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7705Y -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7705Y
CN201007705Y CNU200720103593XU CN200720103593U CN201007705Y CN 201007705 Y CN201007705 Y CN 201007705Y CN U200720103593X U CNU200720103593X U CN U200720103593XU CN 200720103593 U CN200720103593 U CN 200720103593U CN 201007705 Y CN201007705 Y CN 2010077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ing membrane
protective cover
gas sensor
optical type
typ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035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剑德
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NGTU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NGTU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NGTU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NGTU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1035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77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77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77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左腔室具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开孔,所述左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交换。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即使工作在高湿度、高粉尘环境下,灰尘和潮湿气体都无法进入传感器内,从根本上解决了恶劣环境对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影响和危害,使此类传感器在上述环境中能够长时间有效工作。

Description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罩,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其中,光学式气体传感器已经在现代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中,潮湿和灰尘是造成此类传感器测量失灵和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此类传感器在高粉尘、高湿度的环境下无法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目前煤矿事故呈多发趋势,但是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红外甲烷传感器却无法在煤矿中推广使用,究其原因,是由于矿井内煤尘浓度大,采矿过程中需要喷水防尘,所以湿度非常大,而高湿度、高粉尘的环境会造成红外甲烷传感器气体采样口经常被封堵,使环境气体无法进入传感器的气室中,造成传感器失灵;而且潮湿气体也会对传感器中的光学元件造成损害,缩短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此类传感器设计的防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可以解决传感器防尘防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左腔室具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开孔,所述左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右腔室封闭,将所述传感器包围在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右腔室具有对接所述传感器通气口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为疏水性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为微孔过滤膜,其微孔直径的范围为0.2微米到3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膜固定架,用于将所述过滤膜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固定架包括过滤膜安装板和过滤膜压板;
所述过滤膜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其中央镂空,所述过滤膜平铺在所述过滤膜安装板上;
所述过滤膜压板为环形板,具有与过滤膜安装板相应的轮廓,用于将过滤膜的边缘紧压在所述过滤膜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料为ABS工程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开孔为圆形通孔或纵向栅条。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即使工作在高湿度、高粉尘环境下,灰尘和潮湿气体都无法进入传感器内,从根本上解决了恶劣环境对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影响和危害,使此类传感器在上述环境中能够长时间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安装板的正视图;
图7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安装板的左视图;
图9是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压板的正视图;
图13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压板的右视图;
图14是实施例1的过滤膜压板的仰视图;
图15是实施例1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沿图15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左腔室具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开孔,所述左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交换。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膜、过滤膜安装板12和过滤膜压板13。该防护罩1所配合的传感器2的外壳3上具有外螺纹。
所述右腔室封闭,将所述传感器包围在所述壳体内,或是具有对接所述传感器通气口的接口。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左腔室”和“右腔室”仅为区别两个腔室而起的名字,相当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并不形成对其位置的限定。
如图1到图5所示,所述壳体11从形状上可以大致看成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其底端为圆台,其余部分是三个直径依次加大的圆柱,整个壳体高度为31.5毫米。
所述圆台高度为10毫米;该圆台底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直径为1.99毫米的圆形通孔,另外还开设有6个直径为1.99毫米的圆形通孔,这6个圆形通孔的圆心均匀分布在以底面中心为圆心,半径为3.66毫米的圆周上;圆台的侧面开设有纵向栅条,各栅条的宽度为3毫米,相邻栅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这些栅条一直延伸到相邻的第一个圆柱的侧面上,该圆柱的直径为3 1毫米。圆台及第一个圆柱部分上的开孔用于实现壳体11内部空间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里说的开孔包括底面上的圆形通孔及各栅条的间隙。所述开孔分布在圆台的底面及侧面上是为了在截面积确定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通气面积。实际应用中,开孔也可以有其它设计方式。
过滤装置固定在接下来的一个圆柱部分内;其中,所述过滤膜为疏水性的微孔滤膜,微孔直径的范围为0.2微米到3微米。微孔直径比最小的水滴及粉尘颗粒小,比气体分子大几百倍,因此可达到防水、防尘的功能,同时并不影响透气。本实施例里,该过滤膜厚度为20到30微米。
所述过滤膜安装板12和过滤膜压板13配合将所述过滤膜固定在壳体11内,三者形成一套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将所述壳体11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左腔室就是前文所述的圆台部分,右腔室就是剩下的两个圆台部分。所述左腔室具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开孔,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孔即上文所说的圆台及第一圆柱上的开孔;所述左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交换。在本实施例里,右腔室具有对接所述传感器通气口的接口,该接口指的是最后一个圆柱里的内螺纹。壳体1内的两侧之间只能通过该过滤装置实现气体交换,即外界气体进入防护罩1后,先经过过滤装置中过滤膜的过滤,然后才会提供了传感器2检测,这样就避免了潮湿气体和灰尘对传感器2造成影响,而并不影响传感器2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右腔室封闭,传感器2整个固定在所述右腔室内;这种方式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即:使传感器2只能检测到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气体。
如图6到图11所示,所述过滤膜安装板12为一圆板,中央部分镂空呈网格形状,这是为了在通气的同时给予过滤膜以支撑,以防过滤膜因重力作用下垂;组成网格的纵条和横条均宽1毫米,网络的空隙大小为2毫米×2毫米;过滤膜安装板12的周边上设有两个卡槽,和两个卡子;所述壳体11内的相应位置设有卡槽,过滤膜安装板12的两个卡子与所述壳体内的卡槽配合,将该安装板12固定在壳体11内;过滤膜安装板12上的网格状部分比周围低0.5毫米;过滤膜平铺在该过滤膜安装板12上。
如图12到图14所示,所述过滤膜压板13为圆环形板,其周边上设有两个卡子,用于与过滤膜安装板12上的卡槽配合,将该压板13固定在该安装板12上;在压板13的一侧表面上有一轴向突出的圆环,高度为0.5毫米,当该压板13固定到过滤膜安装板12上后,该突出的圆环将过滤膜的边缘紧压在该安装板12的网格部分上。
最后一个圆柱部分位于壳体11的顶端,其内表面具有螺纹,用于与传感器2的外壳3气密性螺纹连接,使传感器2的通气口与外界无法直接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传感器2的通气口与壳体11上的开孔应分别处在过滤膜所隔出的两个空间里。为增加摩擦力以方便用力,该部分的外表面上有条状突起。
防护罩1与传感器2连接后的情况如图15和图1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的材料采用ABS工程塑料,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为PC+ABS,是因为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采用ABS工程塑料可以减轻防护罩的重量,而且能够防腐、防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择其它能防腐和防爆的材料。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左腔室具有用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开孔,所述左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室封闭,将所述传感器包围在所述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室具有对接所述传感器通气口的接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为疏水性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为微孔过滤膜,其微孔直径的范围为0.2微米到3微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膜固定架,用于将所述过滤膜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固定架包括过滤膜安装板和过滤膜压板;
所述过滤膜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其中央镂空,所述过滤膜平铺在所述过滤膜安装板上;
所述过滤膜压板为环形板,具有与过滤膜安装板相应的轮廓,用于将过滤膜的边缘紧压在所述过滤膜安装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为ABS工程塑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圆形通孔或纵向栅条。
CNU200720103593XU 2007-02-13 2007-02-13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77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3593XU CN201007705Y (zh) 2007-02-13 2007-02-13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3593XU CN201007705Y (zh) 2007-02-13 2007-02-13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7705Y true CN201007705Y (zh) 2008-01-16

