露注射装置
CN208389079U (zh) 一种新型灌肠袋
CN208492819U (zh) 一种可准确计量清洁灌肠液流出体积的负压灌肠装置
CN202314610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灌肠装置
CN215740887U (zh) 一种一次性两用灌肠冲洗引流袋
CN201529315U (zh) 一种灌肠给药装置
CN207950311U (zh) 三腔气囊肛管装置
CN201847961U (zh) 输液式灌肠器
CN205659178U (zh) 负压式双腔肛管引流器
CN201001868Y (zh) 中药灌肠袋
CN209630405U (zh) 一种多功能硅胶肛管
CN204121502U (zh) 一次性保留灌肠袋
CN2617381Y (zh) 灌肠囊袋
CN203060410U (zh) 一次性气囊肛管灌洗装置
CN215023549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医用灌肠器
CN201020144Y (zh) 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
CN215023543U (zh) 一种简易洗胃装置
CN209734637U (zh) 一种灌肠治疗管及治疗包
CN2699897Y (zh) 一种灌肠器
CN214970038U (zh) 一次性多用灌肠器
CN200945307Y (zh) 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
CN208492809U (zh) 灌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