Family

ID=3900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0359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7705Y (zh) 2007-02-13 2007-02-13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770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1278A (zh) * 2017-12-15 2018-03-23 山东佳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
CN108535407A (zh) * 2016-09-29 2018-09-14 罗斯蒙特公司 具有现场可替换入侵防护传感器过滤器的气体传感器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5407A (zh) * 2016-09-29 2018-09-14 罗斯蒙特公司 具有现场可替换入侵防护传感器过滤器的气体传感器模块
CN107831278A (zh) * 2017-12-15 2018-03-23 山东佳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698C (zh)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装置
CA2718748C (en) Sensor
CN201007705Y (zh)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防护罩
CN204656945U (zh) 物料筛选机
CN204165702U (zh) 带透气防水膜的排气阀的防水测试装置
CN216160257U (zh) 一种智能双路恒流大气采样器
CN103836192B (zh) 锅炉壳体通孔密封盖帽
CN205898379U (zh) 一种便携式气密性检测仪
RU2008126072A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патрон в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м и газозащитном исполнении (варианты)
CN208193944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202724958U (zh)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1576454U (zh) 一种表压力传感器用气流变向的防护结构
CN209583712U (zh) 反渗透膜过滤装置
CN202962142U (zh) 一种粉尘及voc过滤罐
CN208612035U (zh) 一种精密智能实验室的除尘装置
CN209486854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吸气式感烟报警装置
CN103223621A (zh) 防水装置
CN105333529A (zh) 具有反馈功能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CN213467150U (zh) 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尘布袋
CN204652306U (zh) 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用干燥呼吸器
CN209656203U (zh) 一种有效防尘密封的压力表外壳
CN217846251U (zh) 一种带有有害气体监测设备
CN203874597U (zh) 反装袋式过滤器
CN210193780U (zh) 一种煤气柜除尘脱水装置
CN207882173U (zh) 液晶玻璃面矩阵观察光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